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 第67章 进展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第67章 进展

作者:我想吃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10 04:55:33 来源:88小说

王府的被子又松又轻,被熏是很香,是股未曾闻过的好闻气味儿。屋子里的香炉依旧往外冒出缕缕青烟,不断地散发着另一种香味。这是祝缨此前从未感受过的。

再打量一下这屋子里,虽然只是客房的厢房,该有的都有、且都比她之前用过的好了不知多少。已经很晚了,祝缨把这间屋子寻摸了一遍,又检查了一下门窗、房顶,就把衣服放在床边,将一只烛台掌到床头最后扫视一回屋子,吹灯睡了。

她生来粗糙,稻草堆上也能睡,绣床上也能眠,案子没有查明白,她居然倒头就睡直入黑甜乡。

直到迷糊间听到外面有响动,祝缨睁开眼来,眼前一片昏暗——天还没亮。她反应了一下,才揉着眼睛爬起来,点着了点,匆忙穿了衣服,把门拉开。

“吱呀”一声并没有惊动多少人,大部分的仆人都往郑熹跟前伺候去了。跟着郑熹来的郑府的仆人与祝缨也相熟,他们也要先服侍了郑熹才有功夫来提醒祝缨。好容易郑熹跟着腾出点空来,一个小厮匆匆往祝缨这里赶,却见祝缨已经穿好了衣服。

来人笑道:“三郎起来了?哎,你这头发毛了,我给你把头梳好了再去见七郎吧。”

祝缨摸摸头发,说:“我自己拢拢就成啦。”

“那怎么成?被人看着了要笑话的。放心,我虽不是七郎的梳头丫环,手艺也还是可以的。”

祝缨被他的热情弄得哭笑不得,心道:我正好可以试一试这些富贵门第生活是怎么样的。

被来人梳好了头,还给她打了水之类,祝缨渐渐压下不自在,心道:原来豪门生活是这个意思!现在已是如此,郑大人、老太妃他们就更不用提了。被人伺候时,果然是不一样的。

等收拾好了,郑熹那边全套的妆束也才将收拾妥当。祝缨两人赶紧去见他,郑熹道:“唔,起得倒早,不困么?”

“有点儿,我以前也熬过夜,这也不算累。您要是问案子,我还得再捋捋。”

郑熹道:“一大早不说这些。”又让人给祝缨安排饭食,吃完了跟自己一同回宫。

祝缨道:“我跟长史约好了呢,再瞅一眼嫌犯再走。您上早朝不能耽误,我一会儿看完了人就去。”

郑熹微一皱眉:“也罢。”说完去舅舅那儿蹭个早饭去了,岂料老太妃惦记外孙,难得也起了个大早,将人叫到自己房里,看着他们吃饭。老太妃习惯晚起,今天起来之后精神不太好,也吃不进去东西,喝点参茶看着儿孙们吃饭。

郑熹说了一句:“我带来那个孩子,安排他用饭之后见一见长史,他们有约定。办完了事,他自会回大理寺。”

老太妃道:“人到了咱们家,还用你再操心?”府中有眼色的人闻言就去给祝缨安排妥了。

祝缨这边不多会儿功夫收到了两食盒吃的,太妃那里命人送出来的比头一份儿要好很多。祝缨也不客气地又吃了一些,心道:可惜了,要不是在王府,我还能问一问可不可以把这几样没吃完的带回去给爹娘也尝尝。

她既谨慎,就不把这份遗憾表露出来,吃完了,漱了口,看天还没大亮,就问:“郑大人出门了吗?”

得知还没有,就请王府仆人引路,到门口送一送郑熹。郑熹见她出来了,笑骂一句:“不是说要见长史的吗?又冒冒失失地过来做什么?”

