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逍遥江山 > 第2256章 2430章:甲光向日金鳞开

逍遥江山 第2256章 2430章:甲光向日金鳞开

作者:一景之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10:13:57 来源:闪舞小说

“洪武……二十年九月,帖木儿首遣回回满剌哈非思等来朝,贡马十五,驼二。诏宴其使,赐白金十有八锭。自是频岁贡马驼。二十五年兼贡绒六匹,青梭幅九匹,红绿撒哈剌各二匹及镔铁刀剑、甲胄诸物。”因帖木儿的态度不错,语气对洪武帝十分推崇,使得朱元璋对这个蒙古的外人很有好感,亲自派人送去了慰问品。

面对大明的示好,帖木儿也显得十分高兴,又给朱元璋写了一封外交信函:“洪武……二十七年八月,帖木儿贡马二百。其表曰:‘恭惟大明大皇帝受天明命,统一四海,仁德洪布,恩养庶类,万国欣仰。咸知上天欲平治天下,特命皇帝出膺运数,为亿兆之主。光明广大,昭若天镜,无有远近,咸照临之。臣帖木儿僻在万里之外,恭闻圣德宽大,超越万古。自古所无之福,皇帝皆有之。所未服之国,皇帝皆服之。远方绝域,昏昧之地,皆清明之。老者无不安乐,少者无不长遂,善者无不蒙福,恶者无不知惧。今又特蒙施恩远国,凡商贾之来中国者,使观览都邑、城池,富贵雄壮,如出昏暗之中,忽睹天日,何幸如之!又承敕书恩抚劳问,使站驿相通,道路无壅,远国之人咸得其济。钦仰圣心,如照世之杯,使臣心中豁然光明。臣国中部落,闻兹德音,欢舞感戴。臣无以报恩,惟仰天祝颂圣寿福禄,如天地永永无极。’”

可怜的是朱元璋根本不了解帖木儿帝国的真实情况,被这封近乎无耻的阿佞颂扬文章深深打动,“帝得表,嘉其有文。明年命给事中傅安等赍玺书、币帛报之。其贡马,一岁再至,以千计,并赐宾钞偿之。”实际上,帖木儿帝国与明帝国的版图和国力相差无几,朱元璋也没有经营中亚的计划,帖木儿主动称臣纳贡,年年派使者来华,目的一是刺探明帝国的情报,二是做生意:“盖番人善贾,贪中华互市,既入境,则一切饮食、道途之资,皆取之有司。虽定五年一贡,迄不肯遵,天朝亦莫能难也。”几次的肉麻书信,让帖木儿觉得火候差不多了,加上经过他几年的努力,其帖木儿帝国的版图,差不多比肩大明了,庞大的帝国,让帖木儿内心开始膨胀了,开始着手进攻大明了,但就在此时,传来他的孙子皮尔#8226;穆罕默德在印度河战败的消息,于是“印度圣战”提前上演;继而又连续爆发了与奥斯曼土耳其和埃及的军事冲突,“中国圣战”的议事日程因而一拖再拖。

在伊朗,帖木儿听说了朱元璋死亡,朱允炆继位的消息。一年后,燕王朱棣起兵造反,朱允炆派耿炳文、李景隆等将军去讨伐。在帖木儿看来,朱棣仅占有北京一隅以对抗全中国,本来不应该有什么胜利的希望,但战争却久拖不决,充分暴露出朱允炆及其将军们在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当然这与朱元璋晚年大肆屠杀功臣宿将有关。在致巴耶西德的信中,帖木儿表示了他恢复成吉思汗帝国全部疆土的野心。几乎与安卡拉会战同日,朱棣的叛军攻破明首都南京,朱允炆失踪。消息传到小亚细亚,帖木儿立即决定放过手下败将土耳其和埃及,回师中亚,去准备他的中国远征。只有征服蒙古和中国,他才能名正言顺地成为全蒙古的大汗。

中国的情况和此前的伊朗、埃及较为类似,帖木儿对应付这类局面很有心得。朱棣对政敌的残酷迫害已令他在全中国的精英群体中丧尽人心,中国西部大量的***和蒙古人都是帖木儿潜在的盟友,传说中失踪的朱允炆更可以成为一张“存亡续绝”的王牌……关键是要做好备战工作。

经过了十几年的准备,帖木儿对新疆和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地形、兵力部署已经了如指掌,并且有了一张极其详尽的军用地图,按照他自己挑选的线路,他的骑兵从于阗到北京需要走一百六十一天。在突厥斯坦和甘肃、陕西行军,最大的挑战是水源匮乏。军用地图上面标有所有重要的水源,但它们依然难以供应他的大军。因此帖木儿决定:自己先率二十万精兵东征,并留一部分士兵沿路屯田,此后从中亚逐年调援兵。兵力不是问题,他的印度之战动用了八十万军队,俄罗斯之战三十万,土耳其之战超过五十万。何况“元时回回遍天下”,新疆、甘肃、陕西、宁夏、内蒙、四川等地的***和蒙古人也都是潜在的兵源。

