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 第114章 旧敌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第114章 旧敌

作者:我想吃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10 04:55:33 来源:88小说

曹昌在在床上翻来覆去的,下决心要好好干。

虽然是个陌生地方,但是被褥很舒服,曹昌半夜里下决心下累了,终于睡着了。

一觉睡到整个宅子里所有人都起来了,老田心地不错,过来喊他起床!

老田是计划今天要走的,他这趟工上得极划算,虽然也耽误了一点田间管理的时间,不过无论铺盖还是房子拆下的旧料都是不错的收入。今天回家,他早早地起了床,把铺盖打了个包,回头一看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对。

昨天来的那个小子呢?

院子里,主人家已经起床了!

就算是保人情面大,也不能这么懒吧?!这小子,亏他还看着一脸老实相!第一天就偷懒吗?

曹昌自己住在偏院北房里,夜里插上了门,老田跑到外面一通拍门:“快起来!太阳晒屁股啦!哪有叫主人家等的道理?”

曹昌是个老实孩子,被老田叫醒之后人都懵了:“啊?!哦!!!”跳下床去拉开门。

老田看着他也没了脾气:“鞋!”

曹昌回到床前趿上鞋,又想起来衣服没穿,手忙脚乱弄好之后,整个人都特别的难过:这头一天好像就搞砸了。

老田昨天跟祝大喝了一晚上的酒,心里正是十分向着主人家的时候,斥道:“咋?以前没住过好房、睡过好床?”

曹昌涨红了脸,小声说:“不是。”

曹昌住过好房子,他姨妈家就住得很好,但是他是个父母养大的老实孩子,虽然羡慕却不总想着到姨妈家里去住,回到自家小窝里还是很乐呵的。他住好房子的时候并不多,当时住得舒服,要回家了,他也不特别留恋。

他自觉理亏,也不辩解,匆忙穿好衣服,被子也不叠就去收拾马。在家里养过牲口,他表哥甘泽也教过一些干活的诀窍,连同跟主人家相处之类都给他说了。归根究底,还是得手脚勤快、有眼色。已然起晚了,就得先把活儿给干了!去鞍房抱了鞍具给马装上,预备主人家出门时用。

老田看他这个样子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是很遗憾,要是只有这样的活儿他家也能匀出一个人来干。

此时祝缨已经起身收拾好自己了,她夜里在睡了一夜,感觉还挺不错的。叠好被子穿好衣服,又从楼上翻身跃下,到后面梳洗去了。家里一口甜水井是新打的,在女仆院里。另有一口原有的普通水井就在男仆院里,方便刷马和让男仆往外挑水。

祝缨去后面房里拖了盆打水洗漱,杜大姐已然起来把甜水井的水烧了一大锅供全家饮用了。见了她就说:“三郎,我已打好水了,在那边缸里,直接用就行。”

祝缨打了一盆水,也不用兑热水。擦了脸,从厨房里摸出个杯子,舀水来洁齿。祝大和张仙姑也是兴奋了半夜的,此时两人全忘了这宅子的根脚,张仙姑被动静弄响,伸脚把祝大踹了起来:“快,去买早饭!”

祝大跌到了地上,人也醒了:“你这婆娘!”

爬起来之后才想起来,因为不喜欢这个地方,没来溜达踩点。根本不知道哪儿有卖早饭的!他说:“坏了,老三的早饭怎么办?”

张仙姑猛地坐了起来,忽然想起来了,扶着头说:“厨房里好像还有点儿。”

昨天的酒席是从外面订的都收拾走了,不过她们从旧房子里也打包了还没有用完的食材、柴炭之类。

两人急急忙忙去厨房,发现另外三人都起来了,杜大姐已把左司直送的大锅拿了出来,烧了一锅水之后开始煮粥、烙饼,花姐在切小菜。祝缨被赶了出来,又打水把水缸装满,见了他们就说:“那边曹昌也没有甜水,他过来取也不方便。”

祝大道:“一会儿我给他捎一桶去。”

张仙姑心疼他,说:“你又弄什么?他那儿不是也有大缸么?你等会儿跟着他,叫他过来挑一缸过去。”

杜大姐煮好了粥,都装一个大铜盆里,说:“我洗衣裳也得用他那院里的水哩!”

