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 第三章 天下俊秀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第三章 天下俊秀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11:42:24 来源:88小说

皇宫惊变导致洛阳城中气氛陡然变得紧张起来,然后这个消息向着四方传去,从太平军攻破洛阳开始,层出不穷的惊天消息传来,让整个天下都快要为之麻木。

最先接到消息的自然是距离洛阳更近的关东,五姓列侯、经学士族以及郡县豪强。

话说五姓列侯返回关东之后,就各自分开返回侯国去剿灭盗匪,好在太平军一路向西进攻洛阳,让他们的压力损失都小了许多。

五州之地正在按部就班的清剿,袁绍、曹操、刘备等人逃走之后,同样加入到这其中,主要是为了壮大实力。

话说袁绍和袁术两人虽然是兄弟,但是家族的定位却完全不同,袁术直接回到了袁氏的大本营汝南郡,那里是大汉人口最多的郡之一,甚至比某些州的人口还多。

袁绍没有袁术的地位,得不到家族在物资上的太多投入,袁氏给予袁绍的主要是虚名这一层面的支持。

袁术往南而走,于是他就向北而行,恰好与太平军一战死了太多的刺史和太守,冀州刺史韩馥和他的上将潘凤死在了张角手中,这给了袁绍机会。

袁绍本来只想要去做个太守而已,但河北士族中的别驾却邀请他前往冀州担任刺史,让袁绍心动不已。

若单纯是个刺史,还真不一定能比得上太守,但现在说是刺史,若是有别驾的协助,那实际上就是州牧!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士族的地位为什么高。

因为在一个州郡之中,最高的自然是州牧或者太守,但是统治一州一郡不可能是一个人。

再加上三互法的要求,本地人是不能担任最高长官的,就算是灵帝这样的独夫,也给了董卓一个假凉州牧,没有破坏这一条政治铁律。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护本地士族在本地的利益,州郡士族中最有威望的人,会担任州牧太守的佐官,就像是天子的大丞相一样,协助外来的官员统治当地,自然权力和地位都极高。

刺史太守数年一换,而佐官长年累月又是豪族,会造成什么结果显而易见了。

这些豪族的来源相当的复杂,其中不少甚至能够追溯到六国时代,从国家败落开始,先汉主支不断地被迁徙,但是当地依旧始终留存着支脉,拥有书籍,掌握知识,能够让他们一次次重新发展起来。

河北,主要就是指冀州。

这里因为靠近昭城,相比较其他州,求学更加方便,导致士人极多,受到洛氏的影响也大,进而形成了庞大的士族力量,别的方面不说,单单如何保持自己的地位,学习的极其通透掐寒门优秀苗子的做法就是河北士族推广的。

为什么皇甫嵩之前敢断言只要州郡士族豪强起兵,太平军就必然失败,就是因为天下一半的资源都在士族和豪强手中,只要释放出这些士族,平定农民起义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没有士族支持,纵然有兵不过是流寇而已,士族只要据城而守,饿那么妄图依仗武力的军阀十天半个月,军阀就会乖乖和他们合作了。

袁绍能被河北士族迎接,算是捡了一个大便宜。

韩馥能担任冀州刺史,不是因为他能力强,而是因为家族势力强,他是颍川的望族,家族还出过九卿高官,他前往冀州时,荀谌、辛评这些颍川望族都派人去协助他。

河北士族也不排斥他,比如说沮授这样的大族人才被推出来去辅佐他。

结果天胡开局暴死阵前,冀州一下子无主了,天下不可一日无主,州郡之间同样如此,河北士族需要一个新的人选来掌管冀州。

数遍天下之间,有这个威望的人,寥寥无几。

当初勤王军一共四路盟主,皇甫嵩死了,无双侯和英侯都是洛氏子,不能担任冀州长官,虽然现在是冀州刺史,但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变成冀州牧了。

只剩下袁绍一人。

袁绍从遇到埋伏几乎全军覆没之后,却没有半分的沮丧,反而努力的振作局势,所言所行,可圈可点,基本上做到了最好,真不负天下俊秀之名。

这些都被河北士族看在眼里,认为这是一个完美的合作对象,那些跟随韩馥出身颍川的人同样不反对,汝颍一家,袁氏上位不是坏事。

于是这一份泼天的富贵就落到了袁绍头上。

袁绍当然很清楚冀州是个是非之地,作为天下第一州,其中事务极其的繁杂,需要极高的手腕才行若是事有不待,可能就是身死的结局。

但他不是畏缩不前之人,只稍微一思考,就果断的接受了邀请。

在冀州的边境,沮授率领着冀州的文武百官前来迎接袁绍,声势相当的浩大。

沮授等人亲自将袁绍扶上马,然后进入了邺城之中,冀州的治所。

初来冀州的袁绍自然还没有什么权力,而且说句不好听的,河北士族的人才是真的多,有沮授这种顶级的王佐之才在,就算是把一头只会说对的猪放在上面,冀州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但袁绍显然不愿意成为一个傀儡,在河北士族的重压之下,以及天下局势变幻莫测的重压之下,他展现出了一个英主所应该拥有的一切优秀品质。

无论是河北士族还是颍川诸人,面对始终处于超神状态的袁绍,只能感慨一句,盛名之下无虚士,天下俊秀袁本初实在是名不虚传,很快就有人心折于袁绍,拜为主公,而不仅仅是当初和韩馥那种合作的心思。

首先传到冀州的是灵帝被上了谥号的消息,邺城之中,众人面面相觑,欲言又止。

袁绍见状明白这些人都不好开口,毕竟都是属官,只有自己是当初直接听命的诸侯。

袁绍不怕自己说错话,身为主公就是要有担当,下属觉得为难的事情,就要迎难而上,于是直接说道:“这谥号经过素王上皇的确认,那独夫之名,是已经确认了,之后一切的言辞行动,都要以此作为根据。”

众人缓缓点头,想要成为独夫可不容易,为什么没有那么多人打着诛独夫的旗号造反,因为没人有把握最后真的能给皇帝上恶谥。try{ggauto;} catch(ex){}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