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玄幻 > 悟空看私聊 > 第五百三十三章 回头是岸(上)

悟空看私聊 第五百三十三章 回头是岸(上)

作者:李白不白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1-10 08:31:11 来源:88小说

苦海秘境只有一汪海洋,无边无岸、深不可测,正应了那句脍炙人口的诗歌:大海,你全是水!

据说这苦海乃是由佛陀的执念所化,故而不同人进入这方秘境会看到不同景象,且那些景象全是由自己心底深处最不愿为外人所道甚至自己也不愿直面的秘密所化,可谓极具冲击力,一个不小心就会迷失其中,永沉苦海,直至大彻大悟,方能脱离。

不过佛陀讲究慈悲为怀,并不会直接断了他人生路,特意在每一个关隘中设置一次“点化”的机会,所谓当头棒喝,醍醐灌顶,除了那些重度执迷不悟者,一般人都会通过这次点化暂时觉醒以逃离苦海。

事后虽仍旧未必能获得真正超脱,渡过苦海,但于个人道心而言,绝对是一次难得的历练。

姜菩提、郭大路、孙悟空、唐三藏、牛魔王、金翅大鹏雕以及匡世棋等组了一个七人小队,破虚空而至苦海秘境。

面对茫茫无岸的大海,众人都有些感慨,郭大路道:“难怪说苦海无边。”

唐三藏道:“苦海虽然远望无边,但只要能斩除心中三毒,寻觅到永恒解脱之法,凌海而渡,众将抵达彼岸。”

郭大路道:“可是这苦海看着无边无际,此岸尚没有着落,哪来彼岸?”

话音刚落,忽而听到一阵海啸般的轰鸣,低头望去,发现一条不知几多长的海浪正在慢慢升起,很快便形成一堵高数百丈的水城墙。

“处处无路,以此为界。”唐三藏回忆起佛经中的一句话,对众人说道:“这座水城墙就是分界线,大家可以任选一边方向前行,尝试渡一渡自己的苦海。”

有心理阴影的匡世棋忽而问道:“若是渡不了心中苦海会如何?永远困守此处?”

唐三藏道:“若是暂时渡不过苦海,可循我佛禅息逃脱此境。”

匡世棋脸上不信任的表情一闪而过,当即闭口不言,并没有尝试渡海的打算。

牛魔王道:“虽然老牛我知道这是一桩可遇不可求的大机缘,但以老牛我如今的心性并无把握渡海,所以我还是老老实实地在此处等候,等你们找到佛祖转世灵童一起返回。”

根据如来佛留下的线索,第一个转世灵童正在苦海彼岸,郭大路和唐三藏能推演到,万劫魔祖自然也能推演到。所以一旦唐三藏和郭大路找到灵童并将其带回,势必会有一场抢夺大战。

这就是郭大路叫来牛魔王等人的原因。

孙悟空对唐三藏道:“师父,我也在此处等候。”

唐三藏颔首,然后降下云头,双足踩在海面上,伸左手亮出九环锡杖,身上也换了锦斓袈裟,当即衣袂飘飘,大步前行。

郭大路观望沉吟片刻,也跳下海面。

双脚触水的那一刹那,郭大路忽然看到海面上显现出无数身影,都在快步前行,朝“彼岸”进发。

他一时分不清这场景是过去是当下还是幻觉,自然也不必理会,抬步向前走。

刚踏出一步,场景迅速转换,他竟出现在人间世。

虽然眼前一切建筑和风光都与他当年所生活的人间世大相径庭,毫不想同,甚至毫不相关,但他却还是立即意识到这里就是人间世。

是他心中最放不下,且唯一承认根脚所在的地方。

他已经记不清楚自己在异世界修行历练了多少年,又先后去了多少大千小千世界,心中归属感最强的地方始终是这里。

他纵目四顾,很快发现此人间世的异常之处,不论是远处隐约可见的建筑还是被淹没在水中的田地,都传达一个信息,这里人间世不是现代化的人间世,而是古代某个时期的人间世。

“这代表什么意思?”

郭大路心中生出疑问,快步朝目光所及的那座城门走去,然后看到城门外正在斩首人犯。

一问之下才知道那人犯原本是此国重臣,因奉命治水不利惹怒帝王,被判斩刑。

郭大路顺口多问了一句:“为何治水不利?”

围观者答道:“他希望借用能生长的神土堵住洪水,不料洪水势大,最终还是冲破了神土,继续肆虐,淹没了无数良田,摧毁了无数房屋,百姓流离失所,饿殍满地,帝王大怒,下令杀他。”

郭大路闻言,心中大惊,“神土治水?难道是尧舜二帝那个时期的大洪水?”

“大禹治水,堵不如疏?”

这时,旁边又有人说道:“帝王现在已颁下圣旨,无论是谁,只要能治理洪水,他就会将帝王之位禅让给他。”

郭大路对帝王之位没兴趣,但他心里却明白一件事,这次“治水”实乃苦海秘境的第一个考验。

只要此间洪水不退,他绝对逃不出这个海市蜃楼的幻境。

毕竟是佛祖意念所化,若想顺利渡过,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于是郭大路不再犹豫,向帝王毛遂自荐,决定着手治水。

有大禹治水的经验在前,他并没有什么压力。

然而这一治就是十三年……

他率领民众,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历经十三载,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治水大业。

在洪水消退,帝王禅位的那一刻,幻境消失,郭大路发现自己仍在海面上,刚刚踏出一步。

一步十三年,那种奔波不休的疲惫感仍旧清晰,时光的流逝让他有种恍如隔世的错觉。

第一步就是这种挑战,后面不知还会遭遇什么,正常逻辑下,肯定要比“大禹治水”更加困难。

郭大路踏出第二步。

然后两座大山出现在他面前,挡住他的去路。

郭大路心中一动,立即捕获到提示:“要想继续向前,走向彼岸,必须要移开这两座大山。”

问题是,郭大路现在并没有任何移山倒海的法力,他以一个普通人的状态面对那两座大山,并要将它们移走,心中的无力感和无奈感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这两座山也让他立即反应过来一件事,佛祖的苦海关隘很可能是依照人间世的神话故事来设置。

第一步是“大禹治水”。

这第二步幻境,显然是“愚公移山”。

佛祖踏上彼岸,用了数十万年,哪有那么容易?

郭大路也不再做无谓感叹,端着箕畚开始移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