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风月无边(1V1 H) > 第二十八章为官

风月无边(1V1 H) 第二十八章为官

作者:宋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8 19:56:07 来源:免费小说

  排雷:这章依旧是搞事业的剧情章,谈情要到下一章,但作者略文盲史盲,因此不可避免地有很多错误又幼稚的情节,慎入(??﹏??)。

  这一日赵大人过得分外欢愉,宋大人不晓得为何热情的很,亲吻必有回应,偶然也有一句叫人窝心的情话:“我这辈子不晓得还能不能遇见你这么个傻子,对我这样掏心掏肺的好。”

  赵徵一贯听人夸他才智,难得被人说了“傻子”,笑得颇苦:“我只情愿像我这样的傻子别遇上你样的人,单只见你知道了我对你的好,我便欢天喜地仿佛得了什么恩赐一样。”

  说着又凑过来与她耳鬓厮磨地亲吻:“罢了,还是遇上吧,遇上虽要尝苦楚,不遇上,百年后,总觉此生欠圆满。”

  不过隔日,赵大人便知道为何自己捞着个“傻子”的称赞了。

  ——下朝时分,他和宋隽比肩出了议事的万章宫。

  两边同僚远远跟着不敢趋近,却又不敢不跟,唯恐两个人打起来了不能搭把手,害得自己这边讨不着好。

  赵徵手里捏着笏板,慢条斯理走在宋隽身边,语气缓缓:“宋大人,怪不得说我傻子呢。”

  宋隽睁眼说瞎话:“怎么会,赵大人叁岁识千字,五岁能成诗,七岁会背的书都比我眼下多了,哪里和傻字沾边儿。”

  早朝气氛一贯庄严肃穆——大约也是时候太早,诸臣都没睡饱,精神倦怠的缘故。然而适才大殿之上,赵徵递上那许女官入朝的折子,仿佛在鱼塘里点了炮仗一样,惊得满池子死鱼都窜了起来水面上瞎跳,死鱼们…群臣们吵得那叫一个沸沸扬扬、无休无止。

  江子期耐着性子听了许久,最后一个头两个大,拉了悠哉看戏的宋隽下场:“宋卿怎么看?”

  赵徵有理由相信,当时满朝半数以上的人都把心寄托在宋大人身上,指望她能平息这汹涌浪潮。

  熟料宋大人微微一笑,抿着唇又扔了个炮仗出来:“适才尚书令说起女官一事,此事关系选官任官,我倒恰好也有想说的。”

  她说着扬袖递上一折子。

  ——她要改入仕的路。

  旧日里头,入仕比较寻常的便就两条路,一科举,一荐举,余下诸如荫封之类的路子笼统也能大概分到这两条路下头。

  这也就叫朝中成就了两派,世家和寒门,世家大多靠荐举,寒门基本走科举,虽然平时大家撕扯头花很起劲,看似“和气融融”的一团乱麻,其实分得很清,一旦牵扯到两派互撕,哪怕是平日里恨不得互扇耳光的也能立刻统一战线一致对外。

  几代帝王了,对着这两党大多都是谋求个平衡,帝王坐天平中间,小心翼翼地在两方删减着筹码。

  稍有不慎叫失衡的,被直接掀了帝王位子的也不是没有。

  眼下江子期未必不是存着平衡的心思,但宋隽不玩这一套,她连筹码都不摆,直接掀了牌桌子——废除荐举,专行科举——既然你赵大人说要女官入朝,各位大人又都信不过女子的能力,干脆别那么麻烦了,都扔考场里面,去考上一考,不论男女,卷子打散了统一批改,谁能考出来谁就入朝任职,考不出来就再去读叁年再说,若真有杰出的,那出个女状元也无妨。

  此话一出,就是把世家们的路都堵绝了。

  这对寒门苦读的学子们肯定是好的,对快被某些愈发猖獗的世家们逼得无路可走的黎民百姓也是好的。

  唯独对盘根错节的世家是不好的。

  这么个大炮仗丢下来,生生把适才被炸醒的鱼又给炸懵了——估计被炸死的也不少——总之就是一个个都都消停了,窝着脖子装鹌鹑,目光在赵徵和宋隽身上打转,眼瞅着要看他们两个打擂台。

