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逍遥江山 > 第2652章 2833章:世情薄,人情恶

逍遥江山 第2652章 2833章:世情薄,人情恶

作者:一景之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10:13:57 来源:闪舞小说

外廷这些官儿就是一场利益争夺战,别看那些言官御史,一个个正义凛然,实则不然,在里面面前他们未必有外面传说中的那么清白,那么牢不可破,别看这些言官骂皇帝,骂太监,当真骂起自己同僚,下手更狠,当初杨峥执意开海禁,征收商业税的时候,算是触动了言官的利益,大批言官即纷起抗争,交章弹劾,言辞亢直激烈,不断给皇帝施加压力,若不是宣宗皇帝乃一代明君,三杨又对杨峥多有扶持,以杨峥当日的地位,声望,只怕活不到今时今日了,从这一点足以看得出,大明的文官就好比是一把倚天剑,能否发挥作用,还得看握见的人,内阁能握,他王振一样能握。

存了这个心思,他寻来了徐唏谋划,在利益的面前收买几个言官御史实在太容易不过了,他只是答应事成之后,让他们头顶上的帽子能往上提一提,当日答应成事的言官就有十二人之多,到了第二日人说多到二十人,人数的增多,让他决议搏一搏,他选定的日子就百官发放俸禄的日子,在没有比**裸面对切身利益更让他们愤怒的,他很早就听人说过,上天若想毁灭一个人必先令其愤怒,想要让言官为自己所用,必先让其愤怒。

就在两人议论之时,人群似乎平静了许多,但这种平静并没有持续多久,重新又骚动起来,只见人堆里一个人匆匆忙忙地走了过来,须髯很美,容貌端正,步履从容稳定。身后跟着一干行色匆匆的官儿,眼里满是惧怕焦急之色。

那人王振认识,姓陈名敬宗,与李时勉同举进士。选庶吉士,参修《永乐大典》,擢刑部主事。迁南京国子司业,进祭酒。以师道自任,立教条,革陋习,德望文章,名闻天下,与李时勉同为士林所重,并称“南陈北李”。名头不小,大半生努力以师道自任。他订立教学规章,革除陋习。六馆学生一千多人,每次升堂听讲,以及设饮食会餐,都整肃如朝廷。仪容稍有不整,即令他到堂下待罪。属官害怕他的威严,以别的事情诬陷他,状告司法部门。

当时周忱与他友善,说:“何不上疏为自己辩解。”便为他起好草稿,用辞稍有迁就。哪知他看了后惊道:“这样说不是欺骗君主吗?”他没有奏上来,而事情也得弄清了。

任满之后,被吏部调入京师,当时他刚刚挫败杨士奇,彻底瓦解了三杨,为了坐稳司礼监把握权势,他有意栽培一批自己的人,陈敬宗才情高绝,为人谨慎,与百官中名头不小,真他需要的人才,所以当时他想招致在自己门下,适值南京巡抚周忱也在北京拜会他。他知道周忱与陈敬宗同年考中进士,就把自己的心意告诉他,周忱便到陈敬宗处传达自己的意思,陈敬宗没有答应,说:“我为人师表,怎么可以去求见太监?”周忱便对他说:“陈祭酒书法很好,你以求书法为名,先向他送礼品,他将会来见你表示谢意。”他以为说得对。便送了有花纹的丝织品和羊、酒,求他写《程子四箴》。陈敬宗给他写了,却退还礼品,始终没有去拜见。一时弄得他还没面子,日后寻了个理由,有意给他点颜色看看,奈何百官多有维护,他刚刚坐稳司礼监,也好得罪百官,此事才就此作罢,本以为这辈子碰不上面,没想到在这儿看到了他。

