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逍遥江山 > 第2447章 2621章:我爱江山对君酌

逍遥江山 第2447章 2621章:我爱江山对君酌

作者:一景之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10:13:57 来源:闪舞小说

似龙井,眉茶、珠茶、细嫩炒青、大方、碧螺春、雨花茶、甘露、松针等名贵的茶叶脱脱不花平日里喝得少,但也不是没喝过,也先父子虽说对他这个傀儡不待见,但在面子上还给足了他,但凡有大的宴会,如从中原贸易带回来的君山银针、蒙顶黄芽、远安黄茶、霍山黄芽还是派人送来了一些,要说喝茶他谈不上大家,但也算是吃过好茶的人,眼前的这一杯茶汤,色泽为黄绿色,且大小均匀、没有色差表明还不错,在这样的小镇价钱应该不便宜,但说不上上等的好茶,店家小二如此大方的送给他这个陌生人喝,不免引起了他的好奇,忍不住问了声道:“这是为何?”

店小二笑眯眯的道:“客官是外来人吧?”

脱脱不花喝了一口茶汤,将茶杯放下后点了头道:“算是吧。”算是给了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

好在店家小二倒也没在这个问题上深究,解释道:“难怪客官不知道了,咱大明与鞑子多年的仇恨在半年前凭着咱们杨大人的手段愣是化解了?朝廷封鞑子可汗为顺义王,余酋授都督指挥千户职衔,赐绯蟒衣一件,彩币八件,并批准了在长城沿线多处开辟市场同蒙古族进行贸易,这不,今日一早朝廷的圣旨还传到了咱们大同,就在方才咱们的总兵大人,方大人亲自站在城墙上向着我们念了皇帝的圣旨,皇帝说了朕惟天地以好生为德,自古圣帝明王代天理物,莫不上体天心,下从民欲,包含遍复,视华夷为一家,恒欲其并生并存于宇内也……迨朕缵承丕绪,于兹五年,钦天宪祖,爱养生灵,胡越一体,并包兼育……朕代天覆帱万国,无分彼此,照临所及,悉我黎元,仁恩惟均,无或尔遗。这就是告诉我们要与蒙古人华夷一体了。”

脱脱不花哦了声,脸上神色并无多大的惊讶。

店小二看脱脱不花面上没什么惊讶之色,倒是有些惊讶,道:“怎么着客官听说了这事儿?”

脱脱不花生怕被人看出端倪来,虽说双方休战已半年了,看似已和解了,但他也听说了,那个汉家娃娃可是做了两手准备,与自己达成议和的协议后,就着手上了一道《虏众内附、边患稍宁,乞及时大修边政以永图治安疏》一疏,言:“吾所为力辇成封贡者,意固有在也。今封贡已成,乃不明吾意,则封贡其谓何。奏折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务必趁此大好时机,全面整顿边备,改变北部边防的颓废现状,从而将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明朝手中,彻底扭转被动局面,而且他还听说,对于大明在大好的局面下,达成互市的要求,许多的大臣并不同意,礼部尚书以边臣不宜蘧纳,朝廷不宜授以官爵,将致结仇激祸为由反对互市,其他官儿也是大言不惭的说什么处之须要得策,若遂与之,则示弱损威,不成中国,桃松寨之事可鉴,必不可也。若遂杀之,则绝彼系念而徒重其恨,石天爵之事可鉴,必不可也,若非汉家皇帝有些见识,就这事儿未必能定下来,如今事情算是定下来了,但变数如何他不得而知,所以不得不谨慎些。一看小二哥面露疑惑之色,忙解释道:“小二哥刚才也说了,这是一件大喜事,你看这小镇上的百姓,那个不是为此欢呼,我虽来自外地,想要知道些并不是什么难事吧?”

