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 第190章 天使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第190章 天使

作者:我想吃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10 04:55:33 来源:88小说

姜植和蓝德都没有动。

祝缨重复了一遍,姜植匆匆再瞥一眼黄十二郎的无头尸身,点点头。他看蓝德还没回过神,也唤了蓝德一声,蓝德如梦初醒般地:“哦!哦!回去!回去说话。”

砍头,他二人看着还不怕,祝缨将黄家老宅拆得一根不剩就出乎意料了,而最让二人想不到的,是百姓的恨意。或者说想到了恨,没想到表现出来会这么的强烈。姜植也读书,蓝德也识字,也知道史上某些奸角被处刑后百姓分食其肉之类的描述,但那只是文字。京城还是斯文的,多少年没有出过这样的事情了,两人压根就没见过。

他们的心里都有一丝震撼。

姜植不动声色,看一眼祝缨,心道:祝三郎是个可靠的人。

蓝德悄悄抚了一下胸口,偷偷看一眼祝缨,心道:这是个狠角色哩。

都觉得祝缨做事稳妥可靠,尤其是蓝德,还想如何能让皇帝愤怒的心得到满足,这屋子一拆,蓝德满肚子都是:这怎么不是我想出来的呢?!!!

他只想到,比如把黄十二郎家成年男丁都杀了、全家流放、抄家、把黄十二郎他爹坟刨了,之类的。那些跟这个一比,就未免太过“俗套”了。

蓝德恨不能敲一敲自己的脑袋。

祝缨随口说了几句:“将砖石木料码好,我有用。”“死都死了,寻口棺材给他埋了吧。”“把那个地牢、水牢都给我填平了,别叫小孩子掉进去找不着。”

蓝德好奇地问道:“祝大人还要盖房子?”

“啊,一年两季庄稼,肥力不够撑不动,还得积肥,盖个积蓄的池子挺好的。”

祝缨随口一说,蓝德的心里又满满的全是悔:我怎么又没想到呢?

姜植对祝缨道:“积肥?”

祝缨道:“嗯,之前也有计划了,这些砖木还不够的,唉,还得另贴些呢。”她满是公事公办的口气,黄十二郎的一页已然掀过,现在讨论的是庄稼施肥的问题了。肥很难得的!特别重要!肥力跟不上,就容易出现稻、麦两季同时减产,加季加起来堪堪比只种一季,算上人工还要倒欠的情况。

无论是绿肥还是粪肥,都还挺紧俏的。田边砌点池子,或者路边砌点茅房,挺好的。就怕到时候抢肥打起来,也挺头疼的。

祝缨的计划里早有推动积肥这一项,以前农夫们也有积肥,不过没个人统筹安排一下,效果总是不佳的。还有种桔树,也是要积肥的。

现在遇到了趁手的材料,废物利用一下,祝缨认为这样挺节约的,不浪费东西就是积德。

蓝德和姜植此时都不确定她这么说是真是假,姜植心道:如此一来,再提及黄某人就不是良田广厦、威风赫赫,而是真“遗臭”。黄氏后人或有飞黄腾达者,也再难觅祖先之迹了。

蓝德不自觉地咬了咬拇指尖,心道:这案子他已办成这样,我要如何才好做些事情显出我来?

祝缨举起手来一招,随从们开始拆掉方才的高台,准备坐骑等拥簇着三人回县城去。

这个地方已然如此,用来招待这二人未免简陋了些,急着办案的时候他们二人没空计较,案子办完了再不给招待得舒服点儿,姜植还好解释,就怕蓝德不听解释回去乱说一气。

祝缨道:“这两天办案太急,有疏忽处还望见谅呀。回到县城二位就可以好好歇一歇了。我已将二位到来的事情告知本州的冷刺史,这件案子本是他让我暂管的。”

姜植又看了她一眼,心道:冷云是个什么人咱们能不知道吗?他在大理寺就是个活菩萨,不干什么正经事儿的。

蓝德有点小得意,有点想笑,又忍了:“那咱们就等……不不不,怎么敢让刺史大人跑过来见咱们呢?”

祝缨道:“那先回县城再说?”