“他来做什么?”王振皱了皱眉头道。

一旁的刘林顺着王振的目光看了看,心里顿时明白了个大概,当初陈敬宗与李时勉同在翰林院,袁忠彻曾为他俩看相,把他们拉到一起说:“二公将来功名相当。”陈敬宗仪容魁梧,李时勉容貌稍差。后来两人同时任两京祭酒。李时勉以宽恕平和得士,陈敬宗敬宗则比较严厉。终明之世,世人说贤祭酒的,有南陈北李之说,在士林之中名声极高,要说王振平日里顾忌的人除了杨溥,杨峥之外,就是这位陈大人了,一来对方根本不惧他,二来人家与百官之中,声望极高,无论什么事儿,百官或多或少要给点面子,倘若这位陈大人参与了户部一事,单靠那几个临时反水的言官,未必达到自己借用言官闹事迫使杨溥致仕的目的,紧张在所难免。

“陈大人与李时勉有同年之谊,怕是为了太仓折俸一事而来了。”刘林陪着小心道。这事儿王振全权交给了他负责,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来,无论怎么看都是他没把事情办好,所以不免有些紧张。

王振阴沉着脸,一言不发,也不知在想什么。

太仓库那边,因陈大人的到来,骚动立即小了不少,都是官场混的人,不说陈大人多年来以师道自任,立教条,革陋习,德望文章,名闻天下,就说入京城的这几年,陈大人编修《五经四书大全》,再编修《成祖实录》,官儿一升再升,不过六旬的年纪,就做到了国子祭酒,正儿八经的四品官,看他的身子骨再做上七八年,根本不在话下,你可以得罪翰林院士,你也可以得罪吏部尚书,甚至胆子再大点得罪内阁首辅,但极少有人得罪国子祭酒,在大明做官谁都知道这是个什么官,自宋代设太学和其他各类学校后﹐国子监成为掌管全国学校的总机构﹐凡太学﹑国子学﹑武学﹑律学﹑小学﹑州县学等训导学生﹑荐送学生应举﹑修建校舍﹑画三礼图﹑绘圣贤像﹑建阁藏书﹑皇帝视察学校﹐皆属其主持筹办。本朝虽有精简,但其祭酒的职责没发生如何的变化,掌管监生读书科举为大明培养人才,身在官场的自身固然用不着,可谁能保证自己子孙也用不着呢,当真要碰上了,有个认识的人总好过没有,顾着这层关系,不要说场上的三品四品的官儿,就是官儿再大一点的二品尚书也免不了给几分脸面,所以陈大人这一路走过来,可谓是万众瞩目,难得是乱糟糟的局面,竟一下子变得安静了下来,人人的目光随着走过来的陈大人慢慢转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逍遥江山请大家收藏:(wuxia.one)逍遥江山武侠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诸位来得可真够早的,倒是老夫来得慢了些。看来老夫真的是老了,不服老不行啊?”陈大人一脸笑眯眯的道,一路上碰上熟悉的官儿少不了拱了拱手,点了点头,这些官儿早已习惯了陈大人的随和,倒也不觉得什么,而那些平日里只听过陈大人名头,不曾见过陈大人面的官儿难免感到有些惊讶,实在没想到鼎鼎大名,又握着实权的祭酒大人竟如此的随和,平易近人,心头不免多了几分好感。

当然了,也不是什么人都抱着这种态度,不少官儿则是好奇,一向极少露面的陈大人为何来到了这儿,要知道当初权势日盛的王公公求他去府上坐一坐,都被他一口回绝了,而今日非但来了,且来得如此及时,不少心思活络的官儿隐隐看出来了,咱们这位甘于清贫的陈大人怕是为了户部折俸一事来的,心头不免开始嘀咕起来。

陈大人一路上走,一路上说笑,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打了招呼,一圈下来,不管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也算是有了点头之交了,语气上也比起先前要随意了几分,只听得陈大人道:“诸位大人无非是要俸禄,这事儿嘛也算不上多大的事儿,没必要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来吧,本朝的规矩,诸位还不知道么?”

