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 第一百零一章 大汉的命运

洛青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刚刚回到家族,热茶都没能喝上一口,就遇到了这么棘手的问题。

然后洛玲把热茶给他端了过来。

洛青端着茶杯摩挲着,他一直都觉得医家有一句话说的好。能治的叫做病,不能治的叫做命!

这不仅仅是人的身体,用在一个王朝的身上同样如此,能改掉的叫做病灶,不能改掉的那就是王朝的命数。

洛氏都知道这世上是有天命之说的,世间万物都逃不过天命的束缚。不过老祖宗同样说过,只有人的力量足够大,就能够战胜天命。

比如邦周千年,就是典型的逆天而行。

再比如匈奴本来是有天命的,在真实历史上,匈奴比汉活的更久,甚至直到晋朝还能南下带走晋朝,导致衣冠南渡。

但是最后的结局是,经过连续数十年的积累,无数代气运卓着的人杰不断投下砝码,尤其是洛氏在其中投下了许多的家族底蕴,最后由洛无疾这个同样身怀天命之人,一击攻破,又经过了刘询这个应运而生的皇帝,最后终结了匈奴。

上天赐予汉王朝的天命有多少年呢?没有人知道。

但之前洛氏猜测起码有四百年,因为夏商周最少的夏都有四百多年,这么一个前所未有庞大的王朝总不能一二百年就亡了吧。

但经过了戾帝刘旦之事后,洛氏没把握了。

邦周时期,遇到一个昏君虽然会坑的吐血,但实际上并不会导致亡国,因为能灭亡邦周的就是诸侯,而诸侯们就算是捏着鼻子也会给周天子留体面。

但是自秦末起,王朝灭亡的原因就增加了一个农民起义,一个昏君竟然真的能将一个庞大的王朝玩崩!

刘氏连续多代圣主明君积攒下的基业,遇到一个平庸的皇帝加上一个暴虐的皇帝,竟然就直接崩溃到要灭亡的地步。

现在汉朝走到一百五十年,遇到的这些问题,几乎每一个在洛青看来,都是朝廷难以解决的,这甚至已经不是换人就能改变的。

除非皇帝能一刀砍了宗亲、外戚、官吏、豪强、贵族,乾纲独断,独自一人统治这个庞大的帝国。

洛青脑海之中思索了许多,然后缓缓道:“朝廷不能放弃盐铁官营的主要原因有二,第一是税收,这是朝廷的税收来源,第二是控制,保证郡国不能脱离朝廷的管控。

这两点几乎每一点都是朝廷必需的,如果不能为朝廷解决这两点,罢盐铁官营就是笑话。

罢盐铁官营就是让地方郡国中的豪强坐大,最后就会重蹈邦周的祸事,不罢盐铁官营就是朝廷自己腐蚀根基,天下人的怨恨都会冲着朝廷去。

难啊难。”

听到洛青的微微叹息,洛白沉吟道:“若是如此,那反倒好办了,盐铁官营,总是将这些放在一起,导致天下人总觉得盐铁一体。

实际上铁器利润并不大。

朝廷所设置的盐铁司中,以盐和酒这一类利润最大,再配合上平准司倒买倒卖,赚钱的东西太多,铁根本就不算什么,朝廷完全可以将铁的铸造放开,只在铁石上控制即可。”

洛氏通商天下九州,对汉朝廷这种完全垄断的行为实在是太懂了。

官僚有一种能力,那就是把一项政策导向相反的方向,平准司本来就是为了平抑各地的物价而诞生的,但是发展到最后却变成了抬价的东西,完全成了平准司官员上下其手的工具。

朝廷得到的并没有变多,普通商人被搞得破产,只有官吏以及依附于这些官吏的豪强赚的盆满钵满。

吏治!

一切的一切最终还是落到了吏治上,即便是文武宣这三个公认吏治清正的时代,蝇营狗苟之事也从来不少。

出身豪族的孜孜不倦为自己家族牟利,出身寒微的则孜孜不倦的为自己牟利,上升通道打开,仿佛只是换了一批人来钻营而已。

甩开胡乱的思绪,洛青思索道:“放开铁的专营?这倒是可以给霍子孟写一封信,让朝廷讨论一下,他比较重视农耕,如果铁的官营会导致天下欠收,还是有可能通过的。”

兄弟二人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心中所想,实际上现在有没有解决的办法?还真有!

