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逍遥江山 > 第2600章 2781章;淡薄之中滋味长

逍遥江山 第2600章 2781章;淡薄之中滋味长

作者:一景之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10:13:57 来源:闪舞小说

又有人说:‘现在我军使用的大炮,每次只能发射一枚石炮,所以杀伤力小,若是换装像鸡子般大的石炮一斗,发射出去后扩散的范围大,敌人的人马一定死伤更多。’皇上也接受了。又有人说:‘广西、四川一带猎杀老虎都用毒药,若是涂在箭头上,一触到皮肉,不管是人是马立即毙命。’这建议也被采纳,毒药已由广西等地送来。还选拔国内善于射箭的人三十万,以罪犯为箭靶举行演习,结果成效甚好。又有人建议:‘现在火枪队虽有三、四排,但敌人每次都趁我军

填装子弹时骑马冲入我军阵地,若是建造大型双头火枪,一次可装填数发铁弹,涂上毒药,排在火枪队之后,等敌人骑马冲杀时同时发弹,一定会让敌人肠穿肚破。’经过试验后证明,远在三百步距离外仍极具杀伤力。凡是献计的人,都可封官获赏,所以有智谋的人没有不争相献计的。再加上军士们个个勤加操练,人人士气旺盛,后来情况尔等也知道,我大明永乐皇帝亲率五十万众出塞北征。明军大败本雅失里。明军遂回师东击阿鲁台部,阿鲁台部大败,于是年冬称臣。成祖先后共进行了五次亲征,除十四年是打击瓦刺势力以外,其余皆是征讨鞑靼部。当初鞑靼若是知道会是这个结果只怕不会冒然出兵了,可惜了?”

胡人疑惑道:“可惜什么?”

杨善说道:“可惜现在全用不上。”

胡人说:“怎么用不上?”

杨善说:“若大明与瓦剌讲和修好,这些准备怎么派上用场?”

胡人听了立刻报告脱脱不花。

第二天,杨善与脱脱不花会面,脱脱不花问杨善官职,杨善说:“都御史。”

脱脱不花说:“大明与瓦剌友好多年,这次为什么要扣留我的使臣,减少进贡的赏赐,所赏的锦缎也都一匹剪断为二,并且把我派去的使者扣押在行馆中,不让他们自由行动,这笔帐要怎么算?”

杨善说:“您父亲和脱欢那一代时到中国进贡马匹,所派的使者不过三十多人,得到赏赐的也不过十有二、三人,从来不加计较,两国情谊友好深厚。今天您派往中国的使臣多达三千多人,见了皇上每人都赏得一件织金衣服,即使十几岁的孩童,也和成人般同样赏赐,至于皇上丰盛的赐宴更不用说。为了使您有面子,使臣回瓦剌前又再赐宴。更派特使护送,哪有拘留使者的事?可能是随使臣同来的奴仆,在中国作奸为盗,害怕使臣责罚,畏罪由小路逃走,中途或是落脚他处,或遇虎狼遭到意外,也说不定。这些人中国留下他们又有什么用?至于减少进马的赏赐也是有原因的。先前您曾写了一封信,托使臣王喜送交您的中国友人,正巧王喜外出,信件让吴良误收了呈给朝廷,后来您的朋友怕朝廷误会,就对大臣说这次瓦剌前来献马的使臣不是您所派,不能比照往例赏赐,所以赏赐就比以往少。而您的朋友为使者送行时却诬赖说是吴良的计谋,想借您手杀了吴良,您果然杀了吴良。”

脱脱不花说:“者(即胡语中“对”的意思)。”

杨善又说:“再说到买锅,这种锅只有广东才有,广东距京师有一万多里,所以一只锅定价两匹绢,贵国使者买锅,只肯出一匹绢,双方讨价还价,卖锅的人索性关门不做生意,这种事皇上又怎么会知道?就好比中国人向贵国使者买马,出价太低使者当然不肯卖,难道能说是您的授意不成?”

