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特工之回到清朝 > 第五十三章 征服(5)

特工之回到清朝 第五十三章 征服(5)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2:25:15 来源:88小说

第五十三章 征服(5)

棋运兴则国运兴,这句话是陈毅元帅说的,姑且不去谈这句话对于其他国家是否适用,单就中国而言,这句话还有有相当的可借鉴性的。围棋在中国的发展史,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杨一无疑是热爱围棋,如果不是另一时空不允许,杨一或许已经走上了一条职业棋手的道路。

命运就是这样,许多东西是没办法选择的,许多东西又是不期而遇的。围棋在这个时候,又悄然的来到杨一面前。

江户时代的日本,围棋棋手间的斗争是残酷的,作为日本围棋四大家之一的林家,在围棋霸主称号“名人”的争夺过程中,不断的遭遇到失败,本因坊所代表的围棋势力,在两百年的日本围棋历史中,牢牢的占据了霸主的位置。

作为林家的弟子,羚木太郎也肩负着向其他围棋势力挑战的责任,扞卫林家的围棋地位,是羚木太郎必须承担起的责任。在林家的弟子中,羚木太郎似乎并不适合去争斗,在残酷的御城棋选拔中,羚木太郎没有被选上过,林家的长老曾叹息道:羚木有极高的围棋天赋,但是羚木更象一个求道者,而不象一个战士。林家需要的是战士,是棋盘上敢于刺刀见红的战士,羚木的棋太柔和了,尽管羚木在选拔战中战绩并不差,但是羚木还是一次也没能被选上。

看着林家在御城棋中屡屡败绩,羚木却无能为力,灰心的羚木决定离开日本,到围棋的故乡来寻找围棋的真谛,寻找属于自己的围棋之路。

粗通中文的羚木经朝鲜辗转来到北京,中国围棋并没有给羚木带来多少裨益,座子围棋严重的约束了中国围棋的发展,中国棋手除了在中盘战斗中还可以跟羚木一较长短外,其他方面几乎溃不成军,基本一盘棋布局结束后,胜负就已经决定了。在激烈的中盘战斗中羚木只要不吃太大的亏,棋就输不掉,更何况羚木的战斗力也是一流的,只是棋风使然,看起来比较温和。

在中国的连续胜利并没有让羚木灰心,他始终相信,中国的民间一定隐藏着众多的高手,他们淡薄名利,以棋为乐,只有这些不把围棋当做谋生伎俩,又热爱围棋的人,才可能去探索围棋的真谛。

接下来的日子还是一样,羚木不断的击败挑战者,时间一长,北京城里已经找不到对手,就在羚木决定离开北京,到各地去寻找围棋高人的时候,霍小玉出现了。

霍小玉没有象其他中国棋手一样,要求下座子围棋,而且一上来霍小玉就下出了秀策流的布局,这叫羚木太郎如何不震惊,秀策流可以说是没有贴目的围棋时代,黑棋的最佳选择之一。

紧接着霍小玉在羚木高挂的时候托了一手,并下出了大雪崩的内拐定式,这一变化对羚木来说冲击是巨大的,羚木在临时根本找不到最佳的对应办法,白棋的外势在霍小玉其他角落的影响下,几乎没有发挥的余地,要不是霍小玉好战,羚木这盘棋就危险了,羚木从这盘棋看见了希望。

作为围棋狂热爱好这的霍小玉,当然希望能看见杨一和羚木之间的对决,不过事情的发展并没有立刻让霍小玉看到希望的一幕。

回到家中,杨一看见了久违的张键,看来这北京城还是小了。看见杨一的张键先是脸上泛起一阵激动,但很快就黑起一张脸,张键阴沉的表情让杨一的女人们知趣的闪到里屋去了,客厅里只留下杨一跟张键。

“先生,对不起了,这一段实在 是辛苦您了。”杨一陪着笑脸,不住的向张键作揖。

杨一的笑脸和赔礼,似乎并没有什么效果,张键的脸色依旧阴沉,面对这种状况,杨一也只好继续赔罪。说实话杨一这次玩的太过分了,身为朝廷的第一人,居然翘班一年只久,把个张键放在火炉上 烤,换成谁也不乐意啊。

张键也不吱声,端起茶杯,坐在椅子看,决心看看杨一如何自圆其说,如何给自己偷偷跑路去上海,又去日本旅游了一趟的行为找解释的理由。

杨一也知道自己这次玩的太大了,毕竟自己的位置还是应该在北京,这一趟出去的时间太长了,杨一想解释,可是又实在找不出合适的理由,只好干站在那里看着端坐的张键苦笑,这场面倒有几分犯错的学生,被先生留堂的样子。

场面有点尴尬,杨一毕竟是上官,张键这样对待杨一礼数上就不对,可张键又不想就这样便宜了杨一,这次能跑路一年,下一次就能跑三年,两人就这么无声的相视。杨一希望先在能有个人来打破这僵局,可惜老婆们看来对自己的气也不少,没一个出来打圆场的,就连在杨一跑路时间获利最多的小月和沈清霜也躲在物屋子里不出来。张键其实也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可是又没有一个下台阶,两个人只好在那干耗着。