蓝德道:“好。”

姜植问道:“如果黄十二是明正典刑了,主犯都死了,案子还怎么结?底下的人都推到主犯身上,下面的案子还怎么审?然而陛下、政事堂又要你仔细办案,不容有失呀!”他说着看了蓝德一眼。

蓝德也吸了一口气,又扬着脖子说:“反正陛下要诛黄十二,咱们的差使也就完了大半了!祝大人,陛下只要我观摩的。”对祝缨说话的时候,他不自觉地放低了声音,语速也缓了一点。

祝缨仍是重复了那一句话:“回县城再说。”

途中要经过两座驿站,祝缨计划在第一座驿站里就休息一晚,第二天再赶回去,中午在第二座驿站里吃个饭,下午前赶到,回到县城就又可以休息了。她将安排告诉了二人,二人都认为很好。姜植道:“不愧是你。”

休息的时候,蓝德洗沐一新,倚在榻上唤个小宦官给他捶腿,问:“姜大人和祝大人呢?”

另一个小宦官道:“在那边亭子里下棋呢。”

蓝德道:“读书人的习性,真是不好。”居然是下棋,不是摇骰子,忒装模作样了!

——————————

姜植也有些乏,但是不想表现得懒散,一边随手落子,一边说:“老了,精力大不如前了。”

祝缨道:“我可不爱听这话。你正当壮年,比我大不了几岁,要是现在就说老了,过两年我岂不是也老了。我可不认。”她没怎么认真学过下棋,就是“会下”,闲时也不打棋谱,跟姜植也是胡乱下的。

姜植笑了,神情轻松了一些:“案子的后续你可有眉目了?蓝德想杀黄十二全为讨好陛下,杀完人之后的烂摊子他是不会管的。再者,陛下很在意‘私设公堂’这件事,你接下来要怎么处置?你可要留神物议,落下酷吏的名声就不好了。”

祝缨道:“凡告状的,卷宗都已梳理完毕,该审的该取证的也都有了,并不会误了案子。也不至于误了秋收。连同宿麦,冷大人前番过来巡视就是为的宿麦的事儿。正事都不至于耽误。是不是酷吏,见仁见智吧。姜兄,郑大人一向可好?近来少听到他的消息了。”

“你到此时才问,我还以为你不问了呢!”

“他要有急事嘱咐,不用我问你也会找机会先说了。既然你没讲,就是不太急。我顶好是不要问,先将陛下的意思给办了,免得着了痕迹,害郑大人一起挨训。我离得远,不过是看文书,郑大人可是天天在宫里,舅舅训外甥,还是当面,啧。”

姜植又下一子:“说不过你。我回去以后大概就要离开御史台了。郑奕也要有外任了,大概只有邵书新、温岳还在皇城之内了。”

祝缨道:“这么些年了,你们也确实该动一动了,早动比晚动好。你会去哪里?”

姜植道:“宛州别驾。”

祝缨想了一下,道:“恭喜。”

“喜从何来?”

“升了。”

姜植摇摇头,又下一子,道:“冷刺史还好?”

“他开始摸着门儿了,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办法,他能找着自己的办法就好。便是姜兄也是如此,地方上也有地方上的好处,在地方上干几年,再看地方上的事情会变得很有趣。”

姜植笑笑:“那我就信了你吧。今天百姓这般,我是没想到啊。有这么大的怨恨,竟然没人告上官府吗?县衙行事不端就罢了,州、府都没有管的?”

“他们不知道,不知道私设公堂是大罪,不知道可以自己到衙门报户籍,”祝缨说,“反正是都是缴租、服役,给朝廷缴也是缴、给豪强缴也是缴。他们起初是因为朝廷兴兵赋役重而逃亡,落到了豪强的手里,时日久了,哪怕朝廷已减了租赋,他们到哪里知道呢?直到被豪强盘剥得活不下去,再逃往别处。怎么办户籍?不懂。连县城都很少去,一辈子不出县境的大有人在,户籍于他们有什么用呢?”

