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军事 > 战炮岁月 > 第311章 各组都有风彩

战炮岁月 第311章 各组都有风彩

作者:子龙路一号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29 09:24:23 来源:书海阁

中饭前,指导员姚江生当着全连对晚上查铺的情况进行了通报。

他说,“三机”手机、传呼机、收音机是部队明令禁止不能拥有的违禁物品,而连队还有个别人违反规定私买、私藏和私用。

不过,具体的人名,他没有当场点出来。

不当场点名,用他的原话说:那是为了给违反规定的战士保留一点“尊严”,希望犯错的人痛定思痛,用实际行动来作补救。

站在队列里的刘强富长舒了一口气,指导员虽然说得语气严厉,但从处罚的力度上看,还是属于轻判。

这一点倒是令他有些始料未及。

其实,他可是心里紧张到一夜未睡。

姚江生之所以这么处罚,这与他倡导的“外紧内松”的连队氛围,有着莫大的关系。

出了这个事,如果捅上去了,是可以破天的。

但是,你私底下或是小范围内的处理和消化,也是未尝不可的。

目的只有一个,通过教育使犯错的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且让身边人不敢再越雷池半步。

姚江生讲完后,连长吕祥云作了补充。

他要求违反规定的俩人必须在下午操课之前,写出不少于一千字的深刻检查,否则,他决不轻易放过。

毫无疑问,连队的这俩军政主官合演了一出“双簧”的好戏,过程都是事先商量好的。

先是指导员“打头阵”,说得严厉却又春风化雨温暖人心,后是连长跳出来唱个“小黑脸”,甩出一个不重也不轻的处罚来。

连队对此事的知情人甚少,梁荆宜算是一个。

两个违规的人,除去刘强富外,另外一个被查到是炊事班长陆银龙,一个是第三年的班副,一个是第四年的士官班长,都是连队的骨干啊!

真要是想处罚,哪怕是仅仅局限于连队,就凭这个破事,警告之类的是板上钉钉子。

如果是警告处分,那么,这俩货今年的工作,可以提前宣布是白干了,年底他们什么奖励也都不用想了。

而现在只是给出个写千把字的检查,那就说明连队领导“宽宏大量”,还是给了他俩补救的机会。

部队领导对犯错的行为人,经常会给出两句“勉励”的忠告:惩前毙后,治病救人。

像这次对刘强富和陆银龙的处理,就格外偏向于“治病救人”。

虽然处理这种情况,与前期在党员内部大书特书的“对照检查”有些相驳,但犯错的俩人又并非是党员,所以,对群众的要求嘛,还是可以略微低一点点的。

再说了,既然要营造“外紧内松”的连队氛围,除了需要连队领导在危机面前,有胆量承担风险之外,还得具备一定的包容之心。

刘强富的千字检查是起床后就交到了连长手里,他下午四点半之前,要赶到团教导队报到,这是大事中的大事,万万怠慢不得。

连长吕祥云没有为难他不说,还安排炊事班的给养员梁西骑着三轮车送了他一程。

至于陆银龙的千字检查,有没有准时交到连长那里,旁人无从知晓。

总之,这个事就这么悄无声息地翻篇了。

前段时间,梁荆宜打电话回家,父亲问了他与余舒雅的事。

显然是母亲嘴巴“漏风”,将情报泄露给了父亲。

父亲也没多说什么,只是旁敲侧击地暗示:如果你不继续留队,不继续穿上这身绿军装,你大概率地会重蹈我的复辙,也就是“被甩”的可能性极大。

过了几天,余舒雅也打了电话过来,说自己要被学校安排到某某地方实习。

在电话里,梁荆宜对她说起了部队生活单调乏味,自己想年底退伍,后来他又扯到父亲的暗示,余舒雅听了之后,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是在电话那头呵呵地笑着。

这笑声到底是个什么意思?是忧是喜?梁荆宜那是被搞得一头雾水。

余舒雅告诉他,过个十天半个月的,会有一个神秘的东西到他的手里。

他问是什么?

人家回了他两个字——保密。

连队组建的三个兴趣小组,活动还是开展得不错的,他们一周有两个晚上的时间,由专人负责进行集中训练。

六班参加篮球组的是梁荆宜和李锐飞。

俩人跟随着大部队在灯光球场练了一段时间后,梁荆宜是打上瘾了,以致于每天吃过晚饭后,他都抱着篮球,苦练控球和投篮技能。

而同期报名的李锐飞却说,想转个组,不想练篮球了。问他什么原因,他说自己根本抢不到球。

其实,他哪里是抢不到球,他是不敢抢。

参加篮球组的人,多半是第二年以上的老兵,他一个新兵蛋子够胆跟老兵们去争球吗?

