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 第三十九章 洛楚对洛彰言!

此次来昭城的诸侯中,数江东人数最多,洛楚为首,二乔以及桥氏的众人,还有江东的一些臣子,组成了一个浩浩荡荡的使团。

概因洛楚将要在昭城婚姻。

诸侯们事务繁忙,各自离去,但昭城中的士人依旧极多。

久在英侯国中的英侯洛川携妻子回到了昭城。

当他自马车上走下时,昭城之外顿时响起了震天的呼喊之声,无数士人都在高声呼唤着:“子川公!”

其声若雷,其情极真,甚至有的人拼命的将要向前挤着要一睹洛川真容。

众洛氏子皆震撼的望着这一幕。

作为洛氏子,大多数人出行之外,一般都会被以礼相待,但和洛川这种完全不同。

外人对他们洛氏子尊敬,是因为家族显赫,本质上和尊敬袁绍这种公侯之子没有区别。

但对洛川,他们毫不怀疑,只要洛川一句话,这里面就有人愿意为他付出生命。

洛川甚至没有圣痕。

这就是洛川数十年来积攒的声望,这种声望甚至超越了当代昭公。

英侯国是洛氏声望的支柱之一。

洛川向着那群士人躬身作揖,永远温文尔雅,这是天下人对洛川的印象,随着洛川躬身作揖,昭城内外的士人渐渐安静下来,同样躬身作揖。

袁绍望着这一幕,对身侧的众人感慨道:“年少时,我便见过子川公,那时子川公已经以经学而名传洛阳。

我袁绍活到如今岁月,经历也算是颇多。

少时因为显赫的家世而得到了不低的地位和声望,却并不以此而自豪。

直到太平一乱,举兵勤王,之后董卓乱政,我在洛阳中冒着生死与董卓相对,等到离开洛阳,那时我觉得天下不过尔尔,或许只有子川公当初直面灵帝能胜我一筹了。”

众人皆缓缓点头当初袁绍和董卓拔剑相对,为他赢得了崇高的声望,直到如今都受用无穷。

洛川和灵帝相对是同样的道理。

不要说那些按照正常情况来说不会有危险的话,这个世界总是不正常的,否则陈蕃就不会死在回乡的路上,否则大汉就不会落到如今的地步。

洛川和洛倩进了昭城,然后见到了许久未曾见到的洛楚。

相比于刚刚离开英侯国时的洛楚,如今的洛楚已经带上了几分成熟,身上贵气凛然,且有一种身居上位的威势。

小乔寸步不离的跟在他的身边,她仅仅站在那里就是一道最美丽的风景线。

不仅仅是洛川夫妇,还留在昭城中的洛氏众人皆在此为洛楚祝贺。

尤其是洛楚的叔父们,这大侄子真是福星啊。

等到筵席散罢,洛楚随着洛彰来到后室中,伯祖将自己唤来,自然是为了真正的大事。

洛彰仔仔细细的望了洛楚几眼,似乎是透过他在望着未知的存在。

“袁氏四世三公,袁绍和袁术就分别获得了冀州和汝南,成为了天下有数的诸侯,以如今的实力来看,单说钱粮,可能是第一第二的诸侯。

洛氏又会有多强呢?

早就邦周时代若是我们放开手脚,那秦国就不可能得到天下。

直到现在,若是家族愿意,得到天下的就是家族。

阿楚,你知道为什么家族有不王天下的祖训吗?”

洛彰第一句话就直接开门见山,洛楚瞬间直起了身子,他感觉自己又要知道一些家族秘幸了。

他微微垂下头好奇道:“楚不知,还请伯祖解惑。”

洛彰在回忆着一些东西,缓缓说道:“我们洛氏能有今日,虽赖以家族子弟奋勇而先。

但究其根本,是因为先祖素王的庇佑。

然天道茫茫,贵在公平。

洛氏太强,又总是逆天而行,所以遭遇天谴,正如邦周之时。

在民间有无数家族的传言,有人将家族称之为上天所眷顾的家族,但实际上呢?