脱脱不花笑着说:“者。”

杨善又说:“剪断锦缎都是回回人(使臣奴仆)做的,他们将一匹锦缎剪成两段,若您不信,搜他们的行李,整匹完好的锦缎都在他们的行李中。”

也先又说:“者,者,都御史说的都是实话。如今事情都过了,都是小人谗言。”

杨善见脱脱不花态度缓和,就说:“您是瓦剌的可汗,却听信小人谗言,忘了大明皇帝恩德,常常侵犯边境,杀害百姓。上天有好生之德,您却好杀戮,所俘的明朝士兵,或因思念家人而逃跑,抓到便挖心摘胆,他们凄厉的惨叫声,上天哪有听不到的?”

脱脱不花说:“我不会下令杀人,都是下面的人杀的。”

杨善说:“现在两国误会澄清,和好如初,可否请可汗管好自己的将士,免得上天发怒降灾。”

脱脱不花笑着说:“者,者!请问杨大人回国后还是将军么?”

杨善说:“杨大人是皇上选的将军,这次又立下了大功,怎能再更换?”

脱脱不花道:“杨将军与瓦刺有莫大的恩情,瓦刺百姓多有感激,此番互贡瓦刺自当遵从,事朝廷唯谨。部下卒有掠夺边氓者,必罚治之”。

杨善道:”如此最好不过了,我大明边境休息,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可汗不用担心。”

脱脱不花道:“如此最好不过了。”

这时候,有个平章插嘴说:“贵国前来签订协议,带什么礼物答谢我国?”

杨善说:“若携带礼物,后世的人会嘲笑您贪财;若空手前来定下协议,表现您的仁义之心,能顺应天道,自有历史来从没有这样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臣一定监督史官修史时详细记载,让后世万代人人称颂您的作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逍遥江山请大家收藏:(wuxia.one)逍遥江山武侠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脱脱不花笑着说:“者,者!就请都御史好好为我写吧。”

此次出使双方都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脱脱不花遣使上表称谢,并向明朝请开互市,杨善上奏明廷,内容为明蒙双方相戒互不犯边,边境地区通贡开市,以使边境民众休养生息,瓦刺则召集诸部首领严定规矩:“如果哪一部落的台吉(首领)擅自率兵进入内地为非作歹,就削减他部落的兵马,并革除其首领身份;如果有哪户人家擅自入边的,就将该户的人丁及牛羊马匹尽数给赏别家”。同时,明朝也进一步做出规定,约束将士严禁出边攻扰。此番何谈可谓是顺风顺水,让一向名声并不显的杨善算是大大露了一回脸,回来后也不知是心有所感,还是早就酝酿了气氛,就在前几日一出青楼大笔一挥写了首《煮粥诗》,几句诗词通过那些歌姬一番传唱,立即在京城传开了。

”哪里算什么风头,不过是给朝廷做了一件小事而已?”杨善嘿嘿一笑,脸上的得意展露无遗。

徐唏见他如此模样,不觉有些莞尔,寻常人纵然立下了不世之功,被人当面赞扬,不管是否出于真心,总会谦虚几句,哪知杨善根本没这意思,硬是接下了这帮赞扬之词,虽觉得好笑,但丝毫不敢对其轻视,此人之圆滑之雄辩,当朝无人能比,但也因太过圆滑所以一向不被清流所看重,知心的朋友并不多,而他恰好是其中之一,他本没有攀谈的意思,只是这朝堂之上,他一时寻不到人来说说话儿,好掩盖自己的紧张而已,今日这一番争斗胜败如何尚不可知,暗中将一身前程交给了王振的他,难免比旁的官儿多了几分忐忑,却不想随口一说,却引起了杨善话头,不免有些后悔自己没寻对人,但话头已打开,也不好冒然断了,只好继续敷衍下去。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你可知道朝中是如何赞扬你的,说你此番瓦刺之行,犹入虎狼之地,能安然回来已属难得,然你单凭一张巧嘴,凑成瓦刺答应互贡,其功勋不亚于小杨大人的三场大战。”

样善嘿嘿一阵干笑,道:“这都是世人吹捧,当不得真的,当不真的.“

徐唏正待说什么,却听得一阵响动,侧目看去,就见杨士奇从台阶上走了进来,徐唏忙止住了话题,就这会儿功夫,杨士奇笑吟吟一路与九卿们打过揖后,便站在了文臣的首位,四周的官儿忙凑了过去嘘寒问暖了一番,杨士奇一面与群臣含糊,一面将目光在群臣里看了看,经他嘱托的六部给事中就这么站在人群里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表示事情已准备妥当。

