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 第三十四章 拜将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第三十四章 拜将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11:42:24 来源:88小说

静室之中。

洛亦正为刘邦举荐着韩信,他毫不掩饰自己对韩信的欣赏,“沛公,您之前称赞亦,说有了亦,您就不会再犯错了,亦不敢得到您这样的称赞,但是韩信这个人,若是您得到他,那就是犯了错也不用担心了。”

刘邦带着惊异的问道:“子玉,那个韩信的真的有那么神吗,即便是张子房也没有见过你这么推崇。”

洛亦微微一笑,因为张良和韩信是两种不同的人才,张良擅长的是谋略,谋略本身是一种势力之间的战略和战术方向的顶级设计规划。

但是规划还需要落地实施,这就需要主君的决断和本身势力执行力的配合,才能达到最大的效果。

这就是很多谋士腹中有无数奇谋,却困顿半生郁郁不得志,一朝翻身就能服朱紫、面公卿的原因。

但是韩信不同,他的才华就像是天上的太阳,实在是太过耀眼,只要给他一笔启动资金,他就能自己去开拓出一片天地。

从招纳兵员、锻炼素质、壮大军队、统兵作战、奇谋开天,没有他做不了的,只要给他一点前期的投资,他就能无限的开辟第二战场、第三战场。

要不是韩信的政治水平实在是太低,根本就做不了主君,洛亦根本不会将他推荐给刘邦,而是会直接让他自立一路诸侯,因为正常来说这种人都是不甘于人下的人杰。

洛亦笑道:“沛公,还记得亦先前和您说过的,您想要成功就必须要得到的三种人才,韩信就是那种无双的统帅。

这一路向西艰难险阻无数,扶苏不是胡亥那样愚蠢的人,您所要前进的道路崎岖坎坷不平,荆棘丛生。

如果您仅仅只是要做一个普通的诸侯,那韩信这样的人是作用不大的,而且您也招揽不到他,因为凤凰从不在柴木之上栖息。

但如果您想要成为关中的王,那么韩信就是必不可少的。

在艰难险阻丛生的时候却有韩信这样的人来到您的身边,您的身边英才汇聚,远超那些六国贵族,这难道不是上天对您的恩赐吗?

这是您注定要做关中王啊,亦怎么能不为您庆贺呢?”

刘邦被洛亦说的心花怒放,便吩咐侍卫请韩信过来,韩信正和洛采闲聊,他面上倒没有丝毫的担忧之色,洛采见状便轻笑道:“你这么信任我的兄长?就不担心举荐失败?”

韩信闻言笑道:“信本欲投楚公,是因为遇到了采娘,得知公子亦在这里,所以才来投沛公。

若是沛公不能察查信的才能,不愿意予信高位,这就说明他不是真的英主,那恐怕要离开的就不仅仅是信了。

信虽然是草野之人,但是也曾听闻洛氏家主在昭城会盟山东英豪,他才是真正的天下之主,他就是采娘口中那位才能通天的大兄陵吧?

若是举荐不顺,采娘是否愿意带着信前往投奔你的大兄呢?

信受公子亦和采娘伱的恩情,愿赴汤蹈火,为洛氏门下犬马走,为洛复国,义不容辞。”

韩信的话有些光棍,我是受到你的看重才来到这里,即便投入刘邦麾下那也是跟着洛氏做事。

既然如此,若是刘邦不收他,那我直接去投洛陵这位洛氏家主不就完事了,反正我想好了就跟着你们洛氏混。

这番话听的洛采有些羞涩又有些哭笑不得,于是白了他一眼,她这样的美人,纵然是娇嗔也是千娇百媚,韩信嘿嘿笑了两声。

侍卫走进请韩信去见刘邦,韩信和洛采脸上的神情瞬间严肃起来,先前玩笑归玩笑,但是君臣相择的时候,依旧要重视,这些事情说不准就要上史书的。

“韩信。”

洛采突然喊住韩信,韩信转头望向洛采,只见洛采正色道:“虽然有兄长在沛公肯定会重用你,但若真的出了意外,采便带你去见大兄,天下之大,你这样的奇才不能没有施展的余地,否则就是采的过错了,以后就连素王都不敢去见。”

韩信眼中一热,他这样自认刚强的男子汉竟然有些想要落下泪来,点点头便转身跟着侍卫前往去见刘邦。

刘邦这个人很是重视人才,但是若是其他人举荐,他估计会直接安排一个不大不小的官职,但是这世上有一种人就是只能做大事,若是韩信被安排到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上,恐怕唯一的结局就是离开,但是现在洛亦举荐,刘邦很是上心,完全是以第一大将乃至于全军统帅的标准来考察韩信。

然后韩信语不惊人死不休,直接给了刘邦一个大惊吓,“沛公,您现在破关而入,信能够助您一臂之力,而且有公子亦在,破关还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即便破入关中,最好的结局也就是将血流尽,便宜了其他的山东诸侯,名为胜利,实则失败,您想要做真正的关中王,还是想要做个随时会覆亡的关中王呢?”

