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军事 > 笏剑曲 > 第一百回 清水河三士戏村姑 襄王府四虎争赏酒

笏剑曲 第一百回 清水河三士戏村姑 襄王府四虎争赏酒

作者:王惟福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29 07:45:56 来源:书海阁

1

王风、王雨又在京城呆了半个月,探听到不少军民情报,二人一合计,决定回去复命。这日准备出城,刚到城门边,见一群人围成一圈议论着什么,王雨好奇,钻进去一看,原来是一老妪饿死在街上,只听众人嗟叹道:“好可怜,活活饿死的。”再一细看,竟是曹母,不禁大惊。

王雨退回来告诉哥哥,王风也为之一怔,扒开人群进去一看,果然是曹印的母亲,悄悄退回来道:“曹母可怜,按理我们该将她安葬了,可是我们与她无亲无故,这样做,必引众人怀疑,说不定还招来麻烦,我看这事我们管不得。”

二人疾驰出京,一路打听义军动向,得知李自成打败左良玉占了襄阳,已在襄阳称新顺王,二人大喜,纵马星夜南下。到了邓州城外,听闻百姓传言,邓州也为义军攻取,且由制将军蔺养成率军五万镇守。王雨道:“蔺养成不是号称争世王么?如何变成什么制将军了?”王风道:“也许是闯王做了新顺王,分封手下诸将,给他封了个制将军吧。”王雨道:“管他是王还是将军,既然是咱义军,我们进城讨杯酒喝,打听一下咱自己的人马驻扎在何处,也好尽快回去交差。”王雨说完,策马朝城内奔去,王风也急忙跟上。

二人入城后,见城内一队队的义军来回巡逻,百姓非但脸无惧色,反倒个个喜气洋洋,满大街商铺生意火红,并没有兵荒马乱的景象。王风、王雨牵马信步闲走,只听百姓纷纷称赞新顺王仁义,二人大喜。

正走着,恰好一老者背着一筐红薯过来,王风拦住问道:“大爷,你可听说过破邪立正大元帅唐海的军队驻扎在何处?”

老者道:“唐海元帅?他二个月前给我们分了田地和耕牛,如今到哪里去了却不知道。”

王风喜道:“他如何给你分了田地和耕牛?”

老者道:“老汉是邓州乡下贾庄人,世代受财主恶霸欺压,去年有个朝廷将军叫左良玉的,他带兵来了把我们洗劫一空,我们叫天喊地无人应,大伙儿恨死官军了。两年前听人说闯王仁义,专为穷人打天下,后来又听歌谣唱‘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我们村的百姓日夜盼望闯王,盼了两年才盼来个破邪立正大元帅唐海,说是闯王派来的,他来了后,将左良玉的官军打跑了,又杀了财主恶霸,给大伙儿发了口粮,分了田,还送来耕牛,叫大伙儿自个儿种田自个儿收割,闯王不收咱租税,哎呀,真是菩萨下凡呀。”

王风大喜,问道:“那如今唐海元帅去了哪你不知道?”

老者摇头道:“嘿,这谁知道,义军来回调动,我们百姓只要有田种就行,哪管这个。”

王风、王雨正想找其他人打听,突然来了五个军士问道:“你二人哪里来的,为何探听唐将军下落?”

王风见他们亮刀出来,个个脸露杀机,知道他们将自己和王雨误认为官军奸细了,遂笑道:“在下王风,这位是王雨,我们是唐海元帅麾下将军,半年前奉我家元帅之命外去公干,今番回来交差。”

那为首的军士道:“小的并不认识二位将军,请二位随我到府衙见过我家将军,待验明二位身份,我们自会派人送二位前去找唐海将军。”

王风、王雨随军士到了邓州府衙,果见蔺养成身穿战袍坐于堂上,军士说明情况,蔺养成盯着眼睛看着王风、王雨,突然脸色大变,喝道:“大胆奸细,胆敢假冒义军将军,给我绑了。”众军士得令,一拥而上将王风、王雨绑了个结实。

王风争辩道:“争世王,我们确是唐元帅麾下将军,上次闯王在宜阳开会,我二人就站在我家元帅身后,你与马守应将军坐在一起,怎的不分青红皂白诬我二人为奸细?”

