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武侠世界大明星 > 第247章 天下吹高(为“静心求魔”打赏加更)

教育这个行业,一直以来都是不显山不露水,完全是被儒家垄断的一个行业。

不过自从高大全横空出世,从儒家手中虎口夺食之后,江南太学就成为了九州关注的焦点。

其他学派为什么都派人联系高大全,甚至派出的都是各自学派中的重要人物,就是因为他们都知道,高大全是唯一有可能撕开这个口子的人。

垄断行业,任何人都无法进入。

而一旦产生了竞争,有机会的就不仅仅是高大全了,他们也会从中受益。

所以,对于高大全和儒家在教育上的争端,很多大人物都是十分关注的。

为了让高大全在这一次的竞争中失利,司马光和赵清影没少在背后下功夫。

九成的人也都以为赵墨白这一次会胜券在握。

但是最终,还是高大全轻松翻盘。

整个过程,没有看到高大全在特别努力的挣扎。

他甚至都没有故意去做什么,只是简单的给大家讲故事。

但是高大全讲的这些故事,却十分的发人深省。

整个礼堂,有接近两万的学~生深受震动。

而在网络上,高大全讲课的录播视频更是被顶上了各大视频网站的首页热门,观看次数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超过百万。

这一切,都说明了高大全这一堂课的威力。

《史无前例的讲课》

《史上上座率最高的一堂课》

《这堂课,将会改变九州的教育史》

《儒林外史——你所不知道的儒家世界》

《自百家讲坛封神过后,高圣再次口出惊人之语》

《新晋圣人——我要把太学打造成第二个稷下学宫》

在很多或明或暗势力的引导下,高大全的这堂讲课彻底爆了。

很多人都表示,听了高大全这堂课后,刷新了对科举考试的认知。

从前的读书人,在很多人眼中都是天之骄子,人上之人。

但是高大全揭开了他们不为人知的一面,让世人第一次明白,这些读书人为了科举,能够虚伪到什么地步。

很多名人都表达了对高大全这堂课的看法,反对高大全的,自然是将高大全批判的一无是处。

比如司马光,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直说:“高大全是在胡言乱语,所有的故事都是他强行编造的,为黑而黑。”

而官家也雷霆震怒,训斥高大全不尊王化,抹黑朝廷的形象。

不过相比他们,却是支持高大全的人更多。

在文坛,甚至放眼整个社会,反对官场黑暗,是政治正确。

司马光跳出来反驳高大全,是因为他没有办法,他是朝廷的右相。

但是和朝廷没有关系的那些文人,就不会像司马光这样批判高大全了。

相反,他们为了表达自己高洁的情操,差点把高大全以及《儒林外史》夸到天上去。

苏仙第一个站出来做了高吹。

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苏仙亲自撰文吹捧了一波高大全。

“实话实话,高衙内第一本小说《星战》刚出炉时,我是看不起高衙内的,因为《星战》在我看来,完全没有艺术性。”

“后来高衙内又写了《三侠五义》,怎么说呢,在我看来,这是和《星战》一个级别的东西,不足以让高衙内在文坛占有一席之地。”

“不过《资本论》改变了我的想法,因为《资本论》,高衙内直接封神。我聊不动,只能叹服。但是其实《资本论》偏理论居多,对于文人而言,这并不是一本文采飞扬的书,反倒是更像一本科普性书籍。”

“高衙内真正让我刮目相看的,还是《儒林外史》。虽然高衙内还没有将《儒林外史》做成纸质版的书籍,不过单单从高衙内在课堂上讲述的这些故事,我就能够看出高衙内在文学艺术上的积累。”

“《儒林外史》,是一本有趣的小说,这本小说描绘了很多形象鲜明的人群:得意或者失意的科场举子;清廉或者贪腐的官场老手;逃婚的才女,纳妾的盐商;冒牌侠客,水货隐士;找不到心上人的世家子弟,寻不着老父亲的孝顺儿郎;骗吃骗喝的书生,坑蒙拐骗的江湖游士。形形色~色,各行各业的人都在人间行走,有讽刺,有眼泪,有寒意也有温暖。每个时代都会有这么一段‘外史’,而高衙内用自己的笔,书写了这个时代。他写的不是小说,而是真实的社会。”

