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朕不是宋钦宗 > 三十八 幕后的反击

朕不是宋钦宗 三十八 幕后的反击

作者:江湖无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11:20:58 来源:书海阁

“将黑时,吏部遣人来令,限期知济州去。若要按期到达,明早必须启程,因此特来向殿下辞行。”张叔夜道。

“好一个只手遮天!”赵桓怒急而笑。

情况很明显,因为表现出支持东宫的倾向,蔡京等人立刻着手清理异己。

可以肯定,张叔夜等人一个都不会留在中枢。

本来收获了一帮拥趸,转眼全部被清空。

憋屈!

然而太子也是无可奈何。

蔡京等人大权在握,朝堂政令皆出自其手,直接从制度上明面打击,你能奈何?

除非张叔夜等人辞官不做,便可以不鸟号令。

只是这不可能。

放任地方亦可提供支持,退出官场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冷静片刻,赵桓问道:“还请张公介绍两位公子。”

张叔夜介绍道:“矮者乃犬子张伯奋,颇有勇力,高的次子张仲熊,略有计谋。”

“拜见太子殿下。”

两人推金山,倒玉柱,郑重拜下。

“此后都是亲近心腹,不必拘礼,且起来。”赵桓扶住两人,又道:“得贤昆仲来投,当不忧宵小暗算也。”

“殿下宽心,只要我兄弟在一日,便不得让刀枪近了殿下身体。”张伯奋道。

张叔夜道:“两子随我左右,久历军伍,还望殿下善待。”

“张公宽心,子振子翼皆有大才,吾定当善用之。”沉吟片刻,赵桓又道:“目下东宫属官空缺许多,吾意子振出太子仆,子翼出厩牧令,何如?”

子振是张伯奋的字,子翼是张仲熊的字,太子呼其字,乃是表示亲近。

两人拜下,道:“多谢殿下提挈,令之所至赴汤蹈火,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太子仆寺掌车舆、乘骑、仪仗、丧葬,总厩牧署,太子出,则率厩牧令进路,亲驭。

唐制,太子仆乃从四品上。

当然,东宫属官的品秩最后如何确定,还要经过朝堂和议。

赵桓估计,除了太子宾客品秩不变,余者皆会降低。

但是,再怎么降,太子仆也不可能降到**品。

总得来说,张氏兄弟也是一步升天了。

“贤昆仲来投东宫,吾自当厚待,然最终登何高位,须得看尔等本事。”赵桓勉力了一句。

两人又拜,道:“谨遵殿下教谕。”

三拜毕,两人正式投入东宫。

原历史中,东京被围,兄弟两奉令自并州提兵勤王,途中被金兵阻拦,多方转战方得到达东京。

其后,开封告破,两人追随张叔夜奋力杀敌,杀伤甚众。

然寡不敌众,张伯奋当场阵亡,张叔夜、张仲熊皆因伤力竭被擒。

押解北上时,张叔夜绝食殉国,张仲熊投降了金国,先事伪齐,后仕金国。

从个人立场来说,那等情况下张仲熊的选择实属正常。

树倒猢狲散,个人顾个人,实在不能也不应该指望别人一棵树上吊死。

如今赵桓已然发力,肯定不能让父子三人重蹈覆辙。

按下思绪,赵桓对张叔夜道:“未知张公上任,可有谋划?”

张叔夜道:“济州濒临大野泽,其中有寇啸聚,地方深受其苦,吾到任后,当整顿兵备,修缮城垣。

若能,举兵剿灭之,不能,则力保境内无恙。”

“此言甚善。”赞了一句,赵桓又道:“吾常闻贼首宋江心怀忠义,素有招安意,公可打探虚实,若能招安,于国于民皆是两便的事。”

张叔夜道:“招安确实颇多益处,只怕其依仗强力,冥顽不灵。”

“以吾观之,招安其实不难。

其兵多将广,接连破了大名府、高唐、昌平等诸多城池,然只为劫掠钱粮,并未占据不放。

如此势大尚不占地称王,岂非在等待招安圣旨下?”

