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守财奴的种田生活 > 第2章

守财奴的种田生活 第2章

作者:梅无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6 11:48:07 来源:免费小说

  小桃红不顾小花儿反对,上前把菜碗捧在手里。低头望去,才发现碗里装的压根不是菜,而是一浅碗玉米糊。玉米糊里面混着一些绿色的叶子,好像是野菜,里面没有油,就是用清水煮熟而已。

  小桃红一阵心酸,原来她们吃饭都不吃菜的,菜就是几片野菜叶子,混在不成样的饭里。怪不得原主记忆里没这些事儿,想吃饱的欲念却相当旺盛。

  小花儿却没有注意小桃红的异常,而是开心道:“大姐你看,虎子抓的小雀儿,一会儿你把它吃了,伤口好得快些。”

  看着小花儿透着兴奋的瘦弱面孔,小桃红说不出心里什么滋味儿,酸酸的,热热的。

  “怎么了大姐?是不是脑壳还疼?哎呀,花儿就说不要你端,快放下。”小花儿说着就去接小桃红手里的土碗。

  小桃红笑了笑道:“我没事儿的,咱快把饭端出去吧,爷爷他们大约饿得慌呢。”

  “嗯,是得赶紧一些,不然爷爷又要不高兴了。”说着手脚麻利的把一旁的碗都盛上饭。小桃红则把饭碗端出去,放在院子里的台阶上,他们家连张桌子都没有。

  大伙儿也轻车熟路,每人端着一碗便开始吃饭。小桃红也端起一碗,蹲在台阶上,不同的是,她前面还放着那碗雀儿肉。小桃红尝了一口玉米糊,除了有一点玉米的清香,没有其他的任何味道。也是,古代盐也是奢侈品呢,并不像现代一样的白菜价,可以随便挥霍。大约她们家里只是有一些粗盐,不做肉菜一般不会放盐。

  她又夹了一点面前的雀儿肉,不出所料也只是稍微有一点咸味,还带着一股子腥味儿。抬头看了看其他人,人人都吃得很香。对于小河沟的佃农来说,现在农忙之时,又是秋收季节,能一日两顿吃个饱已经很不错了。赶着青黄不接的时候,大家一天只吃一顿饭的,还不能管饱。

  “阿红你怎么不吃啊?是不是摔到头没胃口?”

  是大郎,是小桃红记忆里那个脑子不好使的大哥。大郎五官深邃,皮肤黝黑,十六岁的少年却显得壮实,大约是体力活做得多了。除了看着有些木讷之外,看言行好像并不是傻子。

  想着小桃红道:“不是,刚刚在想事情,不过我的饭有些多了,我吃不下,分给大哥一些吧。”

  说完小桃红把碗里的玉米糊扒拉了一半在大郎碗里,自己确实吃不下这么多,想来大郎做了一天农活,应该多吃一些的。大郎也不说什么,只是嘿嘿笑了笑,便坐到一旁继续吃。

  小桃红刚想把碗里的玉米糊消灭,她的妹妹小花儿凑了过来,看着小桃红前面的雀儿肉,脸色微红道:“大姐,这雀儿肉好吃吗?”小姑娘盯着那碗里的肉,咽了咽口水。

  小桃红用筷子把肉撕成几块,夹了一块放在小花碗里道:“好不好吃大姐也说不上来,小花自己尝尝就知道了。”

  随后小桃红又把肉分给几个孩子,小桃红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一人一点也就分光了,碗里只剩下一碗汤。

  张老军呵斥道:“放回去!”

  小花毕竟只有十二岁,还是孩子心性,瘪了瘪嘴道:“可是......可是这是大姐给我们的,那花儿只吃一点行吗?”

