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逍遥江山 > 第2617章 2798章:绝知此事要躬行

逍遥江山 第2617章 2798章:绝知此事要躬行

作者:一景之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10:13:57 来源:闪舞小说

杨士奇顿时双眼一亮,盯着杨峥道:“你是说他会大力发展自己衙门的实力?”

杨峥点了点头,语气不急不缓的道:“不错,司礼监的二十四衙门听着是不错,可毕竟是对皇宫大内,对外面的这些衙门并无多大的影响力,王振初掌权,本人也有些野心,又岂会甘心将自己的手只能放在皇宫大内呢?”

杨士奇沉吟了一会儿,似是陷入了某种沉思,好一会儿颔了颔首赞同的说道:“你说的不错,司礼监二十四衙门中的首席衙门,亦是整个宦官系统中的权势地位最高者。司礼监不仅总管内廷宦官事务,而且职涉外廷朝政,即所谓“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想要做到这一点,没有一帮读书人来支持,单靠一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太监怕是难以胜任。”

杨峥道:“自古掌权无不是从吏部、兵权开始。依我对王振的了解,剔除你后的第一步,王振的手怕是要伸到官员的任免,以及对诸多将士栽培上了,以今时今日王振的地位与威望,加上小皇帝对他的信任做到这一步并不是难事?”

杨士奇知道杨峥说的是实话,大明官员的升迁、任命、调任等,要履行一个相应的程序,就是铨选。文职官员的铨选均由吏部掌管,由文选司具体负责。由于所任职位的级别和重要性高下有异,也就是说重要职位的人选要由高级官员们讨论推选,中低职位则由吏部直接铨选。当然,任何官员的任职都必须得到皇帝的批准。虽然,官员的任用有一套严格的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是复杂的,受到许多因素的干扰,特别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官吏的任用、选拔呈现出许多的不合理、不公平性,司礼监没掌权之前,这种不合理,不公平性也只是在内阁,在吏部上,可王振掌权司礼监后,倘若当真有心打造一套属于他自己的班底,那么司礼监就必须将手伸到官员的任免权上,否则天下的官儿为何要依附于你,说到底是为了头顶上的官帽而已。在大明司礼监属于内廷机构,本没有机会参与官员的升迁与任命,但世事无绝对,当年太祖定下太监不可干政的规矩,时至今日早已名存实亡,所以在官职任免上,司礼监并非一点影响力也没有,倘若权势当真达到了内相的地步,出手干预也并不是不可能,按照朝廷的规定,某些官职宦官按例由负责挑选。选拔官吏时以当权的宦官同朝臣一起参与,会同挑选。参议选中后,成为当时参与选拔时宦官的门生,其作用与内阁大臣做主考官差不多,除这些有明确规定者外,权势宦官还往往能够在实际上对文武大臣的任免进退进行操纵控制。六部九卿之类的官职,表面上由朝廷会推,但会推之前,所在的部都要率他们去拜见当时的掌权的宦官,从而达到操纵官员升迁的地步,但前提是司礼监必须有强大的权势。这一点今日的王振无疑是有这个本事,但想要做到的这一步,王振最好的机会就是眼下了。借着除掉自己的机会王振算是彻底获取了孙太后、小皇帝的信任,相比外面的读书人多变的性子在安全上孙太后必然是倾向于王振,因此这个时候的王振威望是最高的,达到自己掌权目的阻力也小了许多,其次小皇帝今年才十余岁的孩子,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却也是最听话的时候,再大些可就未必有这个效果了,所以王振一旦有了野心,第一步非得将手伸入文臣不可,否则日子一长,皇帝大了,经过此番打击的文官缓过神来后,王振就什么也做不了。所以在权势盛极必衰的这个过程,王振必然是长久不了。“这一番分析,纵是杨士奇这等老狐狸也不得不佩服杨峥的远见。

”能听你这么说,老夫也放心不少了,不过老夫仍想知道,接下来你会怎么做?”杨士奇盯着杨峥的侧脸问道。

阳光如火,映在窗纸上,让杨大人的脸黯然了不少,但这样看来更加迷人。

“还能怎么做,无非是借鉴一下郑庄公对付弟弟的手段吧了,你还以为能有多高明。王振势头正旺,谁上谁死,我也不例外,你也不想我步你的后尘吧?”

