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方家小茶馆 > 第118章

方家小茶馆 第118章

作者:祈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20:21:33 来源:免费小说

  沈宥豫坦然地说:“京中诸事,事无大小,我尽知。”

  方年年挑眉。

  沈宥豫没有躲闪,还剥了一个栗子给方年年,“味道怎么样?”

  “你自己吃啊。”方年年笑着吃掉栗子,心里面呵呵,以为自己不了解咩,沈宥豫肯定派人盯着钱亮了,不然钱家捂得严严实实的事儿,他怎么知道。

  沈宥豫浅笑,打死也不承认自己盯梢了,更加不承认自己说了几句,天地良心,他就说了几句“身为江湖人,却只能够困顿于凡俗规矩,看着她披嫁衣、看着她嫁人生子”,没想成钱亮那大傻子就带着人私奔了,明明结两姓之好有更好的办法,许对方以明媒正娶、中馈托付、子嗣只出一母,才是硬道理。

  他想到娘亲的态度已经松动,就心下更喜,看方年年的目光更加温柔。

  方年年眯起眼睛,心虚了吧,都不说话,指定里面有猫腻。

  “已经在寻,一定要把秀秀找回来。”

  沈宥豫,“嗯嗯。”

  “嗯嗯啥,帮忙啊。”

  沈宥豫,“好好好。”

  帮忙是肯定要帮忙的,毕竟是年年的闺中好友。

  他拧眉,“钱亮胆子太大了,找回来后指定打断他的腿。钱家不过是看李家门楣太低,钱家家底不错,我给找找门路,让李叔捐个官就是,要是李叔能弄点实绩,爵位我也可以给他讨来。公侯难办,一个伯爷还是容易。”

  方年年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自高祖以来就允许捐官谋爵,虽无俸禄、权力这些实惠,但于许多人来说头衔就足有了。”

  本朝捐官有详细定例,最低的价格也是普通人望尘莫及的,却是不少商人趋之若鹜的。当然,高祖是个有先见之明的人,他想到了官爵泛滥的下场,给指定了许多约束,买来的官爵只是流于表面,没有半点实惠,但商人位卑,有这条路子足以让许多狂喜。

  第166章 一件斗篷  “秀秀从我这里前脚离开……

  “秀秀从我这里前脚离开, 后脚就不见了。傍晚时,我家正吃着饭呢,李叔李婶提着肉菜到我家, 说是秀秀不回来,他们索性就一起来吃饭了。”方年年想到三日前的事情,心头就压着重重的石头, 沉甸甸得化解不开。现代社会,男女私奔都要成为人们口头的谈资, 更何况礼教森森的现在。

  “我也使了点人手去找,希望能够尽快找到, 希望秀秀别再做傻事了……”

  方年年看了眼沈宥豫。

  沈宥豫被看的心底发毛,仿佛被看到了自己的心虚, “看、看什么?”

  “没什么,就看看你。”方年年微笑。

  沈宥豫, “……看我长得好看吗?”

  这话方年年曾经说过,沈宥豫记住了, 当时觉得面上些许尴尬、心里些许错愕……现在把这话原本说给方年年听,他忽然心中又有了些许雀跃、脸上多了些许调侃。

  方年年挑眉,“不错呀, 活学活用,我……”

  外面忽然传来了声音, “好啊,终于让我找到你们了,原来在这里!”

  方年年看过去, 看到是三公主,穿着时下流行的对襟袄、灯笼裤,配了一双尖头的皮靴, 好像随时会说“芝麻开门”,红色洒金花纹的灯笼裤太喜庆了,她见到的第一眼就笑了起来。

  “阿满。”方年年快活地喊着。

  两个人互通小名,自然就显得非常亲近。

  “年年。”

  好久不见,自然欢喜,互道纳福之后就看着彼此。此时此刻,站在小茶馆里,拨开了云雾,见到了许多真实,三公主说:“我远远地缀在老六的身后,中途还给跟丢了,这小子未免太机警,害我好找,派出了三波斥候才将信将疑定了方向。我就想着,就算是错了也无妨,权作出来踏青了。”

  三公主看了眼身周的环境,意味深长地说:“很不错呀,胆子很大,我来了没有丝毫惊慌。”

  “我与你说的从未有过隐瞒。”

  “只是从未说到里处,真是好姑娘,原来跟我一直在绕圈子呢。”

  方年年笑了起来,“我说真话,你会信吗?”