梁荆宜把李锐飞想转组的想法,向指导员作了汇报。

领导听了说,参加兴趣小组完全是凭个人的自愿,但是出去了,就不能转到别的组,规矩不能乱,毕竟,这里是部队。

担心这小子想不通,梁荆宜委婉地告诉他,出了篮球组你其它组也进不去,要不继续留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谁知道他微微一笑,说这样更好,什么组也不用参加,空余时间会更多。

我考,没想到小小年纪的这个二货,来部队才半年多点时间,把那享受的心态,就给滋生出来了。

搞写作的是徐陈伟,连队要求六班写的广播稿,几乎都是出自于他之手,文化水平摆在那里,不用纯属是浪费。

前些天,团政治处压任务,让每个连队选送两篇写中国历史方面的广播稿到团报道组。

接到任务后,指导员姚江生转手交给了两个炮排,二排的任务嘛,自然落到了徐陈伟的头上。

话说写历史方面的广播稿,那都是需要有扎实历史功底的。

你不仅要了解那个时代的人文地理,还得知晓民俗风情,甚至包括它独有的特产小吃等等。

徐陈伟愉快地受领了任务,他利用熄灯后的个把小时,就整出了一篇关于汉朝的广播稿。

广播稿的题目是——大汉雄风。

他写出的汉朝最霸气的四条语录,那是令梁荆宜看了佩服不已。

四条语录分别是:一、寇可往,我亦可往;二、匈奴未灭,何以为家;三、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四、凡明月所照,江河所致,皆为汉土。

排长钭星宇看了这篇广播稿也是赞不绝口,在排里集合时,他也念给众人听了。

底下听不懂的人,只当是听了个无聊的故事;而听得懂的人,在那一刻,心里只有羡慕两字。

连满口“之乎者也”的聂国政,事后也和排里的同年兵说,自个对徐陈伟写的文章,那是心悦诚服。

这人还自嘲说,和徐陈伟相比,自己就是一只乌鸦,而乌鸦和凤凰的差距,那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他甚至用“无厘头”的方式抹黑自己说:“我是女娲造人时泥巴不够,慌乱中,她可能用排泄物把我给捏出来的!”

众人直接笑喷,徐陈伟当即还了他一句:“老聂,请你把后面的‘可能’两个字去掉好不好?”

因为这句话,老聂追得老徐差点跑遍了整个营区。

徐陈伟的那篇广播稿被送到了团报道组,然后,又毫无悬念被连续播了一个星期。

细心的梁荆宜发现那段“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还被指导员姚江生改为“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至于他为什么肯定是姚江生改的?

那是因为徐陈伟跟他说,写历史也不能完全抛开现实。所以,姚江生把原词“大汉”改为“中华”,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毕竟,“大汉”只是代表着一个朝代的地盘而已,而在那个朝代与汉朝并存的还有其它一些小国家。

“中华”则不一样,它泛指华夏民族全境,不仅是包括地理层面的,更包括深层次的价值观和传统文化。

虽然说,只是简单改了两个字,却充分体现出姚江生超强的政治敏感性和捕捉时政的能力。

参加过京城阅兵这种大场面的人,眼界都会高一些。

班副张明黎和三个学声乐的家伙,那也是搞得有模有样的。

这“四人组合”经常在宿舍里整个小型的“演唱会”,尽管他们所会吹奏的曲子不多,但却一个个乐此不疲。

这四人里面,体能垫底的李光军吹奏起口琴来,倒是令人眼前一亮。

他把任贤齐的那首“流着泪的你的脸”,吹得让人听了是如痴如醉。

连玩乐器出神入化的“大拿”陈生路都羡慕得不行,他不无感慨地说:李光军是把口琴吹出了两种以上和弦的味道,高手在民间啊!

这也说明,人都是优点的,主要还是看机会有没有降临,或者是伯乐有没有出现?显然连队组建三个兴趣小组,对李光军而言,就是一个绝佳的表现机会。

喜欢战炮岁月请大家收藏:(wuxia.one)战炮岁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