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六十年代黑天鹅 > 第8章

六十年代黑天鹅 第8章

作者:张大姑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16:39:36 来源:免费小说

  就好像是,一场永远也不会吹响集结号的战役。

  宋慧萍死死的捏着帕子,坐在那里沉默良久,最后只开口,“回来了就好。”

  回来了就好,这两个孩子,养。

  只点张平一句,“你不在家这些年,家里家外的事情,你爸爸不在家,都是你媳妇忙前忙后的,要跑远路买药购物之类的,都是你大舅哥来跑,给我当半个儿子的,既然回来了,也不要等了,去给你老丈人家里报喜去。”

  张平点点头,起身要走,透过雕花窗看外面,槐花已经打花苞了,指了指西爱,“建国跟弟妹,一直没回来过?”

  没等宋慧萍开口,王红叶先掉脸子了,火急火燎的,“你说这个做什么,要她听到了怎么办?”

  人家谁家小孩子不问爸妈的,可是西爱就从没有问过,好似是全然不知道一样的,可是她知道喊王红叶是大妈。

  张平也看出来了,王红叶对西爱这孩子,是真亲真好啊。

  他高高的个子,掀起来半旧的蓝布帘子,院子里已经热闹起来了,原来是商量着要扎顶棚,春天来得时候,家家户户的门帘子,都从深蓝色的棉帘子换成了布帘子,夏天到的时候,院子里又要搭起来顶棚,等暑热过去了,才拆开来。

  张西爱最爱看热闹了,彻底仰着脸在躺椅上瞧着那天儿,瞧着那棚子一点一点的起来,突然人就腾空了,张平一下抱起来她。

  “走了,去走姥姥家去了。”

  又笑着喊田叶叶与宁宇森,“跟奶奶在家里,吃了饭洗澡,好好睡一觉。”

  他嗓门大的很,张西爱气的捂着耳朵,打雷一样的。

  张平也看出来了,这孩子呢,有点娇气。

  去了王家,老丈人亲自到大门口来接的,看着那一身绿军装,对姑爷又是敬重又是心疼,“来就来了,还要客气带礼物。”

  又喊着老婆子,“拿给姑爷新做的衣服来,给姑爷试试看,有没有要改的,妥帖不妥贴。”

  王红叶家里一下子就忙开了,娘家嫂子手脚麻利,又是上茶,又是上点心果子的,还特特的要儿子出去跑腿,离着护国寺近便,要他去买一碗面茶来喝。

  张西爱笑了笑,人可乖可无害,她喜欢喝面茶。

  浓香的带着一圈一圈芝麻的,要把嘴巴糊起来的那种厚重的感觉,那种浓烈的不会被人忘记的味道。

  “这次回来,便不再去了,听组织上的安排,工作还没安顿好。”

  大舅哥笑了笑,“一定差不了,妹婿你人又能干,做什么事情都不差。”

  嫂子在一边感慨,你说现在,想想就是当兵的好,这天啊,早就不一样了,要不当初小姑子嫁到张家去,全家人都觉得好呢。

  以后少不了靠着姑爷呢。

  去厨房忙得很,跟婆婆小声奉承一句,“从战场上下来的,是立了功的呢,一定有个好差事等着呢,姑爷心里面有数,不着急呢。”

  “小妹这些年,日子过得多好啊,身边的人我仔细数着,再没有比她更有福气的了。”

  话只管捡着好听的说,这老北京大小姑奶奶们的嘴啊,只要她想,说出来的话,保管你爱听。

  不爱听的,那可能就不大待见你。

  王老太太仔细把皮蛋用白线给分好了,拿了家里整套宴客的盘子碟子出来,到底是家境殷实,一个盘子配着一个剔红捧盒,人给端着上了桌子,要开席的时候,才一个捧盒一个捧盒的打开。

  什么碟子配着什么菜,什么盘子配着什么分量,都是有数儿的事。

  老式人家里面,该讲究的事儿,它还是讲究。

  现如今商家的日子,可不比从前了,政策只说是要变,王老太太不懂这些政策什么的,便只说,“一会儿要你爹问问姑爷,看看这到底是一个怎么回事,我们也不知道这些,要姑爷扫听扫听看看,这公私合营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啊。”