救星终于来了,余薪和赵本初一起出现在客厅门口的时候,张键舒了口气,杨一也一样。可是这两位一起出现,往往意味着有大事出现,张键和杨一心领神会的互相看了一眼,心不约而同的提了起来。

“大人,您回来了,出事了,曾国藩病危。”

杨一和张键听了都皱起了眉头,这曾国藩如今在朝廷中的地位很微妙,有了曾国藩,朝廷上下才会出现一种平衡。如今的朝廷内,虽然各部门主要的位置上都是杨一的人,但是还是相当数量的官员是旧有的,如何平衡朝廷内势力,曾国藩起了很的作用。杨一不是不想把所有的人都换成自己的人,可是朝廷经过几次清洗后,留下的都是些能干的人才,他们在各部门中的作用是明显的,如果把他们都弄下来,去那找人来代替他们。杨一只能想办法慢慢的过渡。

“大人,如今您走后朝廷少了一言九鼎之人,各种言论和势力又有所抬头,如今曾大人又…”张键说着眉头皱的更厉害了。

杨一看着张键,这个自己最信赖的手下,虽然年纪才四十不到,可是两鬓已经出现白发了,看来都是累的。杨一不由一阵内疚,为自己的放纵感到惭愧,看到张键着急,便安慰道:“先生不必心急,请先把这北京城如今的现状详细说说,我们再商量下一步该怎么走。”

张键这才把北京如今的局势慢慢道来。

杨一去日本不久,曾国藩领衔的访欧洲代表团就回来了,并与欧洲多个国家达成了友好协议的初步意向,正式签约还得等这些国家派代表来中国进行下一步的磋商。欧洲之旅的成果是显着的,成员们看到了东西方的差距,尤其是在英国。英国世界第一工业军事强国的社会制度和体制给了这些官员极大的冲击,也许是英国还保留着女皇,这让官员们更容易接受英国的体制。代表团回国后,大部分官员纷纷上书皇帝,要求学习英国。最要命的是这时候杨一居然不在。

国家走民主的道路是杨一在建立人民党的时候就确立的方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代表团官员的建议无疑是积极的。可是关键的问题在杨一心目中,君主立宪虽然也是民主的一种,但是满清皇帝是必须废除的。杨一本打算等个几年,这些旧臣们被取代后,再来讨论废除皇帝的问题就简单了,可是现在以曾国藩为首的大臣们居然来这一手,而且要求之急迫是杨一始料未及的。从内心来说,杨一个人更倾向于没有君主的民主方式,因为这样的民主会比较彻底。而且满清的存在,在杨一看来就意味着封建势力的延续,事实也是这样,中国有太多人对皇帝心存幻想,没有皇帝对他们来说,就等于没有天了。

曾国藩他们在朝廷上的提议,立刻掀起了轩然大波,朝廷内立刻出现了三种声音。第一种就是强烈要求立刻变革的,他们的代表是曾国藩和欧洲回来的官员们,第二种也是一群旧官员,君为纲,臣为常的理念深入了这些人的脑子,他们没办法容忍皇帝居然受到监督的事实,谁当皇帝不重要,没有皇帝就是不行,这是这些人的看法,只不过在朝廷上他们只是反对立宪,可没说要废皇帝。第三类当然是杨一和他的党羽们,杨一不在,他们就不好表态,尽管他们在朝廷上占据了大部分势力,但头脑选择了沉默,并急迫的希望杨一的回归。

听完张键的述说,杨一不由庆幸自己回来的是时候,晚一点回来曾国藩翘了辫子,这朝廷内还不乱成一锅粥啊,同时杨一也理解了曾国藩的用心,曾国藩急着立宪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保全皇帝的名分,只有立宪才能使满清皇帝的名分继续存在。这也算是曾国藩对杨一的一种让步吧,毕竟做出这样的 决定实在是很艰难。作为一个一贯忠心的老臣,曾国藩想在自己的晚年为曾经赏识自己的满清,做最后一点贡献,尽最后疑一点心。

只可惜,事与愿违,杨一的不在虽然让曾国藩看见了希望,可是事情并没有象他想像的顺利,君主立宪是必须的,可是谁当皇帝大家朝廷上下就不统一了,至少杨一的人希望这个立宪的皇帝是杨一,甚至杨一当了皇帝,立宪不立宪对他们来说都不是太重要了。欧洲回来的劳累,加上事情发展的不顺利,曾国藩病倒了。曾国藩这一病,就意味着平衡又一次被打破,新的争斗开始了。