张仙姑道:“不怕。反正就咱们这几口人,你就用这里的甜水井。脏水都从偏门泼到外面沟里。”

一家人新搬了过来,都有许多事情要适应。祝大道:“这盆我拿走,给老田他们吃,菜也拿一点,饼也拿一点。”

祝缨从库房里翻出张大托盘来,都装了,说:“我来拿过去吧。”

祝大道:“我跟你抬过去。”又顺了碗筷。

祝缨与他同去马房,只见曹昌已经把马收拾好了,人却显得邋遢。说:“你先洗漱,穿好衣服吃饭吧。老田,接着。你俩去屋里吃吧。”她转身去后头卧房翻了个以前自家用的简单妆盒,里面也有一面镜子一把梳子,又拿了根簪子一并塞在里面,打算给曹昌。

出来遇到张仙姑从厨房出来催她吃饭,问她:“你拿这个做什么?”

“哦,我看曹昌没带妆匣,邋里邋遢的……”

张仙姑一把夺过妆匣,打开一看,说:“你的东西怎么好给男人?等着!”她去把给祝大凑合使的一副拿了过来,又把给祝大准备的一块头巾拿了出来,说:“这就行了!快去吃饭!”

祝缨笑笑,由着她去了。

曹昌随包袱带了梳子,但是妆匣这东西,乡下男子哪有得讲究呢?捧着个妆匣,有点手足无措的。张仙姑道:“哎哟,当年我们上京路上甘大郎也多有照顾的,来,好孩子,你拿着,快点儿收拾整齐了吃饭啊!”拽走了祝大。

回去她也不念叨祝缨,反而说:“剩下的我们收拾,你只管安心当差就行了。”说话的时候笑吟吟的,住了一夜,她就对新家有了感情,也有了些新的规划。又说祝缨:“你有什么不能动的,都跟我们说,我们不动。”

祝缨道:“没什么不能动的。就,我怎么放的心里有数,你们先别管。旁的随便。”

“行!”

——————————

吃完了早饭,老田有心做个老成人,要教曹昌把碗刷了。哪知曹昌也是个老实孩子,连他的碗都拿去打水刷好了。

老田道:“哎,这就对了,有点眼色。多好的人家啊!”

曹昌也觉得是这样的。大娘子比他姨妈还爽利。他说:“是啊!”

曹家不止他和他姐两个孩子,他还有其他哥哥姐姐只是没养住,夭折了。现在姐姐也死了,只有他一个人了,他可得好好干,以后好给父母养老。家里那几亩田,养一家子是紧巴巴的,家里人根本不敢生病。他得趁着年轻,多攒点钱预备父母的身体。这主人家挺好,他想留下来。

刷好了碗,他抱着碗站在二门前躇踌着。二门半敞着,他也不敢进,只好站在外面说:“那位大姐,碗刷好了。”

杜大姐跑过来,道:“哎哟,放着我来就行啦。”

祝大出来说:“你跟我来,担桶水到你屋里放着吃,家里有甜水,别吃那苦水。”

曹昌道:“我来时看外面不远也有口甜水井,这边进出不方便,我一个人吃不了多少,就从外面……”

祝缨已经提了食盒走了出来了,说:“傻不傻?等会儿回来了,从偏门进,担桶水从小门回你那儿不就行了?什么方便不方便的?不比你到外面跟别人排队打水强?”

这里也不是家家都有甜水井的,人一多就得排队。

曹昌笑道:“哎!”

很自然地接过祝缨手里的食盒,说:“我去牵马,您从大门走,我就从小门把马牵出来。”

祝缨道:“走吧,没得再麻烦。”就要从小门走。老田和祝大都拦着,他俩十分讲究这个:“哎,新宅子,主人家怎么能从小门走呢?”把她从大门送了出去。祝大还说:“家里不用你管,老田我来打发他回去。”祝缨道:“给他的东西别忘了。”

老田道:“哎哟,谢谢官人,我忘了自己也不会忘了它们。”

曹昌牵了马在门外等着,祝缨骑马,曹昌提着食盒跟着。

祝缨觉得有点不自在,心道:至少得给他弄头驴骑着。

曹昌却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他不就是来干这个的么?起码祝缨没有策马狂奔叫他在后面跑着追吃灰。他还怕祝缨赶不上时辰,用力赶着马。祝缨道:“你不累啊?”