高阳郡王看也没再看祝缨一眼,就说:“是个懂事的孩子。景文,你们既然有约,你便看顾一下这个孩子。”

祝缨看看那个应声的“景文”,就是长史,猜了一下,就猜这是长史的字,她对长史拱一拱手。长史应了郡王的话之后,又对祝缨点了点头。

同时,郑熹道:“也有叫人头疼的时候。”扶了舅舅上马,他自己也乘马而去。

长史与祝缨一同目送他们离去,就对祝缨说:“睡得还好?可用过饭了?”

祝缨道:“都很好。府里很舒服。”

长史做了个“请”的手势,两人往府里走了一段,祝缨才从怀里掏出昨天长史给的供词,道:“多谢,已经看完了。”

长史问道:“如何?”

祝缨还是说:“现在还说不好。据您看,府中有何异样?”

长史道:“要有异样,岂不早去追查了?”

两人就说一点案情的闲话,祝缨看出来长史不肯多言也就不敢深问长史,只闲说:“这么大一笔财物,他们的胆子倒是很大的。”

长史道:“可不是。”

很快就到了关押嫌犯的地方,这里光线也暗,也是半个地牢样的,火把已经灭了。长史命人点起火把,拿帕子掩住鼻子往里走。祝缨闻着这牢房的味儿倒是适应得不错,牢房,她还是比较熟悉的。

嫌犯们都吃了些苦头,见人来了,睡眼惺忪的,哼唧着说自己冤枉之类。长史问祝缨:“你不问问?”

祝缨道:“我可别在这儿露怯。审问的人一露怯是壮贼的胆,以后您再审问他,他因着这一股胆气愈发要顽抗了。我看两眼就成。”

她在这王府的地牢里转了一圈儿,地牢看守也还算严密,里面的人年纪从中年到青年不等,看身上的衣服都还不错,有几个人穿的还是王府给发的衣服。再看他们的样子,比起乡间的农夫,称得上是细皮嫩肉,与真正细皮嫩肉如郑熹、陈萌,又是做过活计的样子。

看完了,祝缨说:“好了,我看完了,打扰了。”

长史道:“本是因为我们府里的事累你过来一趟,我送你出去。”

祝缨还没出府,就被人截住了,来人说:“奉王妃的命,来请问评事。”

长史道:“是王妃还是太妃?还是殿下出门前有吩咐?”

来人是个伶俐的小宦官,道:“王妃为了回太妃的话,先问上一问。”

祝缨一则估算着去大理寺应卯的时间,二则也觉得这小宦官说话味儿不对,便说:“要说案子,现在问,且还没有头绪。一有眉目,我自会上报。”

长史道:“既然如此,就你便先去宫中应卯。你一外男,不便入见王妃,叫他们代传就是了。”

祝缨对长史笑笑,又对小宦官拱拱手:“告辞。”

——————————————

祝缨赶到宫门的时候,正是与她职事相仿的一些小官儿进宫的时候,熟悉的人彼此问着好。大理寺也有两三个同僚与她差不多时候到了宫门口,都在验身份。

左评事笑道:“今天没见你带肉饼了。”

祝缨道:“早起多吃了一些,觉得不太饿就没带了。”

苏匡从后面也走了过来,吸吸鼻子,说:“好香!小祝你这是蒙哪家小娘子款待了?”

左评事微皱眉,道:“宫门口不要说这样轻狂的话,叫御史听到了,倒说我们大理寺的人不正经,净说些浮浪的戏言。”

小娘子就没有,老太妃倒有一个。

祝缨也闻了闻袖口,道:“是有香味儿么?我没见过什么小娘子呀。”

左评事道:“京城能人异物多得是,好东西也很多,胡商那里有异香,你碰一下熏的手绢儿,手还能香三天呢。你们两个到底年轻,不要少见多怪,叫人家笑话咱们大理寺。御史说一句,就要郑大人他们解释,郑大人他们回到大理寺,咱们大伙儿一块儿挨训!”

祝缨道:“哦。那老左你见过很多奇珍趣闻了?讲讲呗。”

左评事道:“没心没肺的小东西。还不快去应卯!”

