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噬血的泪痕 > 第1章 童真年代(2)顽皮

噬血的泪痕 第1章 童真年代(2)顽皮

作者:北汉国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9 09:58:51 来源:免费小说

  “老头子,每天就尽知道看你那破书,看那破书能吃能喝呀?”郭青女士在一旁埋怨道。

  “你们女人懂什么,好好洗你的衣服就是了。”老头子语气生硬地回答着。

  “好,那你就看吧,错过了晌午饭可不要抱怨我们没叫你。看你那看书那神经尽儿,你快钻进书本里算了!那样每天就省吃省喝了,也省得你每天烦我!“郭青女士继续在一旁抱怨着。

  “婆婆,太阳升高了,我怕暑气逼着龙儿,抱他先回房呀,您二老也别尽闹别扭了,爸喜爱看书您就让他看呗。”萍云抱着龙龙在一旁说道。

  “哦,乖儿媳,你快进屋去吧,可千万别让太阳把龙儿给晒着了,洗衣服的事情你就不用操心了。”老太太乐呵呵地抬起头对儿媳妇说。

  萍云回屋了,她逗了逗庞显龙,小家伙这时候已经睡熟了。母亲把他抱到床上,为他盖了一条小棉毯子,对着他开心地笑了。

  萍云今年24岁了,她仅念完了初中,文化不怎么高,可也能认识好多的字。

  趁龙儿睡着的时候,她拿起公公所订的一份《人民日报》,开始翻阅起来。她逐句阅读着上面的一篇文章,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这时门“吱呀”一声响了,庞巧红跑了进来。母亲打手势示意她小声点。

  红儿蹑手蹑脚地走到床边,对着弟弟那粉嫩的小脸嘟囔着小嘴不出声。母亲继续看着报纸上的文章。

  临近中午,太阳炙烤着大地。人如果走在院子里,那将浑身冒汗像淋了澡一样,头皮肯定会被晒爆。

  郭青老太太正在厨房内忙碌着,正在准备一家人的午饭。老头子庞炳福还在那凉爽的梧桐树树荫下阅读着《三国演义》。

  8

  天慢慢地黑了下来,建筑工地收工了,月牙儿挂在天边。看工地的李大爷也上工了。他一脸的络腮胡渣,笑眯眯地巡视着工地上的一切。一座五层楼矗立在大地之上。

  楼是砖混结构的,处于施工状态。脚手架密密麻麻地裹住了它。

  炎热的夏季马上就要步入尾声了,中秋节近在眼前。庞荣先生手持瓦工工具,疲惫地回到了脏乱不堪的工棚内。

  几块烂砖头蹬起块大木板,便组装成了工人们平日起居所用的床。

  木板上铺了些稻草,稻草上再铺些废报纸,再撑上褥子,上面再码上枕头及被子,就可供大伙儿睡觉了。

  工棚上面的瓦破了,从棚底下还可以看见天空中一闪一闪的星星们。那星星们的眼睛在一眨一眨地,好像在嘲笑棚内的人似的。

  庞荣放下工具后赶快去伙房吃饭了,伙房紧挨工棚,工友们都带自己的碗筷,一窝蜂地涌上了锅台,七手八脚地抓着饭勺,在锅里搅来搅去,今天的晚餐是小米粥配窝窝头。

  庞荣好不容易才抢到自己的一份晚餐。他端着自己的晚餐走向一块木板旁边,一屁股坐在上面,开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旁边走来一位姓王的工友,小王二十出头,还没结婚,他也坐在了木板上,两个人开始边吃饭边聊起天来。

  :“老庞,今天的窝窝头好吃吗?”小王问庞荣。庞荣咽了一口粥,说:“还行,甜滋滋的。比起老家做的还行。”

  “哦,我老家很难吃上这,一年四季不缺吃的就是柿子,哪能吃上这。”小王一边回答着,一边又啃了口窝窝头。

  庞荣快活地说:“柿子是个好东西呀,我们那也不缺,但柿子一般在秋冬才能吃到。等这季度的工程完工后,回到家我也可以吃到那鲜美可口的柿子了,冬天还可以吃到柿饼,那也是一种极品美食。”

