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我家垃圾桶通古代 > 第四十章 祖宗显灵

我家垃圾桶通古代 第四十章 祖宗显灵

作者:弹剑听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1 09:22:28 来源:书海阁

“你们跟我来。”

李周乐打头,将温家两兄弟带进储藏室。温子夏和温子瑜一眼看到的是两个装着粮种的麻袋,特别是袋子口打开这,能够清楚地看见袋子里面装的稻谷。

“稻谷?种子?你们竟然连稻种也能够搞到”温子夏和温子瑜惊讶无比。

温子夏道:“你们叫我们来,就是为了稻种的事情?”

李周乐点点头,指着瓷缸道:“你们不是一直疑惑我和易书哪里得来那么多的好东西吗?全都是神仙大人借着这件仙家宝贝赏赐给我们的。”

温子瑜道:“这不是李大哥从山里面捡回来的吗?”

李易书猛点下头:“神仙不是住在天上就是住在山里面,所以这个缸子肯定是神仙赏赐给我大哥的。”

这逻辑……

偏偏其他三个人还以为是。

“粮种也是神仙送来的?”温子夏问。

李周乐嗯了一声:“易书把我们没有粮种的难处写信告诉了神仙,神仙就送了这两样东西过来。”

说这将韩诺写着要点递给温家兄弟看,两兄弟看到亩产千斤几个字也激动无比,过了好一会儿才平复过来。

“周乐,你的想法是对的。这两样东西不能贸然低拿出去,否则会暴露仙器的事情,给你和易书带来麻烦。”

温家两兄弟也同意李周乐的做法,更同意不将瓷缸的事情告诉温子珏。虽然温子珏很懂事,但毕竟是个小孩子,口风不牢,很容易被有心人套话。

“那要怎么办?不能白从神仙大人那里要来仙种,却不能种植吧?”李易书嘟起嘴。

“神仙?”温子夏眼睛一亮,“有了,就让‘神仙’来帮我们解决这件事情。”

李周乐皱眉:“我们已经向神仙讨要了仙种,怎么还能麻烦神仙呢?”

温子夏道:“我的意思不是找神仙帮忙,而是我们做出一个有神仙帮忙的假象。”

“什么意思?”三双疑惑的眼睛。

“附耳过来。”

……

村长坐在家中的院子里面发愁,没有粮种,不能播种,道了秋天哪有粮食产出,大家不都要饿肚子了吗?而且大家还欠着李家姐弟粮食,拿什么还?在

这段时间村长烦恼得头发白了三分之一。

“阿大啊,在家呢?”

村长抬头一看,发现村里几位年龄最大的老人一起到了他家院子门外,村长连忙起身,将这些老人家请进院子里。村长媳妇赶紧搬出椅子让这几位老人坐,又迅速地去倒茶水招待这些老人家。

“不用忙了,阿大媳妇,我们坐一会儿就走。”其中一个老人出声阻止村长媳妇。

村长媳妇笑了笑,却没有停下动作。这些老人辈分高年级大,她可不想别人说她失礼。哎,可惜,自己让两个儿媳妇跟着三儿子到县城打工去了,连一个帮手都人都没有。

“三叔,你们来找我是为了粮种的事情吧?可是我也没有办法啊!”村长叹气,他是真的没有办法。他是真的没有办法,每户人家的粮种只能够种自家一半的土地,剩余的一半土地只能空着,看得他都心疼不已。可是有什么办法?不吃粮种的话,村民们哪能支撑到现在这个时候?不早就饿死了!

三叔道:“我们知道你的难处,这不是来跟你商量了吗?”

“商量什么?”村长好奇地问。

三叔道:“我们商量了一下,大家凑点儿钱,找几个身体强健的人道别的地方去买粮种。”

村长以为是什么好主意,听后破为失望:“三叔,其他县城的情况应该跟旌阳县差不多,即便带了钱去,只怕也买不到粮种。而且外面兵荒马乱的,出外的人若是遇到了危险,回不来,怎么办?”