为了防止远征计划的机密泄漏,永乐二年冬天,所有外国人都被勒令离开撒马尔罕,其中也包括克拉维约大使。虽然如此,但通过分析帖木儿此前的一些言行,我们还是可以猜测出他的大致进军计划:若初期的外交、间谍和军事行动都不顺利,就实行缓策,夺取蒙古斯坦,等待援军,再图攻明;中策,占领蒙古斯坦,直入河西走廊,夺取关中地区,先巩固陕甘宁,再等援军,徐图中原;急策,若北元和蒙古斯坦积极配合,明军又不堪一击,就沿黄河长驱东进,截断大运河,与北元围攻北京城。黄河流域已定,再图江淮,因为那里河流纵横,不适合他的重骑兵运动。要找个明朝的年轻人,最好是皇族,宣传他是出逃的朱允炆,立他为中国皇帝,以与朱棣对抗。此外,还要积极策反明军中的蒙古族、回族、读书人这三种人,这些人性子急躁,最认死理,朱棣夺了侄儿的江山,最不能为他们接受,况且大明延续了宋朝重视读书人的恶习,这些人读书是把好手,保卫国家未必比得过武将。对于这个帖木儿有足够的自信,在他看来,大明虽然努力学习唐朝制度,但依然继承了很多宋朝弊政,军队内重外轻就是一大问题。朱元璋时,“京军三大营,一曰五军,一曰三千,一曰神机……洪武四年,士卒之数,二十万七千八百有奇。成祖增京卫为七十二。又分步骑军为中军,左、右掖,左、右哨,亦谓之五军。”吏部侍郎王邦瑞摄兵部,因言:“国初,京营劲旅不减七八十万,元戎宿将常不乏人。自三大营变为十二团营,又变为两官厅,虽浸不如初,然额军尚三十八万有奇。”可见明朝开国时,京军三大营总兵力有七八十万,洪武四年裁减至二十万七千八百有奇,永乐初年又扩编到三十八万有奇。洪武二十六年,把全国划分为十七个“都指挥使司”:北平、陕西、山西、浙江、江西、山东、四川、福建、湖广、广东、广西、辽东、河南、云南、贵州、大宁、万全都司,以及后改设的北平行都司、陕西行都司、福建行都司、山西行都司、中都留守司等。一旦他的大军攻入大明,能够有效的抵抗的只有只有陕西都司和陕西行都司,满打满算也不过十五万人而已,而他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足够应付这场大战。

喜欢逍遥江山请大家收藏:(wuxia.one)逍遥江山武侠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当然了,他从不轻视敌人,为了赢得这场胜利,帖木儿亲自率军离开撒马尔罕,踏上了“中国圣战”之旅,无奈天不遂人愿,正向哈密进军的哈里#8226;苏丹突然得到消息:“帖木尔大汗死了!”这个消息无疑让数十万将士惊讶,那些谋夺帝国汗位的子孙立即展开了争斗,就这样帖木儿企图灭亡大明的计划,随着他的死亡一道烟消云散,可以说这是老天爷挽救了一次大明,因从当时的情况看,大明情况并不好,靖难一战刚刚结束不久,身为皇帝的朱棣皇位来路不正,国内局面并不稳定,很难说能否应付这场大战,再者,朱棣起兵之日,良臣猛将尚多,但此时张玉、王真、陈亨、张武、谭渊等大将均已死,邱福、刘才、陈珪、郑亨、孟善、火真诸将皆为一勇之夫,“或从起籓封,或率先归附,皆偏裨列校,非有勇略智计称大将材也。”(邱福本来被寄予厚望,但他后来指挥失误,在蒙古全军覆没,朱棣震怒,从此以为“诸将无足任者,决计亲征。”)能独当一面者,惟朱能一人;以谋略著称者,也独姚广孝一人。降将中,平安、何福、顾成虽号称宿将,但都难堪重任,盛庸、耿炳文则早已自杀,李景隆被软禁在家。可局面如此,朱棣仍没有停止他的杀戮,永乐二年十月“籍长兴侯耿炳文家,耿炳文自杀。”当年十一月,“下李景隆于狱”。耿炳文、李景隆的人品和才能自不足道,但毕竟为降将之首,二人无端得罪,朱允炆旧臣难免人人自危。此前,属国安南发生战乱,“八月丁酉,故安南国王陈日煃弟天平来奔。”

喜欢逍遥江山请大家收藏:(wuxia.one)逍遥江山武侠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