  小王喝了口粥,说:“我老家就是柿子之乡。”老庞听了后,说:“那你们那肯定是个好地方了,呵呵。”小王快乐地说:“是呀,山清水秀,好着呢。”

  二人边吃边聊,一会儿就吃完了,又各去盛了一碗粥,取了一个窝窝,吃完了便各自回工棚了。

  夜晚的星星就是美,城市里的天空还可以看见星星,那真是一番难得的美景。在工棚内,工友们有的在打牌,有的在看武侠小说,有的在看报。

  而此时的老庞正在思念着老家的妻儿们,他越想越出神,想着再过几天马上就可以和妻儿们团聚了,心中便涌发出一股无比喜悦的心情。

  庞炳福是一名小学校长,他和蔼可亲,知识渊博,中秋佳节马上就要到了,老庞去商店里买好了过节用的月饼。

  9

  今年的八月十五大家有望在一起过,因为庞荣可以提前回家。中午时分,庞荣回来了,庞家上下一家全体都很高兴。庞荣见到了他那可爱的儿子。

  庞荣拜会了父母,又拜会了大哥。弟弟此时还在县城读书,预计下午回来,大哥最近心情还好,生意做的还马马虎虎,红儿越来越机灵可爱了。

  下午四时,庞军从县城回来了,他背上挎着一个蓝黄色的书包,里面装满了各科作业和笔记本。

  庞军见过了父母、大哥、二哥及嫂子们,便一头扎进了自己的书房,又开始看起书来。

  他不时地拿起笔来在笔记本上沙沙地记着一些东西。二哥看到庞军那聚精会神的样子,非常羡慕。

  可他目不识丁,他仅小学毕业,初中也没上,十年前是学校里有名的孩子王,后来自动退学的。

  在小学五年里也没学到什么,虽然当时自己的父亲是校长,但并不是直接负责他那时念的那所小学的。

  庞荣后悔当初自己没有好好念书,现在沦落成了一个民工,每年都得背着行李去打工。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调皮的样子,心里更加懊悔起来。

  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不要再让孩子走他的老路。

  翌日晚上,农历八月十五,玉盘圆圆地挂在天空中,月色如水。

  庞荣一家坐在院子内,院子中央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八枚月饼,家中各个神位上都燃上了香烛且供着供品。庭院里充斥着团圆祥和的气氛。

  庞军望着满月,与大家拉起了家常,大家谈到了“嫦娥奔月”的民间故事。这个话题谈论的时候庞炳福与小三子很能谈得来。

  其实说白了,“嫦娥奔月”的故事那只不过是神话而已,现在的庞军已经学富五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月亮的阴晴圆缺只不过是天体运行的宇宙规律而已。

  关于中秋月圆,庞德与庞荣认为这是自古以来的老传统,很神圣,必须好好地庆祝,且必须对家中诸神位拜拜,也就是上完供品后要为各神位磕头。

  而庞军现在根本不信那套,但他终归还是要为那些神位磕头的。

  10

  空气中弥漫着香烛气息。寨民们有的已经燃放起了鞭炮。鞭炮“噼里啪啦”地响着,奏出了中秋节团圆的美丽的动听的乡土交响曲。

  萍云怕惊着龙儿,把他抱进了屋子。龙龙此时已经过完了百岁岁。他欢快地躺在床上,不断将小手挥舞着,大概这小家伙也感到了这节日的喜庆。节日里团聚又祥和的气氛多么美好呀!