三人回到了大理寺,签了名,祝缨就缠着左评事:“趁着他们还没下朝回来,讲讲呗!”

左评事却又不讲了:“闹什么?你不去胡大人那里了么?”

祝缨对苏匡吐吐舌头,抱着自己的文具跑了。左评事又真真假假地对苏匡道:“小苏你呀,逗他干什么?听说,就这一二年,你一个主簿跑不了?什么时候有好事儿?可不能忘了我们呀。”

苏匡又矜持又微有得意,说:“还不定呢。眼下最大的是龚劼的案子,我并没有参与多少,恐怕是有些难的。”

左评事道:“那可说不好,几位大人新来,总要有些自己称手的人不是?”

两人闲扯两句,左评事就说:“哎哟,总是你这样年轻人的前途好,我们老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罢了,我撞钟去了。”

苏匡心知左评事对自己也不是真心,但是左评事的话听着顺耳,他也就笑着应付几句。左评事一忙,苏匡也自忙去了,只是这一早上他的心就有些不定,总想着:我为郑大人也算出了不少力了,照说我也该升个主簿了,看郑大人的意思对我也没有不满。快到冬天了,再晚,这主簿的告身也该下来了吧……升迁自然是越早越好的。否则,年纪一大,难道要像左、王那样在从八品里混一辈子?

又想做了主簿就是从七品了,得置办些新行头。

他想了很多,又想到了祝缨,这小子运气太好了!自己在大理寺熬了整五个年头了,眼前晋升有望,大理寺出事了,他被打回了原形。亏得自己机敏,果断投到了郑大人门下,抓住了复核、清查的机会,才有这一次的晋升。祝缨呢?没用磋砣岁月,进来就遇到了郑大人,丁点儿不用被之前大理寺渎职案困扰。

他正想着心事,郑熹等人下朝回来了,三人碰头略说了说今天的安排,便各忙各的了。苏匡尖着耳朵关注着郑熹的举动,思忖要寻一事去找郑熹,好制造机会与郑熹再套套近乎。他这边合适的理由还没想好,郑熹那里已经叫他过去了。

苏匡忙正了衣冠过去,得到了一个好消息:“你回来也有些时日了,该接着干事了。”

“是!但凭大人吩咐。”

郑熹轻描淡写地扔下一句:“龚劼的案子还没了,你年轻力壮,先帮着理一理案卷吧。”

苏匡喜悦的心情没能完全压住,漏出了一丝兴奋:“谨遵命!”

郑熹道:“去吧。”

苏匡脚步轻快了三分,一面想着龚劼案是个好机会,有这个案子,主簿稳了,司直也不是不能想的,一面想是明年就琢磨着说亲呢,还是借着郑大人这做一番事业的东风,搏个三、五年,升个司直或者大理寺丞后再求娶个淑女?

才跨出门槛,就听郑熹吩咐房中小吏:“把祝缨叫过来。”

苏匡的心从天上落到了地上,稳住了。

————————————

祝缨到郑熹跟前的时候,苏匡已经走远了。

祝缨给郑熹行了礼,郑熹往椅背上一靠:“你倒还有精神!猴儿托生的吗?”

祝缨道:“恐怕不是。猴儿那么精,怕不想托生成我。”

郑熹被她逗笑了:“坐。”

等祝缨喝了口茶,才问:“怎么样?”

祝缨坐直了身体,说:“您是问失窃的案子,这……得看您了。您想管得多深呢?”