“读书出仕……”

祝缨笑了:“仓廪实而知礼节,都要饿死了,还有功夫读书呐?读书也是要有钱供养的。穷人家里,除了天资极高者,读书是极不划算的。又不用出仕,你说的那些对穷人是统统没用的。就算租赋一样、服役一样,给豪强做庄客,就在庄上干活,给朝廷服役,一竿子给你支到三千里外守边去。侥幸不死在外头,回家一看早死绝了。朝廷,是在和组成朝廷的人,抢人抢地。”

就像她,连个户籍都没有还不是当了十几年的神棍,日子照过、饭照吃。她是耳朵灵的,想开个小茶寮,才知道有个自报户籍的事儿。她爹娘几十年了,神棍不也当得挺好的么?户籍,那是什么?能吃么?要是有户籍,祝大这样的外来户征发一准儿先找上他,然后,就没有“日后”二字了。

姜植惊叹一回:“还有这些门道?”

祝缨又落下一子:“比如说打官司,只有在籍的百姓才好打官司是不是?百姓平日里也不好诉讼的。这你是知道的。”

姜植点头,这个就不用细说了,就说黄十二郎的案子吧,几十年了,也不见有人告得赢黄家。

“隐户难啊!”祝缨说,“所以朝廷也不追究他们是怎么跑,能清查出来就行。”

“南府隐户也太多了。”

“已经好多了。整个南府、连同仪阳府等附近几个府,都是当年獠人之乱的地方,乱七八糟的。平息之后户籍数目之类就不太准了,当年据说籍簿都被放火烧了。选上的官儿,也有不爱过来的,也有来了病死的,南府多少年没有知府了。怎么干活呢?不说这个了,郑大人究竟有没有话?”

姜植道:“没有,让我来看看你,与你聊上一聊。说你虽年轻,在地方上比我有经验。”

祝缨道:“他对咱们是很好了。一个地方一个风俗,宛州辖下无府,直管几个县,每县人口却比我这儿多多了。你这么聪明的人,必不会胶柱鼓瑟的。”

“仍是受益良多呀!”

两人又聊一会儿,祝缨见姜植也有倦意了,一看棋盘:“嚯!”她不怎么会下棋,姜植却是文士诸般技艺都不错的,眼见她这盘要不妙,她说:“不玩儿了,你也累了,咱们吃饭去吧!”

姜植笑着把手里的棋子往罐子里一扔:“好,吃饭。”

——————————

用过了饭,姜植也休息了,祝缨又处理了一回杂务。她现在有着皇帝、政事堂的两道文书,所有的授权都全了,可以放开了干了。她又给冷云去了一份文书,将后补的两道文书的事情告知了冷云,并且告诉冷云——两位天使都还在思城县,要如何做,请速决断。

继而写计划,准备兑现给苦主的赔偿。

她终于可以正式处置黄十二郎的财产了。以前在大理寺的时候,抄家她得设法从中折取一部分来。现在抄这个家,她得非常的小心,黄十二郎家产颇丰,但经不起太用力的花。

除了苦主的赔偿。给各级办案官吏的补贴是必须发放到位的,又有用了士卒的补贴。按照朝廷的规定,凡出了所属辖区办差的,每日都有些食宿料草的补贴。只不过能到手多少既要看上官的人品,也要看上官手里有多少钱。

还有冷云出行多停留的这段时间的费用,也都折算到这里面。州、府的衙役她也曾借用了一段时间,他们的钱已发了,也要从这里面扣除。

其余林林总总,都让祁泰去算了一回,黄家钱粮浮财还能有不小的结余。

黄十二郎最大的财富还是土地。这部分也“折抵历年所欠之租赋”,按照市面上的地价折算,都被祝缨给扒拉了回来。她预备给黄家无地的佃户、庄客、奴婢分田。

照说奴婢作为黄十二郎的“财产”的一部分,应该是发卖抵债的,不过祝缨不打算这么干,她要将他们放良。奴婢要给县衙耕种三年,种得不好的不给田,能够种好、按规定缴租的,三年后这块土地也能变成他们自己的。

佃户、庄客会种地的,每家分一小块土地,给县衙耕种三年之后,地归自己。

奴婢身份获得的土地比佃户、庄客要少一些,祝缨吃不准他们种田的水平,不敢轻易就将太多良田给他们摆弄。

佃户、庄客数目约几百,奴婢数目约几十,分不去黄十二郎这许多田,余下的祝缨拨一部分到公廨田内。另一部分中扣除要留给黄十二郎子女的部分,由县衙暂管。

之前的隐田及隐户,也以类似的方法办理。都按成年男女的数目来分。其中未成年而无父母的奴婢等,暂由县衙看管,等她闲下来的时候再来处分。反正余田还是有的。

抄家所得中,她折取的大部分是黄家管事等人的财物,这些扣下来拾掇拾掇,主要取金银。她望一眼窗外,得给这二位使者和随从。不能少,但也不必太多。再额外封一个红包给姜植,算是升迁贺礼。她自己从中几乎不拿什么。

