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走进唐朝 > 第792章 利益动人心

走进唐朝 第792章 利益动人心

作者:钢城小草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07:18:31 来源:闪舞小说

崔敬全一上任就被黄巢起义军和席厚家乱匪搞的焦头烂额,那里有时间查看这些历年的数据,听到闫素民如数家珍的一一倒出,还真让崔敬全大吃一惊。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那些一年在田里辛勤耕种的百姓,到头来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他们能不造反吗?沂州的百姓为什么会拥护席厚家,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是抄家灭族的事情吗?因为他们活不下去只能去造反。你再看看莱州、登州有人造反吗?这次如果不是宋威在莱州、登州收缴三年的劳役钱,莱州、登州的百姓能反吗,是谁真正的把百姓当人看,崔刺史以为沂州没有了席厚家,沂州收缴的粮食就会多起来,嘿嘿,不要自欺欺人了,醒醒吧”

闫素民的话敲打着崔敬全的心,这些崔敬全不是不懂,而是不愿意面对也不能面对,崔敬全也不可能管理沂州,还不是通过各级的官吏来统治沂州的百姓,而那些官吏就像一匹匹饿狼似的,眼里全是黄澄澄的铜钱。

崔敬全要管理沂州,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手下的官吏不要压榨的过分就行了。崔敬全也羡慕莱州和登州的管理方式,可是崔敬全却做不到,不过闫素民的话让崔敬全开启了另一扇窗户:“闫转运使,你的意思是说沂州也可以变成莱州、登州这样”。

闫素民笑答道:“闵子骞为费宰,问政于孔子”。

孔子曰:“以德以法。夫德法者,御民之具,犹御马之有衔勒也。君者,人也;吏者,辔也;刑者,策也。夫人君之政,执其辔策而已。”

子骞曰:“敢问古之为政?”

孔子曰:“古者天子以内史为左右手,以德法为衔勒,以百官为辔,以刑罚为策,以万民为马,故御天下数百年而不失。善御马者,正衔勒,齐辔策,均马力,和马心。故口无声而马应辔,策不举而极千里。善御民者,壹其德法,正其百官,以均齐民力,和安民心。故令不再而民顺从,刑不用而天下治。是以天地德之,而兆民怀之。夫天地之所德,兆民之所怀,其政美,其民而众称之。今人言五帝三王者,其盛无偶,威察若存,其故何也?其法盛,其德厚,故思其德,必称其人,朝夕祝之。升闻于天,上帝俱歆,用永厥世,而丰其年。

不能御民者,弃其德法,专用刑辟,譬犹御马,弃其衔勒,而专用棰策,其不制也,可必矣。夫无衔勒而用棰策,马必伤,车必败。无德法而用刑,民必流,国必亡。治国而无德法,则民无修;民无修,则迷惑失道。如此,上帝必以其为乱天道也。苟乱天道,则刑罚暴,上下相谀,莫知念忠,俱无道故也。今人言恶者,必比之于桀纣,其故何也?其法不听,其德不厚。故民恶其残虐,莫不吁嗟,朝夕祝之。升闻于天,上帝不蠲,降之以祸罚,灾害并生,用殄厥世。故曰德法者御民之本”。

古代的天子把内史作为帮助自己执政的左右手,把德政和法制当做马的勒口,把百官当做缰绳,把刑罚当做马鞭,把万民当做马,所以统治天下数百年而没有失误。善于驾驭马,就要安正马勒口,备齐缰绳马鞭,均衡使用马力,让马齐心合力。这样不用吆喝马就应和缰绳的松紧前进,不用扬鞭就可以跑千里之路。

善于统治民众,就得统一道德和法制,端正百官,均衡地使用民力,使民心安定和谐。所以法令不用重复申告民众就会服从,刑罚不用再次施行天下就会得到治理。因此天地也认为他有德,万民也乐于服从。天地之所以认为他有德,万民之所以乐于服从,因为各种政令美好,民众就会交口称赞。现在人说起五帝、三王,他们的盛德无人能比,他们的威严和明察好像至今还存在,这是什么缘故呢?他们的法制完备,他们的德政深厚,所以一想起他们的德政,必然会称赞他们个人,朝夕为他们祝祷。上天听到了这些声音,天帝知道了都很高兴,因此让他们国运长久而年成丰收。

不善于治理民众的人,他们丢弃了德政和法制,专用刑罚,这就好比驾驭马,丢弃了勒口和缰绳,而专用棍棒和马鞭,事情做不好是必然的。驾驭马没有勒口和缰绳,而用棍棒和马鞭,马必然会受伤,车必然会毁坏。没有德政和法制而用刑罚,民众必然会流亡,国家必然会灭亡。治理国家而没有德政和法制,民众就没有修养,民众没有修养,就会迷惑不走正道。

