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逍遥江山 > 第2730章 2912章:人之王者自比虎

逍遥江山 第2730章 2912章:人之王者自比虎

作者:一景之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10:13:57 来源:闪舞小说

王振熟读历史,这样的事儿本用不着徐涛来提醒,只不过他仗着小皇帝的信任,加上这些年来自己动用的雷霆手段,无论是朝里朝外都无人敢说什么,哪怕是杨峥不也是夹着尾巴来司礼监低头认错么,这种高处不甚寒的自我感觉,让他几乎忽略了这一切,此时细细想来,历史上忽然变得聪明的人又何止一个唐宣宗。孙膑见嫉于庞涓,司马懿见于曹爽、燕王棣见疑于侄皇帝,哪个不是在对手面前摆出了傻乎乎的模样骗得了对方的信任,从而扭转局面,今日的局面看似是那帮清流上了几本奏章,但其手段却是大不相同,颇有几分当年越王勾践的影子,想昔日的勾践于国破家亡的时候,不殉节以谢先王,还厚着脸皮归降吴王夫差,囚禁于石屋之内,受辱于强梁之下,身为奴,妻为婢,赤膊跣足,蓬头垢衣,扫牛栏,拾马屎,尝夫差之粪而取怜,甘言阿谀以求赦,忍常人所不能忍受,一旦获释归越,便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阴谋复仇,行谋臣文种七策,一曰捐货币以悦其君臣(行贿求宠),二曰贵籴粟以虚其积聚(扰乱经济),三曰遣美女以惑其心志(行美人计),四曰遣之巧工良材,使作宫室以罄其财(引导荒yin),五曰遣之谋臣以乱其谋(渗入间谍),六曰离其谏臣使自杀以弱其辅(互相残杀),七曰积财练兵以承其弊(养锐待变)。这一套连环的“釜底抽薪”,居然把吴王夫差扳倒了,到夫差被俘时,勾践却现出凶神恶煞的本来面目,仗剑指着夫差说:“世无万年之君,你总难逃一死,嘿!还要我亲自动手不成?”卒至夫差要自己下手。这短短几日的功夫,先是百官上奏章落实其罪名,跟着是百姓辱骂其名,再者是避重就轻彰显自己之狐假虎威之恶,其连环手段一环套着一环,让他有些措手不及,如果说这些手段是那帮死脑筋想出来的打死他不相信,事实上从这件事发生到今日,他的脑海里第一个跳出的便是那个熟悉人影——杨峥。

夜色如水,屋内的烛火去了一大半,王振才重重吐了口气,从深思之中收回了新神,自嘲的笑了笑说道:“猎人要捉老虎,在无法力擒的时候,就装扮成一只猪猡,学成猪叫,把老虎引出来,待走近时,然后出其不意,猝然向它袭击。这突击结果,虎纵不死也会带伤。果然好手段,杨峥咱家果然没看错你。”

徐涛面色如水,仿佛没听到这些话儿一般,唯独那双眼睛在面对王振的时眼角的光芒飞快的一闪而过。

自言自语了一番,王振重新将手中的奏章拿了起来,徐涛发现经过这一番思索,王公公眉宇间的忧色的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亢奋,那模样仿佛是看到了对手的武将,平日里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战场杀个痛快。

王振的目光落在了奏章上,奏章无论是那一条罪名都是用畅快凌厉的言辞来说的,怎么看都是最有杀伤力的杀招,但之所以没有成为言官最有成效的武器全在于奏章最后的朱批。

这些年自王振掌握了司礼监后,小皇帝几乎就没有过问朱批的事情这一方面是小皇帝对他的信任,从另一方面说是小皇帝懂得平衡,坐在皇位上的这位皇帝看似是个好人这不是不假,但作为皇帝,纵横捭阖,自有制衡之道却是用得得心应手了,这几年他与其麾下的司礼监权势地位的确大了不少,但内阁与六部的权势也没有见得减弱,这一内一外都相得益彰,并没有打破宣宗有意打造的局面,朝廷局面也没有出现一家独大的意思,此番百官弹劾他王振,这是对司礼监最大的威胁,无论小皇帝心不信任他,无论他的罪责多么大的,小皇帝都没有到舍弃他的时候,所有一向不理会朱批的小皇帝,难得勤快的一次在每一份奏章的下面写下了自己的朱批。