郑熹骂道:“小王八蛋,你从来就猴精一样,知道你在为我着想呢。”

祝缨腼腆地笑笑:“也是因为这案子真挺难的,查么,我还得些时间。也只有五、六分的把握。您说的对,是我有点托大了,穷人家、小富之家的事儿,我看一眼就得,谁是谁非没有叫它过夜的。王府这样的深宅大院,是我见识浅些、看不透,然我还是有些自信的,并不想就认输。”

“知道。说说。”

祝缨认真地说:“都知道是内鬼,可是这么大宗的失窃,我怕后头水太深,您跟亲戚那儿不太好处了就。”

郑熹道:“这个不用你来操心,你只管查出实情。”

祝缨又说:“府里好些秘密呢,我既不知道哪样是忌讳不能问,也不知道哪些是与案子有关的。自己打探呢,也不一定能打探得到,又费功夫。”

郑熹道:“胆子倒大,王府也是你能窥探的?”

祝缨道:“那您好歹告诉我点有用的,譬如,您哪个亲戚缺钱花呢?”

郑熹喝道:“大胆!”又恢复了颜色,道:“你道我没想过么?”

祝缨道:“那您?”

郑熹想了一下,道:“代王府向来豪富。”

祝缨看郑熹这个样子,也是不会把舅舅家的**告诉一个半道上拣回京的小官儿的,想来自己与郑熹关系也没好到这个地步。她心里也有了主意:我只管查,告诉你多少就不一定了。你再告诉你舅舅多少,那随你!

她说:“您有限期不?宽限我两天,我用力查!”

郑熹叹道:“本想借重你追踪痕迹的本事,倒也不必太用心。”

祝缨道:“您就当我是闲的发慌,自己要找点事做。您放心,我不给您惹麻烦。”

郑熹道:“也不要耽误了正事。好好干!也好像苏匡一样,来帮我办龚劼案。”

“是。”

祝缨心里并不急,龚劼案?别说是她,就是苏匡,这么参与进去也是打杂。龚劼案是一串案子,除了龚劼本人,还有些党羽,党羽们又各有自己的亲朋好友。隔个十天半个月的,就有一个龚劼的亲信被流放或是贬斥回家。办了这么久,这一串子还没办完哩。

祝缨咬着舌尖出了郑熹的屋子往胡琏那里去,半路上一个人杀了出来往她面前一拦。祝缨歪歪头:“苏兄?”

苏匡抱着一叠案卷等她很久了,却又只装成故意路过,说:“怎么了?看着点儿路,万一撞到上官就不好啦。”

祝缨笑得天真:“嗯!多谢苏兄提醒。”

“想什么呢?走路都分神?”

分个屁!祝缨心想:我走得好好的,是你跳出来的!

她却说:“好奇怪,我也没有不认真干事呀,郑大人怎么叫我要上点心在正事上呢?”

苏匡笑笑,想抬手,发现自己正抱着东西,只得言语上安慰:“郑大人是看你年纪小,多关心你几句呢。说起来,咱们这儿,数你年轻,就该有些年轻人有活力的样子,别老气横气的琢磨上官的心思,上峰叫你琢磨透了,还是上峰么?”

“苏兄说的是,反正也想不明白,不如自己玩自己的。”

“就是。人呐,一想多了,还是琢磨自己琢磨不透的事,人的精气神就变得不对了,疑神疑鬼,看着就像个疯傻了的痴子一般了。坦坦荡荡的,目光清正、仪表姿态也会好,更能得人喜欢呢。”苏匡说着,拔了拔身姿。

祝缨也跟着拔了拔腰:“哎,那我去了!你也别站着啦,手上的东西怪沉的,是什么呀?”

“一些卷宗。你去吧。”

祝缨真就在胡琏那里认认真真地观摩了一早上,帮胡琏又把案子需要的卷宗、口供、旧年供参考的档案之类准备好。令她失望的是,这是一桩官员失手杀人案,与她现在想要弄明白的王府失窃案并不一样,没有可以借鉴的地方。

——————————

到了下午,祝缨从宫里出来,就去找老马。

祝缨想得很简单:丢了的东西在哪里?