不过没关系,马上秋收了,思城县的公廨田的收成归她了。

财物上这样处分也就差不多了,再有些细节,她这里也有余量,不怕补不上。

第二件事情是正式在思城县选拔文吏。她对思城县的情况不如当初福禄县摸得那么的清楚,现在也没时间让她像对福禄县那样的观察。不过最大的那个毒瘤已被摘了,办事难度不大。

裘县令等官员,她已查明且证据齐全,都不曾用刑,等冷云的公文一到,由冷云判了送京。她不再沾手。

县中旧有的文吏与衙役分为三类,一类罪恶大的,与黄十二郎勾结且自己也有非法行为,譬如有买卖人命等事,追缴赃款,先打、再枷,然后判了死刑递大理寺、刑部复核。一类有罪行,但是不重太严重的,也是追缴赃款先打再枷,然后免去差事罚劳役。最后一等是随波逐流,不主动为恶的,打一顿,戴罪接着干活。

然后再召新的衙役,读书识字就不可能强求了。还是与福禄县的时候一样,要不能是乡绅家三代直系的,因为“妨碍出仕”。中等人家识字的,可以做些简单的书吏一类的文字活计。缺了的官员,就只有等吏部来补了。

祝缨又将之前准备的推荐官员的文稿拿出来,重新删改了一下,给小吴、顾同等人都是请的从九品的散官而非实职,因为这样是以“功”请赏,比较容易通过。而有了“官”这个身份之后,再请补实职就会容易一点。她想了一下,把侯五、祁泰、曹昌也给列了上去,也都是先请散官从九品。这些人都是出了力的,成不成的,名字先写上去。

不写项乐,因为他才领职,不写推荐官身而是与其他的县学生一样写进有功赏格。小江等人也被她列在了受赏的后面,官没得做,都得留个名字下来。

她还在上面添上了董先生的名字,董先生是“借用”,但是没给她添太多的麻烦,也帮着看了几天的账,也给写上。她不写自己给董先生荐官,但写了董先生有些功劳。董先生请官的事儿,得留给冷云来写。

祝缨熬了半夜,将这些都写好。财、吏,是第二天到县城就要发令做的,请功则是等到事情都办完了,与总结一同送到京城的。

次日一早,蓝、姜二人精神好了不少,三人一同往县城赶去。日落前就回到了县城,县城里正热闹着——大家都听说了要发赔偿了。

活了一辈子,没见着县衙没事儿给发钱的!

就算是遇到了灾,上头拨点赈济的钱粮还要被克扣呢!几时见着这样大的财主被打倒了,县令不先紧着自己搂钱,给百姓发钱的?

一时都是呼喊感激之声。

祝缨命人敲锣,先说:“这两位是钦差,奉陛下的命前来。”郑熹教过,得先把皇帝摆在头里,你做再多的事儿,也得先颂个德。

然后才是执行。

诸苦主各有号牌,拿着号牌叫号领条子,再去兑换钱粮。一排的桌子摆了出来,由祁泰、项乐、项安、顾同等人一字排开给他们写条子。拿着号牌的人蜂涌而上,衙役敲锣也止不住,恼得很想拿棒子来打人。

祝缨从童立手中顺过铜锣,跳上一张桌子,敲了两下:“听我说!”

拥挤的人群很快就安静了下来。祝缨道:“排队,男的到男的那边领条子,女的到女的这里领条子。不许乱次序,不许插队,谁插队,我就把他按到最后。”

下面的人居然很听话:“是。”还有大声说:“都听大人的!”之类的。

队伍渐渐有了秩序,项安面前排队的女子尤多,祝缨也不让男子往项安面前去排队。小江(江腾)见状,自告奋勇上前:“大人,我也会写,能给小项搭把手的。包准不写错。”

姜植道:“唔,这样不错,男女分开,也免得尴尬。你能寻出这几个会写算的女子,可真是周到了。”

祝缨道:“这都是衙里当差的,有些女差确实方便。”姜植有点兴趣地绕到了项安背后,离她两尺远看她写字。蓝德见状也凑过去看一眼。

小江见得到了应允,高兴地对身后的一个女子说:“翠香,来呀。”祝缨扫了翠香一眼,小江忙说:“大人,这是我收的徒弟。识字的。”

翠香有点怯,往小江身后躲了一躲。小江解释道:“是学仵作的。”

“嗯?”祝缨挺感兴趣的,她还是很乐见这种情况的,又将翠香再看一眼,说,“倒也不是不行,将来有什么打算?现在怎么过活?”