  “你大姐现在伤了脑袋,要吃肉补回来,改日让虎子再去抓就好了。”

  小桃红叹了口气道:“爷爷,就让弟弟妹妹吃吧,我这不是还有汤吗,我吃不下肉,喝汤最好了,营养全在汤里呢。”

  张老军也没有坚持,低下头去吃饭。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能大伙儿分着吃,人人都有份自然是最好不过的。只是如今小桃红伤着,才稍微偏心一点。

  几个弟弟妹妹倒是没有全都吃了,而是又把那瘦小的一点点肉,又分作两份,自己吃一份,一份放回了小桃红的碗里。

  小桃红看着几个弟弟妹妹笑了笑,大伙儿分着把那一点点味道不是很好的雀肉全都吃进肚里,汤都没有剩下。

  吃完饭小花儿刷碗,小桃红也跟着去。这里没有洗洁精,好在这里油也是稀缺物,碗倒是不难刷,用冷水就能洗净。

  刷碗过后,小花儿垫脚把碗塞进壁橱里,转身温言道:“大姐,你要是头疼,就先去睡吧。”

  “那你们还要干什么?我头不是很疼,可以跟你们一起做事情的。”小桃红自然不会先去睡的,且不说她还不困,她得快些适应这里的生活。记忆就是一些杂七杂八的残缺记忆,她可是对古代农活一窍不通。适者生存,想要活下去,就得学会适应。

  “今儿收回好几筐玉米呢,我们得把今儿个收回来的玉米挂起来,不然放在地上被耗儿偷吃了。”小花儿说着,把一切东西收拾好,把手擦干就往外走。小桃红看着软软糯糯的小花儿,不得不在心里钦佩一番,顿了顿小桃红便跟在小花儿身后一道出去。

  所谓把玉米挂起来,就是把玉米壳儿撕开扎成一串一串的,挂在屋里的杆子上。因为放在地上会潮,玉米就会长霉坏了不能吃,而且还会有老鼠来偷吃。这可是明年一年到头的口粮,自然得好好保存。本来收成就这么点,还得给地主交租子,若是再坏了些,那明年就等着饿肚子吧。

  家里的人儿都手脚麻利,不一会儿便能扎一串。虽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是小桃红却还是比他们慢上一些,毕竟手生。慢慢的,小桃红的手速已经跟得上大伙儿。

  小桃红一边扎玉米,一边跟众人唠嗑儿,旁敲侧击自己记忆里没有的事情。倒没人觉得奇怪,还真让小桃红又得到一些记忆里没有的东西。

  原来小桃红一家不是小河沟土生土长的村民,而是二十年前逃荒而来的。当年她爷爷张老军带着自家媳妇儿和两个儿子,一路乞讨至此。到小河沟小桃红奶奶齐氏重病身亡,张老军便把齐氏葬在这里,带着两个儿子在这里安家落户。

  张老军跟地主租地种,抚养两个儿子,独自盖起了她们现在住着的这座土坯房。张老军张罗两个儿子娶亲,大儿媳妇是用三石玉米粒做聘礼娶来的,也就是小桃红的大伯母。

  而小桃红的娘据说是两只母鸡换来的,她家独独就那么两只生蛋鸡,自那个时候拿去换了,这么多年没能买一只回来。

  因为当时太穷,张老军又没有女儿,也不能与别人家换亲。张二牛快二十一了,还没人愿意嫁给他,张老军便忍痛把蛋鸡拿去换了李家闺女。

  只是如今什么都没有了,玉米蛋鸡换来的儿媳妇儿,在同一天双双离世,一同离开的还有小桃红的父亲张二牛。小桃红是很敬佩她这个爷爷的,虽然沉默寡言,却相当坚强,有担当,十足的好汉。

  小河沟只有三十多户人家,屋子零零星星的错落在这大山沟,大部分人家也只是能保证温饱,半数人家跟她家差不多,没钱买地,靠租地主的地来种。而地主的地可不是那么好种的,无论你在地里种什么,每年的收成都得交给地主七成。每年辛辛苦苦耕耘,到佃农手里也就只有那么点。

  于是小河沟的佃农们到了六七月份的时候,家里大都已经没有粮食。穷得揭不开锅,只有用仅存的一些钱去跟地主换粮食来吃,如果家里没有余钱的,只能靠山上挖来的野菜充饥,撑到八|九月粮食收获的季节。

  还有另一个群体又稍微比佃农活得好一些,那就是自耕户。自耕户的土地不多,只够自己一家人维持生计,没有多余的租给其他人,便不称地主。

  整个小河沟只有十来户自耕户,自耕户的土地要么是自己买的,要么祖上传下来的。虽然也没有富裕在哪里去,但好歹是土地的主人,自己幸苦多少,多少都是自己的,偶尔过年还能杀上一头皮带猪。