曹昌仰脸笑笑:“还行。”

他家里虽然只剩他一棵独苗了,却也娇惯不起来,什么活也都做得。

不多会儿就到了皇城外面,竟也没迟到,而甘泽已经特意等在那里了。他先跟祝缨打招呼,再看一看表弟,说:“还行。”又问祝缨:“他没耽误事儿吧?”

祝缨道:“大意了,等我这两天给他再买头驴。”

甘泽道:“一看就知道你没使唤过人。”他是郑家仆人,侯府有钱也只能让一些高等的仆人在赶路上用上牲口,其他的时候仆人也都是腿儿着。就更不要说一些寒酸小官了,自己都寒酸,有点钱用在自己身上装个场面,仆人就更惨了。

祝缨道:“还能买得起。”

甘泽道:“一会儿叫他把马给你牵回家去,下午再牵来接你,多走两趟好叫马也识得路、人也认得路,别哪天马跑回金大哥家去了。你白天要有事叫人跑腿,传个信来给我。”

“行。”

祝缨心无旁骛,也不担心家里父母瞎折腾,她的父母能折腾得也有限。常有听说小官父母在家里养鸡养鸭拔了花树种菜的,她家就不这样——她父母压根就不会种地。顶多在家唱歌跳舞,反正院子大,随便跳随便舞。

到了大理寺,各人又是一番恭喜,祝缨也是一番感谢。

然后各人就开始干活了。

祝缨忙自家房子的时候也没耽误她干正事,很快就把手上的杂务料理了。虽然钥匙她早拿到手了,工期也结束了,她打算再过半个月再把给大理寺置办的铺子入账。

过一时,又有别的丞使人拿了核完的案子来给她签名。她也把自己核过的案子给其余几人签名。又发现有两趟差,想了一下,一个还是派给左司直,另一个打算派给苏匡。苏匡这个人,郑熹还用得上,祝缨也犯不着回踩他。

才安排完,郑熹又回来了,祝缨一直觉得他怪怪的,此时才惊觉:对哦!要娶新媳妇的人,怎么一点开心的样子也没有呢?而且也很奇怪,哪家要准备娶新媳妇了不得提前预备呢?人手不说,侯府有的是仆人,搭棚、鼓吹、各色礼物……是吧?还得有六礼。这都没听说过呢!

又想起刘松年,那一位可看不出跟郑熹有多亲密呀!难道是因为这位“叔丈人”反对?又或者有别的什么内情?

郑熹不表现出来她也就不提,只做正常的汇报。

郑熹哪知道她心里想了这么多?只淡淡地问她搬新宅子怎么样。

祝缨道:“家父家母没再骂我了,就还挺好。”

郑熹道:“是么?去把手上的事用心办好吧。这两个月念你在安家,就不催你了,以后可没这么轻松了。”

祝缨心道,我也没耽误事儿呀。低低地应了:“是。”

她怀疑郑熹一定是有什么事儿!但是这一回连杨六郎都不能提供什么消息了,如果有,这货一定早就蹿过来说了。

祝缨只好等到了落衙,先一步出去想跟甘泽打听。甘泽低声道:“你问这个?不是叫你不要说出去的么?”

祝缨道:“我何曾说出去了?只是问你为什么没有个影儿呢?”

甘泽道:“女家还没进京呢,礼都还没放,哪能先说出去?所以要保密呀!等新夫人准进了京,咱们再开始也不迟。”

“莫哄我,别是人家家里还没拿定主意吧?原本,一个亲爹能镇一切,现在爹没了,什么姑舅叔姨都能插一嘴的。人多嘴杂,恐怕不太容易吧?我看刘松年就不像很亲切的样子。”

甘泽双手连摆:“别说别说别说!反正,不是她也得有个人。七郎不能总单着,家里得有个女人。”

“哦。”祝缨表示知道了,她猜得差不离了。

甘泽道:“七郎要做的事,都会成的。”

“哦。”你大概不知道强扭的瓜不甜,我想他也没这么傻,反正我手里有铺子,先扣着!

