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六零年代女技术员[穿书] > 第317章

六零年代女技术员[穿书] 第317章

作者:半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1-10 01:50:28 来源:88小说

这次的代表团主要由纺织部组织除了黎东生、梅子湘外,还有申城纺织工业局、京市纺织工业局和一些纺织大厂的高级工程师等,外加两名翻译人员拢共有二十余人。

从京市出发,直抵西德。这一天天气晴朗在法兰克福徐徐下降,爱立从机舱窗□往外看,一座座欧式的红色小楼掩映在树林中,确实很好看。

同行的翻译余明明问她道:“你是第一次来吧?“

“是,余同志来过这里?“

余明明微微笑道:“我爸是驻德大使1973年被派过来的我收到过很多他寄回的明信片,很有意思。“

爱立心里微微一动“大使馆是不是有很多华侨的联络方式?“

余明明点头道:“是,但也不全有,沈同志是想找人吗?你可以告诉我,我帮你到领事侨务处问问。”

爱立眼睛一亮,“那真的太感谢了,我要找的是管仲才从申城过去的,她姑姑临终前还想知道他的消息,我妈让我这次出国来帮忙问问。”虽然改革开放的风已经吹了起来,但是联想到二

哥对文字的一贯小心和谨慎,爱立并不敢直咧咧地说她和管仲才的关系,也不敢说他以前是国民政府的官员

余明明倒也没追问,和她道:“我明天抽空帮你去问问,你要是有什么想要带回国,又没时间去买的,也可以告诉我,我让我爸帮我们采购下。“

爱立没想到,这个姑娘这样热情,一再道谢。

这时候飞机已经停稳,机舱打开了,余明明笑道:“我们先下去吧!还要坐火车去波恩,到了那边,大使馆科技处的人会来接我们。“

傍晚时分,一行人到达了波恩,大使馆和会议主办方都派了人来接,将她们带到了酒店。一路上,同行的人对着错落有致的楼房、车水马龙的街道、满街遍布着大众甲壳虫小轿车的广

告,都觉得啧啧称奇。

当路灯渐次亮起的时候,在一片灯火辉煌中,爱立都有些恍惚,自己置身在哪里?

黎东生见她发呆,笑道:“是不是觉得震撼?当初战后,西德也有一段艰难因苦的经历,经过近三十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是欧洲工业强国了,我们华国也会很快的。“

爱立点头道:“是,改革开放的风已经吹起来了,可能三十年后,我们也有这样的城市,这样的高楼和这样的街道。“

黎东生见她说得一本正经的,笑道:“哦,你也有信心?

爱立认真道:“当然了!“而且,这不仅仅是信心,这也是她见过的未来黎东生只觉得她和他一样,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满怀期待和憧憬。

在德国酒店一住下来,爱立就像回到了原本的生活一样,有马桶,有便捷的电话,有可以随意购买的肉和水果。

第一晚大家一起在餐厅里吃饭,她不认识德文,和余明明商量了下,点了一份意面和牛肉汤,申城纺织工业局的钱小群跟着她点了一份一样的,过了一会,爱立正在喝汤,就听钱小群问

她们道:“不是还有牛肉汤吗?怎么到现在都不上啊?“

余明明指了指爱立跟前一个小酒杯一样的东西,“这不就是吗?

钱小群“啊?“了一声,嘴巴大得都像能吞下一个鸡蛋,“这是汤啊?我看这黑糊糊的,以为是黑咖啡呢!这么一小口,也是汤啊?“

余明明笑道:“是汤,你尝尝看。“

钱小群尝了一口,“这还真是汤,一点小肉粒都没有,这是碾碎后炖的吧?别说,味道还不错。“

他大大方方地展示着自己的好奇和惊讶,动作略带夸张,爱立都忍不住笑起来:

晚上挑房间的时候,余明明特地挑了和爱立一间房,悄声和她道:“我看大家都严肃得很,就沈同志你好说话一些。“爱立知道她说的是什么,这些年来,音通民众与国外几乎没什么来

往,乍一到资本主义国家来,看什么都皱着眉头,除了钱小群以外,大家眼里都不由带着两分批判。

余明明看起来不过二十岁,父亲又是驻外大使,可能对这些景象,更看得惯一点。

问余明明道:“听说你是外国语大学的学生,几年级了啊?“

余明明笑道:“二年级,我是77年第一届高考生。“

“那运气真好,你这年龄上一点都没耽误。“

“是。”余明明又问了爱立几句,得知她是1940年出生的,有些不敢相信道:“你看起来也不过三十出头,可不像大我一倍的人。“

她这样一说,爱立也恍惚起来,自己竟然快40岁了?