刘邦悚然一惊,从他决意向西以来,尤其是得到了张良的建议之后,这一路上不断扩充实力,形势可以说不断变好,而且不是小好,而是大好。

在他看来,进入关中是注定的,秦王廷的大军皆在山东,缺少精锐的关中之地,他对秦王廷的胜利也是注定的,唯一的区别就是大胜、中胜,还是小胜,韩信是第一个说他胜了却不如不胜的。

“还请韩生示下!”

刘邦面容很是严肃的说道,他相信洛亦举荐的人有真才实学,眼前的韩信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之下信口开河,韩信抖擞抖擞精神,开始给刘邦分析他来到刘邦军中这短短几天所见到的。

“沛公,您的军队数量膨胀太快,这是最大的问题,以信估计,您这里至少四成的士卒都是在旬月之间招募的,还有四成不会超过三个月,这很危险!”

刘邦闻言望向洛亦,洛亦摇摇头,示意自己没说过,刘邦已经有些信服洛亦的判断了,眼前这个韩信真的是不一般。

韩信继续说道:“信可以肯定,蒙恬一定派遣了一支军队在您的身后追击,您必须要加快脚步攻破武关,然后攻破咸阳最后的防线——蓝田。

您想要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挟持秦国宗室,然后据关中为王。

但是信可以肯定的说,这不可能,您的结局一定是在武关之前耗损大半军力,甚至您营中的战将都要折戟。

进入蓝田还要折损兵力,帝扶苏不是胡亥,他是能够调动一部分关中之人的,他不一定会愿意投降,到那时您还要再战一场。

即便蒙恬的长城军不追上来,仅仅是这些,您麾下这数万人,还有多少能够留存呢?

若是您能这么顺利的入关,那就说明中原战事同样顺利,洛公和山东群雄一定对章邯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信听说在昭城会盟之时,洛公主持,诸侯共同立誓,先入关中为王,您一定是想要凭借这个功劳先为王,然后借助肥沃的关中恢复实力,但是您难道真的会相信诸侯一直遵守约定吗?

纵然未来的天下共主受限于昭城之盟,顾忌洛公的存在,而为您加冕关中王位。

但是从来没有人说过,这王位就要永远都在您的手中,到那时您精锐的兵力全部耗尽,就连关中的这四处雄关都守不住。

那王冠岂不是像水做成的一样,一碰就散,这是信所为您忧虑的!”

韩信又从军事的角度为刘邦分析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听得刘邦冷汗涔涔,他的军中没有真正的无双统帅,那些战将都是战阵之上能够冲阵的,但是在这方面就远远不如韩信。

张良不是专业人士,更是不可能像韩信这样能算战场之上的局势,只有洛亦能大致感知到,但是相比较韩信这么精确,那还是做不到的。

等到韩信暂时说完,刘邦当即就是向着韩信一拜道:“韩生,若是没有您的出现,季险些就要遭遇大难,还请您为季指一条明路,季愿意拜您做大将军。

听闻昔年燕昭王在燕国蓟城铸造了一座黄金台,季愿意为您打造一座拜将台,为您举行华美的礼仪,让您的地位在军中诸将之上,季还要将卫队之外的一切兵马都交予您来节制。”

刘邦用人秉持的就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现在韩信展现出了巨大的价值,他立刻就要为韩信拜将,而且直接给了军队二把手的位置,在乱世之中,这个位置几乎要比萧何这位原先的二号人物还要高了。

洛亦自然不会在意这些,他在刘邦阵营之中位置很是特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刘邦的影子,而且某种情况下,他算是串联的角色,比如维持吕泽的地位,还不能伤害到刘邦的地位。

韩信虽然得到了洛氏的看重,但见到刘邦如此隆重的对待自己,以他的性格还是很感激的,在不伤害洛氏利益的前提下,他决定好好辅佐刘邦,成就大事。

而且马上就要有数万的兵马归于麾下,正如洛采所说,他的才能终于有了发挥的余地,还是忍不住心神摇曳,恭敬下拜道:“信拜谢沛公厚恩。”

高祖过南阳,欲凌武关,时信奔高祖,曰:“此取祸亡身之道。”

高祖观信雄伟,曰:“此壮也!”

复见安阳并行在侧,甚异之,乃问英侯:“何者?”

英侯曰:“圣王之臣,乃勘平乱世之杰。”

高祖素善英侯,乃询信,数日乃止,抚掌慨然,曰:“此天授王佐以成大事。”

遂拜之,位列诸将之上。——《史记·淮阴侯世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