曹昌也牵了马过来了,要扶祝缨上马,祝缨已然拔起身形稳稳地落在马背上了。曹昌目瞪口呆。

祝缨道:“走,去骡马市瞧瞧。”

甘泽道:“你急什么?着急买的挑不着好的,又或者要买贵的。他先这么走两天,也好带带马。再说了,仆人也不用这么金贵。”

祝缨笑笑,带着曹昌先往骡马市转一圈,看了几个骡马行,她想:哪怕曹昌不用,我家里去市集上买点东西还要自己拎么?也得有头驴驮两个筐才好。既然安了家,索性一次能置办都置办了。

转了一圈,看中了两头驴,曹昌也养过牲口,也说其中一头不错。他说:“还是骟过的好,不咬槽。”祝缨就跟老板订了这一头,约定明天让曹昌带钱来取。

她买地建房子,又订了酒席之类,再留点家用,其实已经没什么钱了。好在昨天又收回了一点礼钱,凑一凑,买头勉强够用的驴也还够。现在身上是实在没有这笔钱的。

老板说:“您可早着些,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明天来取,小店再送一筐草料。”

一驴一马的草料钱,又是一笔了。俸禄里其实有这一项,但是有些都折算了。祝缨叹了口气,心道:罢了,我再给大理寺里算一笔草料的补贴吧。人人有份……

愿意领的,领料,不愿意领的,折钱。刚好有个铺子可以取租,又多一个进项。

曹昌牵着马,心里倒高兴:这位三郎没有变。

他姐姐身亡的时候他年纪也不小了,祝缨帮了很大的忙,全家都认为祝缨是个好人,光看甘泽面子是做不到这样的。现在看祝缨还是很好,他就放心了,可以安心跟着祝家干下去。

哪知祝缨接下来不回家,又去了一个茶铺。曹昌不知道,“好人”带他进了个真正的贼窝。贼窝里还有个前强盗呢。

他们见了祝缨都一团和气:“三郎,恭喜恭喜!”

祝缨道:“同喜同喜,我已精穷,以后吃什么都挂在账上了。”

老马笑道:“不怕,您那账还有富余呢。”

老穆道:“哟,仆人、马,都有了。”

“嗯,”祝缨说,“前阵儿不得空没过来,现在忙完了。你们怎么样呐?”

“托福托福。”

这话不是客套,祝缨常往这里坐一坐,京兆府的差役们也就不常来找麻烦。街面上的官和贼,谁不认识谁呢?祝缨来坐,说说话,他们就少来找麻烦,老马老穆也就真能过上点普通人的生活,不拿自己当贼了。

他们俩昨天也不敢去祝缨家里道贺,今天又说了些好话,老马道:“等一下。”转到后面揪了一只小狗崽出来。祝缨道:“这是干嘛?”

老马道:“我们这儿懂事的没人敢偷您的,就怕有再来不长眼的。警一警。它一叫,您醒了,剩下的事儿就好办了。”

祝缨从没养过狗,想了一下,说:“行,我带回去,也不知家里养不养得活。”

“土狗,有口吃的就成。”

“我家抠。”

老马都要笑了:“您要是抠,就没有大方的人了。”

祝缨又揣了条狗回家。

————————

此时的祝宅,又是另一番样子了。

曹昌先叫门,因老田走了,祝大等都在后面忙,叫了一阵才有人来开门。祝缨进家,曹昌就牵马从小门回去,栓门,卸了鞍具,上草料、水,拴好马。

祝大开门就说:“回来啦?你猜……这是什么?!!!”

“狗啊。”祝缨说。

祝大要给女儿惊喜,反被吓了一跳,拍拍胸口,说:“这么点个狗崽子,能干什么?”

狗“汪”了他一声,祝大跳了一下。他个神棍,以前常被狗追,虽然是小狗,听到叫声也忍不住心惊。祝缨道:“等会儿在门房后头给它搭个窝,有剩菜剩饭给它点儿。”

祝大道:“行吧,多少有个声。正好,老田回去了,我还寻思叫曹昌搬门房来住呢。现在不用了。哎,你晚上也到后头来住吧。”

祝缨笑笑:“天儿热,我在书房这儿挺好的。”她在书房住也是为了看大门,也是为了观察曹昌是否可靠,看得准了才能放心回后面住不是?住在家里与日常交往的要求是不同的。

祝大道:“也行。”拉了祝缨从正院又绕了过来,推开了马房对面的门:“瞧瞧,瞧瞧,怎么样!”

