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军事 > 战炮岁月 > 第262章 双龙戏珠揉馒头

战炮岁月 第262章 双龙戏珠揉馒头

作者:子龙路一号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29 09:24:23 来源:书海阁

二班去炊事班“出公差”帮厨的人,是三点半回来的。

这个时间点恰到好处,刚好班里的环境卫生全部整理到位,回来后梁荆宜便带着他们拿了新的冬常服,直接去帐蓬里洗澡了。

在路上,他问徐拥军:“你和陆银龙比拼了才艺没有?”

不等徐拥军开口,和他一起去炊事班帮厨的李锐飞就帮他给吹上了:“炊事班长阿龙哪里会是我们二班徐大厨的对手,那晚上是喝多了说的胡话。”

这货吹得有点不知廉耻,不过,倒是很灭他人威风,涨自己的士气。

那陆银龙本是个背诵了三个月无线密码后,又半路出家的炊事人员,只是他对烧火弄饭,有那么一点点的小天赋而已。

如果是比快速揉几笼大馒头,又或者是烧几个家常菜,可能他还会有几分胜算,毕竟在炊事班提着铁锹炒菜,也有两三年的光景了,基本功还是妥妥的稳如狗。

但是比起动刀动叉动剪子,估计他会被提着刀叉来部队服役的徐拥军,爆得连渣都不剩。

既然没有才艺比拼,那就没有伤害,这种皆大欢喜的局面,无疑是双赢。

二班的人去洗澡时,用的是袁水灵的“海飞丝”,那玩意倒在头上后,双手猛搓揉几下,立即泡沫满天飞,经风一吹,那个寸头被一根根捋得更直了。

洗完澡回来,哨声又响起,部队里除了男人多、枪多和炮多外,剩下的就是哨声多。

这次又是“出公差”,而且是一个排抽调一个班。

副指汪月点名让梁荆宜带着二班去,他还满面春风地调侃道:“考验你们的时候到了。”

新兵们暂时对于“出公差”,那是一点抵触的心理都没有,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还认为,“出公差”体现了副指对他们的信任,就像副指说的“考验你们的时候到了”,他们就真的信以为真,把这次“出公差”当作是一种考验了。

说到底,这些新兵还是太年轻了。

又或者说,在新兵连的他们还不了解下了老兵连队后,那“出公差”的浑水,到底有多深。

也只有等下了老兵连队后,他们才会明白“出公差”这三个字,有时候会令到他们非常讨厌。特别是当别人都在休息时,你却“出公差”去干活,那种心里面的落差,会令到你心情大为沮丧。

这次连值班员吹哨“出公差”,是营里临时安排的,因为老兵人手不够,所以让新兵去清扫营区大门两侧的枯枝和落叶,以及将对开的那条沙石路进行简单地修修补补,并把大个的石头捡出来。

新兵的工具只有扫把,所以指望他们能修修补补什么,那就是一种奢望。

由于要捡路上的石头,梁荆宜让徐陈伟跑回去,拿了一个黄脸盆过来装。

说起部队的黄脸盆,在这里就不得不好好表述一番它的重要作用了。

这玩意明里说是拿来洗脸洗脚洗衣服的,其实除了这些之外,它还被拿来端土端沙端垃圾,盛菜盛饭盛紫菜蛋花汤。

它的材质特殊,耐磨耐摔耐高湿,别说是从三楼往下摔,屁事没有了。哪怕是从三十楼直接摔下来,也不见得能伤得了它半毫。

今天下午营区大门口很是热闹,因为营直和一连的部分老兵在这里用六床伪装网,编织了两条惟妙惟肖的长龙。

两千年是龙年,这个寓意自然是显而易见的。

两条加起来有近十米的长龙,面对面横亘在大门口的围墙上,怒目而视的龙眼是用足球做的;龙头仰天长啸,龙须迎风飞舞,龙身微微隆起,龙尾摆出了一个大弧度,刚好勾勒出神龙摆尾的造型。

