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六十年代黑天鹅 > 第241章

六十年代黑天鹅 第241章

作者:张大姑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16:39:36 来源:免费小说

  那北京多少没房子的人啊,还不得攒着钱买房子?

  要盖房子就得拿地,他们几个人圈地,疯狂的圈地,然后盖楼盘啊。

  现在,所有的苦都是值得的,她对了,她做的很对。

  明菊的钱啊,真的是,一下子就不得了了。

  西爱的实验室也就此建成。

  正式投入使用。

  全国作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总纲领讲话。

  两个凡是不再作为思想纲领,全国内展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果断停止了阶级论。

  不讲阶级了,全国空前的团结。

  全国上下一致,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王红叶自己拿着单子回来,笑吟吟的抱着小帅,“瞧瞧,你爸爸还不回来你,你爸爸啊,大忙人一个。”

  “做大事儿去了。”

  可不就是大事儿,那文件伸伸说过一句,他们办公室往下发的,领导签发之后,办公室统一传达到各科室各部门。

  王红叶现在啊,就爱听家里人讲话,外面的人见识多,说的都是她不知道的事情。

  她并不是很关心政治,但是伸伸知道啊,家里人都知道,她便好像是很关心了。

  张平买菜回来,“好家伙,这单位里面啊,要大讨论,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看啊,你也要讨论讨论,发表意见。”

  “我讨论什么啊,我又不识字儿。”

  “你看你,这就是真理,不识字儿,报纸看不懂,真理就说了,人得学习,你不识字儿,去扫盲班就行了,学习就是进步,这是我在你身上看到的最大的真理。”

  王红叶撇嘴,“嘿,您还上纲上线的,还嫌弃我不进步,我不学习,我怎么就不是真理了,那西爱可说了,家庭主妇也是职业,贡献也不小,你家里吃饭穿衣服哪个离开了我,我这也是真理。”

  真理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怪稀罕人的。

  大家人人都想着真理,都想着找到真理,可是以前没见识过这好东西,只能柴米油盐酱醋茶里面找了,王红叶寻思自己为家庭做贡献了,这个也算是积极的真理,挨不到张平的批判。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12-0918:02:41~2020-12-1017:59:1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liuk23100瓶;陌染、徐徐、2619383510瓶;楠楠、蒲扇、青栀南槐、青梅色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39章 小支书

  什么是真理?

  西爱一直觉得科学是。

  书本上的是。

  可是后来她发现,真理,填饱肚子的时候才能讲真理。

  天气越来越冷了,晚上吃饭的时候,王红叶等吃完了,就喊着伸伸,“你等晚上去看看那小支书,这孩子,我估摸着多少日子没瞧着他了,天儿冷了,我给他做个棉袄,你一起带过去,你们一起的也好鼓励鼓励他。”

  她好几天没瞧着人了,寻思着是不是有什么事儿,也不好说。

  结果伸伸一晚上去外院两次,都没瞧着人。

  盖上被子就冷死了外面,西爱自己就皱着眉头,“他肯定有情况。”

  确实从人家开学后,这人就不太见到了。

  结果一连等两天,都没看到人。

  西爱上午自己去实验室那边去看呢,她是天天跑,她不懂建筑,但是她室内这一块,水电需求得知道啊,哪里要什么要什么都得跟人家说。

  自己溜溜达达的,然后上料呢。

  小支书从她进门就看见她了,自己就闭着眼干,早上刚来的,人不够去他们几个今天才来帮忙的,以后就在这边干。

  “嘿,看见没,就那个女的就是,这地方就是她要的,说是搞科研的呢,厉害着呢,多几个这样的人,都能吃饱饭了说是。”

  旁边人给搅拌水泥,大冷天的你说这个难弄啊,这打腻子也不好弄了,费劲吧啦的,那味道熏得人眼睛鼻子跟灌了水泥一样的。

  小支书就点点头,背对着人干,不知道是西爱家里活儿,不然就不来了。

  敷衍的嗯嗯两声,推着水泥就走了。

  西爱眼睛多尖尖啊,跟装了雷达一样的,她自己就装没看见,跟过去了,到里面去了,里面用料得供得上啊,小支书送料那扎实啊,年轻小伙子力气多棒啊,一趟一趟的。

  西爱冷眼看着,然后就走到他跟前去了。

  堵住路了。

  小推车上全是泥。

  “活儿干的蛮好,挺利索的,包工头一天给多少钱啊?”

  “四块钱。”

  “不少啊,快跟得上我大爸工资了。”

  然后是一阵沉默,小支书立着推车,上面滴滴答答的水泥在地上,西爱穿着一双黑皮鞋,短筒的。

  发光发亮。

  方方的鞋头,看着就惬意的很。

  西爱多聪明啊,看他这样子,就知道放弃了,放弃高考了。

  “以后打算怎么办?”

  “多赚点钱,然后回家。”

  “学呢?”