金银可以花用,有印记也不怕,金银质软,完全可以抹去。珍贵的物品呢?还有香料。虽然不懂香料,但是祝缨知道许多香料是很贵的,反正是她这样的穷鬼用不起。王府的东西,别说穷鬼了,一般人家也用不起,一用就露馅儿了。

就像左评事说的,有一种异香,熏过的帕子摸一把手都能香好几天。虽然不知道真假,但只要有三分影子,这些东西在普通人那里就瞒不住,必为人所知——除非不用它。

不用,要么是送给用起来不会被怀疑的人,要么就是——销赃!

老马是京城的老贼,贼,必然是要销赃的。

老马虽然是个贼,但对熟人还有几分诚实,告诉祝缨落脚点,祝缨到了那里果然就找到了他。

老马看到她,笑道:“三郎,贵足贱地。”

祝缨不客气地在他的桌子对面坐下,摸了一串钱,往水牌上点了几样点心、要了一壶好茶,请老马一起吃喝。一边让老马,一边说:“无事不登三宝殿。”

老马道:“你是个心里有数的人,找我,就是用得着我。你只管说。”

祝缨道:“我要是有些不方便使的东西,想要换钱,你有什么门路?”

老马的目光闪了一闪,又恢复了平静:“三郎要是急用,往当铺里一送不就成了?还是……来路有些含糊?”

祝缨点点头。

老马心道:你小子一个大理寺的官儿,找我一个贼,问这个,怕不是问销赃?我却不好出卖道上的朋友。

然而祝缨虽是官身,又与他曾是狱友,也算是半个道上的朋友。

老马凑近了,说:“三郎,给我交个底儿,自王大人上任以来京兆地面就没什么大案了。你这是……”

祝缨会意:“与道上没关系。是受人之托,一些家务事。”

“哦——”老马就懂了,说,“有不孝子孙偷家了?还是哪家的下人弄鬼?”

“你是明白人。”

老马道:“原本有几路,后来呀,都被王大人打跑了,现在只剩几处了,”他伸手蘸着茶水在桌子上画了个简单的图,“这里,这样走,这一家当铺收些衣服、首饰,当死当。他们自会分拣,或拆了珍珠宝石另作他用,或溶了金银另打首饰器皿。”

又指一处,是个金银铺子,乃是收费的帮忙抹印记,或者重铸。

另有一处是兑钱的,拿了金银过去,它给你兑换。这收了的金银之类,他自家或溶了,或去别的地方花用。

还有一个当铺,主要收些古玩字画之类。

中间的费用不小,估价也会比较低,赃物嘛!

祝缨道:“好麻烦,就没有一处能收了这许多的?”

老马笑道:“有!那不是做得极大了么?出头的椽子先烂,在京兆地面上,不等烂,先叫王大人给锯了。再有其他的,都是各府自开的当铺,背后有官面上的人护着,也不指望着这旁门左道谋生,收些东西只是顺手。”

祝缨谢了他,老马道:“不用谢不用谢。别的也不用说,咱们是什么交情?太见外啦。”

祝缨笑道:“那好,我就不与你客套啦,以后有事再找你?”

老马一脸懊悔,恨不得抽自己两个嘴巴。

祝缨大笑:“逗你的。”

她笑完了,从老马那儿出来,转身就去了老马所说的当铺。当铺,祝缨是很熟悉的,祝家虽然穷,但是破衣烂衫也能搜出来一点。米缸光了、地里又挖不出野菜的时候,张仙姑就会当一些东西,三文不值两文的,换顿半饱的饭吃。

之后视手头的钱银紧不紧,决定赎不赎。过了期的东西就都归了当铺了,当铺再将这些低价质押来的东西略一收拾,高价出售。

祝缨且不去猜王府内部究竟是什么人干的这个事,也不去管这个人是主是奴,先找着东西,再说!

顺藤摸瓜可比坐着猜测强多了。不找金银,是因为这东西更容易抹去痕迹,不好追查。

祝缨一摇三晃的,进了一家老马说的当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