恰恰相反,自邦周后,天子才是真正被苍天所眷顾的存在,家族只是被先祖所庇佑。

不王,便是素王所特意提出的一点。

家族不是不能做王,而是只能做一次!”

做一次?!

洛楚震惊的抬起头,这是他所没想到的,他感觉自己真的要探知到家族的隐秘了。

洛彰回忆着家主的传承知识中有关于不王的部分,“一个王朝的寿命是有限的,即便是洛氏建立王朝同样如此。

因为有素王老祖的庇佑,一旦洛氏建立王朝,想要灭亡就会很难。

但天命就在那里,到了天命快要终结的时候,就会有种种灾难出现。

隐隐约约之间,甚至家族会迎来灭亡的危机。

从素王先祖透露的未来能看到,那是嫡系断绝的未来,血染遍了天下的一切。

那是家族绝对不可能接受的未来!”

洛彰的声音很是坚决,洛氏子当然有自己的自由,但绝对不能影响到家族的存亡。

洛霄这样漠然到极点的子弟都要为家族夺下数十年的皇道气运后才去做自己的事。

这就是洛氏子!

洛楚深吸一口气道:“伯祖,我明白了,看来我所准备做的,的确是没有错。”

洛彰听到洛楚这句话就知道洛楚并未产生过王天下的想法。

“伯祖,一开始是江东吴郡士族邀请我进入吴郡,作为他们的保护者,那个时候我的想法是据江东自保。

但是等到孙坚出现,我就知道这是不现实的。

江东是一块让人垂涎欲滴的肥肉,每一个诸侯,尤其是那些流寓的诸侯,都想要在这上面咬上一口,甚至占据它作为基业。

周瑜、鲁肃、张诏、张纮,这些都是不世出的人杰。

若是我不将他们收入麾下,他们就会加入孙坚或者其他诸侯的麾下,然后在江东掀起战火。

这些人杰共同辅佐一个人,是足以成就大业的以吴郡之力,绝对不是对手。

但将这些人收入麾下,就要承受这些人杰所带来的压力。

他们有更高的政治目标,如今能与我和谐共处,是因为我在放任他们去夺取更多。

但是等到我不愿意让他们进步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

我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这就是洛楚所遇到的问题,有时候不仅仅是他不想要进步就可以不进步的,他麾下的文武群臣都接受不了那样的结局。

洛楚所代表的是整个江东集团,而不仅仅是他自己。

汉初时,吕氏一直想着让洛氏成王,但是洛氏的底线就在那里放着,他也不敢去做什么。

可洛楚面对的情况不同。

洛彰沉吟道:“如今天下诸侯虽然纷争,但好歹还都在汉室的框架中,暂时不需要考虑为君的事情。

但天下的局势终将走到那一日。

所谓已有的事,后必再有。

当年邦周时诸侯相王之事,在这大汉极可能要再发生一次,若等到了那一日,江东群臣定然要奉你为君,你要如何做?

倘若不答应的话,恐怕江东将要剧震,你和江东群臣辛苦建立的基业都要动荡。

甚至现在效忠你的臣子,会出现别样的心思,甚至拥立其他人来建国,这是极其可能的。”

臣子们效忠主君基本上都是在政治上有所抱负。

现在大家都是大汉的臣子倒还好。

若是有朝一日其他诸侯都独立建国,封侯拜相,只有江东群臣低人一等,那就是一场巨大的政治灾难。

一旦天下的局势走到了需要建国的那一日,江东必须要有一个君主,但是洛楚却不能做这个君主,这就是洛楚所遭遇的最大的问题。

洛楚皱着眉头说道:“我之前想过推位让国之事,与其走到那么难看的一步,不如我直接自己培养一个继承人。

这种方式还能够避免他们互相争斗,但这个方法最大的问题是,现在找不到一个非常合适的人来接替我的位置。”

推位让国?