蔺养成哈哈大笑,向军士招招手道:“放了放了,我见此二人有点面熟,又不太确切在哪里见过,故而诈他,既然说得如此细致,想来不会是假,快,快放了。”

众军士放了二王,蔺养成道:“我如今不是什么争世王了,你家元帅如今也不是元帅了,我是制将军,唐海也是制将军,你们十八兄弟除了唐海外,其他的都是什么果毅将军、威武将军,我手下兄弟们他娘的全是什么都尉、掌旅,胜仗打得越多,官反而越做越小,什么世道!”

王雨笑道:“不管闯王封将军什么官,在王雨心里,将军永远都是义军中的真英雄。”王风也道:“是呀是呀,争世王这个封号,天下只有将军你才配得上。”

蔺养成听了哈哈大笑,喜道:“二位将军说话中听,本王,哦,本将军喜欢,来呀,摆酒款待二位将军。”

王风道:“请问将军,我家元帅,哦,我家将军如今驻扎何处。”

蔺养成道:“唐将就在枣阳,吃完酒,本将军派人送你们过去。”

王风、王雨大喜,与蔺养成吃了酒,谢过之后,由郭九、肖平、王凯三名军士带着直奔枣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五人一路奔走,到了一条河边,见有船家正要撑船过河,郭九喊道:“船家稍等,我等亦要过河。”

船家是个老者,见了郭九等人身穿军服,知道是义军,忙又将船撑回岸边道:“哎呀,是义军兄弟,来,请上船。”

五人上船后,船家撑船往对岸而去,郭九、肖平、王凯见船后头坐着两名村姑,二十五六左右,皆青衣布裙,容颜靓丽,各提一篮并排而坐。肖平无事找话,问道:“二位大姐,请问此河叫什么河?”

一村姑道:“叫白河,也叫清水。”

肖平又问:“二位大姐是白河对岸人家?”

那村姑道:“是的,我和妹妹到邓州买饼,现回家去。”

肖平又道:“小人乃闯王麾下军士,争世王属下掌旅肖平,二位姐姐下次去邓州城内,如有什么难处只管找小人,小人定然帮助二位姐姐。”

郭九嬉笑道:“我们肖将军深受争世王器重,前途无量,美中不足的是至今尚无家室,哈哈。”王凯淫笑着看着二位姑娘,嘻嘻道:“有道是,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二位姐姐何不给俺肖大哥留个姓名,日后也好相识。”

此时船已到河中,两村姑见三人粗鲁无礼,心中惧怕,低头不敢回话。

船家先前见是义军,心中欢喜,现在见三人轻浮,遂怒道:“尔等休得无礼,光天化日之下岂容放肆?”

肖平骂道:“老头,休得多嘴,老子杀人无数,不在乎多你一个。”肖平说完,郭九、王凯就已经抽剑出鞘了,船家见状,吓得再也不敢多说。

王风劝慰三人道:“大王军法严明,不要为图一时之快而撞下大祸。”三人都琢磨着王风、王雨是唐海军中的将军,而唐海又是义军监军,万一被唐海知道了必然引来一身麻烦,因而不得不收敛了满肚子的淫意,本本分分地坐下不再嚣张。

到了岸边,五人下船,郭九、肖平、王凯回头怒瞪船家,心中依旧恨恨不已,那船家和两个姑娘胆战心惊,不敢目视。王风王雨强拉着三人走了,再才免了一场祸事。

五人又行走了半日,终于到了枣阳城外,恰好见到一队人马回城,走近一看,为首骑马的却是柳甲、章船、鲁奇,王风王雨大喜,喊道:“三位哥哥。”三人见是二王,不禁大喜,柳甲道:“你们回来了,大哥昨日还念叨着你们呢。”王风问道:“大哥在哪?”章船回道:“就在城里,走,我们一起去见大哥。”

肖平见王风、王雨遇到自己的人,遂道:“二位将军,已到枣阳,我三兄弟就不进城了。”王风道:“烦劳三位相送,请务必进城歇息一夜,明日再回不迟。”肖平道:“不了,多谢将军美意。”见三人执意要走,二王也不挽留,送走三人后,与狼霸、章船、鲁奇一同回城。

2

“三位哥哥去了哪里?看你这样子风尘仆仆的,”王风问道。

“二位兄弟有所不知,攻朝阳城时,守备卢杰拼死不降,大哥下令强攻,这狗官杀我义军三千多人,破城后,这厮不知怎的竟然逃出了城,前些天探子密报,说他躲在九里岗,我三人奉命搜捕,这不,大小官兵一百二十人被我全活捉了来,哈哈!”