曹昌吓了一跳:“老翁?”

祝大嘿嘿地笑着:“以后就不用雇车啦!”拿马一套车,自家就有马车了。这可是他用私房钱买的!钱没白攒!

祝缨心说,骑的马和拉车的马,恐怕不太一样。得,再买头大骡子来拉这车吧。你再练练赶车,以后就能随时出去逛了,也挺好。

她笑道:“很好,以后娘出门也有车坐了,不用再雇车。”就是多养三头牲口,我还得多弄钱。

曹昌气弱地道:“那个草料……”还有兽医……

祝缨道:“我知道了。”

祝大道:“还有呢!快到后头瞧瞧吧!”

他们这一天可忙了。

祝家家底砸得差不多了,就剩些东西可以摆弄了。他们忙了一整天,把暖宅送来的东西都归置了。什么被子、餐具、烛台、香炉之类的,张仙姑把日常的放自己楼上,贵重的放祝缨的西耳房里。

祝大把几坛泡了人参虎骨的酒也搬自己楼上了。

花姐也不要什么东西,就把楼上隔出一间库房,放些被子、冬衣之类。另两间不隔断,充作桌、柜子、几本医书以及一些药材。算账、研习点医术就在这里。

客房楼上楼下都有家具,张仙姑等人又把用具、摆设都收到柜子里锁了,帐幔也撤了:“有人住时再拿出来,不然放在外面也是招灰,还要拆洗擦试。”

祝缨笑道:“不错。”

花姐一边逗小狗一边说:“正好,这狗从小养着,养得熟,看宅护院最佳!再有,既然有了自己的房子,就要立下规矩。”

祝缨道:“就多一个曹昌,他也不是多事的人,也不麻烦……”

花姐道:“不行,以后必再有人的。我列了出来,你看看行不行。”

因为主要收入是祝缨,所以主要就是她往家拿多少钱。张仙姑管钱,花姐管账,每月一算。还有家里的租子,也是花姐代管,她也都有账。一年一总跟祝缨算一回账。祝缨道:“你算就好。”花姐道:“你给我的已经够多啦,我也有田呢,你忘啦?”

又有门禁。

家里现在有七个门,进出必须注意。

花姐道:“后门不开,从里面栓好、锁紧,钥匙给你拿着。买菜的侧门,钥匙我一把、干娘一把,要从这里进出时再开,随开随锁——咱们也没个看门的。大门的钥匙总四把,咱们一人一把。二门上每天晚上关上,落锁,早上再开。小门的钥匙你一把,要给曹昌一把。偏院往主院来的门,夜里也要关上。”

祝缨道:“好。”

花姐道:“你要有机密的文书,别放在外面的书房,不是只为防曹昌,是咱们这家地方略大人太少,看不过来。你就放你房里一个隐秘的地方。”

祝缨道:“好。”

然后就向家里要钱。

张仙姑正要夸花姐,家里亏得有一个花姐主持,好些事儿她是想不到的,她也不会算这么复杂的账。猛听得要钱,问道:“还要买什么么?咱们家里什么也不缺的。”

祝缨道:“还得再买两个牲口,再备点草料。下个月,大理寺的账就来啦,那时候手头就能缓一缓了。”

经她解释,张仙姑就皱眉:“咱家要这么多牲口做什么?一头牲口好些钱,养它们也费劲,养不好就死了……”

“死了就吃肉。”祝缨说。

“胡说!”

张仙姑拗不过女儿,还是给了钱,这样一来,家里就真的没有钱了。花姐算了一下,心道,我那里还有一些私房,也不怕有急用。她给人看病,虽然经常贴钱,但有一个豪气的主顾就能顶许多穷人的药费了,还有二十亩薄田取租,也都存着。

祝缨第二天拿钱去买了两头牲口,也都让曹昌带回来喂着。整个祝宅里,最热闹的竟然是这个马房了!

