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逍遥江山 > 第2558章 2739章:五湖四海归一望

逍遥江山 第2558章 2739章:五湖四海归一望

作者:一景之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10:13:57 来源:闪舞小说

张太后拉着太子的小手,将太子拥在怀里,面对群臣道:“先前宫中讹传本宫将立襄王朱瞻墡为皇帝,这等谣言,本宫相信诸位爱卿是不会相信的,先祖早已定下规矩,有子立长,无子立嗣,太子乃宣宗长子,天性纯厚,仁明刚正,其嗣皇帝位合乎祖宗法度,在廷文武之臣协心辅佐,务以安餋军民为本,毋作聪明,以乱旧章才是正道!”说完指着太子对群臣哭道:“这就是新天子啊”。

三杨彼此看了一眼,各自松了一口气,以杨士奇为首,纷纷向太子跪拜了下去高呼高呼万岁,这场压在群臣的闹剧才算是彻底平息了。

接下来就是安排登基日期了,这事儿礼部一早就得到了内阁的嘱托,所以早就做好了安排,此时胡滢上前有条不紊的说出了一二三四五条,从日期到服饰、到新皇帝的登基后的年号等等都一一说了个遍,群臣虽有些不耐烦,但太后却听得甚是认真,群臣也不好将那点不耐表现在脸上,只好耐着性子听下去了,说到最后话题难免落到了张太后的身上,按照宣宗的遗诏,凡国家重务,皆上白皇太后、皇后,然后施行。中外大小臣僚各敬乃职,效忠嗣君,毋忝朝命。也就是说,新皇帝还年幼,按照旨意,凡朝廷大政均奏请张氏而后行,并于二月戊申尊张氏为太皇太后。一些见风使舵的大臣趁机请求张氏垂帘听政,呼声颇高。

张太后说:“不要破坏祖宗之法。只须将一切不急的事务全部废止,时时勉励皇帝向前人学习,并委任得力的辅佐大臣就可以了。”说完,不等群臣在说什么,又嘱托了一番,这才让群臣去了。

群臣鱼贯而出,杨士奇对于张太后性子如此大变颇有些疑惑,见杨峥走在前头,忙追上去,趁人不注意拉着他的臂膀,低声道:“你是怎么说服太后改变主意的。”

杨峥苦笑了声,道:“这哪儿是我说服的,人家太后的主意根本就没改变过。什么立襄王,不过是试探群臣的幌子而已!”

“幌子?”杨士奇楞了一下,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杨峥便将张太后此番作为一五一十的说了,杨士奇听到最后沉默了片刻,感慨了道:“人说太后为女中尧舜,果然不假,这等手段竟连老夫也骗过了,宫中有她老人家坐镇,老夫也放心了。”

杨峥心道:“谁说不是呢?”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便到了金水桥,眼看就要分开,就在这时听得当的一声响,永乐大钟所发出的的清脆声悠扬而清脆,宛如一道惊雷落在了众人的耳旁,杨士奇与杨峥纷纷对望了一眼,眼里满是惊恐。

“发生了什么事?”两人心头暗暗问了声。

钟声这时有发出一声清脆,响彻紫禁城内外,走动的群臣纷纷停了下来,仰头看向钟声的方向,胡滢道:“此时既非上朝时候,何来钟鸣之声?”

话音未落,那钟声忽得变得急促起来,一声接过一声,当当当的络绎不绝,杨峥细细数了一下,竟有九声之多。

“九声之数?”杨峥嘀咕了声道。

一旁的杨士奇脸色大变,看向乾清宫的方向,忽的哇的一声哭了起来:“皇上!”这一声充满悲切。

杨峥心头一动,木然的看向乾清宫的方向,刚刚放亮的天空下,乾清宫若隐若现,宛如隐藏一片云雾之中,就在这时,一个悲切的声音从那一片云雾之中传了出来:“皇上驾崩了,皇上驾崩了。”

听到声音,无论是走动的官儿,还是当值的宫娥、太监、侍卫都停止了走动,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不少人开始小声的哭了起来。

此时日头缓缓升起,火红的紫霞将整个紫禁城映在一片火红之中,偶尔吹来的冷风吹得众人衣炔呼呼作响,无人说话,无人走动,急促的钟鼓声中,也不知谁先跪了下去,身后的官儿如被人割掉的杂草一般,纷纷匍匐在地,双手放在地上,哭着冲乾清宫的方向俯身磕头。

杨峥张了张嘴,一时说不出话来,双膝一软,重重地跪了下去,许久才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喊之声:“皇上……?”