二王这才发现,长长地队伍后面还押着百余个俘虏。王雨道:“此贼既然顽冥,杀我三千义军,何不一刀宰了,还押回来作甚。”

章船道:“我也想一刀杀了,可他二人不让。”章船指着柳甲和鲁奇,颇有埋怨的味道。柳甲道:“非我不允,只是临行前,大哥特意叮嘱能活捉时就活捉回去。”鲁奇笑了笑道:“兄弟们对卢杰恨之入骨,都嚷着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船哥,要真依你杀了,咱们就得背着尸体回去,你是愿意押着活人走还是背着尸体走?”

五人嘻嘻哈哈地回到城内,十八人相聚,皆大欢喜,王风见段七和狼霸也在,问道:“去年七姐和狼霸大哥去襄阳后许久不回,大家都很着急,你们何时回来的。”段七、狼霸笑而不答,唐海道:“张献忠见军师有谋,狼霸将军勇猛,邀请他们共同攻打罗山去了。”段七笑道:“随便杀了几个贪得无厌的县吏。”狼霸道:“后来张献忠想留住我们,带我们去了武昌,七姐略施小计,我们乘虚离队回来了。”

说笑了一会,唐海问柳甲、章船、鲁奇道:“听说三位兄弟大功告成,将卢杰活捉了回来?”柳甲回道:“此贼和手下一百二十人躲在乌龟山下一水塘边,被我们一网打尽。”斯仁、叶阳等嚷道:“太好了,卢杰这厮杀我三千将士,须抽筋剥皮方才解恨。”唐海道:“今日上街探查民情,听百姓说,卢杰勤政廉洁,爱民如子,他虽负隅顽抗,折损我三千兄弟,然只要他弃暗投明,我们亦应既往不咎。”枭龙、段七颔首称是。

唐海令将卢杰押来,又令狼霸、鲁奇将一百二十个俘虏分别处置,归顺者编入队伍,拒降者格杀勿论。章船提来卢杰,强令下跪,唐海却令松绑赐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卢杰一脚踢翻王雨搬过去的椅子道:“我乃大明忠臣,你乃天下第一贼寇,我岂能与你同堂共座,卢杰堂堂男儿,可杀不可辱,七尺残躯在此,杀也可,剐也罢,蒸也行,煮也好,君请自便,勿须多言!”说完,仰头望天,神态傲极。

众人大怒,吼着要打卢杰,唐海道:“人言将军勤政廉洁,爱民如子,我看勤政廉洁不假,爱民如子乃虚。”

卢杰怪道:“这是何意?我卢杰替天牧民,解百姓之忧,除百姓之苦,辨百姓之冤,如何不爱民了?”

唐海笑道:“爱有大爱小爱,将军为民解忧,此乃小爱,如今大明朝上自天子,下至县衙差役,满朝文武官吏欺民辱民者比比皆是,恰如一个病入膏肓之人已经奄奄一息,将军你这一株甘草虽有救人之心,又何来救人之功?唐海以为,当此之时,天下义士当挺身而起,举大旗倡大义,救百姓于水火,此乃大爱者也!”

卢杰听了大骂道:“一派胡言,如不是你这天下第一寇将我大明闹成这样,百姓怎会受此劫难!你、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之辈乃当世之盗跖,后世必留千古骂名,休费无用之舌,有种的就快快杀了卢杰。”

众人大怒,一个个叫喊着要杀卢杰,唐海见众怒难制,正左右为难,忽见狼霸、鲁奇押着一人进了大厅,狼霸道:“禀元帅,一百二十俘虏不降者仅此一人,我二人正欲依令斩之,此贼却苦苦哀求要见卢杰最后一面。”

唐海问那人道:“众人俱愿归顺,你一人何故冥顽?你长官卢杰亦是将死之人,你见他作甚?”