洛彰闻言略微思索了一下,这倒算是一个办法,这种事情若是其他人做出来,可能比较出乎预料,甚至会以为是什么试探。

但是洛氏这么干,大部分人是可以接受的,甚至从内心深处会觉得,这像是洛氏会干出来的事情。

这种推位让国的事情对一个无心于君位的家族自然是有好处的。

尤其是对洛氏来说,能够极大的增强政治信誉,到手的王位我都能直接扔掉,这将是对洛氏不王的再一次贯彻。

而且禅让可是价值观中最大的美德之一,若是洛楚真的推位让国,这将是绝杀,只要继任者靠谱,他会留名青史,永远的被刻在不朽的丰碑之上。

他将会成为新一代的圣人。

一个视王位而不见的圣人!

洛彰沉吟道:“推位让国最大的问题在于,你将来要在新的政治秩序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曾经那些在你这一代得到利益的人,会同意你这么干吗?

比如伱的岳父桥巍。

他邀请你前往江东吴郡,若是你将江东推位让国,你从一个主位落到一个次位,你还能保证那些吴郡士族的安全吗?”

洛彰当了这么多年昭公,对这方面的事情实在是太清楚了,政治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事务之一。

洛楚自然是考虑过这些问题的,他叹口气说道:“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放弃了完整版的推位让国。

一个完全掌握一切权力来源的君王,将是最不可控的因素。

江东之主的权力必须得到制衡,从根子上限制他,简单来说,就是从权力的来源上,让他得不到完整的名与器。

这世上只有天子才有无可争议的权力来源,那是自上天所赐予的权力。

若是江东真的能统一天下,成为天子,那所有人都无话可说,但只有一日不做天子,就能限制。

我想到了先祖文公时代的摄政会议,那是第一次在王畿将君王的权力分割成几块,最终的效果非常好。

还有三公九卿的制度,自后汉时起,权力渐渐的进入了尚书台中,三公九卿如果不加尚书令的话,权力反而还不如尚书。

我想要在江东重整三公九卿的制度,将江东的各种军政大权都分割成一个个具体的官职和爵位。

核心的军权和行政权以及地方实力派之间的利益平衡都要考虑进去。

同时培养一个合适的继承人。

让江东士族以及文武群臣与未来的江东之主共治江东,这样就能够保护基本上所有人的利益。”

洛楚不能当王是注定的,毕竟若是对家族有些许损害那还是小事,但是可能导致家族走向毁灭,那洛楚自然是不能那么干。

推位让国、分而治之,将这两条结合起来,就是洛楚为江东找到的答案。

有点不符合潮流,但是却是最适合江东政治土壤的政治模式,否则江东就要陷入流寓系臣子和江东本土士族的相互残杀之中。

洛彰对江东的未来自然是不在意的,见到洛楚心中对江东有了一些腹稿,他也算是放下了心,洛楚还是那个好孩子,洛氏子都是好孩子。

“那按照你的想法,最关键的就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继承人了,一个能够让各方都接受的继承人,心中可有头绪吗?”

洛楚缓缓点了点头,轻声道:“虽然还没有彻底想好,但大概的思路还是有的,像是刘备这种肯定是不行,孙坚这样的军事诸侯同样不行,要弱、要有身份、又不能真的无能。

这需要好好挑选一番。”

————

素闻洛氏祖训不王,众甚奇之,问曰:“天子位居于九五,至尊至贵,洛氏尊贵,得之易尔,千百余年,敬而远之,为之何?”

公乃曰:“昔殷商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邦周有凤鸣岐山,遂有天命。

秦有黑龙出水,项羽奉命诛秦,汉有赤霄神圣,此皆上天钟之,遂奄有四海。

洛氏尊贵,未有天命垂佑,故不王也!”

又问曰:“天命之说,虚无缥缈,未曾见之,何谓天命垂佑洛氏?”

公曰:“凤凰鸣九州,九鼎出洛水,风雷皆作而天下安宁,此为天命垂佑洛氏。”

众皆笑曰:“凤凰无踪九鼎无影,此不王之奇语尔。”——《世说新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