店小二呵呵一笑,道:“那倒是?不怕客官笑话,就这山西小镇虽说是边陲之地,但碍于位置好,朝廷给的将士也不少,他们从江南,中原而来,有不少扎根于此,所以这人也不少,做些买卖倒也能有个好前途,只是客官也知道,咱们大明与蒙古鞑子自洪武爷做了皇帝,这仇恨算是接上了,前前后后打了差不多一百年了,一百年鞑子为了夺回祖上的江山不断的打仗,而我们汉人为了守住这来之不易的天下,也不得不与鞑子厮杀,双方你来我往厮杀了几十年,仇恨也没怎么报,只是这人却越死越多,日子越过越艰苦,咱们边陲之地,还有朝廷帮衬着,日子虽艰苦一些,可中原安定,咱们皇帝也爱惜百姓,所以每年天南地北的物品还能见到一些,也能吃到一些,尤其这几年,内阁的三位阁老操持着祖宗这份家业,小杨大人帮着修修补补,咱们大明百姓的日子倒也越过越好,我可听说了商业贸易十分繁荣,各种商品行销海内外,四方流通联系更加密切。如河南、东北的棉花供销各地,而棉花却又仰给于外省。广东佛山镇的各种铁器,行销全国,还有福建种蔗制糖极盛,每岁产蔗糖“六十余万篓”,“篓一百七八十斤”,内销京津及江浙各省,外运南及吕宋,东至日本等国。广东的蔗糖也贩运四方。此外,浙江、江西、江苏等省的甘蔗种植和制糖行业,也日益发展起来。江西的瓷器单“民窑二三百区,终岁烟火相望,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余万”。除景德镇外其他各地的制瓷业也都发展起来,全国著名陶瓷品产地共有四十余处,遍布各地。如直隶武清、山东临清、江苏宜兴、福建德化、广东潮州等地的窑场,都有很大的规模,所产瓷器色彩鲜艳,精美异常,难得是皇帝与几位杨大人没有忘记咱们这些人,这几年运至的物资,来往的商家也渐渐多了起来,将中原的各种好东西都运来了,如苏州的丝、棉织品,南京的绸缎,景德镇的瓷器,广东的蔗糖,安徽、福建、湖南的茶,咱们的日子比中原的大都城是比不了,可比起咱们的敌人就好太多了,但说这茶这些鞑子就吃不上,非是我们狠心抬高价钱,实则是世仇朝廷有不少的规定,咱们小老百姓就算再不懂事,也知道国家兴亡的道理不是,所以朝廷有什么法令,我也只能遵从了,这茶叶的价钱不得不一高再高了,如今总算好了,什么世仇都放开了,要我说啊,这仗不打才好,什么世仇,那还不是蒙古鞑子糊弄的百姓的鬼话,这江山若真是他们的,还能丢得了么,你看看昔日他们都做了什么,禁止汉人打猎、学习拳击武术、持有兵器(例如数家才可共用一把菜刀)、集会拜神、赶集赶场作买卖、夜间走路。“杀蒙古人的偿命,杀色目人的罚黄金四十巴里失,而杀死一个汉人,只要缴一头毛驴的价钱。汉人如当兵则不许充宿卫,如当官也往往只能做副贰,这些到也罢了,可恨的是遇到了战事,差别待遇较平时更甚,征用全国马匹,色目人三匹马中只征两匹;而汉人的马,无论多少,全部征收。以后不断征马,每次如此,汉人的马就成为珍品,官职全由蒙古人担任。当蒙古人不够分配就交给色目人,官员随时可以把汉人视如生命的农田,连同农田上的汉人,像奴隶一样赏赐给皇亲国戚——亲王公主或功臣之类。南宋灭亡后所举行的一次赏赐中,少者赏赐数十户数百户,多者竟赏赐十万户。每户以五口计,一次就得到五十万个农奴。汉人忽然间失去了祖宗传留下来的农田,也忽然从自由农民沦为农奴,没有地方可以申诉。蒙古人,都可以随意侵占农田,他们经常突然间把汉人从肥沃的农田上逐走,任凭农田荒芜,生出野草,以便畜牧,愣是把咱们汉人当做猪狗不如的畜生了,这样的天下岂能长久?如今江山丢了,又拿自己百姓的性命去做赌注,苦的还不是百姓,不怕客官笑话,这仗不光咱们不想打,就这鞑子的百姓也不想打了。仇,什么仇恨,什么仇恨也比不了好好活下去来得实在不是?”

喜欢逍遥江山请大家收藏:(wuxia.one)逍遥江山武侠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脱脱不花心头轻轻叹了声,从内心深处他不想承认小二哥所说的事实,但铁一般的事实面前,容不得他狡辩,只好含糊其词的道:“社为土,稷为谷,江山社稷就是君王统治万里河山,老百姓在万里江河山川的土地上种庄稼。社稷之福就是百姓之福,君王的江山百姓的社稷,百姓就吃穿不愁,君王江山稳固。鞑子不知体恤民情,妄想通过战事,夺回江山,上对不起先祖,下对不起百姓,又怎能夺回祖上的江山呢?”