  萍云对着小宝宝一股劲地笑着,龙儿看到了母亲的笑容,也愈发笑得不可收拾了。中秋节马上就要过去了。

  光阴似箭,三年后的一日,庞显龙敏捷地在屋里跑来跑去。大伯庞德生意越做越好,开起了店铺,专做烟酒副食的生意。

  庞军已经考上了大学,越来越才高八斗了。庞炳福以小三子的成就而骄傲。庞军的学习动力比昔日更加勤奋了。他与父亲交谈起来口若悬河,句句在理,连老头子也非常钦佩他。乡里乡亲都为他而感到自豪。

  庞荣还在外地打工。今年他在月季市打工,他比往年工作更加努力了。在春风荡漾的脚手架上,他用手中的瓦刀熟练地敲击着砖头。砖头和瓦刀上的灰浆砌筑在一起,一堵堵砖混结构的墙体在他的手中完成了。

  他为建筑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天道酬勤,他的工资也稍微上调了点儿。这是他本家一位叔叔的工地,叔叔名叫庞炳林。

  庞炳林非常看好他这位好侄儿,有意提拔阿荣做工地领导。

  11

  庞巧红已经开始上学了,学校在寨子的东山上。山很高很陡,教室是用石头垒砌而成的。她现在上的是一年级,课程不复杂,有不懂的知识她就请教爷爷庞炳福。

  庞老先生监督着他这宝贝孙女的学业,红儿的学习成绩总在班内名列前茅。

  显龙此时正处于天真的的童年阶段,他终日里与邻里四舍的小朋友们玩耍。调皮捣蛋的童年时代开始在他的生活中展开了。

  他最喜欢与一位名字叫做庞倩倩的女孩儿玩耍。

  庞倩倩与显龙同岁,只是生日比显龙小两月,显龙为四月,倩倩为六月。

  有一次,显龙与倩倩去倩倩家房后的草地里玩、草地里菜畦分明,黄瓜,豆角,西红柿,尖椒等好多蔬菜在菜畦里疯狂地生长着,两个小孩在菜地旁边蹦蹦跳跳的玩,显龙一不小心掉进了一个窟窿里。

  显龙在里面哭的要死,他惊吓一跳,在里面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倩倩在上面也慌了神,也抿着嘴哭了起来。

  她赶快跑回家里将奶奶古青芳叫来。古青芳老太太后来用绳子拴住篮子将显龙从那窟窿里拉了出来。上来后显龙才发现那里原来是个废弃的红薯窖子。

  约莫两米来深,那红薯窖子上面用废弃的树枝遮了起来。以致他在它的旁边玩的时候失足跌进了里面。

  12

  一个冬日的上午,庞显龙肚子疼的厉害,他躺在病床上,不住地呻吟。

  爸爸庞荣那时候也在家,外面地上有雪,树枝上挂满了雪,庞荣给儿子抓住了一只灰色的鸽子,在乡间又称它为“灰不郎哦”,他将鸽子杀死后,为儿子做了一份美味的鸽子肉。

  显龙及父母都品尝了这肉,肉很香。

  大多的肉都是显龙一个人吃的,在乡下是可以吃到这种野味的。庞显龙的身体一到冬日就虚弱的不行。

  父母一心一意地照顾着他,姐姐巧红也每天陪他一起玩,当然她就是在星期天和每天放学后能陪他玩。

  庞显龙对周围的人和事儿正逐渐地识记起来,他正在茁壮的成长。冬日的太阳暖烘烘地照耀着大地,积雪开始融化了。

  又过了一年,庞显龙四岁了,他可以自己玩了。但父母仍是对他不放心,害怕他出事。

  当时他家在山下边住,离大道远,所以他也不会被车撞住。

  13

  六月份的一天,雨水“哗哗”地下着,地上的水流汇聚成了一条条小溪。

  等雨下完之后,空气一片清新。庞荣听说镇上发洪水了,便计划上山顶上去看一下,龙龙吵得也要去,阿荣答应了。

  父子二人上山了,雨后的阜华山郁郁葱葱的,草叶、树叶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父子俩都穿着一双雨靴,沿着湿漉漉的山道,缓步向山顶走去。

  到了山顶,山顶上的草在雨水的洗礼下愈发显得嫩绿了。

  远处的冈黎镇烟雨朦胧,淅河水在阜华山山北脚下“哗啦哗啦”地流着,它已发起了洪水,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望神桥已被淹没,淅河水正在泛滥。