潮红的字儿在灯光下很好看,也很好辨认。

“朕信任先生,定能为朝廷做一个好内相。”

短短几句话儿,足以说明了一切。

王振自信的放下了手中的奏章,亲自走到了窗前顺手轻轻一推,制作精良的百叶窗便轻轻被推了开来,夜晚的冷风就着院子的花香吹了进来,让人忍不住多吸了两口冷气,王振将脸完全没入了夜风之中感受着风中吹来的香味,许久才缓缓吐了口气喃喃道:“杨峥你还是来了,咱家知道咱们两个迟早有这么一天的。”

徐涛神情微微一愕,盯着窗前的那道背影也不知思索着什么,神情换了换。

第二日的早朝,文武百官与平常一样,五更天便齐聚午门外,等着宫里的大钟开始敲打,皇宫的朱红大门被侍卫打开,等候多时的文武百官这才整理的衣衫官帽,收拾了心神,停下了说话,一脸肃然的走进了皇宫,直奔金銮殿接受早朝。

比起往日拖拖拉拉的小皇帝,今日却出奇的早,百官虽觉得惊讶,但内心深处却是感到欣慰,天真的以为咱们的皇帝算是长大了,知道疼惜大臣,知道时间的宝贵,知道一日之计在于晨,知道祖宗的基业靠的是一个勤字。

喜欢逍遥江山请大家收藏:(wuxia.one)逍遥江山武侠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按照顺序站好了位置,行了三拜九叩大礼后,一脸威严的端坐在龙椅上的小皇帝颔了颔首示意百官起来。

如此客套百官还是头一遭,纷纷道了几声谢,各自站了起来。

小皇帝嗯了声,方才冲着站在阮郎道:“阮公公开始吧?”

阮公公将手中佛尘一扬,面对百官而立,大声道:“有事快奏,无事退朝。”

难得碰上小皇帝如勤快一回,百官自是不能这么浪费了,阮公公嘴里退朝两字尚未说出口,就见武将堆里的走出一名武将来,冲着高高在上的小皇帝行了一礼大大咧咧的道:“皇上,末将有本要奏?”

小皇帝嗯了声,道:“爱卿只管说来。”

这武将乃当今名将王骥。此人身高体壮,精于骑射,刚毅有胆,通晓军事。十三岁时入县学为诸生,并与永乐四年考中了进士,永乐皇帝见他孔武有力,却熟知兵法,甚是喜欢让吏部授职兵科给事中。不久后出使山西,上奏免除盐池拖欠的赋税二十余万石。当时应天府缺府丞,事务紧急而且繁杂,王骥受命署理,立即就完成;又署理行在(北京)都察院事务,他在任上持正不挠。后升为山西按察司副使,此后因军事才华一直留在兵部做事。

正统初年,王骥奉诏议论边防事务,但过了五天他还没上奏。小皇帝大怒,将王骥和兵部右侍郎邝埜逮入监狱。不久,王骥获释。当时,阿台、朵儿只伯多次侵犯甘州和凉州,边将屡次失利。兵部侍郎柴车、徐晞、都御史曹翼相继经理边防事务,也没能制住他们。到了第二年,小皇帝得当时杨士奇大力举荐下命王骥前往,允许他相机行事。王骥疾驱到军中,大会诸将,问以前追敌到鱼儿海子时,先后退而导致军队失败的是谁。他们都说是都指挥安敬。王骥来之前即已承英宗密旨诛杀安敬,这时他于是令将安敬绑到辕门外斩首,并宣读敕书,责备都督蒋贵。诸将都害怕得发抖。王骥于是大阅将士,分兵划定守区,让他们各自防御,于是边境安然。他检阅甘、凉的部队,淘汰了三分之一。制定轮番法,使士兵得到休息,也省下了一些粮食供应。此举给小皇帝留下印象不小,认为眼前憨头憨脑的王骥是个可造之才,有重用之意,恰逢阿台又入侵。小皇帝任命任礼为平羌将军,蒋贵、赵安为副,王骥督军。