后一句是问的翠香,一个县能有几个仵作?又能容下几个女仵作?学会东西是好事儿,也得有个用处能活下去不是?

小江替翠香说:“我不想总教人唱。我不是不愿领那个差使,我能教给别人的,不都是唱曲儿。她、她嗯,她,很好的。也很不容易,现在做些杂工,也替人缝补。她、她是我邻居。先、先学成了呗,日子总要有些盼头才好。”

“小王是吧?她的文书是我签的。挺好。你们忙吧。”祝缨说。脱籍的文书。

翠香傻乎乎地站着,小江用力拉了她一把:“快着些!干活了。”

————————

发放赔偿是明面摆着的,给衙役们等的补贴则不当着天使的面干。万一他们或者随从多一嘴,上头知道了又是一番麻烦。

最讨厌是上面看不着下面的难处,只说“你们食君之禄,辛苦也是应该的”,字面上的全对,就是没有半点人味儿,或者说太有逼别人当圣人味儿了。

祝缨将此事暗中来办,弄得姜植都要劝她:“我看那个孩子,是顾同吧?眼睛都抠进去了,可不好太累呀。”

蓝德也说:“那个小吴,哎哟,这么转陀螺快比上宫里当差了。那个奇先生?奇奇怪怪的,眼都不睁开的,是不是累成这么个奇怪模样的?”

祝缨道:“放心放心,有数有数。”

条子写完了,再要派人去领取的地方维持秩序,这样将人流慢慢地分开,以拉长兑换的时间,尽量避免挤兑和踩踏。

等条子都写完,补偿在慢慢分发的时候,冷云也带着薛先生又风尘仆仆地赶到了。

冷云完全没想到天使来了直奔思城县,他拼出了吃奶的力气往思城县赶,身后是携带的礼物隐在滚滚的烟尘里。

他一踏进地界,就有人飞奔过来告诉祝缨了。祝缨接前拿着诏书,在城门外等着他,一看到冷云,便说:“大人怎么才来?陛下震怒!”

在刺史府的时候薛先生就有点怀疑,因为祝缨比冷云心眼多出太多了。别是祝缨用计从中做了些什么,要将冷云冷出局外吧?他这些日子才知道,祝缨这货之前把鲁刺史给晾了三年,活活晾得没脾气了。

冷云说:“三郎不是那样的人。”架不住薛先生总是念叨,祝缨又两次文书催促,于是在薛先生等人的安排下,连给使者的礼物也一并带了来。

被祝缨兜头一句,冷云有点呆:“什么?”

祝缨道:“有诏。”

冷云赶紧也跪了,祝缨道:“大人请起,大人请看。”

“咝——”冷云吸了口凉气,手诏,他认得这个字儿,以前看过不少。又看了另外两道。

祝缨道:“看日期。手诏上没有,后两道有。第一道手诏,必是盛怒之下所为只说立时诛杀,第二道旨意也是提案子居多,不提其余安排。政事堂的公文才安排了其余的事项。政事堂里都是什么人?一件事,用得着后面追着发公文么?这是要找补。蓝内官一刻也等不得,催着杀人。杀完了,姜御史才问,案子怎么办。”

冷云道:“亏得咱们办得利落。”

祝缨道:“下官要说的不是这个。陛下重视这个‘私设公堂’,大人一会儿无论是回话,还是奏本千万不要疏忽了这一条。先写这个,再写旁的要写的。”

冷云笑道:“这还用说么?怎么样?薛先生,我就说……”他住了口,又对祝缨说,“既然陛下要你办这个案子,你就去办。要我做什么,你只管说。”

祝缨道:“裘县令等人还要大人具本……”

“已经写好了。”

两人边走边说,到了县衙已经套好词儿了。冷云也知道了祝缨给董先生也写了好话,祝缨也告诉冷云,不妨给董先生记一功,成不成的,先写。她又看了薛先生一眼,冷云道:“老薛,要怎么写呢?”