“大人,你看这事该如何是好?”张键说完后,并不急着说明自己的选择,而是征求杨一的看法。

“看来得提前发动了,老子句背个骂名好了。”杨一叹道,事情的发展似乎已经没有多少能让杨一选择的余地了,长痛不如短痛。

杨一终于表态了,杨一这一表态,让屋子里的众人都长吁一口气,有了方向才有奋斗的目标。杨一话里面至少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满清皇帝不可能在保留了。

“我去看看曾国藩,张先生,你立刻通知李秀成,准备出兵北京,通知刘铭传和聂士成他们,各地的军队要高度戒备,随时准备稳定局势。总之部队不能出任何问题。”杨一发出一连串的指令。

“李鸿章怎么办?如今他也是带兵的,福建一省的新军都在他的指挥下,万一他偏向老师怎么办?”张键提出自己的担心。

“恩,这是个问题,通知刘铭传,时刻注意福建的动静,左宗棠如今在西北,让李秀成和聂士成都注意一下。我要先去看看曾国藩,然后再进皇宫看看太后。先生你还得辛苦一下,拿出个应变的方案来,万一国内有变,如何应急,这些我们都得事先想好。”

布置完一切,杨一立刻赶到曾国藩的府上,准备归准备,杨一也不希望曾国藩现在就挂了,可是来到曾国藩府外时,却听见里面传来震天的号哭声,该来的还是来了。

“回头,我们去皇宫。”

皇宫大内,上次事变以来,慈宁宫成了最冷清的地方。除了每天两次见皇帝短短的一个小时,慈禧没有和任何人接触的机会,就是小皇帝来看他,身边也是不能有人陪的,陪着皇帝进来的是门口的侍卫。

如今的皇宫已经不比从前,杨一当政以来,已经停止继续招收太监,宫女的人数也不断的压缩,皇帝和太后的各种开支也是不断的减少。皇宫日渐冷清,昔日前呼后拥的皇帝身边也就几个太监和宫女伺候着。民间秀女的挑选是早就停止了,上了岁数的宫女也不断的被打发回家,后宫里昔日的嫔妃们,身边也没有伺候的人,她们只能自己照顾自己,或者大家住在一起,相互照应。杨一把皇帝变成一个历史名词的决心,也由此可见。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慈禧就老了许多,昔日保养良好的皮肤如今依然光滑,但已经没有昔日的神采。没有了男人的滋润,慈禧的岁月是难熬的,一个又一个的长夜,陪伴慈禧的只有一盏昏暗的油灯。

杨一待慈禧也算不薄,还有两个宫女照顾慈禧的起居,只是宫女们不得和慈禧多话,否则就会倒霉。

每天中午起来,对着镜子梳理秀发是慈禧必备的功课,看着镜子里自己日渐憔悴的颜容,慈禧心头一阵阵的发疼,昔日的荣华消逝,岁月已经在眼角留下一丝鱼尾,突然慈禧在镜子里发现了些什么,大声叫喊道:“来人啊。”两个宫女立刻出现,慈禧指着镜子里的两鬓道:“快点,快点帮我拔去。”原来慈禧的一头乌黑的秀发中已经夹杂了几丝白发,未老先衰对慈禧来说,打击是巨大的。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慈禧看着镜子,不停的念叨着,手忙脚乱的在寻找头发中的白发,笨拙的想自己动手除去这些白发。

两个宫女看这有些歇斯底里的慈禧,惊恐的有点不知所措,站在后面不不知道该做什么好。

“你们还楞着做什么?还不快来帮忙。”慈禧冲着他们大声喊叫,声音嘶哑而凄厉。慈禧这么一闹,两个宫女更慌张了,连忙过来,想帮着慈禧拔去白发,没想到其次猛的端起镜子,往地上一砸道:“滚,都给我滚,没有人对我是真心的,你们这些奴才,都给我滚。”

再一次来到慈宁宫,杨一已经看不到昔日的慈宁宫的风采,院子里的杂草似乎很久没有人料理了,原先种下的花现在只能艰难和生命力旺盛的杂草争夺生存的养分,只有中间的青石小路和庭院里的雕阑能证明这里曾经的辉煌。

杨一心中生出一种怪异的酸楚,信步走在这冷落的庭院内,院子里的安静让人有一种呼吸都困难的感觉。

摔完镜子摔首饰盒,等到手头再也没有可以摔的东西时,慈禧回头才发现,杨一出现在门口。这个昔日有过夫妻之实男人依旧挺拔而高大,脸上的笑容带着一丝丝的怜惜。慈禧惊呼着用移袖挡住自己的脸道:“好人,求求你,先出去,等下再进来好吗?”慈禧心中期盼无数次的场景出现了,可是这一幕出现的似乎并不是时候。

杨一站在门口叹息一声,转身回到院子里,只听见慈禧在里面吆喝道:“你快去帮我拿面镜子来,你快去打盆水来,哀家要洗一洗。”两个宫女被支使的手忙脚乱的,这一阵忙活将近半个时辰,杨一无奈的在院子里找了张石椅坐下,默默的等待着这必须的见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