这一晚爱立因为认知到自己的年龄,隐隐有些焦虑,睡觉前干脆又看起了带来的数据资料。

第二天早上,余明明见她眼下有些青黑,笑问道:“沈姐姐,你是不是惦记着找人的事,一晚上没睡啊?我忘了和你说,我昨晚上已经和大使馆来接我们的人说了,让我爸帮忙找找看

趁着咱们在这边的半个月时间,看能不能找到点消息。“那真是太好了!谢谢你,明明。“

“不客气的,对了,这边的巧克力不错,你要不要带点回去给亲戚?“

“要的,明明你什么时候去采购,喊我一块儿。“

余明明笑道:“不急,我们有天行程,是要去柏林参观,到时候我们一起去东德那边买,这边一个西马克可以兑换五个东马克呢,咱们到时候去柏林墙那边买。“

听到柏林墙爱立想起来,这时候还有这个东西,将德国一划为二

问余明明道:“这边华侨多不多啊?“

“还好,有很多华人在这边开中餐馆,发家致富,“顿了一下又道:“而且,我昨晚看报纸,西德这边最近搞了一只医疗船,去救从越南逃出来的难民,其中华侨比较多。“

爱立听得眉心一跳,随着中米正式建交,越南大量驱逐华侨,她印象中的数字比较庞大,也是在这一年,华国和越南发生了战争。爱立有些后悔,出发前,没有给森哥打一个电话,这场

自卫反击战,森哥他们不知道会不会被派到战场上去?

爱立尚来不及多担忧,因为她早上一到会场上,就被黎东生介绍给了dk公司的工程师大卫,对方也是搞梳棉机放气吸尘排杂系统,他和爱立说:“我们的吸尘系统吸点较多,机外吸尘主

要分为两路。”

爱立道:“我们主要是分前后区,结合人工吸尘。“

大卫挑了挑眉,很有兴趣地问道:“怎么说?“

爱立立即和他道:“刺辊给棉罗拉三角区设放气口,锡林道夫三角区设吸尘点”

俩个人一个中文,一个德语聊了一会,余明明这个翻译就被人带走了,俩人一时大眼瞪小眼,急得大卫都要挠头,忽然听对面的华国女士道:“不然,我们试试说英文?“

大卫眼睛一亮,“你会英语?“

爱立点头,“会一点,但是专有名词,可能不是很准确。但是我想,我们还可以通过画图纸来表示。“

大卫笑道:“再好不过。“

于是会场上,很快就出现了比较奇怪的一组,俩个人拿着一支笔,一个本子,来来回回地,你画几笔,我添几划,磕磕绊绊地,竟然把放气吸尘排杂系统,给解释的七七八八。等余明明回来的时候,就见俩人已经开始聊起中德文化和生活的异同了,有些惊讶地问道:“说完了吗?这么快吗?“

爱立指了指本子道:“其实是我们俩画完了,大卫邀请我明天跟着他去他们的工厂看看。“

余明明有些为难地道:“可是我这边怕是走不开这次一共就来了俩个翻译人员,大使馆那边说是能安排俩个人过来帮忙,但是怕也得到后天才能到岗。“

爱立笑道:“没事,我就继续和大卫比划吧!“

余明明得了准信,就放心地走了。

大卫转而和爱立介绍起德国的景点来,什么海德堡看王言,汉堡听音乐会,“沈女士,你相信我,露天的雨中听贝多芬,绝对是很美妙的体验。“还表示他可以当几天向导。

爱立忽而用英语问大卫道:“可否请你帮忙在报纸上登一则寻人启事?“

大卫有些讶异地看着她:“你有亲人在德国吗?“

爱立摇头,“不一定在德国,可能在欧洲,也可能在我们中国的台岛或者港城。钱方面我会足够支付,就是不知道,您这边方不方便帮忙?“爱立想,就算干爸不在德国,但是只要德国

有他的朋友,也可能会把报纸带给他看。

这个概率,说大不是很大,但是万一运气好,有可能很快就能找到干爸了。想到这里,爱立立即看向了大卫,和他道:“我知道我这个要求有些突兀,但是因为我在欧洲能待的时间有

限,请您原谅我的冒昧。“

大卫摇头道:“不,不,这不算什么事儿,在我们这,登报启事是很寻常的一件事,价格也不贵,只需要一百马克。”

爱立见他答应下来,立即道:“我现在就去找同伴兑换,麻烦你稍等我一会儿。”说着,就去找余明明,余明明见她急匆匆的,以为是托大卫买什么东西,立即把身上才兑换的马克都给

了她,还问爱立够不够?

爱立忙道:“够了,够了,有两百了。“

等大卫看到两百的时候,笑着退了一百给她,“说是一百,一百就够了,我不收小费。如果沈女士想感谢我,不如多和我交流交流你对梳棉机的看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