————————————

祝缨却顾不得热闹,她摸摸口袋,里面只剩一把铜钱了。家里不能没有买菜钱,她把最后的两贯整钱留在了家里。现在如果要跟人拉关系,就只有她顺手做的一点小玩艺儿和剩的一点小零嘴了。

这两天郑熹脸上都没什么喜色,不宜从他那里抠钱。

祝缨就去了京兆府——得跟王云鹤道谢。她造房子,人家给行了许多方便,连宅子的房契地契办得都比别人顺手。搬迁,又给写了这儿。题匾也不是胡乱提的。

像王云鹤这样的人,有一项不小的收入是“润笔”。祝缨一文没花,净薅王云鹤的羽毛了。口头上的感谢还是要有的。

不想到了京兆府就被王云鹤给薅住了:“巧了!有事要用到你,来不来?”

六月债,还得快。

“来!”祝缨没问是什么事就答应了。

王云鹤笑着解释:“不叫你为难。还是为了罗元的案子,已收网了,只是有一条鱼跑到了慈恩寺里。又恐佛门净土信徒众多,过于专横不好。总要给他们几分面子的。你帮我探一探,如何?他们没有你轻便。”

慈恩寺是个大寺,王云鹤也是个有数的人。

祝缨道:“好。要找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暗号?找着了怎么跟您联络?这样的贼子,到哪里只要叫人发现了就是一顿好打,所以特别灵醒特别会跑。”

王云鹤命人拿了画像给祝缨看,道:“此人身量与李班头相仿。我使人前后门守住了,何京也便服去那里礼佛,就在大殿,你告诉他,剩下的叫他来。你不用管别的,我都安排好了。”

“好。”这么安排祝缨也不用露脸,也不用亲自得罪人,更不用叫人说大理寺的人给京兆府跑腿。

王云鹤还让人拿了一只臭鞋给祝缨看:“追捕他时,他掉下的。”祝缨歪歪嘴,把鞋底也看了一下。

不意到了慈恩寺,又有一个意外——刘松年在与一干才俊同慈恩寺的住持等几个高僧游览、谈禅。才俊里还有一个熟人——蔺振。

祝缨心道,原来这里还有一个安排!

甭管是不是王云鹤的安排,刘松年绊住了住持,事情就好办得多了。

哪知刘松年绊住的不止是住持,还有她。刘松年看到了她,就扬声道:“那个小子,你来做什么?”

祝缨心说,大家不是一伙的吗?你叫我干嘛?!

众目睽睽之下,她只得过来行礼:“刘先生,我来走走,呃,熏陶熏陶。”

“你懂佛法吗?”刘松年问,他神态轻松,好像还沉浸在与二三知己谈法论道的愉悦中。

“一点点。”祝缨一点也不谦虚地说。

刘松年笑斥:“小小年纪,就敢说懂了吗?悟到了什么?以什么悟的?”

我日你先人!祝缨低下头十分恭谨,悟个屁!背经她就能背出许多,道理也能说不少来骗人。可是!一个天下文宗,还有一群高僧,这个东西是看悟性的,这方面的悟性她是真不够,是真要献丑,且她还有正事要办呢。

刘松年指着周围的这些人,道:“别人有才华有名气,你呢?以什么悟的?”

祝缨抬头,笑得很讨喜,道:“我?我原本无一物的。”

住持合什:“善哉善哉。”

“呸!”刘松年说。

祝缨对刘松年也一揖,没跟蔺振打招呼,只对所有人团团一礼,也不管刘松年的脸色就走了。这住持她打过照面的,反正她记得住持,看样子住持对她也有点印象。她退开去,果然看到了何京。她上了香,再四下游走,在借宿的地方找到了人,不动声色地走过去,既不过问、也不转头就走,而是正常地路过。

绕过来通知何京,然后又逛了一小会儿,在山门与进来的衙差们擦肩而过。

接着就去京兆府等王云鹤回来,等的功夫在心里把刘松年这一笔账又拿墨笔描粗了一圈。

王云鹤那里与住持等人交涉得好像还很顺利,不多时就回来了,后面还跟着一个刘松年。

刘松年本来一脸无所谓,看到正在等待的祝缨就开始皱眉。

王云鹤道:“你这是又怎么了?!三郎又不曾招惹你。”

祝缨道:“人心里的喜恶岂是能讲道理的?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我……”也不用所有人都喜欢。

刘松年指着王云鹤对祝缨道:“你什么你?考明法科已然是错了!怎么还投到权贵门下?正路你怎么就不走呢?那么多明日才华都有的人尚且不敢轻易涉险,你就敢一头扎进去了?要爱惜羽毛!”