那人拜道:“我深受大明朝和卢大人恩德,今生今世不敢忘却,岂能背主偷生?大丈夫自不惧死,然临死前理当拜别恩人,乞求恩准!”

唐海道:“准。”

那人朝卢杰跪下,九磕三拜。卢杰叹息道:“明儿,你尚年轻,何苦如此!”

那叫明儿的人道:“卢大人,老母临终前千万叮嘱,叫我一生追随大人,誓死不负朝廷,今为国而死,有何憾哉!只是,老母生前还交待了一件事,令明儿一定要找到当年代写万能伸冤状的义士,没有他相助,姐姐的冤仇难报,明儿也遇不着大人,所以今日捐躯,虽说无憾,可未曾报答那位不知名的义士,终究愧对母亲。”说完竟痛哭了起来。

唐海、山勇、林源、叶阳、柳甲、章船大为震惊,唐海问明儿道:“你是哪里人士?”明儿回道:“我乃光山县人。”又问卢杰道:“将军可曾在光山为官?”卢杰回道:“我曾在光山县任县令,怎的?”

叶阳朝明儿喝道:“当年给你母亲写万能伸冤状的人正是我哥哥,今恩人在此,何不早拜?”

卢杰、明儿听了大吃一惊。

明儿冲着叶阳怒道:“胡说!”

柳甲近前,扶起明儿道:“崇祯七年腊月,我家元帅六人经过光山境内,途中遇一老妪伏石而哭,询问后得知,老人家独女清儿为恶婿刘雄打死,独子明儿被污吏刘德关入大牢,而她本人告状无门,我家元帅怜之,当时就替老人家写了个万能诉状送与县令,替她伸冤!”

卢杰惊问唐海道:“你写的什么万能伸冤状?”

唐海微微一笑,回道:“人道窦娥冤,窦冤犹见天。世上多少屈,湮灭唾沫间。”

明儿听了,扑通一声跪于唐海跟前道:“恩人在上,请受明儿一拜。”唐海慌忙要扶,明儿推开唐海道:“拜完了,恩人再杀明儿,明儿绝无半句怨言。”三拜后又道:“当年姐姐含冤而死,我与母亲也曾怨天恨地,我也曾想过去投奔十三家七十二营八十一反王,后来恩人代为伸冤,卢大人本公执法,恶人刘雄被斩,恶吏刘德被杖,母亲叮嘱道:‘大明尚有清官如此,我儿当永远忠孝,切莫忤逆。’后来临终时再次叮嘱:‘我儿定要找到代写诉状的义士,拜谢他大恩大德。’母亲死后,明儿追随卢大人忠孝朝廷,今日又拜谢了义士,已经完成母亲遗愿,虽死无憾!”

说完再拜,而后起身,与卢杰联袂并立,卢杰道:“唐海,请速斩我和明儿,以全我二人忠孝名节。”说罢,二人携手而去。

斯仁、叶阳抽出刀剑要杀,山勇止住,问唐海道:“大哥?”

唐海满心地悲痛,回道:“义士杀人,论善恶不论恩仇,论是非不论利害,他二人要求名节,我唐海岂能失了自己的名节,由他们去吧。”

快要走出大门的卢杰听了,停住脚步对明儿道:“早听闻天下第一寇是个义士,破邪立正不枉一人,他今日虽不杀你我,可我二人一旦走出军营,不知晓的人反说你我投降变节被唐海给放了,那时如何辩解!”明儿道:“大人说的是,莫如撞死于大厅之上,以杜小人之口。”卢杰喜道:“正合我意。”二人说罢,竟直往大厅的柱子上猛撞过去,双双死于名节之下。

众人大惊,唐海叹息道:“百姓何求?大明朝只要稍微对百姓好一点,何至于烽火连天,闹得天下鸡犬不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3

是夜,唐海命摆宴为王风王雨接风,十八人围成一大桌,边吃边叙,唐海将义军从洛阳出来后,东征中原,攻取襄阳等情况向二王说了,并道:“闯王在襄阳称王,置文武百官,我也不再是元帅了,封为制将军,阿拉太、龙哥、山勇、世安为果毅将军,唐喜、林源、叶阳、斯仁、柳甲、章船、秋光、狼霸、金子,与你兄弟等十二人为威武将军,七姐为军事。”