张叔夜点头,道:“以此观之,当可招安。”

寻常贼寇啸聚一起,所图不过富贵享乐,若是有可能,头领当然要尝一尝王侯的滋味,喽啰也想过一把官瘾。

以宋江的实力,侵占州府自立王国轻而易举,然而他没有。

不称王,如何封官授爵聚拢人心?贼寇可不是**战士,只为理想不图个人待遇。

从这点看,宋江招安的意图还是很明显的。

“对了。”赵桓又问道:济州不安,公留下两位公子,可有妨碍?”

“无妨,吾亦开得强弓,骑得烈马,上阵杀贼不在话下。”张叔夜傲然道。

他有这个资本,不然也不敢与辽人比箭并胜之。

“公此去,当以安定地方,保全自身为上……”

嘱咐未毕,胡越又来,道:“储君,豫章先生于携三人于门外请见。”

果然,蔡京等人发力了。

赵桓看向张叔夜,歉意道:“公少待,吾自亲往迎接。”

“殿下自去不妨。”张叔夜回道。

看着赵桓急急的背影,张叔夜叹道:“闻我父子来,殿下唇角汤汁尚存便来迎接,足见其情真意切。

以后,尔兄弟当勠力尽心,好生辅佐太子殿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父亲放心,定当尽心尽力。只是不能陪着去往济州,心中不安。”张伯奋接道。

张叔夜笑道:“无优势则免于浪战,以贼人势大,当以守为主,想来上阵不多,安全无虞。”

不提张家父子闲话,只说赵桓到了门外,果见罗从彦立于门外。

见到赵桓,罗从彦笑道:“殿下,如今小民为白身,可接纳否?”

赵桓闻言大惊,问道:“蔡京等人胆大若厮,竟然免了先生官职?”

罗从彦笑道:“蔡京那奸贼要放余于延安府教授,余自不理他,索性请辞来投殿下,还望殿下给口饭吃。”

看他淡然自若的模样,如何有半点辞职的失落。

而且以罗从彦的名望,其实混迹乡野比居于朝堂也不差多少。

只是她淡泊名利,只爱治学,并不求富贵,从他衣服颇多补丁便可见一二。

赵桓随手解下外套披在了他的身上,道:“夜间略有寒凉,先生请穿,待明日,定有新衣奉上。”

“哈哈哈,却之不恭了。”

罗从彦欣然接受了太子的随手秀。

不怪赵桓如此厚待,实在是罗从彦值得如此。

士之立朝要以正直、忠厚为本。正直则朝廷无过失,忠厚则天下无嗟怨。一于正直而不忠厚,则流入于刻;一于忠厚而不正直,则流入于懦。

这是罗从彦对朝官的看法,很有见地。

他亦曾经批判,认为儒学一经董仲舒、公孙弘提倡后,钻研经训不是为了“明道”,而是为了进入仕途,只重生死、职位看得很重,忠义之心不错。

又曾评价当朝,说:“君子在朝则天下治,盖君子进则常有乱世之言,使人主多忧而善心生,故治;小人在朝则天下乱,盖小人进则常有治世之言,使人主多乐而怠心长,故乱。

天下之变不起于四方,而起于朝廷,譬如人之伤气则寒暑易浸,木之伤心则风雨易折。”

当今朝堂可不就是这番模样?

此言在仕林中反响很大,也因此,罗从彦声望日涨,在仕林中很有号召力。

他来了,一方面可用于思想建设,另一方面也可作为文化旗帜,勾引其他文人来投。

毕竟,枪杆子出政权,笔杆子稳政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嘛。

进屋看到张叔夜后,罗从彦冷哼道:“直不知官家如何想法,竟欲全除殿下之党羽。”

众人无言以对。

人事调令出政事堂,由吏部主持,然而必须经过皇帝同意。

特别是涉及人数不少,肯定瞒不过去的。

也不知道赵佶如何想法,居然全部同意,只要把赵桓变成光杆司令。

因为子不言父过,太子并不好评论皇帝,只得道:“请豫章先生高座奉茶,再为吾引荐三位贤才。”

喜欢朕不是宋钦宗请大家收藏:(wuxia.one)朕不是宋钦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