合着他还是挺喜欢祝缨的,觉得祝缨得走“正途”,跟郑熹当走狗可惜了,得跟王云鹤这样的混。

王云鹤被他这一出代挖墙脚弄得十分尴尬,道:“你怎么说这个来了?三郎,不要听他的,他是自己心里不痛快,拿别人说事呢。”

刘松年道:“难道我是开玩笑的?那个狗人活像个假的似的!这个小东西那点儿心眼还是太实在了,在那狗人那里不够使的!”

祝缨试探地说了一句:“郑……郑大人?”

“除了那个狗人还有谁?”

祝缨道:“为着……婚事?”

“你还说!你还说!”

刘松年不喜欢郑熹。那货心太稳了。当朋友、当对手都还可以,但是!把闺女嫁他那样的人,心里总是会不舒服的。刘松年知道自己脾气不太好,他有资本脾气不好!当然,这也赖恩师护持。所以他虽然觉得恩师的儿子也不够聪明,可那傻货死了,生了个女儿要出嫁,刘松年也不得不操一点心。

祝缨真就“还说”了:“天下文宗,脑子也不算笨,还说对陛下有大功。这样都做不了大官,一定是因为你嘴太毒、脾气太差。”

王云鹤大笑!

刘松年气道:“我是闲云野鹤惯了的!”

“你又不叫王云鹤。”

王云鹤笑得更厉害了。

刘松年道:“你以为郑熹是什么好人吗?那人心眼儿多着呢。今天那几个人,看见了吧?”

“不算您和和尚,一共八个,您说哪个呢?”

“段婴。”

“啊?”

刘松年道:“不知道了吧?最前面那个,穿绿衫的。”

“哦!他长得怪好看的。”祝缨说,跟自己差不多的年纪,可是穿得很好,乍一看不起眼,全身上下外面能看得见的就得值上五百贯,京城一座不错的宅子就这么穿戴在身上了,一看就知道是某名门子弟了。

“他的伯父叫段弘。”

看祝缨还是没动静,刘松年道:“段弘是郑熹以前的姑父。二十年前吧,郑熹把他姑母抢回家,和离了。”

祝缨也不免吃惊了一下,旋即恢复了正常,问道:“难道夫妇二人很恩爱?被棒打鸳鸯了?老侯爷不管管?”

刘松年抿了抿嘴,道:“段弘婚前就有宠妾,为了结婚,把另置私宅安置。郑熹就趁他父亲出征在外,冲到了外宅,把他姑父揪了出来。好有情义是不是?”

祝缨道:“您把故事讲全了吧。”

王云鹤失笑:“你骗不了他。”

刘松年道:“谁要骗他来着?那时候他带着家丁……”

当时,郑熹带着家丁把段弘的外宅给冲了,段弘骂他不懂事,敢惊扰长辈。郑熹也狠,直接说段弘拿老婆的嫁妆钱置外宅。总之,用老婆的嫁妆养外宅和背着长辈存私房钱养外宅,你选一个吧。

哪个都不是正人君子该干的事儿。

要说是家里老人默许的,那就更不要脸了。他郑熹骂得没错,闹得也没错。

两下闹得非常难看,段弘就仗着郑熹不能把他一个“长辈”怎么样,指着鼻子骂。郑熹也不跟他争辩,行,长辈我不动你,我动你的财产。手起刀落把个有孕的外室的脑袋给削飞了。段弘急红了眼,还要骂。郑熹带人带尸首卷到了段府,几个门一个堵,出入一封,分几路杀进去,凡段氏得力的管事、奴婢,手起刀落挨个削。

一边削,一边让后面的家丁点钱。给的都是人市上的标准行情,男奴一个他还给算十贯钱呢!高价!歌女舞女年轻漂亮的贵点,他不杀,捆起来扔一边,省钱。整个段氏老宅被他清空了。然后拿着姑母的嫁妆单子,一样一样把嫁妆收回来。

前年十里红妆出嫁,今年也是十里红妆回来。回到自家,点名了几个陪嫁的奴婢,娘子受了气居然不知道回报,跟段家是一伙的,又杀在了自家。

段弘的父母本来还坐得住,被这一通杀镇住了,也被他吓出了重病——这货凶顽得很,段家中庭一边是尸堆,一边是钱堆。

祝缨心道:只怕还有内情。嘴上说:“挺好的。”