王风也将在京城的活动经过向众人叙说了一遍。得知曹印不仅行法无门,而且还被逼泪斩爱徒,自己身陷囹圄,老母也饿死在大街之上,众人唏嘘不已,唯叶阳、斯仁、章船三人拍手叫好。

叶阳道:“痛快,痛快,他想抓我们,反把自己抓进去了。”

章船道:“现在曹印在大牢里,怕是连肠子都悔青了。”

斯仁道:“这等不识好歹的人,下大牢活该。”

唐海叹息道:“曹印此人胸有大志,心优天下,可惜过于迂腐,成了一个法痴,将来我等功成之日,一定要请他出来为官,新朝正缺他这样的贤才。”

山勇道:“到时候让他看看什么叫天下大同。”

段七道:“将军,你认为闯王能给天下百姓一个公义世界么?”

唐海道:“我们义军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将来一统天下,君臣同心,官民共乐,何愁天下不公?”

阿拉太道:“闯王虽然军纪严明,然难禁数十万军士,近日我与斯仁到襄阳去,一路上发现亦有不少扰民的义军军士。”

王风道:“是呀,今日送我们来的三个军士就罔顾军纪,公然调戏同船渡河的民女。”

王雨道:“蔺养成对自己做个制将军耿耿于怀,似也不服管束。”

唐海道:“闯王手下军士多半是流寇出身,骄横跋扈也不足为奇,不过,只要他一心为公,不忘誓言,迟早会打出一个太平天下来。”

段七道:“但愿如此吧,说实话,我对他的期望越来越小了。”

阿拉太道:“我也是。”

柳甲道:“将军一片赤心,就怕闯王麾下诸将不是。”

唐海笑道:“众位兄弟莫要猜疑,连年厮杀,军士们血气方刚,难免不会出点儿违纪的事,日后天下太平,再用律法细细调和,虽不敢说实现天下大同,但要做到国泰民安,想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金子想到了陈伦被自己给冤死了,遂道:“即便真的国泰民安了,要想完全做到不枉一人怕也不易。”

唐海道:“均田免粮,百姓安居,再用律法制贪,约束官吏,我想定能实现。你看,我们的军士不就没有滥杀无辜的吗?”

正说间,军士来报:“将军,大王传令,命各军主帅明日到襄阳城中王府议事。”唐海道:“知道了。”众人又饮了一会,然后散席各自回营。

4

次日一早,唐海带领段七、阿拉太、斯仁、山勇、世安、柳甲、金子,以及五十名卫士骑马来到襄阳,此时各路将领聚齐,李自成于王府中大摆筵席,令众将入座,每人先饮三碗醇醪,以庆祝数月来连战连胜。

放下碗,军事宋献策起立道:“诸位将军,今日大王聚众将于此,为两件事。其一,败将孙传庭死灰复燃,率军二十万东出潼关。据报,这一次,他以义军叛徒副总兵高杰将中队,以四川总兵秦翼明出商雒为犄角,以延绥总兵王定、宁夏总兵官抚民为后劲,以山西总兵白广恩统火车营,以副将牛成虎、卢光先为前锋犯我边境。另据探马来报,河南总兵卜从善、陈永福将洛阳官军三万,左良玉将九江官军十万逆江而上夹击,企图围剿我义军于襄阳。”

众将闻言立即骚动起来,有大骇者,有大喜者,有窃窃私语者,有高声嚷嚷者。

李自成站起来笑道:“孙传庭当年败孤于潼关,立了大功,崇祯却将他下了大牢。后来,他在朱仙镇、郏县被孤打得丢盔弃甲,崇祯却将他由陕督晋升为兵部尚书。众将军,大家说崇祯皇帝怪也不怪?”

众将听了哈哈大笑,一个个嚷嚷道:“崇祯皇帝如此糊涂,如何配做天下之主?”

