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朕不是宋钦宗 > 一百八十 准备

朕不是宋钦宗 一百八十 准备

作者:江湖无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11:20:58 来源:书海阁

乌云浓密,细雨飘斜。

马场校场上,三千人马如雕塑般挺立。

小半年的时间,这三千人已经是合格的骑兵了。

当然,比辽金党项的精锐差的不少,最起码骑马打仗没什么问题。

“秉殿下,三千亲卫集结完毕,请求训示。”王进道。

赵桓抬手,沉声道:“照常训练。”

“喏!”王进得令,回声喝道:“都有,各营按计划训练。”

驾~驾~驾~

呼喝中,马蹄飞扬,各兵散开,开始了一天的训练。

按照规定,每人每月可休息一天。

但是此时此刻,校场满人。

朝堂无秘密。

顾林弹劾太子,官家犹豫不决的消息,整个开封城的人都知道了。

议论纷纷,甚嚣尘上。

这意味着什么?

太子储位不稳,国朝根基恐有动摇。

在这种大事中,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最简单的一点,东京人都知道太子仁慈,才能出色,节俭,有明君之相,继位后大家的日子会好过许多。

至于赵楷,和赵佶一个模子出来的,继位后日子很难变好,甚至不变坏就算不错了。

只是再多的议论也没用,最终决定权在官家手里。

因此,赵桓给东宫上下下了禁口令,严禁谈论此事。

太子一言既出,上下无不遵从。

但是,东宫上下有了莫名的紧迫感。

军兵主动取消休假,以更认真的态度投入训练。

直观的感受,就是大家没了笑容,动作比以往更加有力。

对此,赵桓略感欣慰,却不乐观。

短时间还好,时间长了,怕是有人会承受不住。

看了一圈,赵桓召来魏勇道:“你收拾一番,准备亲自去趟泉州,与李纲送封信。”

“喏。”魏勇应下。

他是明白人,当太子不明白交代的时候,便绝对不好奇,只完成交代的任务。

赵桓派魏勇送的信,除了告知李纲朝堂的事情,便是让他想办法拉出五千可战之兵来。

不错,赵桓准备动手了。

等着赵佶决断,实在太被动了,危险性也极大。

当然,以李纲刚正的性格,未必会附从东宫。

但是,李纲不会告密。

这点把握,赵桓还是有的。

至于张叔夜、刘韐、张所三人不必再行嘱托,只要把朝堂消息传递过去就好。

这三个东宫铁杆,一直都在整顿本地军兵。

当然,地方兵马怎么调到东京来,这是一个问题。

国朝军制严格,调动兵马需要繁琐的手续。

知州可以调动本州兵马在本州内活动,却无法越境。

否则,不等朝廷惩罚,地方其他各州必然拦截。

赵桓需要的是出其不意,一击毙命,而不是大张旗鼓地对峙造反。

所以,还需要仔细计划。

思绪流转中,赵桓信步到了军略室。

军略室,其实就是参谋部。

各营的录事参军都在此处,学习、研讨、制定各种方略。

当然,东宫亲卫没有战事,各项计划都是假设的。

进了里面,只见大大小小的地图挂满了四壁,屋子中间是一个巨大的沙盘。

见礼过后,虞祺道:“我等本来正在研究如何征剿梁山贼寇,只是朝堂事发,我等甚是不满,打算研究如何突袭皇宫并控制开封府。

只是是否开始,还要殿下定夺。”

虞祺军略出色,只是武艺薄弱,因此被调来做了总录事参军事。

相当于总参谋长吧,随行的,还有一个小书童,那就是虞祺的儿子虞允文。

这是赵桓的注意。

事实上,虞祺干的很不错。

出任东宫亲卫录事参军事后,他们父子俩的表现让人侧目。

特别是虞允文,年纪虽小,却时常有不同的见解,众人都夸有名帅之资。

听到虞祺的建议,赵桓更是开怀。

东宫上下不但认识到了危机,更为此做出了准备。

赵桓思忖片刻,道:“尔等知晓东宫实力么?”

“亲卫马军三千,沙门岛步军八千,地方可用军马一万五千余,总计三万不到。”虞祺道。

这个数字大体准确。

赵桓道:“如此,你们便制定计划,只是务必保密,不得泄露分毫。”

“殿下放心,我等皆守口如瓶,非但如此,从今天起,我等十余人,不再落单!

尽量避免出营,假若有人必须出营,也要三人同行,定然不泄露分毫!”虞祺道。

这个保密手段,已经相当可以了,实在不能要求更多。

感动之余,道:“辛苦大家,本宫保证两年之内,必有结果!”

“愿为殿下效死!”众人拜下。

想了想,赵桓又道:“其余人开始准备,虞祺跟我来一趟。”

“喏。”虞祺应下。

作为参谋,该问不该问的心中有数,因此无人探究赵桓要带虞祺去那。

便是虞允文,也就在军略室,并未跟随。

众人上马,直往东边走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不一刻,到了一片林子前。

林子颇大,草木森森。

隐隐约约地,里面有惊雷声传来。

赵桓道:l“东宫一直在研究火器,其地点就在此处,除了刘子翼以及护卫此处五百军兵,你是第一个来到此处的。”

“多谢殿下信重,臣定然仔细看,把这股力量善加谋划。”虞祺回道。

到了近前,只见树木遮蔽下,高高的围墙把庄园团团围住,墙头有军兵来回巡逻。

仔细看,这些军兵除了寻常刀枪,背后还有火枪。

护卫五百,乃是从沙门岛抽掉来的精锐,忠心是第一考虑。

因为这里面是东宫压箱底的手段。

护卫除了保证此地安全,还是操练火器的种子。

火枪还是铜制,虽然因为扩大了产量,价格略有下降,然而还是不菲。

“铁制火枪对各部件精度要求颇高,加工难度又大,因此进展缓慢。”刘子翼介绍道。

赵桓问道:“铁枪产量如何?”

“每三日成枪一把。”刘子翼很不好意思。

“无妨,慢慢来。”赵桓安慰道。

限于场地和工匠数量,产量上不去实在是太正常了。

“抬枪生产了多少?”赵桓又问道。

“以控制内城城墙计,需要抬枪三千杆,目前已经制造三百,尚需要半年时间。”刘子翼回道。

抬枪,实际上是超大号的散弹枪,两个人协同操作,不论是用来巷战攻坚,还是据险防守,皆可谓神器。

当然,这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尺寸大,制造比火枪容易,体型小,价格比火炮便宜,操作也相对简单,因此成了主力。

说到底,其实是过度产品,待火枪火炮成熟,必然淘汰。

不过在这个时候,它就是神器,不接受反驳。

这,才是赵桓为政变做的终究准备!

喜欢朕不是宋钦宗请大家收藏:(wuxia.one)朕不是宋钦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