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 第四十一章 起风了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第四十一章 起风了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11:42:24 来源:88小说

蓟城。

这里本是幽州治所,但自公孙瓒两度战败于袁绍后,心生恐惧。

蓟城虽是自黄帝时期就兴建的大城,但却与冀州同处一块平原之上,换句话说,自南而来的军队,进攻蓟城,蓟城和邺城一样,同样无险可守。

公孙瓒想要将治所迁徙,利用燕山山脉挡住可能出现的河北军。

但刘虞才是正宗的幽州牧!

刘虞不愿意迁徙治所,概因幽州不是冀州青州这种中原的产粮大州,产出本就难以支撑本州郡,只能说是勉力维持。

若是迁徙治所,其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本就庞大,迁徙之后为了维持政治中心需要持续不断的消耗大量物力。

在刘虞看来,那只会让整个幽州崩溃,为了公孙瓒的一己私欲,就将整个幽州搭上去,是刘虞不可能答应的。

幽州士族自然都站在刘虞这一边,人离乡贱,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基本上没有士族愿意去外地发展。

公孙瓒与刘虞间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愈发深刻,二人皆不愿意向对方低头,所以愈发的剑拔弩张起来。

这种矛盾至刘虞从昭城回来达到了顶点。

前往昭城与诸侯会盟为刘虞赢得了极高的政治声望,他本就是三公级别的臣子,早就走到了人臣极点,在天下间有崇高的威望。

如今又添几分助力,公孙瓒在幽州愈发边缘,但公孙瓒怎么可能坐以待毙,恰逢有燕国使者悄无声息间来到了幽州,送来了一份盟书。

……

邺城。

又是春去秋来。

少女闺房之中,和煦的光斜斜照进,甄宓正端坐在琉璃梳妆台前,细细描摹眉尾,洛燕站在她身后,将一支发簪缓缓插上去。

甄宓及笄的日子,算是达到了洛氏最低的成婚年龄线。

甄宓细声问道:“良人,这些时日你愈发忙碌了,可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吗?”

洛燕进入河北后,原河北派和颍川派的利益自然是不能随意动的。

不过他的身份是袁绍的女婿,在这个家天下的时代,使用亲戚是天然的政治正确。

袁绍很快就提拔他参赞机务,任命他为青州刺史,主管青州军政。

如今的青州,袁绍占据了北部,还有张燕这个藩属,刘备手中则占据了泰山郡和英侯国两个郡国。

青州是一个三足鼎立的状态。

之所以不任命洛燕做幽州刺史,是洛燕自己拒绝的,而且他还劝说袁绍放弃了任命袁熙做幽州刺史的举动。

至于原因相当简单,“自昭城相约后,如今幽州中,公孙瓒与刘虞间势如水火,只要等待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幽州士族如今还没有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倘若现在册封幽州刺史,反而会让幽州士族和豪强百姓都升起同仇敌忾之心,实为不智。”

洛燕让袁绍收回了原先的想法,河北文武见此,皆对洛燕刮目相看,深刻地感受到了袁绍对洛燕的看重。

洛燕一边为甄宓整理略显凌乱的发丝,一边回道:“幽州乱象已经显现,河北诸士皆在用计,筹集粮草,要攻下幽州。”

要打仗了!

甄宓懂商业斗争和宫廷斗争,但不懂这些军国大事,略有些担心的握住洛燕的手,忧心道:“良人,你要上战场吗?”

洛燕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委婉的说道:“如今河北安定时间不长久,中原亦有强敌在侧,还不能安坐邺城。”

创立基业时,但凡有大战,都需要一方之主亲自率领军队出战,目前还从来没有过君主安坐而得到天下的先例。

尤其是决定势力生死存亡的大战,需要一系列寻常人不敢下的决策。

君主坐在后方观战,除非有完全信任的全权统帅出战,否则几乎必败!