另一位老人五叔道:“我们也想过了,去京城附近购买。京城那里有皇上坐镇,一直很安定,应该有多余的粮种卖吧?要不就去江南一块儿,那里一年两熟,粮食和粮种肯定有富余。”

村长抹了一把脸:“五叔,京城和江南都离我们这里有千里远,来去非要两个月不可,等买到粮种的人回来,早就错过了播种的时间。”

八叔开口道:“错过时间至少能够种植,虽然产量可能会少,但总比浪费一半的土地好。若是那任那一半土地空着,大家以后吃什么?一半土地的产出刚刚才够交朝廷的赋税。”

村长锁着眉头,也许这几个老人家说得有道理,但找谁去外面买稻种呢?没有钱可以茶棚李家借一些,但年轻力壮的小伙儿早就被征兵走了,哪有强劳力能够胜任这个任务呢?

就在村长纠结时,村长媳妇端着几杯茶水从厨房走出来。忽然,她的脸上布满了震惊,差点儿拿不稳装着茶杯的托盘。

“光,光,祠堂那边放光了!”

村长和几位老人疑惑地朝祠堂的方向看过去,瞬时也惊得瞪大了眼珠子。

几位老人来找村长时,太阳刚刚落山,天空变得灰沉沉的,此时一道光芒却突破灰暗的天空,绚烂耀眼悬挂在祠堂上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是?祖宗显灵了?”三叔惊道。

村长定了定神:“我们去祠堂看看。”

几位老人家走得都不快,跟着村长来到祠堂门口时,几乎全村的村民都已经到了祠堂外面,甚至关秀才也跟着妻子来到祠堂。虽然书上说“子不语怪力乱神”,但古代人有几个不信奉鬼神的?关秀才也不例外。在他看来,这道光既然是村中祠堂发出来的,应该就是村子里面的祖宗显灵了,自己跟上来说不定能蹭这点儿好处。

在村民们聚齐后,祠堂上空的光芒就消失了。大家面面相觑了相互对视一眼,一起看向村长。村长神色严肃地走上前,推开了祠堂大门。

之前李易书掏钱让村子里的人修葺了祠堂,使得祠堂不像冬天蒋大叔一家暂住时那样破旧,特别是两扇大门重新刷了红漆,显得肃穆无比。大门两侧挂着对联“祖功宗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已经用金漆重新描过。

打开祠堂的大门,先是一进院子,两侧是偏房,本为庙祝所住。不过如今没有庙祝,便只供一些家中有困难的人偶尔住宿,比如蒋大叔一家。院子后面就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大殿,垫钱摆放着一个鼎炉,为供奉香火之用,因为村子里面没有钱,鼎炉为石头凿出来的,而非青铜所制。此刻,鼎炉前方摆放着两个麻袋,袋子上面还放着两张写满了字的纸。

就在村长推开大门后,他一眼就见到了鼎炉前面的麻袋,带着一点儿对未知事物的惴惴不安,村长接近麻袋,拿起了上面的纸。

“关先生,麻烦你念一下上面的字。”

关儒林小心地接过纸,只见白纸雪白如云一般,忍不住心中惊叹,更确定了今天之事的神异,否则怎么有这么好的纸?他也算见过一点儿世面,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纸。即使旌阳县的县令也没有用过这种纸。

关儒林低头将纸上的字念出来。第一张上面说的是村里的祖宗们知道了村子里的困难,为了使子孙们不致于饿死,祖宗们向神仙寻求了优质的稻谷和一种叫做番薯的仙种,给子孙们送来做为粮种,吩咐子孙们好好栽种,那仙种番薯能够亩产千斤,足够子孙们不用饿肚子。

“亩产千斤???!!!”所有村民的反应跟温家兄弟和李家姐弟一样,连关秀才的声音也颤抖起来。

“关,关秀才,接着念下一张啊。”村长召集地催促道,所有村民全都虎视眈眈低瞪着关秀才,下一张可是讲如何种植仙种啊,赶紧地念出来啊!

