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拯救明末 > 第104章 这个冬天有些忙

拯救明末 第104章 这个冬天有些忙

作者:任国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08:53:02 来源:书海阁

王业泰从广鹿返回旅顺数日后,孙元化才派人送信来,在心中不轻不重的说了王业泰几句,末了告诉王业泰毛承禄已经被委任为文登守备,让王业泰有些发愣。

这孙元化先是收了孔有德耿仲明,现在又把毛承禄收入手下,到底想干什么啊?他以为自己能感化还是能驾驭这几个人?

想想另一个时空发生的登州之变,绵延达两年的孔有德之乱,整个胶东被打成了一片废墟,便连孙元化也因此获罪被朝廷处死,王业泰便不禁为孙元化担忧起来。

平心而论,孙元化此人其实不错,技术性的官员,比朝廷中那些王八蛋强的太多,和孙元化合作也很融洽,登州又是辽南的大后方。所以从哪个方面来说,王业泰都不希望登州发生动乱。有心想提醒孙元化一番,又不知道该如何去说。

合作这段时间以来,王业泰也对孙元化有了了解,知道这是一个比较正直的官员,不像其他官僚那样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心思。

自己以前就曾向孙元化索要孔有德所部军队,却被孙元化拒绝,现在发生了广鹿岛之事,若是再请孙元化把孔有德毛承禄调回,孙元化肯定不答应。劝说他注意提防孔有德毛承禄?多半又会被认为是小肚鸡肠。

盘算再三,王业泰发现自己竟然全无办法,无奈之下只能给孙元化写信,提醒他孔有德毛承禄等人,至于孙元化肯不肯听,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东江军这帮将领因为远离大陆,跋扈自由自私惯了,和山东本地的军队又有不同,王业泰真的担心孙元化无法驾驭他们。

唉,算了,自己还是先顾好自己吧。孙元化肯听就听,不听就算,到时大不了自己派人监控登州一下就是。

对现在的王业泰来说,事情实在太多,广鹿诸岛百姓的迁来安置,七八千军队的整编,这些都是问题。

足足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到了十月底,军民的安置工作才彻底完成,而这还多亏了水泥的出现,使得能够短时间建筑大量的棚屋用于安置工作。

十一月初,一场大雪突如其来,整个关外关内一片银装素裹。

往年这个时日,正是辽民们最难过的时候,他们要忍饥挨饿艰难的度日,而现在,辽南的军民日子好过了许多,他们不用再担心饿肚子问题。士兵们需要训练值守,而百姓们都躲在温暖的家中,享受着难得的清闲。

满天大雪之中,王业泰召集幕僚心腹,开始商讨军队的建设工作,王业泰决定趁着这个冬季,把所有军队重新整编,使得军队的管理更加细化。

现在王业泰的手下军队总兵力越两万八千人,其中战兵一万八,辅兵一万两千人。军队的最大建制是营,一营约有兵力一千五百人,全军共有十五六个营。

经过考虑之后,王业泰决定增加战兵营的人数,一营人数增加到三千人,这样共有战兵六个营。

营的长官称营正,级别和游击将军相对应。营以上的建制王业泰暂时不准备设立。

六个营中一个营驻守皮岛,称之为皮岛营,营正由副将周遇吉担任。两个营驻守旅顺,营正王猛、张良斌,均为王业泰直属的标营。两个营驻守金州兼守长生岛,称之为金州营,长生营,营正分别是徐敷奏、张旭。最后一个营驻守大连湾的青泥浦,青泥浦城被命名为大连城,这个营则称为大连营,营正由原皮岛将领沈世奎担任。

六个营中,三个营营正是王业泰亲信,两个是原来东江军旅顺一系,一个营则是皮岛将领,兼顾了各方利益。

而为了彻底控制所有军队,防止军队沦为营正的私兵,各营中的营副,还有团正把总中层军官皆有王业泰选派,大部分是从北京跟到旅顺的家丁。比如杨小磊、李小轩各在沈世奎、张良斌等营中担任营副,也就营正的副手。

而且,为了防范营正权力过大,王业泰决定对营正进行制衡,往各营派出监军,并且分割营正权力给监军,规定营正负责军队日常工作,军队训练、战斗指挥,而粮饷发放,战功核对,士兵奖惩,皆有监军负责。至于各营监军的人选,王业泰还在考虑中。但可以想象,各营监军的设立必然使得营正的权力大大减小,拥兵自重的可能性几乎不复存在。

而为了加强军队的控制,王业泰又在各营设立镇抚官,归监军领导专门负责军纪,而镇抚官兵还有另一个身份,便是敌情司细作,专门打探营中消息,而敌情司的头领则是孟洛夫,现在已经成为了王业泰铁杆心腹。

监军、敌情司,等于是上了双保险,以保证军队不脱离自己的控制,这便是王业泰准备对军队的下一步建设工作。

对于辅兵,则采用了和战兵不同的编制。说实话,辽南的辅兵已经算不得军队,他们担负的更多的是建设辅助性的工作,比如晒盐的辅兵,打鱼的辅兵,屯田辅兵,制作水泥的辅兵,已经工匠营也是辅兵。因为辽南是军镇,按照规矩所有成年男子都是军户身份,所以便是全民皆兵。所以这些辅兵其实是农夫是渔夫是工匠是工人,但也悉数纳入军队管辖。

晒盐由王庆负责,打鱼的船队由赵直统帅,屯田的常有田,管理工匠的梁九,还有东江商队的陈寿阁,这些人都挂上参将副将的官衔,率领的辅兵人数却不尽相同。

说道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陈寿阁的东江商行,在陈寿阁的运作下,东江商行已经组建完成,并且走了一趟朝鲜,销售了大明的特产棉布茶叶,带回了貂绒皮毛人参等高丽特产,赚了七八千两银子。考虑到商行刚刚成立已经十分不错,陈寿阁已经向王业泰禀告,开春后会去趟倭国,目前正在准备货物中。

王业泰向陈寿阁提议,趁着冬天派人去江南采购生丝棉布运回山东,为此把最后的两万两银票给了陈寿阁。因为王业泰知道生丝在倭国最为畅销,往往能获得两三倍的利润。江南的海商走一趟倭国便能赚十几万几十万银子。

喜欢拯救明末请大家收藏:(wuxia.one)拯救明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