王骥与诸将一同出塞,以蒋贵为前锋,而他自己与任礼率大军随后前进,与蒋贵相约说:“不胜不见。”蒋贵在石城进攻敌军,敌军逃至兀鲁乃。蒋贵率轻骑二千五百人从镇夷出发,抄近道兼程前进,三昼夜后追上了敌人,擒获敌军左丞脱欢,斩首三百余级,缴获金印和银印各一枚,骆驼马匹和兵甲以千计。王骥与任礼从梧桐林到达亦集乃,擒获敌军枢密、同知、佥院等官员十五人、万户二人,降服了他们的部落,穷进到黑泉。而赵安等人从昌宁出发,到刁力沟,也擒获了敌军右丞、达鲁花赤等三十人。他们分道夹击,转战千余里,迫使朵儿只伯远逃。赫赫战功下,小皇帝对其才情给予了充分的信任。

短短数年,他三次率兵马三征麓川立下功勋不小,其声望在朝中与昔日杨峥的不相上下,甚至朝中不少人认为他文才武功乃当世第一,若是由他来做这个兵部尚书,掌管兵工厂,国朝还怕什么思任发,邓茂七之流,面对这些赞扬的言辞,王骥倒也觉得自己有这个本事,有意谋划兵部尚书之职,奈何这个有权有势的兵部尚书一直被当今内阁首辅杨峥攒在手里,根本就没有让出来的意思,王骥谋划多年除了朝廷给了一堆赏赐之外对其兵部之事只字未提,心灰意冷之余,不免对杨峥有些恨意,无奈人家是堂堂内阁首辅,他一个武将再不满也不敢说出来,恰逢逃往缅甸的思任发窃住在孟养,多次派使者来入贡谢罪。中外官员都愿小皇帝就此罢兵。而一心渴望建功立业的王公公心里终不满足。要求思机发亲自入朝谢罪。沐斌率军到金沙江招思机发,但他不来。传谕孟养抓他来献,他们也不听命。王振发怒,想将其家国一举给灭了。

此举算是彻底激怒了思任发,去年年初思任发趁机发难,小皇帝不得不命王骥总督军务,宫聚为平蛮将军,率师十五万前往。第二年造船渡过金沙江,叛军在西岸立栏栅拒守。官军联船搭成浮桥渡过去,攻拔叛军栏栅,进而攻破鬼哭山,连拔十余寨,叛军坠崖溺死的有无数人,而思机发还是逃掉,找不到他。那时,官军越过孟养,到达孟(冉阝)海。该地在金沙江之西,离麓川有一千里,自古以来官军从没到过,叛军见到官军非常害怕。而官军远途跋涉,王骥担心粮饷不继,急于想引兵退回。当时思机发虽然躲藏起来,而思任发的少子思陆又拥众占据孟养。王骥推测贼人终不可灭,便与思陆定立条约,立石表,在金沙江上发誓说:“石烂江枯,你才能渡过来。”于是班师。

王骥共三征麓川,终抓不到思机发。议论者指责王骥等人劳师费财,以西南一隅而骚动天下。而会川卫训导詹英上疏弹劾他,大略说:“王骥等人大量役使民夫,抬着彩色的丝织品,散给各个土司以邀取厚利。他擅用腐刑,诈称是进献给陛下做宦官,实际上是充作私人使用。部队行进又没有秩序,十五万人一天同时出发,互相践踏。每名军士背六斗米,在山谷中跋涉,许多人自缢而死。到达金沙江后,又彷徨不敢渡,渡过之后又不敢攻,后来进攻了,又丧失了都指挥路宣、翟亨等人。等敌人撤走后,却抓渔夫做俘虏,把占领之地分给木邦和缅甸,掩盖败绩以为功劳,这与李宓之败有什么区别?而当时杨国忠就是以捷报报告朝廷的。”奏章交到法司,王振从中庇护,王骥得以不被问罪,这事儿这次被言官大书特书,指责王振与为王骥数年来“老师费财,以一隅骚动天下”。在“江南水旱相仍,军民俱困”、“瓦剌边患”的严峻形势下,王振等仍然要调动江南和四川各地的大量兵力,“转饷半天下”发动了持续九年的大规模战争,从而引发国内农民起义,政局动荡,此乃罪大恶极之举。

喜欢逍遥江山请大家收藏:(wuxia.one)逍遥江山武侠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