但先不说到底有没有这种统帅,即便是真的有全权统帅,亦不如君主自己毫无顾忌。

臣子就是臣子,有的决定是不能下的,比如那种将一切赌上去的决定,就是臣子所不能下的。

而袁绍拥有如今的势力,就是一次次果断的将全部身家压上去,才能两次让实力胜过他的公孙瓒铩羽而归,才能在董卓面前赢得崇高的声望。

但凡当初两次战争他不在场,结果一定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六大诸侯混战时,所有诸侯都坐镇中军大营,事无巨细,自己决断,便是如此。

时日悠悠。

诸河北文武皆从邺城而走,带着河北最精锐的上万士卒,往幽州隐秘而去,洛燕伴在袁绍身侧,望着河北文武,心中在不断盘算着。

袁绍意气风发道:“公孙瓒,好勇无谋,前番损兵折将,白马尽没,又在幽州中失士望,州郡士人皆从刘幽州而厌公孙瓒,甚至就连公孙家都分裂。

他不过是冢中枯骨而已,此番进军幽州,我河北诸士,破之易尔!”

经过连续两次以弱胜强将公孙瓒打爆,袁绍完全不将他放在心中,洛燕心中暗道不妙,临行前,洛枢是告诉过洛燕一些有关于人的信息的。

尤其是洛燕抬眼一望,帐中文武都是这幅表情,就连一向刚直敢谏的田丰亦是如此,公孙瓒的确是不需要放在心上,但让袁绍这么飘起来却不行。

洛燕眼珠一转就笑着说道:“主公所言极是,我河北兵强马壮,有战将千员,兵马如雨,数不胜数啊。

又有您的姻亲吕奉先作为外援,天下之中,舍我其谁啊?

不要说公孙瓒那个冢中枯骨,就算是公孙瓒自知不敌投奔了辽东燕国,我河北亦能胜之。

待大胜幽州,便携大胜之势,横扫青徐刘备及兖豫曹操,成就大业。”

营中除了颜良文丑这两个愣货,不要说那群成精的谋士,就算是张合高览这种将领,哪一个不是人精?

洛燕的反话他们还是能听得懂的,尤其是洛燕这番话实在是过于真实,极有可能变成现实。

袁绍脸色微微有些凝重,辽东燕国、曹操、刘备,各个都是不可小觑的对手,尤其是如今还有传言曹刘二人已经结盟联合,倘若二人腾出手来,一起进攻河北,那将是一场艰难到极点的战争。

袁绍收起脸上不以为意的神情,凝重道:“诸位,子燕说的对啊,公孙瓒及刘虞皆不是我河北对手,但辽东燕国可不容小觑啊。

若是让燕国占据了幽州,那我河北危在旦夕!”

燕国虽然人口稀少,但是战斗力极强,仅仅侵夺了半部幽州就发展到如今的境地,若是再得到了幽州的另外一半土地,实力会膨胀到什么地步,简直不敢想象。

最可怕的是,冀州面对幽州,无险可守!

后世所谓的燕云十六州就在幽州境内,而冀州则是一大块平原,没有天然的山川险阻,之前若不是袁绍提兵在界桥与公孙瓒对峙,公孙瓒就会率领着幽州骑兵直接踏破邺城,毫不夸张。

荀谌沉吟道:“主公,看来我军需要速战速决了。

快准狠的将公孙瓒军击垮,扫除幽州后患,攻破蓟城后,扼守幽州的燕山即可。

我们需要刘幽州的一点配合,否则容易让公孙瓒出逃。”

……

袁绍尽起精锐,自然不可能瞒得住一直盯着袁绍的公孙瓒,他知道又有战争要出现了。

只要有战争,就有他的话语权,于是兴冲冲的前往州牧府,他过去受到的压抑实在是太严重,如今一朝翻身,对刘虞得意道:“刘幽州啊,你一直想着息事宁人,但恐怕如今却不能如你之意了。

那袁绍,尽起河北大军进攻幽州!

想要卫护幽州,还是要依靠我手中的兵马。”

刘虞身边的士人见到公孙瓒猖狂,当即怒喝道:“你怎么敢如此对使君言语?不敬一州之长,简直无礼至极!”

刘虞制止了愤怒的众人,然后对公孙瓒冷声道:“袁将军挥军来幽,非是进攻幽州,而是为了助幽州破敌。

据传燕国又想要进攻辽西,夺取幽州,那些草原上无数的胡人部落同样想要南下劫掠。

你作为朝廷钦封的镇北将军,县侯,掌握州中大权,不思卫护幽州,却时时想着那一己私利,进而与袁将军争斗,

如今天下四分五裂,皇帝相继在奸佞手中,你和本公都受到国家的重恩,却不能为国家雪耻,本应该同心协力为皇室效力,却反而来划这种内斗。

本公以与你同为汉臣而不齿。”

公孙瓒闻言勃然变色怒道:“刘伯安!