“九州第一小说家,当之无愧,苏某自认不如。今日斗胆预言一句,百年之后,《儒林外史》必成神作,流芳千古,我期待《新青年》上连载的文字版《儒林外史》。”

这一波吹的够厉害。

苏仙是江南为数不多几个人气比高大全还要再高一些的文人,他一发话,让很多原本没有关注高大全讲课的人也纷纷去看了录播视频。

看完之后,跪了一地。

苏仙是一个很典型的文人代表,这种清高孤傲的文人,不喜欢《星战》和《三侠五义》中蕴藏的江湖习气,他们喜欢曲高和寡,他们喜欢讽刺社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总的来说,他们喜欢玩高大上的阳春白雪。

《儒林外史》,满~足了他们的喜好。

所以尽管苏仙不想得罪司马光,但是作为江南文坛的领军人物,又发自内心的喜欢《儒林外史》,他还是站出来迫不及待的做了一波高吹。

因为他想看到《儒林外史》后面的故事。

虽然在大礼堂内,高大全那堂课已经讲的很长了,但是终究不能把一本书都给大家讲完。

高大全已经说了,他会在《新青年》杂志上将《儒林外史》中所有的内容进行公开连载。

《新青年》杂志,又做了一个免费的广告。

可想而知,下一期的《新青年》杂志,销量会恐怖到什么地步。

苏仙之后,高大全的第一号迷妹苏小妹,也接替自己哥哥吹捧了一波高大全。

她没有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发文,而是接受了一个网站的采访。

在采访中,苏小妹毫不掩饰自己对高大全的崇拜。

“真正的文学家应该是什么样的?我想应该就是高衙内这样的了。我从小长在我父兄身边,他们都是很有文采的人,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低不下来。”

“他们被文人的身份禁锢太深,所以到了最后,已经脱不下来这身衣服了。”

“高衙内不一样,他有很深的江湖习气,所以他可以和蒋平这种本来臭名昭著的人肝胆相照,可以和被江南武林人人喊打的展昭称兄道弟。”

“可是他一样有文人特有的孤傲清高,所以他发誓不入官场,所以他屡屡顶撞权贵,所以他每一次几乎都是对抗他极其强大的势力。但是高衙内没有一次屈服,他用他的文采,为自己发声。时至今日,高衙内的声音,已经响彻九州。”

“我哥哥的文采,大概是要比高衙内还要更好一些的。但是高大全能低的下来,为普通百姓吟诗唱词,和江湖侠客称兄道弟,这是我哥哥做不到的。”

“我每每思及古人,孔圣周游天下,以稚子为师,不以为耻。可是后世的文人,却都拼命的让自己曲高和寡,脱离普通百姓,此行为在我看来大缪矣。从高衙内的身上,我才看到了古人之风,这才是真正要传承的儒家文化。”

要承认,这些话要不是从苏小妹的嘴里说出来,绝对能够让苏粉和高粉撕逼一个月。

但是没办法,谁让苏小妹是苏仙的妹妹呢。

喷谁也不能喷自己偶像的妹妹啊。

所以苏仙的粉丝,那叫一个憋屈。

他们只能在心里为苏仙默哀,你养的好妹妹,为了偶像就把你给卖了,他们心疼的厉害,却又什么都不能做。

而看到苏仙的粉丝都“默认”了苏小妹的话,其他人更会觉得苏小妹说的有道理。

所以高大全的声望借此又上了一个台阶。

看到苏小妹这么露骨的表示自己对高大全的崇拜,李清照感觉到了危机感。

本来李师师和张贞娘的存在就够让她郁闷的了,现在又蹦出来一个苏小妹。

而且苏小妹的人设,还和她有几分相似。

张贞娘在高大全身边的人设就是大管家贤内助,而李师师很显然就负责替高大全和魔门之间牵线搭桥。

本来李清照自认是高大全身边唯一一个才女,能够和高大全在思想上产生一些共鸣,在同层次可以进行一些愉悦的交流。

可是,现在出现了一个苏小妹。

除了名气没自己大之外,好像其他方面都和自己差不多。

这就很让李清照不淡定了,得灭灭这个小妞的威风啊。

真当姐这些年是白过的?