刘松年道:“他姑母成婚已然两载,段弘婚前已有外室!他们怎么会不知道?依然是嫁了!两年来,新妇回娘家也哭诉过了。他要不拿他姑母说事,倒是条汉子。哼!不过是因为当时他父亲出征在外,段家身为姻亲,却在后面给郑侯下绊子。”

郑熹是借机把事儿给挑明了,把脸给撕破,把对方肚子扒开,一切都展示给他的皇帝舅舅看:您瞧,之前我们为了两家和解,他也为您登基出过力,把姑妈都嫁了!现在他是怎么对我们的!

拆伙!

龚劼、陈峦趁机接了差使,配合郑侯大获全胜,两人后来拜相也有这项功劳加持,郑侯也从此成了定海神针。

段家老宅得力干将、心腹能人、干脏活的下手,被他杀了个精光,他就照着名册来杀奴婢。大管事,也是奴籍啊!段家虽自家人没被他死,却是元气大伤,又失了体面。段弘父母又惊又怒很快病死,段弘也郁郁而终。等郑侯回来,再一算账,段家沉寂了快二十年。得亏是底子厚,姻亲多,自家人这些年却也都在外任上打转。

当时皇帝震怒,把郑熹关起来读书。然后他爹凯旋了!大胜!定国安邦。他娘、他外婆跑去跟太后哭,跟皇后哭,跟皇帝哭。好的,放出来了。

然后郑熹就又变回了一个斯文少年,全然不像他那个豪迈的父亲。那一年,他才十五岁。行凶的时候还不忘骗了个京兆尹拽在身边,说:“我杀奴婢,跟您报备一下。”十分的安份守法。那时京兆尹不是王云鹤这样的人,而郑熹却是一个现在这些菜鸡纨绔比不了的凶顽之辈。

五年后,他娶妻,安分守己。又过五年,发妻离世也不放纵,只有一妾侍奉起居。一路做到大理寺卿,没人说他不好。现在他要续弦了。

不能说郑熹不爱护自家人,但是他的爱护是有考量的,前提是一切都得按他的安排。女人到了郑熹的手里,他的家人他不会不爱护,但要是说有多少发自内心的“关切”,那就不要妄想了。无怪乎刘松年要发怒了。

祝缨道:“哦,多谢您告知。”

想来那位岳小娘子此时这个婚结得也挺门当户对的。再想段婴,小的都来了,老的怕也不远了吧?日他先人!得了郑熹这许多的好处,接下来得为他冲锋陷阵了。

王云鹤也为祝缨的镇静而惊讶:“三郎,老刘也是关心则乱……”

祝缨就是只能上这艘贼船,这贼头子对她也没亏待,她只能避重就轻,道:“我明白的。肯给女卒选拔写稿子的人……”

“住口住口住口!”

祝缨对他们一礼,慢慢地告辞了。

王云鹤道:“老刘,你怎么当着年轻人的面说那样的话了呢?你也不是厌烦三郎的,何苦让他难堪?郑熹于他有知遇之恩,这个年轻人重情义,也有担当……”

刘松年恨恨地说:“一股你身上的臭味儿!他可别死在你前头!到那里时郑熹可未必会及时救他!”

王云鹤道:“不是还有咱们吗?”

“你,就你!别算上我。”

王云鹤微微一笑。

刘松年的脸上是罕见的严肃:“路是他自己选的,既然不愿只务实非要蹚浑水做打手,福祸就自己担着吧。我只担心国家从此多事。段氏回来,不争也是争,不闹也是闹。

哪怕段氏输,局势也要乱。我不通庶务,你不一样,你可别因为一个还没长成的狗屁‘美材’耽误了正事。你得稳住。别下场。我甚至怀疑他是不是那个狗人故意放出来让你吞的饵!

算了,说了也是白说!怎么能不下场……总要选一个合适的,不然,与豺狼蠢猪一起治国难道是什么好事?”

王云鹤突然说:“固多同道中人,我在朝为官也常与豺狼蠢猪同治。所以踏实的年轻人尤为难得。是不是饵有什么关系?”

两人同时叹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