有了两条长龙守护,焉能少得了龙珠。

龙珠立在拱形门的顶端位置,它是由两个黄脸盆相扣组装而成,颜色涂的是大红,象征着喜庆、圆满和胜利。

站在大门正中间位置指挥和把关的是教导员卢新嘉,他正双手叉腰唾沫星子乱飞,瞧他那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旁人就知道这“双龙戏珠”的艺术造型,是源自于他的创意设计。

领导的想像力丰富,做出来的“双龙戏珠”近观气贯长虹,远看天马行空。

龙年,祝愿一营能一扫去年的阴霾,飞龙在天。

清扫完枯枝落叶,二班开始沿着对开的这条沙石路捡路面上的石头,捡到了洗车场,梁荆宜不由地想起了同年兵吕旺辉。

曾经为了修建这个洗车场,吕旺辉牺牲了多个午休时间来进行基建,如今洗车场用得正当时,而修建它的人,却驾鹤去了西天。

命运无常,短短几个月时间,已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了。

“老梁啊,让新兵们锻炼一会,过来聊聊。”二排是七班“出公差”,班长胡宸旭带队。

聊聊就聊聊吧,反正活也不多了,况且这个位置有围墙挡着,干部们也看不到。

俩人也不知道怎么聊的,聊来聊去就聊到了王熠程。

胡宸旭说,王熠程是二连去年退伍的老兵中,唯一一个没哭着离开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梁荆宜表示怀疑,因为去年老兵退伍的时候,他俩都在教导队参加“带新兵骨干集训”呢?

“你小子傻啊,我不会听连队的人说嘛!那天,王熠程上了营里统一送去GK火车站的东风卡车后,先是狂笑几声,后来高亢地喊出那么两句话来。”

“哪两句?”

“我特么终于退伍了,我特么终于可以回去安心地揉馒头了!”

我考,还有这种怪事?梁荆宜吸吸鼻子,稳了稳心神,一脸疑惑地问:“假的吧?”

“真的。”胡宸旭说得很认真,“谁也没有料到,这小子在最后一程,闹出这么一出笑话来。”

“丢人丢到姥姥家了。”梁荆宜补刀。

“如果你听我说完后面的故事,你就觉得不丢姥姥的人了。”胡宸旭突然话峰一转。

他和王熠程是老乡,联系得还算紧密,所以有发言权。

事情是这样的:王熠程拿了三千块的退伍费在镇上盘下一个档口,开了一家“兵哥哥馒头店”,这才过去一个半月的时间,就因为馒头整得肤白貌美,服务态度真诚善良童叟无欺,生意已然火得不行。

说到激动处,一脸羡慕的胡宸旭也动了“凡心”,他说,今年年底退伍了回去,要和王熠程谈谈合作的事,俩人强强联合,争取把做馒头这个不起眼的小事,做成一个事业。

甚至,他连馒头店发展壮大后的店名都想好了。

“兵哥哥馒头店”特么的多么老土,多么小家子气,直接换成“战神大馒头”,乍一听这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店名,瞬间会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不知道底细的人,还以为这家店做出来的馒头,比炮弹的杀伤力还大!

插个题外话:一年后,胡宸旭退伍,这俩老乡还真是联合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俩在馒头上大作文章,还真干出了一番事业来。

店里相继开发推出了红糖馒头、老面馒头、夹心馒头,以及紧紧围绕部队炊事班特制的馒头为主线,精心炮制出一套供不应求的“馒头套餐”。

那个套餐里面就包含有ZZ的特产“沙茶酱”。

他们的“战神大馒头”出名后,二连和一营很多退伍的老兵,都不约而同地慕名前往他俩开的馒头店取经学艺。

对前来取经学艺的战友,他俩把部队“传、帮、带”的优良传统,那是发挥到了极致,几乎可以说是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

几年以后,王熠程和胡宸旭不出意外地成了炮兵团退伍老兵中,勤劳致富的先进典型。

这两个年轻人,这揉馒头的后果,估计连着名的小说家也编不出来!

喜欢战炮岁月请大家收藏:(wuxia.one)战炮岁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