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 第298章 直臣 岂不闻齐桓之祸?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第298章 直臣 岂不闻齐桓之祸?

作者:我想吃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10 04:55:33 来源:88小说

殿内一片死寂,众臣鸦雀无声。

君臣心中怎么想的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人,只有昆达赤这个“外人”还能有心情上下观望。今天他觐见是一件大事,站位靠前,方便他看到了皇帝阴沉的面容。皇子们则与皇帝截然相反,他们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表情,其中的期待之情昆达赤非常理解。

大臣们也有沉得住气的,也有沉不住气的,沉不住气的好像是有点开心。昆达赤又找到了祝缨,只见她面不改色,看了一眼立在正中的那个官员,又转正了脑袋,好像这个人说的不是立太子,而是午饭照旧。

其中最为可笑的是站在皇帝身边的一个不公不母的家伙,他看着像是比所有人都急,一张白脸上的褶子全都挤出来了。他站得很正常,昆达赤硬是能从他身上看出一股子猴子着急抓耳挠腮的味儿来。

只静了一瞬,殿内的喘气声便陡然放大,跪在中间门捧着笏板的人跪得像块石头,丝毫没有退让的迹象。

王云鹤与施鲲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两人对望一眼,同时深吸一口气,出列站到一边。在朝上,丞相被点名指出了错误,也须得有个形式上的表示,接下来如何端看皇帝如何表态。他们是最早向皇帝进言要再立储君的人,但是皇帝一直拖着不肯答应,此时并不想为皇帝担这个事,将手一揣,他们将这早就该解决的问题还给了皇帝。

只有礼部尚书站了出来喝斥道:“这也是你能议论的?”

原来,这人是礼部的一个郎中,从五品,刚刚够得上今天来早朝。皇帝对立太子的事情的抗拒是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的,礼部尚书万没想到这货能给自己捅这么大一个篓子。正有番使哎,皇帝正高兴呢,给他兜头浇一盆冰水?你怎么想的?

他不喝斥还好,跪着的人将脖子一梗,又特意将他给点了名:“尚书为礼部,难道不知道国家要立储的道理?我之前已写了三封奏疏,都石沉大海。你这么做,是有什么图谋吗?”

礼部尚书当然应该早立东宫,羞怒之下喝了对方的名字:“夏龙时!你放肆!”

夏龙时道:“放肆就放肆吧,东宫久悬的危害,衮衮诸公都不知道,也只好由着我放肆了。”

礼部侍郎温言劝道:“你且退下,立储之事岂是你一言建议就能仓促决定?”

夏龙时钉在地上一动不动:“自先太子薨逝至今有几年了?这也能算得上仓促吗?这些年,君臣都不考虑这件事的吗?这是什么道理?”

皇帝勉强回过神来,紧紧握着桌上一方镇纸,用力砸了砸御案,众臣都看了过去,皇帝缓缓地道:“太子薨逝,朕甚痛心,卿且退下,容朕慢慢想来。”

夏龙时道:“天子无私事!先太子薨逝,天下同悲,圣天子抚育万民,非止此一子。”

他脖子上的青筋暴了起来,寸步不让。

皇帝血气直往上涌,蓝兴担忧地抢前一步:“陛下。”又焦急地往下使眼色。下面,王、施二人正在一旁“等候发落”,其他人没一个说话的。他又看向郑熹,郑熹捧着笏板恭恭敬敬地站着。

不愧是做过礼部尚书的人,仪态真是没得挑。众臣上朝不能直视天颜,皇帝高坐,下面君臣微微低头,他们要是不抬眼,根本看不到上面人的眼色。蓝兴真真俏媚眼做给了瞎子看。

其他人也都有样学样,几个皇子更绝,兴奋、紧张之中低着头眼睛偷偷上瞥,一个一个像是在翻白眼。

只有一个昆达赤站在人堆里很显眼,可这有什么用?

蓝兴只得又小声叫了一声:“陛下。”

皇帝太阳穴上突突直跳,喘着气说:“丞相留下,退……”他顿了一顿,看到了昆达赤,“鸿胪,伴王子回馆。退朝!”