杨士奇见事情稳妥,本带着几分威严的脸色立即变得温和了起来,来寒颤的官儿也是笑脸相迎,先前压抑的气氛立即一扫而空。

”东里兄?方才杨小弟的官家托我告你一声,今日这场朝会他不来了。”拖着病态的杨荣走了过来低声道。

杨士奇哦了声,道:“不来也好,既然不参与了,那就该到底才是。”

杨荣颔了颔首道:“我也是这个意思,所以刚才弘济也被我拦回去了。咱们三人共事多年,还是头一次分开,老夫还真有几分不习惯。”

杨士奇哈哈一笑,道:“可不是么。”顿了顿,又道:“你身子没事儿吧?”

杨荣前两日得了风寒,上吐下泻不止,可吓坏了杨士奇生怕今日这样的场面杨荣赶不到,此时将他来,一直提着的心算是放下了。

“吐是不吐了,可浑身没什么力气,不过你也不用担心,这样的朝会还是能坚持的,三杨一起共事多年,那次不是共同进退的,总没有丢下你一个的道理。”杨荣面上虽带着笑容,双眼里已经含着泪花。

杨士奇何尝不是如此,三杨早已是生死与共的兄弟,共事多年的情谊并非一场生与死便能压垮的,今日杨荣拖着病体赶来,换做是杨荣是今日的首辅,杨士奇也一样会来。

”还别说,老夫还真怕你丢下我一个人。”眼圈泛红的杨士奇哈哈大笑着道。

杨荣擦了一把眼泪,淡淡一笑不再说话,三人的情谊早已印到了骨子里,可不是几句漂亮的话儿就能说明一切的。

就在两人说话之际,忽听得殿门前传来“刷刷刷”三声清脆的声响,两人不及转身望去,就听得一个太监扯着嗓音冲着里面大声喊道:“皇——上——驾——到。”

喊话的太监经过多年的培训,这句话儿喊得甚是威严,听得话头的文武百官不及细看,哗啦啦一齐跪下,刚才还是一片叽叽喳喳热闹非凡的场面,此时变得鸦雀无声。大殿的百叶窗忽的被一阵秋风吹了开来,不等众人反应过来,漆黑的夜空中,轰隆一声惊雷从天而降,把跪在地上的众官儿吓了一大跳,跟着落下了几道闪电,闪电射在皇宫覆盖大殿琉璃瓦片上,显得十分的耀眼,跪在地上的官儿明知大雨降至却是谁也不敢抬头去看一眼,听得一阵脚步声,不急不缓,力道却轻了几分,但听了几十年的官儿仍旧从这几声声音中听出皇上走上了台阶的第三层,在走几步就该到龙椅上了。

很快,空旷安静的大殿里传出一个稚嫩的声音:“诸爱卿不必多礼,起来说话。”

众官儿立即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方才一一从地上爬了起来。

新皇帝端在在龙椅上,黄色的滚龙袍穿在这个小小身板上倒也有几分帝王家的威严,英宗似没见过这么大的阵仗,神情显得有些拘谨,目光不时的看向了左侧,群臣出于好奇也侧目看了看,便见龙椅的左侧多了一道屏风,屏风和厅堂之间挂一道帘布,因为风大,偶吹起帘布的一角,露出里面的一切,眼角的人立即看清楚了里面孙太后,先是一愣,随即又释然了,当朝皇帝不过是个九岁的孩子,朝会这样的大事,一个连话都说不清楚的孩童又如何处理政务呢,孙太后身为皇帝的嫡母,又是宣宗遗照制定的掌权人,做出此等举动,倒也算不上违背了规矩,所以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竟无人说话。

这样的局面,若是按照往日,身为都察院的顾佐是无论如何要说两句的,但今日情况毕竟有些不一样,以杨士奇的说话,皇帝毕竟是一个九岁的孩童,治理不了这个天下,弹劾王振这等大事,每个掌权人来秉公处理,这事儿未必就能落到实处,孙太后无疑是最佳的人选,想到此处他身子动了动,却没有站出来。

喜欢逍遥江山请大家收藏:(wuxia.one)逍遥江山武侠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