也不知是这一声的感染,寂静的金水桥上,终于有人放声大哭了起来,寂静的紫禁城彻底被这一波高过一波的呼喊给淹没了。

这一哭竟是大半日,群臣才回过神来,杨士奇身为首辅,这个时候必须拿出首辅的责任来,从地上爬起来后,面对着众官儿,道:“诸位大人,皇上去了,可现在还不是咱们悲伤的时候,国不可一日无君,朝廷还有诸多大事等着我们来处理,老夫恳请诸位大人收起你们的悲痛,恪守本分虽老夫一同治理好皇上的丧事,再寻个好日子辅佐新君。”

听了这话儿,众官儿纷纷收起了哭声,从地上爬了起来,原本准备回去的也都纷纷返回了衙门,公干的则以各种理由推辞了,总之在三杨的安排下,一切显得有条不紊。

杨峥从地上爬起来,有些茫然了看了看乾清宫,虽说在宣宗死亡这件事上,他早有准备,可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感慨了一番,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无法自拔,要说他对宣宗有多深厚的情感,那是不承认的,两人一个是君一个臣,关系再好,也越不过这条延续了千年的红线,所以他几户能断定,两人的关系也只是比一般的官儿好一点而已,可事实证明,这一切都是他自我安慰而已,事实上两人是君臣,可两人更是朋友,这种朋友之间的信任在无形之中已形成了一种兄弟间的情谊,平日里没能表现出来,只是被君臣二字隔开了而已,一旦打破了这个隔阂,这种情谊就从心底涌了出来,直到此时此刻他仍能感受到宣宗对他的一次一次的信任,一次又一次的爱护,一次又一次的提拔,若非如此,他一个无出身,无身份,无地位,三无小白,凭什么能叱咤沙场,为大明建功立业,即便是他不顾群臣反对执意打破各种祖宗规矩,开海禁,罢黜朝贡,兴市舶司,以商业打造江南,推行军事改革,无论那一条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困难重重的大事,可他仰仗宣宗的信任,一步一步实现了这一切,这份毫无保留的信任,让他毫无顾虑的去做这一切,即便在面对群臣质疑,帝国存在危险的时候,他都坚定不移的站在自己这一边,这种信任古往今来又有几个君王能做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逍遥江山请大家收藏:(wuxia.one)逍遥江山武侠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杨峥自问不是一个感情充沛之人,但绝非一个冷酷无情之人,谁都他好,他岂能不知,冲着这份情谊,这些年来,他才不顾一切危险深入北方,深入安南,深入江南,为大明的强大繁荣做出种种努力,这里面固然有他身为二十一世纪的想法,但更多的还是来自宣宗,若非如此,他纵然有这个改变这段历史的心思,也未必会如此不顾凶险的去做这一切,可以说君臣二人的这份情谊早已在不知不觉的习惯了彼此,陡然间听到对方不在了,纵然明白了生死轮回是人生常态,但一时还是接受不了。

杨士奇看杨峥神情茫然,轻叹了声走上来,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是皇上最信任的臣子,老夫相信皇上在天之灵也不希望看到你沉迷悲伤之中无法自拔吧,他更希望看到你将这份悲伤化为动力辅佐太子延续大明的辉煌,老夫相信这才是皇上对你最大的期望。”

杨峥颔了颔首,擦了脸上的泪痕,道:“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杨士奇点了点头道:“你能想明白,老夫就放心了。”说完伸手在他肩膀上怕了拍,便大袖一挥去了。

因杨士奇的提前嘱托,礼部早就做出了安排,按照规章制度,皇帝的葬礼,首先要根据其遗诏,由礼部会同内阁或翰林院官集议,向嗣皇帝进“大行皇帝丧礼仪注”,嗣皇帝审定后依礼施行。此事,胡滢在慈宁宫的时候就请示了太子与张太后,两人也给出了指示,所以在程序上,胡滢只需定出规矩便可,这种规矩从洪武爷的时候开始,就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所以安排起来,并不是什么难事,无非是三个流程,先是为已故帝(或后)沐浴容颜、括发(头发梳理后挽成鬓)、更换寿衣,并在尸前陈设祭奠物。停尸之所,皇帝在干清宫(皇帝生前的住所),做好这一切后,礼部便通知给内阁,表明可以昭告天下了。