薛先生头上沁出点汗来。

祝缨打量了一下薛先生,道:“薛先生长于刑名,接下来帮忙呗。”

冷云道:“那他就交给你安排啦!”

祝缨安排起事情来比他身边这些人加起来都周到。他带人回到刺史府,薛先生提醒他这样离开州城一个多月,差役们容易疲惫,得给假。哪知差役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脸上带着笑,没半分不耐烦。连薛先生都觉得诧异,董先生道:“有钱当然就有精神。”

回到刺史府后,差役们也更容易支使得动,弄得别驾都半天摸不着头脑。冷云想想就觉得提气。

就得这么干么!怪道七郎当年干事这么顺手,原来都是有人给安排好了。

祝缨也就接过了薛先生:“我先领二位见过天使,再与先生详谈。”

冷云与姜植是相熟的,不过姜植一向不大看得起冷云,旁边还有一个蓝德,冷云只与他有几面之缘,说一句:“蓝大监还好吗?”

祝缨就说:“这难道是蓝大监的子侄?”

冷云道:“不知道了吧?蓝大监的儿子。”宦官认宦官当儿子,也是一家人。

祝缨道:“那就都不是外人了,请。”

冷云与蓝德扯起闲篇颇有心得,从京城好吃好玩的变化,到南府之湿热。祝缨与姜植就跟薛先生闲说两句,薛先生也不说别驾的坏话,只说冷云一切都应付得来。

冷云与蓝、姜二人又闲言几句,便说:“案子我已具本上奏,待结案我会再上一本,不知两位是个什么章程?”

蓝德忙说:“陛下命我二人前来观摩,不过我却有一个小小的念头——县城这个宅子,是不是也给拆一拆?还有黄贼的家眷,不知在哪里?怎么处置的?又有……”

他一口气数了好多条,都是些“俗套”的做法以及新学的办法,并且很为自己没有想到新点子而感到遗憾。

祝缨道:“黄妻林氏,因黄十二郎殴打岳父,已经岳父递状和离,携子女还归本家。儿女不满七岁。”

“不满七岁怎么了?怎么还带走了了呢?”

姜植道:“那就不能判。”

蓝德道:“如何不能?你们打算怎么判呢?!”他认真了起来,摆出一副要盯住的样子。

祝缨道:“由林氏抚养,婚离了,儿女还在。”

蓝德一定不肯,必要将这三个孩子没为官奴。祝缨道:“依照律法,就是如此。”

蓝德道:“我看你整治黄贼很顺手,怎么这个时候反而不开窍了呢?这是陛下要看到的!”他高声说完,又想起什么似的,好声好气地跟祝缨商量,“祝大人,这事儿开头挺好,也得有个好结果呀。”

“陛下手诏立诛黄十二郎,没安排别人。又要细细的审,审得很仔细了。”

两人顶了几句,姜植道:“按律也当如此呀。”

蓝德反问:“如果陛下问起呢?”

姜植道:“如实禀告,据理力争!”

蓝德道:“黄贼形同悖逆,难道咱们必得陛下再发一道手诏才能严办么?”

冷云道:“就照你说的办!”他指着蓝德说。又对祝缨、姜植使眼色。两人都别过眼去。

蓝德道:“不听好人言!”

冷云道:“就这么办了!人犯现在何处?”

本来已经被林翁带回思城县了,不过黄十二郎伏诛之后,脑袋进京身体还留着,一口薄棺盛了,庄园没了,就拉到县城外面乱葬岗埋了。林八郎私下烧了两刀纸,又托人捎信回家。

林氏住在黄十二郎在县城置办的宅子里,天下人都知道,这样回娘家的女人日子是不太好过的。尤其在家里有八个兄弟,且家产不算太丰厚的情况下。一家子人挤一处宅子里也住不下,祝缨将这处宅子间成几个小院子,其余的发卖,留一处小院给她们母子四人居住。

林氏在小院接到信,就要带着儿女回来给黄十二发丧。大办是不可能的了,怎么也得让儿女戴上孝,到父亲坟前磕个头才好。林翁不愿意让女儿跑这一趟,林氏是独住的,就带着儿女和一个丫环,套了车往思城县来了。

现在正在思城县。

蓝德扬声一问,外面有人回答:“在乱葬岗呢!好些人去看她。”

蓝德终于找到了一件自己可以发挥的事情,带人将三个孩子抢了来判个没官为奴。冷云觉得这样有点不近情理,他与蓝德公然在县衙大堂争执:“怎么能做得这般难看?”