  赵徵没说话,安生听那折子。

  措辞严谨,事例详实,援引典例史实也是信手拈来,听得出是早就筹谋着了,不是故意坑他的,只是恰好撞上,借他这事儿开端当个踏脚石。

  不过,赵徵听着那文绉绉的词句,想了想宋大人那手烂字,心里头冒了裴瑾的名字出来。

  ——怪不得裴瑾被逐出京前就和她交好,还那么殷切地去接明成长公主回来。

  原来是两个人合谋搞了这么大个事儿出来。

  赵徵没变脸色,却还是微皱着眉看向了宋隽。

  若是从前,世家们的口水都能把宋大人给淹了。可如他所说的,眼下不同了,宋大人手握着兵权,拳头硬得很。

  若她一意孤行推着这事情,未必不能成。

  可她哪里是只堵死了世家的路,她也把她自己那后路堵死了。

  现在她强势着,可帝王能信她一辈子么?

  她宋隽为人臣的这条路已经快到顶了,再往上走,就没几个善终的先例了。

  可赵徵想她善终。

  哪怕她现在要堵了他家族的路。

  赵徵嗤笑一声,止住步子看她。

  身后跟着的人也都远远停住,悄悄拿眼瞧他们两个。

  宋隽下了两阶,觉出动静,偏过头来,望向他。

  赵徵问:“宋大人,你究竟要做什么,在求些什么?”

  宋隽抿着唇,随手把被风吹拂的发丝掖到耳后:“我们为人臣者,身处庙堂之高,自然求的是国泰民安,天下人都能活得太平和乐。”

  赵徵愣了愣,没预料是这么个回答,却又觉得合乎情理。

  至少合乎她宋大人的情理。

  她这个人,活得总是拧巴。

  明明圆滑至极一个人,偏偏底线又那样高,世俗套路绕身叁匝,精得能把人算计的只剩中衣。偏偏内里藏着一副滚烫的赤子情怀,烧灼的肺腑赤诚。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辈行事,还能如何?还要求些什么?”

  宋隽忽然踏上那台阶,走近他。

  “赵徵,我们都知道这世道烂透了,黎民百姓所求的都不能得,要活下去必须得丢下书本里教的贤德道理,去学那些弯弯绕绕的规矩。可你我站在这里,不能放任这世道继续烂下去。你是赵家人,这种事情你做不得,便由我去做。”

  “总得有人去做这样的事情。”

  她才掖好的发丝被风吹拂出,随着宽大的袍袖一起飞舞。

  赵徵垂眸,撞见她细腰一束,才发觉国事操劳之下,她宋大人已经瘦得只一把风骨。

  他轻轻叹口气。

  “宋隽,我说过了的,我只愿你得偿所愿,哪怕你要坑我这一把。”

  他抬起手,坦然在群臣百官的注视下把那发丝掖住,倾尽温柔口吻:“可你怎么办呢,你把朝臣们得罪了个遍,把自己的路全堵死了,你以后要怎么办呢?”

  -

  来了两章剧情。

  先说设定,我对这些制度是真的很外行,科举之类的翻过,但荐举是真的一点也不了解,所以说是借了这个名字,其实我写起来感觉有点偏向现代高考。

  这篇文时代背景是各朝各代的大杂烩,这一章提到的制度变革类似于魏晋向隋唐变化,但主角们的官职有唐有宋。

  很多细节不用人提,我自己都看得出来谬误很多,所以一直避免谈。这两章是不知不觉写到了这样的剧情,实在避不开了,所以被迫展开。

  我苍白地解释一下,一是最近太忙没时间查资料,再就是这篇文写的本质就是写写情爱开开车,图个开心,所以压根没准备这么细致(这是我的不对,下次开文一定会尽量查好文献资料的)。

  大家因为谬误太多,实在看不下去这里的话可以掠过,这里对后续剧情会有影响但不算太大。

  我写着的时候已经尽量避免细说这些制度了,但是一点不提又解释不清楚我想表达的意思,所以在这里瞎掰扯一通,请多见谅。

  我真就是一个平平无奇黄文写手,专业不是历史,搞这些东西仿佛就是门外汉不仅看了热闹还瞎评判,但是已经评判出来了也就收不回去了,只希望大家多多包容,感谢阅读 ( ???? ?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