我公孙瓒一生所杀的胡人,足以在蓟城外垒砌一座京观,若是真有胡人入寇幽州,我自挥刀而向,若不是伱软弱无能,我早就将幽州胡人杀绝,又怎么可能留下这么多隐患。

今日你竟然还敢以此来苛责我,难道是欺我不成?”

刘虞本还能压抑住自己心中的怒火,一提起胡人瞬间愤然道:“倘若不是你杀戮过重,幽州境况如何会如此艰难。

你若是真能将胡人斩尽杀绝,斩草除根本公难道会阻止你吗?

千百年来,就连素王面对躲藏起来的胡人都别无他法,何况你公孙瓒!

倘若不是你枉造杀戮致使边郡那些心向汉室的胡人倒戈,大汉面对燕国如何能节节败退,大汉的边境如何会日日不得安宁?

这就是你做下的好事!

今日竟然还在这里大放厥词,真是不知所谓。”

二人言语之间已经动了真火,这完全是双方理念的不同,公孙瓒愤然离去,走出州牧府后,眼中的怒火简直要将整座府邸都彻底烧穿。

州牧府中,刘虞却突然收回了愤怒的神情,转瞬间就带上了一脸愁绪。

刘虞的儿子刘申同样是满脸愁绪的问道:“父亲,你将公孙瓒驳回,他会不会直接自己起兵?

之前进攻冀州同样未曾使您同意就独自起兵了。”

刘虞在堂中踱步思考,“袁绍来幽州,所图不小啊!”

“啊?”

刘申听到自己父亲沉吟后竟然说出了这么一句话,颇为惊讶的说道:“父亲,刚才您不是和公孙瓒说……”

刘虞瞪了刘申一眼道:“那当然是诓骗公孙瓒的。

必须想办法将公孙瓒除掉,若是幽州军继续掌握在公孙瓒手中,幽州真的会不保。

他占据优势的时候尚且不能战胜袁绍,如今的公孙瓒又怎么可能是袁绍的对手?

袁绍是想要做幽州之主。

虽然现在的皇帝是董卓所拥立,虽然现在的皇帝有种种的问题,但他依旧是大汉的皇帝。

袁绍对现在的皇帝不屑一顾,可见对大汉的不臣之心几乎算是昭然若揭了。

绝对不能让他得到幽州,作为大汉宗亲,这是我最后所能够做的。”

刘申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刘虞见状厉声道:“申儿!

还记得你小时候为父让你读过的那些书吗?

《邦周死国录》还记得吗?”

刘虞的声音杀意凛冽刘申整个人一抖,害怕的说道:“回父亲,记得!”

“将宗亲篇与外戚篇背出来!”

刘申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开始背那些在邦周历史上死国的宗亲外戚。

不知过了多久,刘虞才平静道:“你记住,这些人就是你的榜样,身为汉室宗亲,若是没有死国的勇气,就没有资格披着皇族的身份。

刘表和刘焉那种汉室宗亲中的败类,吾恨不得手刃之!

若是有朝一日汉室灭亡,你要继承遗志,就如同刘备那般,以兴复汉室为己任。”

刘申沉声问道:“父亲,既然袁绍要掀翻汉室,为何刚才公孙瓒想要进攻袁绍,您不答应,反而要自作内乱呢?”

刘虞走到堪舆图前,缓缓说道:“为父这便再教你一件事。

想要成就大事,不仅仅要自己能成事,那些与你结盟的人同样要能成事才行,否则只会被白白拖累。

公孙瓒是个成不了事的废物,与他结盟才是万事皆休。

想要攘袁绍这个外,就要先安公孙瓒这个内,只有除掉公孙瓒,彻底将幽州聚合起来,才有抵挡袁绍的希望。

倘若失败了,那就是天命如此,怨不得旁人。”

刘申好似第一次认识自己这位一向以仁厚着称的父亲,满眼的惊奇,刘虞从未教过刘申这些东西,今日既然说了,索性就多说一些。

“申儿,为何我一向主张宽厚。

那不是我喜欢宽厚,而是不得不宽厚。

你做一件事前,你要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我瞧不起公孙瓒,因为他只会杀杀杀,杀了这么多年,幽州还是这样,甚至边境的状况还恶化了。

他不知道想要什么,他只是单纯的杀胡人,那些胡人就像是草原上的草一样,一丛一丛,永远都不可能杀得光。

当年素王从镐京出发东征,一路杀戮,他老人家可是真正的天下无敌,但即便是素王最后也返回镐京,不再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因为邦周无法从那些战争中得利,反而要耗损大量的资源。

公孙瓒是个什么东西,素王做不到的事情,他就能做到吗?