杨士奇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道:“好一个郑伯克段于鄢,这下老夫放心了?”说完端起桌上的酒杯将杯中的酒汤一饮而尽,不顾体面的用绣袍将嘴巴擦拭了一下,站起身来望了望窗外,叹了声,回过头对杨峥说道:“一味的借鉴郑庄公克弟弟的手段未必能凑效,比起共叔段的愚蠢,王振可就狡猾多了,你得懂得忍耐才成。我要走了,没什么留给你,临走时就再送你一句话,为政者必具雅量——忍也,定也,静也“能忍则自安,能定则自重,能静则自动。张良拾履,韩信钻胯,此所以灭秦破楚。临危不乱,处变不惊,视富贵如草芥,此谢安所以全身却敌之策。进退自如,如闲云野鹤,以天下为己任,布衣一介而建卿相之伟业,此李泌所以兴唐之术。”“士务以器识为先,廓然有天下之志,而雅量自在。切忌?切忌。”

杨峥知道这是临别之言,回想这十余年来,自己建立的每一件功业,几乎离不开杨士奇在背后的扶持,正是有杨士奇在,他才一次又一次大胆的放手去干,有时候甚至不顾后果的胡来,世人都是这份功勋是他从战场上厮杀挣回来的,可谁又能想到没有杨士奇这颗大树在后方为其遮风挡雨,他的功业未必有这般顺利,往日不曾觉得这老头重要,如今要走了方觉在这十余年里,自己早已习惯了他的存在,哪里有舍得对方离开呢?

喜欢逍遥江山请大家收藏:(wuxia.one)逍遥江山武侠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杨士奇何尝不是念念不舍,两人一内一外十余年来配合默契,眼看着自己亲手打造这片江山蒸蒸日上,又何尝不想再好好看看,可天不随人愿,他一个罢了官的老头又能如何,看着红着双眼的杨峥,他凄苦的一笑,道:“用不着哭,离开京城本就是老夫的心愿,如今心愿已达成,你该替老夫高兴才是,这座大好的江山,就交个你打理了,你心思活络,见识比老夫还要好,事情也比老夫敢做敢干谋划上老夫就更不用说了,就说大明这十余年的几件大事,安南一国两制、安南人治理安南人、开海禁、下西洋、兴盛市舶司、治理苏州城、兴一条鞭法、与北方鞑子互市,哪一件都是定国安邦的大事,非但老夫比不了,便是前朝宰辅也难以比拟,军国大事上老夫并不担心你没有分寸,老夫只是担心你年纪太轻,名声太盛、官职太高,遭人妒忌吧了,老夫对你别无他求,只求你从今日起为人低调些,做官嘛,低调点总没有错的?”

这般温馨的话儿不说还好,一说杨峥刚刚吞回去的眼泪重新流了下来,呜咽道:“杨大哥放心,这些话儿小弟都记住了,定不会辜负你了一片苦心,今日你我一别,还不知何时再能相见,小弟只求你此去一路平安。”

杨士奇颔了颔首道了声:“珍重!”便不再多言,匆匆下了二楼。

楼外阳光如火,一干吃饱喝足的东厂番子早就等得不耐烦,若非顾忌杨峥的身份,加上先前递上来的三十两银子,还有这几桌上等的好酒好菜,为首的头目怕是早就呼喊起来了,此时见杨士奇下来,为首头目登时气不打一处来,上前就对着杨士奇的屁股踢了一脚,怒骂道:“老匹夫磨蹭什么,在磨蹭也不可能会京城了。”

杨士奇为官四十载,何曾受到过这等欺辱,一双目光看向那头目,虽只是浅浅撇了一眼,但位居高位四十年的威严无形之中展露了出来,那头目何曾见过这等威严,竟把到嘴的话儿给吞回去了,许久才嘟哝一句,道:“看什么看,你当你还是首辅大人么?还不快走。”