牛金星道:“大王当顺应天意,即皇帝位,救民于水火,建万世之基业。”

众将大喜,都道:“请大王顺应天意,即皇帝位。”

李自成笑道:“多谢众将好意,孤但求国家太平,百姓足食,岂敢复有他望。”

宋献策道:“襄阳虽富,四面受敌,不宜定都,莫如击败孙传庭后,趁势取了西安,而后再定大计。”

李自成道:“孤正有此意。”

蔺养成嚷道:“高杰、白广恩乃义军叛徒,此役定要活捉他二人,将其碎尸万段。”

李自成道:“岂止高杰、白广恩,此役要连同孙传庭这个兵部尚书一并灭了。”众将大喜,都道:“对,灭了孙传庭。”

惠登相问道:“军师,那第二件事是什么,快说来大家听听。”

宋献策道:“其二嘛,罗汝才、贺一龙暗通朝廷,阴谋残害义军,幸被闯王识破,已斩于帐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此语一出,众皆惊悚,一时间大家面面相觑,不知所措。罗汝才号称曹操,起事十余年,勇谋兼备,算是义军之擎柱,贺一龙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数年拼杀,官军闻风丧胆,二人先与张献忠合兵一处纵横江湖,去年又投在闯王麾下,与众将并肩作战,刹那间如何就通敌了?

唐海见众人惊疑,遂笑道:“此二贼贪图富贵,自毁前程,落此下场,乃咎由自取。幸好大王慧眼识奸,及时铲除叛逆,使我等免遭灭顶之灾,实在可喜可贺。众将,我等敬大王一碗如何?”

唐海举起酒碗,段七微微一笑,也端碗高举,惠登相、蔺养成、贺锦、刘希尧等将见状,亦一个个跟着举碗,牛金星、李岩、宋献策、李双喜、李过、田见秀等大喜,举碗言道:“多谢大王为我等锄奸。”

众将都举了酒碗,独阿拉太等人端坐不动,唐海看了一眼他数人,阿拉太等人再才缓慢地端起酒碗高高举起。

李自成见在座众将皆都举碗,再才笑了笑,端起碗来道:“斩杀叛将乃孤职责所系,何必言谢?来,孤与诸将同饮此酒,日后生死相依,祸福共与。”众将大喜,一饮而尽。

李岩道:“大王,听闻朝廷为了对付我们义军和辽东清兵,招募了一批蒙古骑兵,须得提防。”

贺锦道:“蒙古骑兵有何惧哉。”

蔺养成道:“唐将军手下不是也有两位蒙古大将么?”

贺锦“哦”了一声,问道:“哪两位?”

唐海用手指指阿拉太和斯仁,笑道:“这位阿拉太将军,这位斯仁将军,他们都是蒙古人。”

阿拉太和斯仁向众人拱手行礼。贺锦道:“听说蒙古人摔跤厉害,刀法也不错,不知二位将军擅长摔跤还是刀法?”

斯仁道:“我一刀下去能砍下一颗马脑袋,我哥哥,哈哈,随便一绊就能绊倒三头牛。”

忽听一人哈哈大笑,大家一看,是贺锦身后坐着的一大汉,此人笑毕,起身拱手朝阿拉太道:“在下乃贺将军手下偏将栾雍,自幼爱好摔跤,愿向阿拉太将军讨教摔跤技法,不知肯赐教否?”

贺锦呵斥道:“栾雍,大王面前休得逞能。再说,你若赢了,岂不驳了唐将军面子!”

唐海正想说话,阿拉太抢先笑了笑道:“不妨,都是一家人,谁胜谁负不都一样。”又对唐海道:“将军,阿拉太也想向栾将军学几招摔跤技法。”

贺锦道:“好。”又对李自成道:“大王,二位将军既然有此雅兴,不若允了他们,一来让众将乐上一乐,二来也见识一下蒙古摔跤技艺。”

李自成喜道:“好,都是自家兄弟,二位将军点到为止,我这里有佳酿一碗,赏与赢家。”众人大喜,都连声道好,大厅内顿时沸腾起来。

阿拉太和栾雍走到中央,各撸衣袖,阿拉太首先一个拿臂揣,栾雍顺势一个撕偏门揣,阿拉太用力镇住,再一个夺臂崴将栾雍摔倒在地。

从开始到结束也就一口茶的功夫,众人无不叫好。栾雍不服,起来欲抓阿拉太,又被阿拉太顺手一牵搁倒。众人大声喝彩,栾雍起身再扑过来,阿拉太拦腰抱住只一摔,栾雍第三次翻落地上。