众臣参差不齐地躬身。

此处是大朝会的地方,皇帝与重臣开小会不在这里,皇帝与王、施二人往后走。

祝缨几步赶到骆晟身边,路过夏龙时,这位仁兄还直挺挺地跪在那里,路过他的人多数投以钦佩的目光。到了骆晟身边,这位驸马还没缓过神儿来,问祝缨:“这可如何是好?”

祝缨道:“先把西番使节送回四夷馆吧,这回可止不住人议论了。”

骆晟苦笑道:“千防万防……”

祝缨对他摇了摇头,示意不要多说话,两人闭了嘴,去找昆达赤。昆达赤在通译的陪同下正朝他们走过来,祝缨通过通译对昆达赤道:“这位是鸿胪寺卿,也是陛下的驸马。”

昆达赤评估了一下骆晟,心道:他们这里做儿,是看长相的吗?

骆晟也撑声面,扯了一句:“奉旨宴请王子。”

这也不算扯谎,“招待”番使是他的职责,谁说请吃饭不是招待呢?

昆达赤与他们边走边说:“你们是要立太子了吗?会是谁呢?”

通译这会儿又不敢翻译了,骆晟听不懂,祝缨听了个大概也装听不懂。昆达赤又笑了一声,惹得一些大臣回头看他。

昆达赤还要套个话,蓝兴又跑了回来:“京兆!”

他又把郑熹、六部尚书等数人叫了回去,这番举动让许多人心思活动,觉得立储之事大概有希望了!

与此同时,几个皇子你看我、我看你,没有发现自己和兄弟们都笑得非常的不自然。他们各寻借口,都不想马上离开。有说要看望生母的,也有指某大臣说事的,还有干脆是要往史馆借书。

骆晟只想直紧把昆达赤送回驿馆,并不与他们一处。骆晟对沈瑛道:“光华坐镇鸿胪寺,我与子璋去去就回。不要轻举妄动!”

沈瑛魂不守舍地点了点头:“好。”

不是!皇帝让你去四夷馆,没让我去啊!祝缨看向骆晟,骆晟道:“咱们走吧。”

祝缨差点被他气着,还要说:“好。”

——————————

出了大殿昆达赤就安静了下来,没有再提立储的事情,一行人安安静静地到了四夷馆,昆达赤却对骆晟说:“还没到吃饭的时候,我也吃不下。我想出去逛一逛,总不能不行吧?”

骆晟无法拒绝,命典客令选派几个人陪同他出去,自己又带着祝缨回皇城去。

路上,骆晟低声问:“陛下会不会再发脾气?”

祝缨道:“不敢猜。”

骆晟叹了一口气:“那个人是叫夏龙时么?名字不错,就怕……”

祝缨道:“与其在这里猜,不如快些回去。”

两人重回皇城,发现早朝的许多人都没有走。鸿胪寺里还坐了一个陈王,号称说是来找妹夫的。祝缨道:“你们聊。”抽身出来。

她不看好陈王,以前不知道,官做得久了,尤其是到了现在,她已经看得很清楚了,赵王的面儿大。再往外踱几步,却见沈瑛正在房里踱步。

祝缨轻轻摇了摇头,又往向走去,走不多久,又便见一群人押着一个人往大理寺狱的方向走去。她快步走了过去,隐隐看到被押的那个是夏龙时,他的冠没在头上,一个人抱着他的冠跟在后面。

各处都有人望着这一行人指指点点,祝缨也不敢离开鸿胪寺太远,只得叫了小黄:“你去看看老黄。”

小黄心领神会:“哎。那……我就说,看着大理寺要审人,担心他,问他晚上能不能回家吃晚饭了?”

祝缨笑了一声:“去吧。”

小黄一道烟地跑了,祝缨的目光望向大殿,但是层层宫墙挡住了她的视线。

一直等到天黑,宫里也没传出新消息,陈王只好离开。骆晟心下难安,对祝缨道:“子璋,到我那里坐坐?”

“固所愿也。”

两人又往宫墙看了一眼,才结伴离开。

——————————

皇帝与几个大臣已经僵持了很久了。

皇帝一直沉默,大臣们也跟他耗着,反正大家都比皇帝年轻,体力上也熬得过。皇帝沉默了很久,突然问礼部尚书:“那个人叫夏龙时?”

“是。”

“拿下,审他!问问是谁叫他这么说的!”

蓝兴跑出去传了话,大理寺来人将依旧跪着的夏龙时“请”走。

大家又沉默了。

皇帝沉着脸,问道:“怎么都不说话?要你们何用?”