  三公主摇头,“将信将疑。”

  赵家人心眼子比马蜂窝还要多,坦诚相待时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去思索、去比较、去探询……

  两个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方年年没有细说自己的家庭,三公主没有追问。

  两人身边的沈宥豫犹如装饰,所有的眼神都做给了瞎子看,白忙活一场,这二人自己和解了。

  咚咚咚的脚步声,很沉重的声音,方年年一听就知道谁来了,立刻看向了脚步声传来的方向,看到了黑塔直接问,“如何,找到了吗?”

  黑塔嘴巴一张一合,方年年看了立刻坐不住,焦急地说:“我现在就去。”

  “怎么了?”沈宥豫一把拉住方年年。

  方年年语速很快地说:“已经有秀秀的踪迹,有人看到他们在筹办婚事所需的东西。”

  “你穿的衣服!”沈宥豫低吼。

  方年年看看自己,一身家常的打扮,因为在家里,穿的并不厚实,“算了,能出门,来不及了,先找到秀秀再说。”

  沈宥豫不由分说地扯过三公主的斗篷,从头到脚地给方年年裹上,“走。”

  方年年心中倍感温暖,“好。”

  叮嘱伙计看店,和她爹娘说一声,随后二人就走了出去。

  失去斗篷的三公主聊有兴味地摸着下巴,她看看普通的小茶馆,笑得更加畅快。

  “公主。”侍从送来了新的斗篷。

  三公主穿上了斗篷笑着说:“走,我们也跟上去看看。不是说准备婚事,说不定能够讨杯喜酒喝喝。”

  第167章 一个村庄  冬天,未落雪,冷风卷着……

  冬天, 未落雪,冷风卷着细小的砂砾打在脸上却比雪珠子还要冷。

  先是坐了马车,但马车太慢, 走在官道上尚好,换到了乡间小路,车轱辘碾在坑坑洼洼的地面上, 坐在车子里屁股要颠成八班了,非常考验身体的承受能力, 还有焦急等待中心里的煎熬。

  方年年喊停了马车,要求骑马。

  沈宥豫不放心她, 不容反驳地抱了人坐到自己的身前,用自身厚厚的大氅裹住她, 沉声说了一句,“抱好手炉。”

  “嗯。”方年年识时务、有自知之明, 没有反驳显得自己有多能。

  虽然是一身家常的打扮,但家里只有火炉, 没有地龙、暖墙,更没有空调、暖气,不穿厚点根本就吃不住。唯一有点缺憾的是脚上的鞋子是絮着厚厚棉花的暖鞋, 不是包着腿脚的靴子,感觉脚踝缝隙里有些穿风。马上同样颠簸, 但比马车里无法控制的颠簸强上许多,腰上环着一条坚实的胳臂,拢着大氅尽量不让风灌入, 方年年能够感受到手臂用力肌肉的隆起,更能够感受到身后之人宽阔胸膛里传来的温暖和力量。

  他的呼吸就在身后,和着有力的心跳, 一起成就了一堵墙,能遮风、能避雨、能够在有需要时出手相助。方年年露在外面的眼睛渐渐成了弯月的形状,她目视前方,心里面默默地说:秀秀,别做傻事,什么困难都可以解决,但事情一旦做了就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三公主的马队就落后不到百米,他们人多、事多,这距离已经是紧紧跟着。被众护卫骑马护在中间的三公主一人一骑,大红的斗篷没有穿严实,在风中后摆飘荡,猎猎作响。她聊有兴味地看着前方不远处零零星星的几个人,笑容更加放肆,都说赵家人容易出情种,高祖是、据说父皇也是,那几个兄弟她倒是没有看出有人是心有所系、从一而终的,哪怕是待太子妃情重的太子也有好几个姬妾……她又看了眼前方,没想到老六成了众兄弟中的奇葩,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思,不错啊,说不定她能够在赵家看到“一人一世一双人”的出现。

  “公主,那个徒步走的黑大个是江湖上有名的黑旋风,他祖先曾是波斯人带来的昆仑奴,其人从小被人虐待,口中无舌,不会说话,但不知从哪里习来一身上佳功法,轻功非常了得。”

  三公主现在对这些最感兴趣,手底下的人也知道说啥。正在说解的男人面如冠玉、长眉入鬓,眉清目朗、声音醇厚,几乎是与公主并行,他继续说:“因打斗时从不惜命,世人见了怕三分。没想到此人成了端王麾下,属下实属没有想到。不过,端王母族是江南沈家,沈家在江湖中素有魔教之称,端王母舅乃桃花山沈念。沈念其人行事不按章法,最喜欢用钱压人,红颜知己遍布天南地北,据说前不久招惹了杨威镖局家的姑娘,被镖局大当头千里追赶,不知道后续会如何。”

  “老六在江湖中可有什么名号?”三公主感兴趣地问。

  属下笑着说:“这属下就不知了,王爷就算是在江湖中闯荡了一些名声那肯定也是隐去了姓名,让旁人无从得知的。倒是王爷的亲随沈奇,颇有些名头,都传他是桃花山沈念的衣钵传人,但沈桃花从未承认过这个弟子。”

  “说不定老六做了什么事情都假托了沈奇之名。”三公主揣测,她能够看到村郭房屋,看来目的地到了,“这是哪里?”