杨士奇愕了一下,望着头目的那张脸也不知想起了什么,竟是一言不发,许久才发出一声长叹:“是啊,老夫已经不是首辅了“.说完神情落寞不少,在这一刹那间整个人也老了许多。

那头目心头心头畏惧可不想这么轻易的服输,挺着胸脯儿冷哼了声道;“知道就好。我劝你还是老老实实的快些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为好,免得想走也走不了。“

杨士奇一言不发,只是回头看了一眼渐渐模糊的紫禁城,叹了口气对左右道:”走吧。”

头目见他知趣,甚是高兴,冲着四周吆喝了声,道:“奶奶的,都愣着干什么,快走啊。这般磨磨蹭蹭的何时能到江西。晚去一天,王公公在家可就多担心一天,我等为王公公办差,可得尽点力气。”

四周番子少不了一阵附和,先前还显得气势不正的队伍,被头目这几句呵斥的话给提高了不少,几个番子上前也不顾杨士奇一把年纪,伸手在他肩膀上推了一把,大声呵斥道:”看什么看,这辈子你都别想再回来了,快些离开才是正经事。”

其他番子看两人如此而堂堂首辅大人也没反驳,胆子也大了不少,这个呵斥,那个推搡,可怜杨士奇为大明操心了一辈子,何时受到这等待遇,奈何一朝虎落平阳被犬欺,这口气不忍也得忍了。

一行人就这么迎着日头,在一片呵斥声中渐行渐远,直到那个曾经伟岸的身影消失在一片灰尘之中,站在楼上一直这么看着的杨峥这才擦了一把满脸的泪水咬了咬牙,一字一字的道:“杨大人放心回去,这个朝廷欠你的,我一定会替你拿回来的。”

司礼监里王振可谓是志得意满,今日早上的一战实在太过痛快,看着杨士奇那汗流浃背,面如土灰的样子,他实在太过高兴,只觉得这十几年在杨士奇面前低眉顺耳的气儿,就在今早全都出了,得知杨士奇一脸不舍的离开京城,他算是彻底放心了,但事后细细斟酌一番后,他又暗叫了声侥幸,仔细想想他今日一早自以为万无一失的计谋,其实并不如何的高明,单说今日的早朝有太后参与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漏洞,但凡杨士奇身边的那些言官能强硬一点结果也不至于如此,大明早有规矩,后宫不可干政,早朝这样的大事本不该有孙太后,可这帮愚蠢的言官非但让她老人家坐上了朝堂,还来个垂帘听政,这种错误让他不得不承认,那些饱读诗书的言官并非他们想象的那么聪明,今日的早朝但凡有一个言官抓住后宫不可干政的规矩大书特书,孙太后纵然有天大的理由,也不敢与太祖定下的规矩相抗衡,最终的结果是孙太后心头固然有气,可也奈何不得这帮言官,如此一来早朝单靠一个小皇帝又能把杨士奇这等老臣如何呢?这是其一,其二在于没有抓住先帝,要知道杨士奇、杨荣等人可是先帝爷顾命大臣,先帝驾崩不过两年,皇帝还只是一个刚过十岁的孩子,且早有仁孝之名,竟在登基不足两年的功夫,先帝尸骨未寒之际,就把先帝弥留之际托孤的顾命大臣给罢免了,这未免太过匪夷所思了,但凡有心的人便可在这上面做文章,大可说小皇帝还小,孙太后身居深宫,从不干预政务,为何会下罢免内阁大臣的

圣旨,说到底还不是有小人在调拨,这个小人是谁,不用说就是自己了,只要抓住了这一点,王振相信凭着那些言官的口舌之利,没什么罪名不能安在自己的头上的,到头来败的还是自己,可结果是自己胜了,堂堂内阁大学士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杨士奇却败了,不得不说一个讽刺。

喜欢逍遥江山请大家收藏:(wuxia.one)逍遥江山武侠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