这样,天帝必然认为这是扰乱了天道。如果天道混乱,就会刑罚残暴,上下相互奉承讨好,没人再考虑忠诚信义,这都是没有遵循道的缘故。现在人们说到恶人,必定会把他比作夏桀、商纣,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制定的法令不能治理国家,他们的德政不厚。所以民众厌恶他们的残暴,没有不叹息的,会朝夕诅咒他们。上天听到了这些声音,天帝不会免除他们的罪过,降下灾祸来惩罚他们,灾难祸害一起发生,因此灭绝了他们的朝代。所以说德政和法制是治理民众的根本方法。

“亚圣孟子曾拜孔子之孙孔伋为师,请教治理之道。孔伋说:叫他们先得到利益。孟轲不解:贤德的人教育百姓,只谈仁义就够了,何必要说利益呢?孔伋说:仁义就是利益!上不仁,则下无法安分;上不义,则下也尔虞我诈,这就造成最大的不利。用利益安顿人心,以弘扬道德,这才是利益动人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走进唐朝请大家收藏:(wuxia.one)走进唐朝武侠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跟百姓讲顺从、跟官僚士绅讲利益都不行,温饱而知廉耻,百姓连饭都吃不饱,跟他们说什么礼义廉耻、仁义道德,那全是狗屁,那些官僚士绅更是披着仁义的外皮,干着毫无廉耻的事情,不拿出利益也是缘木求鱼。

闫素民点点头道:“只要崔刺史愿意,莱州、登州就是明天沂州的景象,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只要崔刺史同意跟张天成合作,支持张天成坐到平卢节度使的位子上一切皆有可能。忘记告诉崔刺史了,密州的狄刺史、莱州的刘刺史、还有登州的王刺史都已经同意支持张天成成为平卢节度使,这是他们保举张天成的奏章,崔刺史看看吧”。

密州的狄庆江本来就是跟李烨一个鼻孔出气,自己被宋威搞到密州,早就对宋威恨之入骨,张天成做平卢节度使,和李烨坐平卢节度使没有什么区别,狄庆江当然双手赞成。

高顺励回到登州,跟王伦宏就不谈仁义道德,而是直接**裸的威胁王伦宏,现在琅琊王家的性命全在张天成的手上,万一乱匪一个不小心,本来已经衰落的王家更是雪上加霜。留给王伦宏的只有一条路可以走,萧随曹规按照李烨在登州、莱州留下的管理办法做,大家相安无事一团和气,利益有了、名声也有了,钱财虽然少了点,但是小命保住了,王家何去何从全在萧随曹规王伦宏一念之间。

王伦宏在登州也亲眼看见一群士绅大户跟着李烨混的风生水起,琅琊王家的根在土地上,张天成并没有剥夺王家的土地,只是让王家跟着李烨的方法去做,建立农庄善待百姓拿出一部分利益分给百姓,百姓耕作的积极性高了,王家的收成并没有减少。

一边是家族的没落,一边是利益的诱惑,虽然王家会因为支持张天成失去很多,但是得到的利益同样不少,两害相权取其轻,王伦宏妥协了,愿意支持张天成成为平卢节度使。

有了王伦宏和崔敬全,以及背后的势力支持,剩下的事情就简单多了,齐昌栋跑到掖县的大牢中把刘民顺接出来,开门见山的告诉刘民顺,现在宋威已经倒了,李烨愿意娶刘娥为妃,让刘民顺自己考虑一下以后的出路吧。

齐昌栋并不知道刘娥和李烨的事情,但是刘民顺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宋威的儿子,刘民顺想图的还不是抱紧宋威的大腿,所以齐昌栋给刘民顺送来了更大的一条腿:李烨。把刘娥嫁给李烨,不仅保住了刘民顺的地位,而且可以让刘民顺得到更大的利益,这不正是刘民顺想要的吗?至于什么一女嫁二夫,宋威已经倒了,树倒猢狲散,虽然名声有点不好听,当初刘民顺答应与宋威的婚事,名声就好听了。在**裸的利益交换面前,刘民顺妥协了,答应支持张天成为平卢节度使。

至于平卢军监军杨守光,张天成对这个阉患采取了拉拢腐蚀的办法,直接送给杨守光五万缗,条件只有一个支持自己成为平卢节度使。这些唐朝各地的监军,一般只要两样东西,一样是钱、另一样是名,张天成给了杨守光钱,接着表示平卢藩镇的动乱马上就会平息下来,收编各地的乱匪功劳可以记在杨守光的名下,名与钱都有了,杨守光自然也坐上了张天成这条大船。

喜欢走进唐朝请大家收藏:(wuxia.one)走进唐朝武侠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