“就是该叫人看到贼子的哭号才能震慑群小!”蓝德认为自己的想法很有道理。

祝缨和姜植都说:“黄十二郎一人足矣!”

官员与宦官吵架,不是随时都能看到的,饶是思城县沸腾了许久,也还是有人悄悄地围观了起来。顾同火速跑去找林八郎:“快,去告诉你爹,出事儿了!”

林八郎道:“我已知道了。”

“那也说一声,好应对。就算没入官了,等天使走了再赎出来也不是太难。”

林八郎道:“我这就回去……”

一语未毕,他姐姐跑了过来,顾同道:“你们离婚了,不关你事,你且回去!这里还有我们呢。”

林氏道:“我的孩子在里面,你说不干我事?”

林八郎也劝,顾同也劝,又把“你在外面还能周旋赎回”的话说了一遍。林氏看着弟弟,说:“拿什么赎?”林八郎道:“不是拿回很多……”林氏一声冷笑。

几个学生里也有认识她的,看姐弟俩僵住了,也都劝:“大人正在与天使争,有一位是不愿意这样干的,或许会有转机。”

“呸!便是你们的大人将我家害到如此田地!”

顾同的手一松,脸沉了下来,顾及同学的面子没有骂。其他的同学也渐渐停手,他们不想与一个“无知妇人”争辩,也知道舐犊之情,可是如此说祝缨,实在是没有道理的。大家还给她出主意,她却在这儿发着不通情理的疯!

一旁的衙役们更是不干了,小吴跳了起来:“伺候你的丫头小幺儿有多少是这样被黄贼从父母身边抢走的,你当家的主母没个数?”

顾同等人愈发的沉默,他们这些日子忙的都是什么事呢?看的都是什么样的案子呢?

林八郎也怒道:“阿姐!”顾同一推林八郎:“你快去!别耽误了。”林八郎仓惶去找人送信给林翁,林翁知道女儿到思城县后也紧追着过来,倒是省了送信的时间。

林翁才到县衙,便遇到林氏说:“不放我儿女,便将我也带走吧!”

里面祝、姜正与蓝德争执,三个孩子哇哇地哭,蓝德喝道:“掌嘴!”一个小宦官上来一人两巴掌把三个娇养长大的孩子吓得只敢抽噎了。里面声音一静,蓝德听到小吴在吱哇乱叫,得意地说:“这是谁?说得好有道理!你们做官儿,多心疼心疼那些可怜的百姓吧。”

这狗东西收她的贿赂毫不手软,搁这儿跟她讲悲悯?贿赂是从哪儿来的,他心里没个数吗?他收钱的时候怎么不心疼心疼可怜的百姓?

冷云和姜植一人一个,把祝缨往后拽,冷云气得要死,骂祝缨一句:“混账!”可见是气得狠。

莫主簿扒在一间值房里往外探头探脑:“小娘子,你都和离了,就别再多管闲事了。”

林氏被他们一指责,又听孩子哭,心焦得不行。道:“我没有!是他们弄的!我男人对不起别人,也没对不起我娘家!他们一看他失了势,就要弄个名目与那个官儿合谋……”

亲娘哎!林翁抬手就是一巴掌扇了过去:“你失心疯了!”

蓝德大摇大摆地走了出来:“何人嚣闹?”

林氏道:“你把我带走吧!”

众学生帮着林翁父子七手八脚要压制她,她发了疯似的说:“我没有离婚!我爹身上也没有伤!将我与孩子一处吧!”

祝缨对冷云道:“放手吧,管不了了。”带不动,也就不必再浪费功夫了。反正林翁有诉状,符合义绝的条件,她将自己摘出来就是了。

蓝德高兴了:“是么?那一起拿下!”