为父来到幽州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保证幽州的和平,构建一种胡人不需要劫掠就能够存活的秩序,然后缓缓利用汉人的人口优势逐渐将胡人向北驱赶或者杂居。

从胡人手中获取资源交换,让幽州自己就能够运转起来,不需要冀州和青州的供养就能够维系汉室的统治。

那些胡人甚至还能够作为大汉的屏障,抵御更北方的胡人以及燕国的进攻。

可惜全被公孙瓒破坏了,整个幽州以及辽东的胡人全部聚集在燕国的麾下,昔年臣服大汉的诸义从军队,都成了燕国的狗。

可恨!”

刘虞在这里锐评公孙瓒,殊不知公孙瓒回到府中后就见到了一个面相相当和善的人,胖嘟嘟的,穿着就像是个富家翁。

但他的身份却不简单,乃是燕国的大贵族,却孤身来到公孙瓒这里,不得不称赞一声,真是一副好胆色。

公孙瓒见到慕容胜的那一刹那就直接汗毛直立起来,左右一望,连忙将院门关上,低声道:“你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慕容胜却轻松的笑道:“伯圭公,为何要如此小心呢?我来见您难道是什么犯忌讳的事情吗?”

慕容胜这一说,公孙瓒才反应过来,似乎的确没什么必要,中原和燕国之间又不是彻底不联系,和胡人部落尚且会有货物交易,一个燕国商人出现在公孙氏的府上,并不算是什么。

见到公孙瓒反应过来,慕容胜微微一笑道:“伯圭公,前些时日的来信中,我国王上所讲的您考虑的如何了?”

他之所以来找公孙瓒,原因很简单,公孙氏是辽西望族,恰好堵在燕国进入幽州的地方,若是公孙氏愿意投效燕国,那燕国将会不费吹灰之力的进入幽州,甚至占据整个幽州。

而公孙瓒是现在公孙氏最显赫的人物,公孙氏一半以上的族人都以公孙瓒为主,另外几个继承人相比公孙瓒来说势力都比较差。

公孙瓒讥讽道:“真不知你燕国国主为何敢来招降我公孙瓒,难道是忘记了曾经被我数次击败吗?

我如今是汉室一方大诸侯,治下人口与兵力皆不逊色于你燕国,你们竟然试图招揽我,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面对公孙瓒讥讽的言语,慕容胜却并不生气,依旧笑眯眯的说道:“我主神姿天纵,因为仰慕伯圭公的战场英姿,所以使我前来招揽。

幽州的确是一方盛土,可惜这方土地却不归伯圭公而有啊!

它的州牧似乎是姓刘,是一个汉室宗亲。

南方的冀州还有一个人,叫袁绍。

对幽州虎视眈眈,时时刻刻的想要砍下你的头颅,昭示天下。

内外之中皆有敌人,我为伯圭公而忧心,若是有朝一日,公觉得自己走投无路时,便请出奔至辽西,会有燕国儿郎接应你。

对了。

作为燕国的诚意,我可以告诉你,刘虞最近一直在准备对你动手,你的生命随时都会受到威胁。”

说罢转身就走,一点都不拖泥带水,至于刘虞是不是真的要杀公孙瓒,那他不知道,刘虞对这方面还比较谨慎,燕国还没有能力在刘虞身边安排人。

但这不重要。

刘虞有杀公孙瓒的理由,那无论他杀不杀,无论他愿不愿意承认,只要慕容胜这么一说,不是也是。

这就是**裸的阳谋!

公孙瓒被这一顿输出说的有点破防,因为话中带着隐隐的蔑视,这慕容胜就是在说他既不如刘虞,又不如袁绍。

慕容胜最后一句话更是让公孙瓒汗毛再次立起。

“刘虞要杀我?”