店家小二哥虽说不喜眼前的这汉子说话半白半文绉,但不否认这话儿有些道理,颔了颔首道:“可不是么,自秦汉以来,儒者口中只有朝廷,没有国家。此乃舍本逐末之大谬也,圣人口中之社稷,言指国家而非朝廷。所以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语。朝廷与国家,犹如毛之与皮,春脱而秋生,毛损而皮不伤。是以朝廷更替,如草木枯荣,秦去汉兴,唐灭宋长,此乃天道。而国家乃为百姓千年之认同,是以或秦或汉,我辈祖先皆为中华百姓。蒙古人虽入主中原百年,百姓只认经历一朝,终不以为与其同国,此乃不认同之故耳。何也?元朝分人为四类,视我百姓如猪狗,故百姓亦不认其可以享国。为此,伯某以为,国者,百姓之安居之所也,朝廷,执国权柄者也。爱民,则可得国。残民,则必倾其朝。是以古人云:载舟覆舟,……这么浅薄的道理,我这个店家小二都知道,他蒙古的可汗怎么就不明白呢?”

一直没说话的世子,这会儿道:“你怎么那蒙古可汗不知这个道理呢?”世子虽然是头一次走出大漠,但多年的教养还在,落了座,也不用脱脱说话,就静静的坐在了哪儿,等到好心的店家小二哥将茶汤倒入杯中后退到了跟前,先是从杯口吸吮一小口,微微、细细、啜啜品了起来,这茶汤虽说不是自己喜欢的敬亭绿雪,但出门在外,再多的讲究也是穷讲究,所以一杯茶汤倒也品得有滋有味,店家小二嘴上虽说着话,但一双目光却没落下,眼看着眼前的这孩子,将品茶的备、洗、取、沏、端、饮、斟、清架势做得十足,便知眼前的这两人可不是附庸风雅的市井百姓,指不定是中原的那一户大家的公子出来游学增加阅历的主,做买卖有时候虽不喜欢读书人,总觉得他们矫情,但不否认文人的好处可不少,名气大的,文字好的,若能留个字儿,往往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远的不说,就说对面的江城楼的头牌姑娘醉红,这丫头原是润州(镇江)人,江南女子的秀丽到是在她身上尽数体现。她十五岁时,本地的总兵大人以重金将她买入府中为歌舞妓,日子过得倒也不错,后来总兵大人着实干了些不法之事,遭人弹劾丢了官职,家中的歌姬也做出鸟兽散了,醉红便入了这江城楼,只是这山西小镇虽说地处边陲,但位置不错,加上朝廷也体恤照顾,来往的商客达官贵人也不少,尤其是那些想着赚钱的大商客来得最多,所以此地倒也算得上繁华,这半年来大明与鞑子修好,往日不曾来的文人雅士也慕名而来,一时之间此地当真算得上汇集四方宾客了,文人雅士一多,书卷之气就多了,加上这些人来自中原,腰间有些银子,与小镇粗俗的将士大大的不同,往日从不装饰门面,在姑娘上穿着,才艺上花费功夫的江城楼这半年可算是转了性子,楼内的姑娘衣着非但要得体不说,言谈举止还要优雅,诗词歌赋未必能张口吟唱一首,但当代名家的诗词曲儿总要能吟唱一两首,吹弹拉唱就不必说了,往日他有些看不惯这江城楼的势力,但不得不说这份眼光却是读到,这不才半年的功夫,楼内姑娘面貌是大大的转变,模样不错的,不是学了曲子,便是笔墨丹青,再不济的也能吟唱一首好诗词,次一等的那就在谈吐上下足功夫,不求第一眼光彩夺目,但也让人瞧着可心,时至今日江城楼的姑娘们分成三等,是迎接客人的的对象不同而论的:上等姑娘以接待达官贵族、名人雅士为主;中等的则投向富商巨贾、中小官吏的怀抱;下等的则无论行业身份,只要肯出钱,一律笑脸相迎。这上等里面还有上等,那就是所谓的“都知”了。

喜欢逍遥江山请大家收藏:(wuxia.one)逍遥江山武侠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