  说着说着一众人悲从中来,沉默了一会儿,他们家何时才能买上地,何时才能衣食无忧。小桃红心中不是滋味儿,人穷起来,连命都不值钱了,两只母鸡就可以换个媳妇儿。

  人多力量大这句话是对的,唠嗑众人的手却没有闲下来,好几筐玉米,唠着嗑不知不觉便扎完了。大伙儿又把玉米递给张大牛,挂在了杆子上。

  把今日收回来的玉米都挂好,天已经黑透了,古时没有电,而且油灯对于小河沟村民来说也是奢侈品,一年点不了几次。没有娱乐项目,于是大伙儿天黑干不了活就去睡觉。

  小桃红摸黑洗漱,说洗漱也只是从水缸里打点水,洗脸洗脚,小桃红顺便还用清水漱了漱口。洗完来到卧房,原来她们几姊妹全睡在一个屋里。

  她跟妹妹张巧花睡一个床,那哥三儿直接打个地铺。虽然小桃红有些不习惯,但是大约真的累了,小桃红没多久便沉入梦乡,睡眠出奇的好。

  ☆、第3章

  “大哥,爷爷,饭已经好了,回家吃饭。”

  小桃红站在地梗上,扯着嗓子喊地里的几个男丁回家吃饭。

  这几天她的伤口已经结痂,头也不疼了,便又接起了之前小桃红做的事情。跟妹妹小花儿在家里做饭,把之前没有女人打理的衣裳被褥洗干净,领着虎子跟三郎去捡柴担水。

  “就来,只剩这么一点了,我们刨完再回去。”

  大伯也扯着嗓子回话,他们家的玉米跟土豆也已经收个差不多,今天这块地就是最后一点。

  小桃红看着一下两下还弄不好,便也就去地里跟着爷爷一道撒麦子。

  现在把土豆刨出来,在翻过的地里撒上麦子,来年春天就可以有收成了。

  “阿红,今晚你烙几个你上次烙那个玉米饼子,明天我们带在路上吃。”

  “爷爷你们要去哪里吗?”

  张老军抬起满是皱纹的脸,叹息道:“这不地里的庄稼都收完了吗,我们明天得去镇上看看,有没有能接的活计,拿些工钱也好过年。粮食不能卖,给杨家交了租子就没剩下多少了。家里没有余钱,眼看天气越来越凉,却连过冬都衣裳都没有。”

  小桃红沉默了下来,这几天她也寻思过,照这样过下去是不行的,得想办法挣钱。她做了这么些年守财奴,现在身无分文的感觉实在是说不上好,老是觉得没有安全感。

  可是想来想去小桃红不免有些沮丧,环境限制太大了。女子社会地位底下,手工,商业,农业都不发达,男子还可以卖力气,而她却不能如同在现代一般,打工,兼职,养活自己还可以存钱。

  想着不能随心所欲的挣钱,小桃红第一次觉得烦躁,心里火烧火燎,连续失眠了几个夜晚。

  “阿红啊,你在家领着弟弟妹妹,好好看着家里,等爷爷拿了工钱,给你们买布做衣裳。”

  “嗯,我会的,爷爷你们就放心吧。”顿了顿小桃红又道:“对了爷爷,有没有我能接的活儿?爷爷你看看我能做什么?我也想挣钱。”

  “你能做的啊?”张老军沉吟了一会儿,看样子是在寻思小桃红能做的事情。

  小桃红迫不及待道:“是啊,要不明日我跟爷爷一起去镇子上吧,不管什么都可以,只要有钱拿就好了。”

  自从她到这里,养伤做饭做家务,去过离家最远的地方,就是这块地里。她想出去看看,了解这里的事情,也好想想怎么挣钱。

  “爷爷知道镇上的衣铺子可以接活儿,好些针线活儿好的都去那里接活儿,绣花做衣裳。只是这么些年家里也没个女人,你都十四了,也不会绣花儿。”

  小桃红皱起眉头,这确实是个问题,她至多是线缝裂了能补一下,哪能接绣活儿做衣裳。顿了顿才道:“王婶会做吧?”

  “你王婶自然会做,针线活好着呢,这些年我们穿的衣裳全是请你王婶做的。阿红你不记得了?”