  “咱们家里,上上下下的二十多口人,徒弟们都指着铺子上的买卖吃饭呢,这无论是什么年头啊,都得穿衣吃饭,咱们做小买卖的,赚钱就是第一个理儿。”

  上面有风声说是要公私合营,王老太太半天也没想清楚,什么东西叫公私合营。

  这绸缎铺子他们老王家做了几代人了,里面一针一线都是老王家的,怎么就突然有人来合伙做买卖了,从本心上来讲,虽然不懂,但是不妨碍她不高兴。

  婆媳絮絮叨叨的,有跑腿的徒弟去买了盒子菜来,算是满满当当的一桌好酒菜。

  张西爱端着那一大缸子的面茶,只喝一点,便喝差不多了,捧着给王红叶。

  她知道这是好东西,平日里吃不到,她们老张家一门三个女人,老的老,少的少,护国寺那边是去不了的,这面茶,也只有走姥姥家的时候能吃一碗。

  因此就看着王红叶吃,看她吃完了,才放心了,咧嘴笑。

  要按照王大嫂来看,这姑娘,养的没样儿了,她们家里姑娘,打小就是干活的好手,要做什么烧水做饭的,一等一的勤快人。

  只不过,心眼到底没西爱多。

  这孩子,你就看她犄角疙瘩都是心眼一样的,这么大的孩子,人家知道的多了去了,嘴巴可甜,话不多,但是讲话就是表达需求,在点儿上。

  王大嫂还是近来仔细想了想,越想越觉得这孩子不太对劲,有的小孩子聪明,那是真的一眼看出来,脑袋瓜快的跟转盘一样的,外放光芒的跟什么一样。

  可是有的小孩,闷不吭的,老跟赶不上趟儿一样的,可是有时候还真的是内秀。

  乍一看不显眼,可是仔细想想全是机灵。

  第14章 核平

  王大嫂目光注视着西爱,看她一歪头,眼睛斜斜的调高了,眉毛一动一动的,哼着不成调子的歌,“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稀巴碎的曲子就跟被她嘴巴嚼碎了一样的,有的大,有的小,只趴在王红叶的膝盖上,她手里巴拉好的瓜子儿,就放在膝盖头上,一个个饱满的瓜子仁衬在深蓝色的裤子上,张西爱尖着手指头捏起来,一个个的放在嘴巴里面,看的出来心情不错。

  王红叶就笑着看着她吃,一个一个的。

  王大嫂赶紧扭过脸去,见不得这样的,说到底,不是自己的孩子,整日里拿着当个宝贝一样的,到时候人家弟妹回来了,这还有什么盼头呢,孩子白养一场而已。

  这边热闹一堂,那边宋慧萍看着眼前的俩孩子,叹口气,她是又怜又爱,男孩儿稍微大一点儿,“你们老家是哪里的啊?”

  “奶奶,我们家里是上海的。”

  “上海的,那来这边远着呢,上千里路呢。”

  老北平,轻易不出门,就是八国联军来的时候有的都不走,去天津卫一趟几百华里,那就可了不得了,跟多远一趟门一样似得。

  宁宇森眼睛眨了眨,他是从上海过来的,当地的街道给他买好票,送到火车站,下车的时候有人接着。

  宋慧萍打量着这孩子,大概是像他爸爸,浓眉大眼的,嗓门也嘹亮,她听着张平说了这孩子的事情了,觉得可怜。

  爸爸战场上牺牲了,妈妈接到消息后去上班,结果走神了,人掉进去了锅炉里面,直接就没了。

  家里也没个什么人,亲戚谁家也养不起来,要么就送到福利院去的,张平这人义气,当初大家在战场上都说好了,要是有人活着回去,那就都去走一圈,看看家里人,能帮就帮一把,活着一个算一个。