所以李清照也很快就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为高大全加油助威。

以李清照的水平,要夸一个人,绝对能够夸的让人心服口服,还让别人看不出她是故意为了表现自己。

“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

“《儒林外史》,通过对种种不和谐、悖于人情、逆于常理的荒谬现象的揭露,注入描写人物的自吹自擂、大言不惭、自作聪明、弄巧成拙、欺世盗名、自命清高、自相矛盾等等。”

“该书一个艺术特色是速写式和剪影式的人物形象。《儒林外史》是一部主角不断变换的长篇小说,或者说是一部由无数短篇交替而成的长篇小说,基本上不可能通过详细描写其一生经历,以及在曲折的故事情节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世界。所以,高衙内把重点集中在人的性格中最刺目的特征上,从而深入细致地表现一个相对静止的人生相。”

“这就如同从人物漫长的性格发展史中截取一个片断,再让它在人们面前转上一圈,把此时此地的‘这一个’,放大给人看。这是勾画讽刺人物的一个很出色的手法,它使人物形象色彩明净,情节流动迅速,好像人物脸谱勾勒一成,这段故事便告结束,而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正是这些精工提炼的精彩情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目前为止,九州所有的小说都做不到这一点,只有在《儒林外史》这本书上,我看到了这种写法。所以,这是一种创举。不过想到这本书是高衙内写出来的,我又不那么奇怪了。”

“毕竟,衙内一直都在创造奇迹,不是吗?”

相比苏小妹的直接了当,李清照就显得相当婉约。

先从作品入手,最后才不漏痕迹的捧了一下高大全。

单单从行~事风格上,也能够看出来,不愧一个是豪放派代表的亲妹妹,一个是婉约派的代言人。

按理来说,苏仙、苏小妹、李清照,共同称赞一个人,肯定会在江南引起轩然大~波。

不过事实上,他们并没有翻起多少浪花。

因为这一次,吹捧高大全最多的地方,并不是江南,而是其他大州,尤其是中州,稷下学宫的大本营。

“初听《儒林外史》,仿佛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世界。第一次听一本小说会入迷,第一次这么佩服一个比我年轻几十岁的年轻人。当世圣人,当世圣谕啊。”

如果不是得到了本人证实,天下人绝不相信这话是从范增口中说出来的。

范增,霸王“亚父”,也是霸王的军师。

霸王从一个逃亡的灭国贵族,成为名动九州的一方豪雄,多赖范增筹谋。

范增也是天下皆知的兵法大家,在兵家内部地位显赫。

这样一个人,也成了高吹。

这让高大全的名气加速向其他大州传播。

“《儒林外史》,绝对是一部世界性的文学名著。我想不到整个小说史上,还有什么小说能够与这本小说媲美的?不愧是点燃了百家讲坛五色的当世圣人,吕某拜服,真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亲赴太学见一下高衙内,一了平生夙愿。”

如果是不认识的人说这话,只会被认为是高大全的脑残粉。

但是说这话的人,叫吕不韦。

他的身份,是大秦帝国左丞相,中州权势第二人。

同时,他还有一个身份,是杂家这一代的掌门人。

相比范增,吕不韦的地位毫无疑问更加显赫。

在他们的带动下,很多人或者迫于压力,或者出于利益考量,也有一些人是真正喜欢《儒林外史》。

总之,天下吹高,高大全好像一夜之间,粉丝就遍布九州各地。

这一次吹捧力度之广,震撼到了很多人。

喜欢武侠世界大明星请大家收藏:(wuxia.one)武侠世界大明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