内阁则按照章程将皇帝大行的消息下发通政司,通政司立即八百里传邮,把讣告发布全国,这个时候礼部按照祖制制定一应丧礼了,无非是将死者装入棺内。棺前设“几筵”(摆有酒馔等祭奠物的供案)、安神帛(一种丝织物)、立铭旌(状如旗幡,上书“大行皇帝梓宫”或“大行皇后某氏梓宫”字样)。全国各地的衙门在收到消息后,就地设灵堂致祭,不必来京,而在京的文武员及文武三品以上命妇,要连续几天(三天或三天以上),早晨或早晚两次,身着丧衣(成服之前,文武官员服素服,冠乌纱、腰系黑色犀角带,成服后服“斩缞服”,即一种粗布做成而不缉边的孝服),由西华门入宫到思善门(仁智殿院落的门)外哭临。至此皇上的治丧程序算是完成了一半,而这个时候京城内的寺观各要击钟三万杵,代死的帝后“造福冥中”。京城内禁屠宰13至19日不等。分封在外地的亲王、郡王、王妃、郡王妃、郡主及文武官均于本地面向宫阙哭临致丧来表示哀悼。

做完了这一切就是上尊谥:大殓之后,如果死去的是皇帝,嗣皇帝就可以在群臣的劝进之下择日登极了,一悲一喜可谓是极难处理的,亏得胡滢这等经验丰富的老臣才能从中调度一切,若是换做旁人,未必就有如此从容了。

这一日一早,胡滢就着手了新皇帝登基大典了,按照遗诏的规矩,老皇帝大行后,新皇帝可不守三年之礼,一切以国事为重,择日登基了,而事情到了这儿,礼部的任务也就完成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就交给了内阁。

杨士奇本想寻群臣商议一下好写个《劝进仪注》但转念一想,这种戏码早已演奏了上千年,各种套路早已深入人心,想要说的话,该说的话都能随口说出来,便打消了这个念头,第二日一早亲自磨墨挥笔,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便写好了一篇《劝进仪注》,三日后杨士奇亲自率领文武百官于会极门上表劝进,杨士奇位于群臣首位,朗声念道:“伏以三灵协佑衍历祚以弥昌四海宅心仰圣神之继作传序所属推戴均钦惟大行皇帝,仁孝俭勤、文明中正,觐光扬烈绍七十年熙洽之麻布德缓刑养亿万载和平之福干羽化通于夷狄茨梁利普于蒸黎方垂衣,以御穆清乃脱屣而游霄汉龙髯已堕徒瞻恋于臣民燕翼惟勤诞敷遗于后嗣敬惟,皇太子殿下,狥齐岐嶷,恭敬温文日就月将睿学聿隆于青幄星辉海润贞符夙协于黄离顷闻凭几之言惟以承祧为重固宗庙,社稷之攸赖矧讴歌狱讼之咸归盖天生圣人将使必得其位且众非元后罔克胥匡以生虽在亮阴当思继述伏愿,勉遵末命少抑哀情嗣我,列圣之丕图,履至尊而制**接古帝王之正统,莅中国以绥四方,揭日月于重华,保乾坤而永泰,谕答曰览所进笺具见卿等忧国至意顾予哀痛方切继统之事岂忍遽闻所请不允。如此又两日,文武百官以及军民代表再一次来到会极门上表劝进,内容一如先前,大意是,大行皇帝,尧仁荡荡,舜德巍巍听六籍理万几每躬亲而不懈抚兆民怀四裔犹儆戒于无虞遹观,圣治之方升讵意,天心之弗吊,升鼎湖而证道恸攀附之无从,凭玉几而宣谟惟纂承之为重敬惟,皇太子殿下,聪明首出,仁孝性成绕电流虹夙应斗枢之瑞,承祧主鬯久孚夷夏之心即宜出震以宅师顾乃撝谦而狥节臣等重惟神器不可以无主,天位岂容于久虚昔高宗谅暗弗言群臣咸谏乃成王幼冲残祚百辟来同斯圣哲之遗猷亦古今之通义伏愿,殿下少抑终身之慕深惟永世之图宅丕丕基对扬文考之光训,作明明后率繇烈祖之旧章俾九庙之神灵凭依有在暨万方之黎庶利赖无疆笺入,上览毕召见阁臣入致词出传谕卿等为宗社至计言益谆切披览之余愈增哀痛岂忍遽即大位所请不允。这些客套的言辞规矩这都是“一应礼仪”中的程式,虽毫无意义,但规矩延续了千年,早已刻入了群臣的心头,所以明知毫无用处,但无一人敢怠慢。

喜欢逍遥江山请大家收藏:(wuxia.one)逍遥江山武侠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