  哪怕今天活着回来的不是张平,可是他也能放心,活着的人不会让死了的人死不瞑目,不会让遗属忍饥挨饿,这就是战友。

  宋慧萍抬起手来,拍了拍两个孩子的后脑勺,忍着泪意,“没事儿,以后这就是你们家,都好好儿的呢。”

  田叶叶就哭了,她是后妈,爸爸没了的时候,日子就更难过了,再也不肯养着她了,多亏张平给人接了来的。

  她来的时候,什么东西也没有。

  眼泪滚珠一样的。

  那时候的人简单,事情也简单,你没有吃的,我给你一口,你有难了,我帮你一把。

  咱们多少人的相互扶持,才紧紧的把咱们自己黏合成一个坚不可摧的雪球,滚滚向前,不可阻挡。

  是夜,田叶叶躺在床上,她微微侧着身子,下巴扫过被面,青色粗布粗犷的纹路无比的清晰,她伸手轻轻的从上面拂过,最后紧紧的把被子掖在了脖子下,巷子深深夜色拳拳,明月入轩窗。

  狗吠声从遥远时光里传来,小酒馆打烊后醉汉扶着墙根高声扯嗓子,“我正在城楼上——观山景——”

  唱的好一出《空城计》。

  门淅淅索索开,木头门挡擦过的声音,伴随着低低的说话声,“先送屋子里去,再去妈那里。”

  说话的是王红叶,张平抱着睡得沉沉的张西爱,穿过院子,忽然一顿,仰着头看,看漫天银光月色镀金槐,清风徐来两腋生风,不过是一个下午的时间,一树的香槐花竟然次第花开。

  宋慧萍轻轻的支起来窗户,微微探着头低声道,“不必过来了,早点睡,给西爱盖好被子了,可不能着凉了。”

  春捂秋靠,他们家西爱得从春天捂到夏天,宋慧萍笑了笑。

  看着人走了,自己倒是舍不得关窗户了,索性撩起来了窗户帘子,看着月色如水蔓延,过往皆为现在,苦酿一院子花香。

  夜深人澜,最是槐夏好时光。

  后面的人酣睡,走在前面的人却是彻夜不眠。

  黄梅如在实验室里面,一群人坐在那里沉默。

  “刚刚701所刚刚破译出来的,绝密计划,代号无极,密码加密码加密码。”朱成仁穿着一身青色中山装,大胡子早已经光秃秃的了,他留了大半辈子的胡子了,最后还是剪了,用他自己的话儿来说,便是剪去了三千烦恼丝,全心全意做建设。

  701所是绝对保密机构,终极使命就是保证国防二一三工程的顺利建设,从八路军独立团的破译员到后来的701。

  朱成仁面色肃然,“美国人在朝鲜战场上失利,把我们当做强大的竞争对手。我们701获取情报,柯蒂斯.李梅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计划,代号无极,准备携带核武器,使用300架轰炸机对中国大部分重工业城市进行核打击。”

  这就是美国人的“核平中国”计划。

  黄梅如倒吸了一口冷气,浑身都觉得发冷。

  一片沉默,她低着头,看着自己雪白雪白的白大褂,紧紧的捏着衣角。

  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核平计划,无极计划。

  诛心啊。

  “所以,我们的计划要推前,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同志们。”

  “苏联人是我们的老大哥,可是也不见得会手把手的教我们。”

  “可是咱们中国人,最不怕的就是困难,最不怕的就是硬骨头,一个路子不行,咱们就再换一个路子,枪式□□不行,咱们就再去研究内爆式,齐头并进,哪个好用,咱们就用哪一个。”

  朱成仁从美国回来,便入了401所,他是最早一批游学欧美的,而且专注于核研究,因此属于中层技术骨干。

  苏联老大哥帮着我们建立了重水反应堆,可是后面的,核武器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的原理是什么,关键技术一直不跟我们说。

  只是说一些无关皮毛,让进度缓步停滞。

  意思就是,老大哥,也不是那么靠得住。

  咱们啊,还得靠自己。

  第15章 沉醉不知归路(捉虫)

  黄梅如站起来,环视着周围的人,“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而且我们要靠自己,靠别人是指望不上的。”

  欲寻仙问药,恐春日迟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