  河水淹没了河堤旁肥沃的农田,进入了镇上,水流湍急。庞荣在山顶上为镇上人们担心。

  显龙在一旁看着那洪水,他没见过那么大的洪水,波涛汹涌,气势磅礴。

  凉风吹打着父子二人的脸,今年的雨季雨水真多,下的没完没了,天上又阴了下来。

  父子二人又在山顶上转了一会儿,便徒步下山去了,他俩对镇上所发的洪水很无奈,等会到家时,暮色已经降临了,庞家寨家家户户已升起了阵阵的炊烟,饭香已从左邻右舍飘了出来。

  泥泞的道路,充斥着庞家寨,庞荣及其儿子在街上走着,雨还在下着,雨滴从梧桐树叶上落了下来,顺着房檐流了下来,吧嗒吧嗒地响着,奏出了一首夏季的交响曲。

  庞家寨家家户户都在做饭,天黑了,家家户户都拉开了电灯,从山顶往下看。稀稀落落的灯光非常好看。

  梁萍云正在熬玉米糁稀饭。庞荣和儿子已经回来了,爷俩儿把衣服换了,便到厨房里取暖。

  外面的雨下的更急了,显龙看着院子里一个个雨滴溅出的泡泡,天真的问爸爸:“爸爸,为什么天会下雨呢?这雨什么时候才

  停啊?”

  庞荣知道现在告诉他雨的成因儿子也不明白,因此他回答儿子说:“天上下雨是因为老天爷伤心哭鼻子呢,什么时候老天爷心情好了,雨也就停了。”

  显龙听了以后天真的以为爸爸告诉他的都是真的。手里捧着自己的小钢碗,盛了碗粥,就冒着雨跑到了爷爷的屋子。

  此时爷爷和奶奶都在炕沿边上喝粥,老两口都在聊着今年的雨水问题,说今年雨水太多了,田地里玉米的收成肯定不好,雨水太多会引起洪涝,禾苗会被水淹没了。

  一会儿萍云端进了一小筐烙饼,叫公婆吃。

  烙饼的味道很香,显龙一下子吃了四五张,这时外面的雨水仍在淅沥地下着,一股潮湿的水气,扑进了屋里,这一年的夏季注定了非常清凉。

  14

  秋日的一个下午,向晚时分,萍云想带龙龙去她姨姐家探亲。

  姨姐家也在庞家寨中。显龙很乐意陪母亲去看望姨姐。

  梁女士正在锁门的时候,调皮地龙龙不知从什么地方找到了一枚废弃的“旗火炮”。

  那炮缺失了炮竿儿,他正拿着一支香往那炮筒里塞,忽然“唧儿”一声响,他感到手一阵阵剧烈地疼痛,眼前一黑便晕了过去。

  等显龙醒来的时候,已是深夜了。萍云正在床头慈祥地看着他。他摸了摸自己的双手,看到上面扎着些布条条,手已经不感到疼痛了。

  萍云在一旁劝导他今后要小心点,不要再冒冒失失地去玩那废弃的炮了。他听后马上向妈妈保证今后再也不乱玩鞭炮了,即便是在过年的时候,他也发誓再也不乱玩了。

  姐姐庞巧红正处于甜蜜的梦乡中,显龙想去逗一下她,被母亲呵斥住了。

  15

  翌日,太阳升起来了,像一轮盘子似的挂在天幕上。庞家寨的清晨空气清新,天蓝蓝的,刚升起的太阳并不耀眼,寨民们开启了一天的忙碌。

  有背着农具去田里的;有赶着羊群上山的牧羊人;还有推着小平车叫卖豆腐的小商贩;也有开着大拖拉机去邻村帮忙拉建材的司机们。

  庞巧红早早地吃完了饭,就上学去了。红儿现在上一年级,每天学的是一些看拼音识汉子的课程。

  她热爱学习,先生对她的学习感到满意。

  庞显龙在院子里踱着步,一个人太无聊了,他思谋着找小伙伴们玩耍去。

  田野里到处生长着繁茂的野草,绿茵茵的一片。庞显龙找到了自己的一位小伙伴——钱定峰。

  定峰比显龙年长两岁。他俩又召唤来几位小朋友,他们计划在定峰家屋子后面搭个简易的小柴屋玩。那就一起来看看这些调皮的小鬼们如何搭建小柴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