王云鹤与施鲲思及夏龙时,心道:难道我还不如一郎中?

王云鹤踏上一步,道:“不知陛下要说何事?若是夏龙时,他没有大罪,只有小过。他突然上本,是不太妥当,然而身为士人,他该说这个话。”

施鲲也说:“臣等之前亦进言,东宫当早定。”

蓝兴急得咋了声嘴。

皇帝道:“你们这样置大郎于何地?”

下面大臣跪了一地,却没有人附和他,皇帝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皇帝低声道:“我的这些儿子啊——”

王云鹤道:“陛下将先太子教得很好,臣请陛下再用心教出一个太子来。”

皇帝点名了郑熹:“七郎,你也这样想吗?”

郑熹道:“臣与先太子君臣一场,不敢或忘。然而如今早定东宫,对先太子遗孤也是好的。是他,早早教导,不是他,早安其心,免得小人借他生事,也是保全了先太子的血脉。除此而外,臣再无他念,唯皇帝是听。”

皇帝闭了闭眼睛,又依次看向诸臣。大臣们如芒在背,却都挺住了。皇帝直直地看向钟、姚二人:“我一向信任你们。”

二人忙跪下道:“臣如今正是不负陛下信任。”

皇帝感受到了一阵一阵的疲惫,他的目光在众人脸上逡巡,众人或有躲避却没有人退让。皇帝抬一抬手,蓝兴忙上前掺住他,皇帝没说话,慢慢地回到后宫。

他累了。

皇帝走后,蓝德跑来说:“陛下说乏了,请各位先回动。”

大臣们的目光只稍稍交汇了一下,没有一个人动。蓝德只好冲最熟悉的郑熹说:“京兆,您怎么也这样了?”

郑熹一向待他和善,此时却说:“我是京兆,此时当然要为陛下为朝廷考虑。”

王云鹤向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王云鹤下定了决心,这次一定要把这件事解决了。之前蓝兴找过他,能够看得出来这个宦官头子对皇帝是有几分真心在的,但是这样的情意并不足以动摇王云鹤的原则立场。

让王云鹤暂时没有催促皇帝的原因是,皇帝当时已经在闹别扭了,而朝廷当时有不少大事要处理。要是跟今天这样似的僵持,朝廷的日常运转还能暂时维持,军国大事就得停摆。

现在北地的灾也赈了,各地的粮也盘了。他尚算清闲。

又因北地旱情,恐怕胡人也会受影响。以王云鹤对胡人的了解,虽有共主,各部在一些事情上却是各自为政的。天灾的时候,也就是他们容易南下掠夺的时候。

这事讲道理没用,人饿了就要找吃的,就容易抢。也就是说,有一件大的麻烦快来了。

王云鹤正在考虑,于两桩大事之间门,把立太子的事给办下来。

巧了,夏龙时站了出来,王云鹤要抓住这个机会,解决最大的危机。

施鲲的想法也差不多,再不立下太子,京城非得乱了不可,诸王手足相残就在眼前了。他们手足相残没关系,拖累大臣们不得不分立阵营,事情就大了。

其他人的思想没有他们这么高大,甚至有人下了注却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希望拖一拖。但夏龙时提出来了,更多的人不免反省:我确实不如夏龙时的胆气。

且再这么争下去,必有人要倒霉,自己身陷漩涡,也未必能够毫发无伤。

还是立个太子吧!不然心里不安。定下来了,我也好转向。

几人从早等到晚,到要掌灯了,依然不退。

皇帝在后宫本是想休息的,睡了个午觉起来,听说大臣们事也不干了,守在那儿等他。皇帝没搭理,直到晚膳用完,皇帝又命蓝兴去看。

蓝兴回说:“他们都还没走。”

皇帝冷冷地道:“愿意熬就熬着!”

气呼呼地要睡觉,睡觉也睡不安稳。他年纪不小了,临幸后宫少了一些,但总是需要后宫陪伴的。皇帝道:“召……”

开口又闭上了,诸王的母亲多半在后宫的高级妃嫔,今天又出这样的事,由子而及母,他又不想见她们了。

皇帝一夜不曾睡好,第二天昏昏沉沉地醒了,问一句:“他们呢?”