把汉朝的摄政大权交给洛氏五十年,把洛氏全族发动起来,或许还真能把汉朝弊病一扫而空,甚至恢复到开国的时候。

但洛氏不敢!

洛氏大概是这天下之中做事顾忌最大的家族了。

冥冥之中的天命总是在若有若无的平衡着洛氏,天命的运作原理之复杂,根本就没人能够搞得懂。

但老祖宗传下来了一点东西。

洛氏可以一点点的改变整个诸夏文明的发展,洛氏可以让自己长存世间,让家族始终显赫,甚至通过靖难之役这种方式来改变一个王朝的命运,天命都不是太在意。仟仟尛哾

甚至像是洛文王洛新那样,一个人去鞠躬尽瘁,同样问题不大,世界甚至为之喝彩。

但如果洛氏敢完全凭借自己超越世俗的力量来强行为某一个王朝续命,那就准备迎接规则的打击,那就准备用自己的气运来为王朝填补吧。

大汉开国的时候,洛氏做事肆无忌惮,因为那个时候的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期,这个时期大力的使劲,绝对不会触碰到天命的底线。

到了戾帝刘旦时,洛氏就有顾忌了,但依旧可以发动靖难之役,目前来看没有什么反噬。

但汉宣帝之后,洛氏是真的开始顾虑了,这汉王朝经历了文武时代的鼎盛高峰,到了鼎戾时代,陷入了低谷之中,然后有孝宣皇帝重新中兴,现在霍光秉政,这段中兴可以延续。

但越是如此,就越是让洛氏多想,高峰之后总是开始跌落。汉王朝的气运就强到这种地步吗?

竟然能连续出这么多代圣主明君?

文皇帝、武皇帝、宣皇帝,这随便一个拿出来,就足以和上古的圣王碰一碰,邦周千年不过如此,大汉百年就连续出这种圣主明君,短短时间之内就将汉王朝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这幅鼎盛的状况,让人觉得有种烈火烹油的不真实感。

哪怕分散到几十年或者上百年一个,也不至于让人如此难以接受。简直细思极恐!

洛氏实在是顾虑良多。

洛氏为大汉付出的已经足够多了,说句不好听的,整个汉王朝的气运产出都没有洛陵在匈奴投入的多,起码在汉王朝,洛氏亏了一个底掉。

洛氏不可能再投入更多,以洛氏的牺牲,没人能更多的要求。

想着这些,既然洛青准备将这件事向朝廷说明一下,那洛白就暂时放下一段落,转而说道:“阿青,太史公对汉朝诸帝的史书基本上都编撰完成了,你可想去看看?”

本来还有些发愁的洛青闻言眼睛一亮,颇为振奋的说道:“竟然这么快?”

洛白笑道:“太史公是从汉朝诸帝开始编撰的,主要是因为家族对汉朝诸帝记录比较少,太史公家族是汉代的太史,他手中有大量汉代的史料,所以从汉朝开始编撰。

写下了《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吕太后本纪》、《孝文本纪》、《孝武本纪》、《孝鼎本纪》、《戾帝本纪》、《孝宣本纪》、《今上本纪》共九篇。

言辞优美,简直不像是史书,更像是诗歌一般。”

洛青听着愣在原地,然后说道:“真不愧是太史公啊,真是有一种豪气。”

洛白明白洛青在说什么,哈哈大笑道:“太史公说项王是昭圣王亲自加冕的诸夏共主,是天下诸侯承认的天子,虽然国祚很短,但必须上本纪,又说高皇后虽然是女子,但女主临朝,是真正的皇帝,同样要上本纪,但是因为这两位不是大汉的正式皇帝,所以不用谥号,而是以项羽和吕太后区分。

若不是之前家族嘱咐,太史公就要为洛文王上本纪了。”

洛青有些感慨的说道:“孝惠皇帝没有本纪啊,有庙号的皇帝却没有本纪,这是否有些?”

洛白摇摇头道:“不行的,太史公这人有些执拗,他说不为洛文王上本纪就已经非常不对了,而且吕太后有本纪,若是再为孝惠皇帝上本纪,那岂不是说,国有二主?

所以孝惠皇帝的本纪就取消了。”

司马迁此人还真的有上古史官的风格,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