  属下心中自然有京都附近村镇分布,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能够第一时间给公主安排上,但即将到的小小村落,他竟然一时间说不出个道道来。

  第168章 一场沉默  散落在京畿周边小小的村……

  散落在京畿周边小小的村落不少, 三五人家成一组、三五组成一保、三五保成一村……按照大齐的人丁制度,这些散落的村庄都不是独立的行政村,只是名字上叫做某某村、某某堡。李家村居于山脚, 地势不平,远离水源,全村饮水就靠一口井, 住着六户人家,人口不上三十, 据说是前朝驻军留下的后人,又有说是山中猎户下山定居, 男人多以狩猎为生,女人擅长织布, 家家墙上结着绳结、挂着还未销制的兽皮,家家屋内传来“唧唧复唧唧”的声响。

  他们会带着销制好的兽皮、织好的粗布去集市上卖, 赚些银两买回盐、糖等等生活所需,家中的主妇还惦记着买来一些花布尺头、一个盛水的大缸或者一斤红枣给孩子老人补补身。

  村子简单, 一眼望得到头。

  有大鹅摇摇摆摆地走过,黄狗见了夹着尾巴呜咽一声贴着墙根溜走,最野的孩子也不敢上前摸鹅屁股。

  今天与往常有着不小的区别。

  男人不坐在院子里磨刀、修弓, 女人们不坐在堂屋里织布、缝补,孩子们不到处玩闹、调皮, 就连凶巴巴的大鹅也贴着大黄狗站着,大家一同站在院子的门口,好奇、疑惑、皱眉地看着陌生人。

  好奇的是孩子, 疑惑和皱眉的是大人。

  村子里有一对没有子女的老夫妻,平时靠挖野菜、野果、贫瘠田地里一些收成过活,最近几天安静的家里面却热闹了不少, 老头说是远方的亲戚来了,是个年轻的后生带着一个腼腆的姑娘。大家目光尽头的方向,就是这家。两年轻人来了小村就仿佛融入了村子,那年轻的后生说是要置办成婚的东西,那姑娘学着村中妇人的样子织布,同样粗糙的麻线到了那姑娘的手里却柔软了许多,姑娘说淡黄色的麻布染上颜色、绣上花样,就能够做成嫁衣。

  小小的村子好不容易适应了有两个人新人加入的事实,今天,又有人来了。

  高头大马、盛装男女、护卫成群,还有个皮肤黢黑、个头极高的男人。

  小小的村子好像一下子被塞满了,稍微动一下都挪不开。空气里好似都是这群贵人身上的香味,他们的衣服真好看、他们的面容真干净、他们说的官话不带一点口音、他们看过来的目光挺和善、他们送来的钱币沉甸甸得压手……

  “娘,我也想骑大马。”有个孩子羡慕地看着那些马,心里面描绘出了与这个小小村庄截然不同的未来之景。

  他的娘伸出粗糙的手摸摸孩子的头,笑了笑,没有说什么,目光却有什么东西在逐渐坚定。

  “孩子他爹。”

  男人粗糙的脸上是同样坚定的情绪,他用力点头,“嗯。”

  祖祖辈辈生活在这个村子里够了,不能够让孩子再跟着他们过一样的生活,读书、习字、练武,有一天会像这群外人一样骑大马、穿好衣、说着一口流利的官话、从衣兜里掏出成串的铜钱……

  老夫妇的家里,夫妻两拘谨地待在屋外的灶房间,没有说话。他们看着堂屋的方向,知道在家中住了几天的小儿女今天就要离开了。

  堂屋里,方年年用力地握着李秀秀的手,手上的力道几乎要将这个傻丫头捏碎。不知道是急的、担忧的,还是赶路颠婆的,她的身体微微颤栗,坐下后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李秀秀垂着头,红润的小脸血色慢慢退去,她咬着下唇,不敢去看发小的眼睛,她没有哭,倔强地不肯说出一句话。

  第169章 一条小桥  “回家。”方年年说。

  ……

  “回家。”方年年说。

  李秀秀抿紧了嘴, 过了好长一会儿才说:“过段时间再回家。”

  “你就想这么无媒无聘的成婚后回去吗?”方年年反问。

  李秀秀急着辩解,“不是的,婚书我们有, 聘礼也有,只是父母不允许我们成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