他仅仅怀疑了一下就认可了这句话的真实性,因为他自己就时时刻刻想着弄死刘虞,以己度人,刘虞可不是真正的老实人,想要这么做实在是无可厚非。

“刘虞这个老匹夫竟然要杀我!”

公孙瓒咬了咬牙,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几乎在瞬间眼睛通红了起来,“刘虞!”

阴云随风飘过,遮挡住了苍穹上的太阳,阴影瞬间笼罩了整座蓟城。

人发杀机。

……

整个幽州中到处都是密探,根本就说不清楚到底是谁派出来的,河北大军全部进驻幽州,早在上一次公孙瓒败逃的时候,就有一些幽州的城池被攻下,作为后续大军的前进岗哨。

如今数万战兵在战场上展开,绵延极远,粮草源源不断的从身后的冀州而来。

到了这里,袁绍开始了第一次河北全体文武大会,商议具体的进攻计划。

此番进攻幽州,除了要防御曹操和刘备的人之外,整个河北几乎是倾巢而出,势必要一鼓作气而下。

袁绍环视众人朗声道:“此番进攻幽州,我冀州兵多将广,粮草存足,定能大胜,但如何胜却是一件相当关键的事。

诸位皆是我河北英杰,有何见解,便在此说吧,一旦议定,便不可再更改,要严格执行。”

麴义第一个走出,先是抱拳躬身向袁绍行礼,起身后环视了周遭众人一圈,然后昂首道:“主公,无论之后如何安排作战计划,义请为先锋,攻城拔寨,野战强袭,先登死士无可匹敌。”

如今的河北有“河北四庭柱,麴义列中央”的说法,麴义就是如今河北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将!

望着自己的爱将这自信的表现,袁绍朗声大笑道:“好,就由正则你作为我军先锋,公孙瓒没了白马义从,但该让他麾下的其他士卒感受感受先登死士和大戟士的强悍,这就叫做公平!”

说着径直大笑起来,营帐中的众人皆附和着大声笑了起来,先登死士和大戟士是如今河北最精锐的军团,重弩兵和重甲兵的配合。

整个河北也就培养了数千而已。

这些年但凡难以攻克的营寨,只要先登死士和大戟士出手,无往而不利。

洛燕坐在右手第一,默默观察着河北众人。

河北这些谋士和武将,都是极有能力的人,但正是因此,斗的才愈发激烈。

尤其是打幽州这种顺风仗,这些人所考虑的就不仅仅是胜利,而是在胜利的情况下,为自己所在的派系争取足够多的利益。

他们每个人都希望袁绍能够听从自己的意见从而获得胜利,这样在论功行赏的时候就能够名列前茅。

而袁绍呢?

同样需要顾虑每一个派系的利益分配,采纳意见的时候就不能仅仅从意见本身的合理性去考虑,而是要考虑胜利的方式。

这种做法是注定会存在大量的破绽,注定会给对手机会的。

真正飞龙骑脸的时候,倒也没什么,但最怕的就是以为自己稳操胜券,结果被对面抓住漏洞,一波怼死。

那可真就是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了。

洛燕来到袁绍麾下后,就感觉自己并不需要出谋划策,因为河北众谋士足够。

尤其沮授、荀谌、审配、田丰这四个人,都是天纵之资,不弱于任何谋臣。

他最需要做的就是促进这些人之间的关系,防止让派系的斗争成为河北主流,防止河北陷入疯狂的内耗之中。

只要河北劲往一处使,那就无惧天下。

袁绍这么轻易的就答应了麴义的要求,一是因为他信任麴义,同时麴义是他麾下最精锐的将军,二是因为麴义不属于河北派。

进攻幽州这场仗袁绍希望颍川派和麴义这种孤臣能立大功。

因为河北之地,实在是人杰地灵,人才太多,又因为就在本地发展,这导致河北派在袁绍麾下愈发的势大。

尤其是袁绍让沮授治政,审配统军,使河北派愈发强盛。

但是没办法,颍川派没有这方面的人才,袁绍必须才尽其用,让河北派顶上。

唯一让袁绍放心的是沮授和审配都是少见的忠臣,田丰此人刚直,河北名士心中虽然有自己的利益,但忠正之士亦极多。

随着麴义的表态,帐中众人正要畅所欲言,营外突然有传信兵在外高喊,袁绍连忙让卫兵将其唤进来,传信兵一走进营中,当即单膝下跪道:“主公,蓟城来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