林氏磕了个头道:“多谢大人。”三个孩子见了她,冲了过来叫“娘”,林氏一看孩子的脸上鲜红的巴掌印,道:“这是怎么了?谁打的?”

孩子一指蓝德。林氏从感激变成了:“你!连孩子都打,你们不是人!”

蓝德大怒:“打她嘴巴!”

学生们道:“别、别打女人,还是不是男……”顾同张开双臂,将同学们拦住了。

一个不男不女的打女人,你能说什么?你还能说什么?

祝缨缓缓地道:“敢骂内官,这村妇是真的疯了。”

蓝德见她不争了,想笑,对上她平静的面孔想到她之前对付黄十二郎的手段,她说“拆了”的时候也是这样的表情,蓝德就得意不起来了,说:“那就是疯了吧。”

命人把孩子薅走:“这个我得带走发卖。哼,便宜这个疯子了。”

林翁和林八郎赶紧把林氏拖到一边,林氏被一顿巴掌打得头晕眼花两管鼻血流了出来,终于也安静了。

祝缨道:“都散了吧。”

冷云虎视眈眈,祝缨道:“我知道轻重。”

冷云“哼”了一声道:“你给我长点心!蓝德那里我去讲!”说完去找蓝德了。

县学生们连日来的兴奋渐渐褪去,心道:书上说阉人不是好东西,果然不假!

顾同犹豫地想上前劝,看花姐和小江等人听到消息已赶了过来,想了一下,走到花姐跟前说:“大娘,劝劝老师吧。”

花姐道:“哎。”

祝缨一回头,就看到花姐和小江并肩站着,她点点头,没说话。

————————

第二天,她去看着给佃户、庄客、奴婢们发田,姜植不想跟蓝德在一处,也过来看发田契。看着看着,突然问道:“妇人也一样有田么?”

“嗯。”

“为什么单发?不是按户?”

祝缨道:“她们有的就是独个儿一人,给立个女户得了。税我照收,也不减她的。我吃饭的时候,可不分哪粒米是男人种的哪粒米是女人种的。我只要他们都交税就成。”

“这不太对,”姜植说,“布帛怎么收?男耕女织。”

“种桑麻也要地的,要是这女人就是织不好布种田极好,那男人就不会种田,难道要给那不会种的?姜兄,先把缴给朝廷的粮钱总数合得上,再说其他为妥。”

姜植有些犹豫:“教化之事……”

祝缨道:“姜兄,仓廪实而知礼节嘛,我看我这儿,这是个什么摊子?先吃饱了再说。人饿得狠了,是要出事的。”

姜植道:“也罢。”心想,我若做事时,倒不可这么拘泥于他的法子。

那一边,冷云也将礼物给了蓝德,又让他给蓝兴带个好。蓝德道:“还是冷大人体恤我们。说起来祝大人办事挺伶俐的,怎么忽然糊涂了一下呢?”

冷云道:“那就是个死心眼儿。你看着他伶俐,其实呀,上官叫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那不是伶俐,就是‘要把事办好’。没说的,他就认个死理儿。”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不转弯儿。要不王相公也不能看他顺眼。”

“我说呢?!”蓝德大悟。

冷云又请蓝德去刺史府坐坐,蓝德道:“不敢不敢,还有钦命在身,我们要回去覆命了。”

冷云道:“我送送你们。”

案子在思城县就算了结了,主犯也杀了,其余从犯死刑的得复核,然后不管在哪儿斩,也是秋后。不是死刑的,重刑也得复核,要打板子的早就打完了。赔偿也发了,地也分了,裘县令也不归她管了。现在连蓝、姜都要走了。

祝缨似乎没受到林氏的影响,也将奏本写好,连同案情的详述也写了。冷云不放心,必要看一看才肯罢休,祝缨遮住了前后文,只让他看一条:三个孩子未满七岁,不过因为黄十二郎行为特别恶劣,所以没官。

冷云道:“你这不判得挺好的吗?”

祝缨道:“我这头放奴婢,那头又添奴婢,真没意思。”

冷云笑道:“怎么犯起傻来了?怎么可能没有奴婢嘛!该放的放,该罚的罚,有赏有罚,才能转得起来。”

祝缨也轻笑着摇头:“大人,秋收就要开始了!送天使的路上我看过了,已经能开镰了。”

冷云跳了起来:“不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