李自成见二人技力悬殊太大,乃道:“蒙古人擅长摔跤,因此略胜栾将军一筹,不足为怪。好了,二位将军到此为止,来,请阿拉太将军满饮此碗。”

栾雍憋红着双脸,极不服气,但大王下令,又不敢违抗,只得退回。阿拉太饮过酒,谢了大王,尚未归座,贺锦身后又一大汉起身道:“大王,末将仰慕斯仁将军一刀断马首的刀法,请与斯仁将军耍刀助兴。”

唐海见是贺锦弟弟贺绣,笑道:“摔跤乃蒙古人专长,至于舞刀,蒙古人如何是我汉人对手?况且贺将军刀法精准,众所皆知,以我看大可不必比试了。”

李自成也道:“是呀是呀,论刀法必是贺将军胜。”

斯仁大不服气,争辩道: “大王如何小瞧俺斯仁,斯仁一刀断马首之功并非吹嘘。”

李自成见说,哈哈一笑道:“斯仁将军果然直爽,好,既如此,二位将军也是点到为止,不可伤了兄弟和气。”

贺绣道:“末将贪杯,也想请大王赏酒助兴。”

贺锦骂弟弟道:“放肆,岂能向大王索要赏赐?”

李自成笑道:“贺绣将军所请合情合理,孤方才赏酒给摔跤赢家,现在比试刀法,岂能无赏?”李自成站起来,亲自倒了满满地一碗酒道:“胜者饮此佳酿。”

斯仁、贺绣领命,各抽朴刀立于中央,相互对视一会后即砍杀起来,那贺绣与哥哥贺锦自幼习武,刀法纯熟,斯仁虽然力大,论刀法略差一筹。二人战了一阵,斯仁一刀砍空,落在地上,贺绣舞刀猛砍斯仁双手,斯仁急忙躲避,不得已松手失刀。

贺绣大喜,自以为赢定了,欲舞刀冲来,不料乐极生悲,一脚踩到斯仁落在地上的刀面上,脚下一滑,身子向前一扑,整个人趴在了地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斯仁见状,暗思:我失了刀,在众将面前丢了面子,也须将他手中的刀踢掉方可。于是抢步上前朝着贺绣拿刀的手猛踢一脚,将他手中的刀踢飞了去。

双方都丢了刀,也算是打了个平手,然而事情却并未就此结束。斯仁用力过猛,贺绣手中的刀被踢飞后,直直地朝唐海飚飞而去,在场众人大惊失色,一时“哎呀!”“啊!”“糟了!”“危险!”等惊呼声此起彼伏。

正在大家惊出一身冷汗之时,只见唐海左边的世安,右边的山勇二人闪电般出手,山勇的右手在离唐海两尺多远处牢牢的抓住刀柄,世安右手食指和中指在离唐海脸庞四五寸前死死夹住了刀尖。

最受惊吓的摸过于斯人了,若非山勇和世安手快,此一脚下去,自己算是亲自杀了自家大哥。

如此惊险,大殿内所有的人都吓得目瞪口呆,目光一起聚焦在唐海身手,唐海端坐原处,纹丝不动,见山勇和世安将刀制稳,方微微一笑,抬手将刀接过来仔细端详一番道:“好刀。”然后走到殿中,将刀交给呆若木鸡的贺绣。

唐海对李自成拱拱手道:“大王,贺将军先将斯仁的刀砍落地,贺将军赢了。”

贺锦道:“斯仁将军先丢的刀,我弟贺绣先倒的地,以我看,算是平了。”

李自成道:“既如此,二位将军算是打了个平手。”李自成又倒了两碗酒道:“二位将军好武艺,来,孤敬二位将军。”

斯仁、贺绣虽然各自不服,但也不敢违拗新顺王旨意,只得上前端了碗,谢了李自成后将酒饮了。

喜欢笏剑曲请大家收藏:(wuxia.one)笏剑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