此话一出,场上众官儿脸色立变,大明律法经过洪武爷多年的努力,到正统年差不多人可皆知的地步,洪武在《大明律•吏律一•职制》中,专门增设了汉晋唐宋法典从来没有的“奸党”条目,严惩官吏交结朋党、营私乱政。根据该条规定,凡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均属奸党,一律严惩:“凡奸邪进谗言,左使杀人者,斩。若犯罪律该处死,其大臣小官巧言谏免,暗邀人心者,亦斩。若在朝官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者,皆斩。妻子为奴,财产入官。若刑部及大小各衙门官吏不执法律,听长上司主使出入人罪者,罪亦如之。”与此相关,《大明律•吏律一•职制》还规定了“交结近侍官员”和“上言大臣德政”等专条:“凡诸衙门官吏,若与内官及近侍人员互相交结,漏泄事情,夤缘作弊,而符同奏启者,皆斩;妻子流二千里安置”;“凡诸衙门官吏及士庶人等,若有上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者,即是奸党,务鞫问穷究来历明白,犯人处斩,妻子为奴,财产入官。若宰执大臣知情,与同罪”。场上如此大规模的官员聚众,上至王侯,下至知府县令,说是结党营私也并不为过,当真要较真起来,场上的一干众人谁也脱不了干系。

眼看众人露出紧张惧怕的神色,陈大人语气又是一变,道:“为了一点苏木,背上结党营私的罪名,可划算,诸位不为自己想一下,也该为妻儿父母想一想吧,再闹腾下来,诸位就没想过这事儿该如何收场,时到今日一个户部尚书,一个户部侍郎都被抓入了大牢,内阁次辅也被诸位骂得够呛,朝廷之所以现在还没责备诸位大人,无非是皇上体恤诸位大人为朝廷,为天下百姓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忍心因这点小事责罚诸位大人罢了,再者这事儿说到底是朝廷亏欠了诸位,可诸位大人若抓着这点不放,百般闹腾,将这事儿闹大,势必会引起皇上的警觉了,诸位也都看到了,一个尚书,一个侍郎皇上二话没说,着锦衣卫给抓了,这是皇上与内阁给诸位大人的交代,如此诚意,诸位大人若还不依不饶,那皇上与内阁的诸位大人势必就要问一问诸位大人此番的用意何在了,难道当着如外面说传言的那样,诸位心疼俸禄是家,趁机结党营私是真么?”

这一番半是惊吓,半是劝说,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还真把这帮官儿给吓住了,当然了其中不乏胆子大的,听了这话儿少不了不服,道:“依陈大人所说,这事儿我们就这么算了?”

”就是,这可是我们的俸禄,陈大人位居四品,手握实权自是不知我们这些小官儿的苦楚,不怕大人笑话,卑职家中有十六口人,每月就指望着几两银子过日子,如今可好,苏木占了四成,这还让不让我们活啊?”先前那官儿话音未落,另一个官儿也跟着嚷起来了。

陈大人撇了一眼正说话的官儿,这官儿他认识姓王,单名一个道字,官居鸿胪寺卿正儿八经的五品官,平日里掌朝贡、宴劳、给赐、送迎之事及国之凶仪、中都祠庙、道释籍帐除附之禁令,为人谨慎勤恳,恪守君子之道,所以基本上说的都是实在话儿。

有了两人带头,其他的官儿也跟着嚷起来,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局面,再一次爆发了。

如此局面,陈大人神色倒是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怒,非但没怒色,反而有几分同情,都是朝廷的官儿,其中的辛酸又岂能不知呢,大明从洪武时,百官给米为主,间以钱钞。至成祖定制:官高者支米十之四、五,官卑者支米十之七、八,其余给钞,惟九品杂职全给米。后钞价日贱,又折米为布;布价以后也跌。永乐后,官俸有两种:一称“本色“,包括月米(不论官大小均一石)、折绢米(一匹当银六钱)、折银米(六钱五分当米一石);一为“折色“,包括本色钞、绢布折钞(。不久米、布、钞均贱,银独贵,百官俸给不足养自身。单靠朝廷制订的官俸标准,十个大臣有十个吃不饱穿不暖。所以大多数官员不得不去靠以权谋私来混点吃喝的银子,地方官们有火耗,淋尖踢斛等,京官们靠地方官们冰敬,炭敬等,这些还是朝廷默认的,算合法捞钱。每逢朝廷修建工程或赈灾时,都是各级官员大捞的最好机会,除此之外徭役,征派都可捞钱。

喜欢逍遥江山请大家收藏:(wuxia.one)逍遥江山武侠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