  小桃红遮掩道:“咳......我自从摔了头,就有好些事情不大记得。不过这不重要,我回去找王婶说说,让她教我做针线活吧,明天我就去接一些活计回来,跟着王婶做。”

  张老军也不在意小桃红记不得事,而是欣慰道:“阿红也长大了,摔一跤摔聪明了,知道打算。那就这样办吧,挣得一文是一文。”

  “嗯,那我们快些撒完回去吧,花儿大约等急了。”

  小桃红心情好上了许多,终于找到一点挣钱的法子,哪怕只是一文钱,那也是钱啊!心里高兴,手上撒麦子的动作也轻快了起来。

  张大牛几人把土豆刨完,装在麻袋里,麦子也撒完了,几个男丁一人背着一袋往家里走。

  老远就看到小花儿站在院子门口张望,看到他们来了,便去把水打好,把饭菜端到桌子上。

  说是桌子,其实就是小桃红这几天去外面搬回来的树墩,在底下塞上石头,倒也还可以当桌子将就用着。

  洗完手二堂哥走到桌边道:“让我来看看,咱阿红又做什么好吃的了。”

  一旁的虎子邀功道:“二堂哥快看,这是大姐做的豆花,我还跟着磨了呢,豆浆可甜了,大姐还给你们留了一些。”

  小桃红闻言只是笑了笑,家里人日日做些力气活,不弄些好一点的吃下去,身体怎么扛得住?身体是一切的根本,身体不好还怎么赚钱?所以对家里人吃的东西,小桃红从来不提倡节省,把身体养好才能赚更多的钱,生活也就能越来越好。

  于是小桃红这些日子,就变着法儿的做吃的,尽量把人体不可缺的东西想办法补上。自从小桃红摔了一跤,家里人的气色都好了许多,腰板也挺得比以前直了,浑身都比以前有劲儿。

  今日小桃红看到屋里的大豆,便想着做成豆花来吃,大豆可是好东西,营养价值高着呢。

  她家没有石磨,于是去隔壁王叔家磨的豆子,留了一碗给王叔一家三口,王婶如今可是稀罕小桃红得紧。

  王叔家是小河沟几户自耕户之一,生活条件比小河沟半数人家来得好,平日里也算照顾小桃红几姐弟,每次有事找他们帮忙也从不推辞,能帮就帮。

  王叔家只有两个孩子,大闺女已经十六,嫁到镇上去了,儿子倒是才跟小花儿一般大。

  “快来吃饭了,今儿个还有鱼,是虎子去河里抓的。”

  小花儿端着一个热气腾腾的土砂锅出来,一脸笑意招呼大伙儿吃饭。

  “鱼?鱼不好吃吧!”

  大堂哥皱起眉头,河里有鱼他们不是不知道,只是很少有人抓来吃。

  一来是因为河水清,鱼少也难抓,二来是因为鱼有很重的腥味,骨头也多,他们没有油盐,煮出来不仅不好吃还会被骨头卡着。其实大多是因为他们家里没有女人,什么都不懂的人做出来的食物,自然说不上好吃。

  “大堂哥快来闻闻,这鱼汤可香了。”小花儿笑眯眯的看着大堂哥,软软糯糯的道。

  其实不用特意去闻,就已经闻到一股清香,只是他们都不知道那是鱼汤散发出来的香味。

  毕竟在他们意识里,鱼就是滑滑腻腻,一股子腥味儿。

  虽然桌上只有两个菜,但是比以往顿顿玉米糊来得好吃,鱼汤也是被喝得精光。

  鱼汤虽然还是只放了一点点盐,但是口齿留香,绝对不是以往他们吃过的那种味道。

  “阿红,你怎么做的鱼?为什么这么好吃?”吃完饭大伯忍不住发问,他总觉得小桃红自摔了一跤,人就变伶俐了。

  小桃红笑了笑道:“其实就是用了这个。”说着从桌子底下拿出一些东西。

  那是野葱与姜块,小桃红在河边发现的,小河沟好像还没有人种植姜。

  不过说的也是,这里的人饭都吃不饱,怎么会舍得拿地去种调料?只要吃饱就好了,哪还想着要好吃,好吃狠了粮食就更不够吃了。

  “葱和姜?”

  “对啊,就是葱姜,可以提香去腥味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