蓝兴小心地道:“还在。”

皇帝道:“那就让他们等着吧。”

蓝兴的面皮抽搐了一下,皇帝还是低估了这些大臣们。皇帝只有一个,大臣却有一群,昨夜,王、施二位轮流去政事堂“值宿”,各部尚书等也“值班”。他们在皇城里有寝室,各衙司有自己的食堂,他们换着班的熬皇帝。

皇帝熬了两天没上朝。

第三天傍晚,永平公主来看亲爹了。

————————

永平公主眼圈儿红红的,见着皇帝就拿帕子沾眼下的泪。

皇帝道:“怎么这个样子?谁欺负你了吗?!”

永平公主道:“心疼阿爹,呜呜。”

皇帝虚弱地笑笑:“没事儿。”

“我都听说了,”永平公主给皇帝端了碗参汤,“阿爹,您是天子,让大臣这样等着,写下来不好看。他们也太过分了,居然不退一步,非得这个样子。”

皇帝一噎。

永平公主又说:“能有什么大事呢?不能好好说一说吗?”

皇帝突然问道:“你这些兄弟,哪个好些?”

永平公主抽抽噎噎地道:“都很好,近来大家走动都很频繁,他们也越来越活泼了,大家说说笑笑的。”

皇帝摸着女儿的头发说:“你呀……我要是走了,你可怎么办哟……”

“阿爹?”永平公主又要哭了。

皇帝道:“莫怕莫怕,就快好了。备辇。”

蓝兴往窗外看了一眼,天黑了,还要去哪里?“陛下?”

皇帝道:“难道要把他们都扣在宫里?”

蓝兴哪敢用步辇?天气冷,皇帝年纪还大了。他去传了辆宫车,将皇帝与火盆都塞了进去,一同到了前殿。

此时大臣们已经熬得眼圈发黑。

一见皇帝过来,几人忙站正了。

皇帝往御座上一坐,道:“说吧。”

王云鹤先说:“东宫久悬,人心难安,诸王纵是心好的,臣也担心有小人投机。诸王之中,无一人有威严可压制他人,是祸乱之根。岂不闻齐桓之祸?”

皇帝的脸色十分难看,他怕儿子夺了他的权,但是齐桓公的下场他也是不想的!

施鲲趁机说:“陛下爱子之心,请分一些与诸王。”

皇帝颓丧地道:“如此,你们倒是说说,我的这些儿子里,哪个有威严啊?”

窦尚书正色道:“陛下此言差矣!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先太子是这么立的,下个储君也这么立。”

皇帝道:“那就是赵王了?”

王云鹤道:“臣等唯知礼。”

皇帝道:“那个夏龙时,审出来了吗?”

几人轮番熬皇帝,抽空也处理写政务,这个事情还是知道的。大理寺审了一回,夏龙时很配合,问什么说什么,他并没有想隐瞒。“供词”也拿到了,现取了拿给皇帝看。

夏龙时当时说:“再痛心,就能拖好几年?京中群魔乱舞,都能当看不见吗?这几年,风气愈发的坏了,你们忍得,我不能忍!还有更多的人,也未必愿意过这种不知道明天在哪里的日子。天子当心怀天下,岂能因自己一时好恶,致令天下士民寝食难安?我等读圣贤书,不是为了做谄臣,曲意逢迎!”

皇帝又被气了个够呛。

他的脸上阴晴不定,过一阵才说:“你们今晚就在宫里歇下吧,这几天也熬得够了。明日丞相来,拟旨。”

有了皇帝放话,大臣们不用“委屈”了,宫中有饮食送出,他们睡了一个安稳觉。

次日一早,皇帝倒也没有食言,第一道旨意是册封先太子的儿子为承义郡王。第二道旨意才是册赵王为太子。

两道旨意刷出,王云鹤与施鲲顿时安心,二人喜道:“恭喜陛下!”

皇帝道:“开始准备吧。不可靡费。”

“是。”

准备册立皇太子的仪式需要不短的时间门,东宫修葺也需要时间门。但是太子也不能久居宫外,于是又将宫中一处宫室指给赵王,即新太子一家做临时的居所,只能东宫重新完毕,一应服饰、车驾等等准备妥当,即行大典。

估摸着准备好了也要到明年了。

无论如何,天下人的心都因此安定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