  “不上了,我吃不了那碗饭。”

  “陕北的人呢,饿死?”

  小支书紧紧的抿着唇,绷紧了脸,他瘦了,更黑了,更土了。

  你饿过肚子,吃苦很多很多的苦,然后走过很多很多颠簸的道路,饮风咽沙,一生煎熬,才知道一些事情错过就错过。

  如果人年少的时候,知道不读书会走这样的路,那么可能会懂事,可能会从第一个笔画开始认真。

  年纪大之后,发现我们懂事了,知道了,但是我们再也没有当初那种学习的心境了。

  给孩子一本书可以慢慢学完,但是大人却没有那个耐心了。

  小支书这是他的选择。

  西爱回去就跟伸伸说了,伸伸一下子就急了,真的是一下子就跳脚了,“他干什么他,我以为他去学校了,这么些日子,原来都没有报名去,都在工地上去了。”

  “他不能这样啊,不上学不高考,他以后怎么办,而且他不是还有大抱负吗?”

  “你去讲,但是我觉得你讲不通,对他来讲,高考确实很难。”

  底子那么薄的人,你要他一下子跳起来,他们觉得很简单的事情,学就是了,一年不行就两年,两年不行就三年。

  可是对他来说呢,他背负着那么多的希望出来的,家里是那样的家庭情况,他自己从小就是那种教育环境,陕北那里连个老师都留不住,识字儿的人去教娃娃,娃娃谁知道识字儿是个什么事情呢,谁又能想到后来会高考呢。

  高考都是个新名词儿,离着陕北那么远。

  伸伸急的,拉着国中一起去的。

  三个人,找了个小酒馆,点了三瓶酒。

  “你得去上学啊,上学不是你唯一的途径,你之前都费那么多功夫了,更何况是现在呢,坚持一下就好了。”

  伸伸苦口婆心啊,他看过太多太多没文化的苦了,没文化就等于没工作,你就只能去干苦力。

  国中话不多,但是他是赞同的,“你想想一开始来这边的目的是什么呢,不能就这么半途而废的,有什么问题,你有什么压力,心事都跟我们说,我们是一起从陕北出来的兄弟啊,没有人笑话你,我们就是你家里人。”

  亲兄亲弟,“那时候多亏了你爹妈照顾我们,我们这些人去了不仅没有□□改造,还包容我们很多,我记得刚去的时候大家都赖床不上工,你爹就天天早上起来去敲锣呢,一个个喊着我们名字,喊起来才算。”

  知青不会腌咸菜,那地方没有咸菜有没有别的菜吃,就只能厚着脸皮去要酸菜吃,小支书就教怎么腌咸菜的。

  陕北那里连棵树偶读没有,冬天烧菜都是问题,每年都要去捡柴火,每年都不够用,所以经常吃夹生饭。

  小支书火生得好,教他们怎么生火节省木头,怎么烧饭熟得快。

  国中说话就特别的有亲和力,伸伸是接地气,带着土气实在的那种接地气,他也有什么就说什么,但是国中说的话,能让人听着心里跟吃了棉花糖一样的,特别的会拉近距离谈感情。

  俩人路子就不太一样,但是目的就是一样的。

  小支书自己抹了把脸,“今年不是特大旱情嘛,家里粮食没有了,歉收,一年到头老天爷不给饭吃,那地方就那样了,气候环境都不好,根本不适合人去种地。”

  他自己就嘲笑自己家里,“你说一年下不了多少雨,年年出去要饭吃,一年到头没有一分钱,祖祖辈辈的图什么?”

  恨啊,心里不是不难过的。

  人家的土地什么样子的,他们什么样子的?

  怎么就活该陕北吃不饱呢?

  作者有话要说:  周末加更

  第240章 越南

  外面的人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啊,他祖祖辈辈过得是什么日子啊,天道不公。

  既然如此,不如都出来了。

  “今年秋收的时候,我妈挑水腰闪了,没法子去地里捡谷粒儿了,躺了一个月还不好。”

  农村人没有钱,是真的没有钱,穷的别说是一块钱了,就是一毛钱都很紧张,有病了最好的药就是躺一躺,躺在那里等着身体自己修复一下。

  如果还不好,逼的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去医院去看看,也从来不去大医院,就是去村子里医院,村子里面没有,就去镇上,最后去县城看,花钱了,说是腰椎间盘突出。

  “没有钱,怎么行呢,里面说是有个东西破了,得手术,把里面的水排出来,不然都不能走路了。”

  外面天色漆黑,室内灯色昏然,远处大概流星坠落,刹那闪烁。

  小支书看着窗外,听朔北的风吹着,东西南北的冷彻,原来此时此刻,他才清楚,人跟人,差别真的很大,他不能继续复读了,他需要钱。

  最悲哀的是,每个人到了该成材,成为顶梁柱的时候,才发现以前那些年都白长了,成不了栋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