“好。”关秀才急忙将第二张纸拿到最上面,开口念叨:“番薯,是一种高产而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块根除作主粮外,也是食品加工、淀粉和酒精制造工业的重要原料,根、茎、叶又是优良的饲料……番薯耐旱适应性强,干旱时节只要浇少量的水,便能够保证存活……可直接剪苗栽插分株,不用再浪费种子……亩产千斤……”

“亩产千斤?”众村民哗然。

“天啊,我没有听错吧?”

“没有,你没有听错,因为我也听到了。”

“亩产千斤的粮食,只种一亩的话,交了朝廷的赋税,也足够我们一家一年的嚼用了。”

“朝廷会收新粮食吗?”

“应该不会吧。”

“拿我就种一亩稻子,一亩番薯好了。稻子全部用来交赋税,番薯留在家中自己吃。”

“是呢,是呢。没听关秀才说吗?番薯可以直接剪苗栽插分株,不用再浪费种子。不愧是神仙赐下来的仙种。”

“所以这么一袋番薯,足够我们全村人种了吧?”

“肯定够。而且不是还有优质的稻谷吗?肯定比我们现在种的稻谷好,一亩产出的稻谷肯定会比之前的多。”

“……”

“……”

村长虽然也很激动,但作为一村之长,遇事比普通村民要镇静,他提高声音呵斥众村民闭嘴,转头对关秀才道:“关先生,请继续。”

接下来纸上写的是如何育苗、如何栽种、如何剪苗等注意事项以及番薯的几种烹调方法,村民们全部聚精会神,生怕漏掉任何一点儿注意事项。直到关秀才全部念完了,大家依然闭着嘴,不像之前一样闹哄哄低各说各话。

三叔最先打破了静默,开口道:“好了,现在有粮种了,不用再派人去外面购买了。阿大啊,赶紧按安排分发种子。”

村长道:“稻种可以先分发,但番薯,要按祖宗们所说,先育苗后再发给大家。”

五叔道:“拿你就安排几个人育苗吧。”

村长应了声,点了满仓满金满庭三兄弟负责番薯育苗的事情,这三兄弟是村子里面最精通农事的好手,由他们负责此事,所有人都很放心。接着就是开始分发稻谷种子,整个麻袋里面的种子只有一百斤,一家只能够分到几斤,根本种不满一亩地,只能种上几分地。但村民们没有不满,反而充满了期待,小心地捧着稻种回家了。

李家和温家没有土地,他们只象征性地拿到一斤稻种,这还是村长与村民们牢记李家姐弟恩情的缘故,否则没有土地的人家根本分不到稻种,只会给一些番薯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李周乐和温子夏用衣襟兜这稻谷走出祠堂,刚走出去百米远,李易书和温子瑜就从他们背后钻了出来。

“嘻嘻,姐姐、温大哥,我们做得不错吧?”李易书笑嘻嘻地向两个人讨赏。

温子瑜翻了个白眼:“不过是仗着神仙给的法宝给力。即便不是你,就是子珏也能够做到。”

李易书斜了温子瑜一眼:“等回家后,我把手电筒借给你玩会儿。不过你要小心,不要被其他人发现了。”

温子瑜这下满意了,不再嘲讽李易书。

李周乐与温子夏对视莞尔一笑,心道两个弟弟平时表现得小大人一样,难得有这么孩子气的一面。

祠堂这一出戏正是两家人安排的,在之前,温子夏就领着李易书和温子瑜将稻种和番薯搬到了祠堂的院子里。所谓的祖宗留言是温子夏写的,用了一张白纸,让他和两个小的心疼不已。祠堂上空的光芒是强光手电筒造成的,计划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一环,四个人想了半天想不出该如何让祠堂显得神异从而引起全村人的注意,最后李易书写了信向韩诺诉说,韩诺觉得有趣,买了一个强光手电筒传送到古代,帮助李易书四人装神弄鬼。之前,李易书和温子瑜就躲在祠堂的大殿中,不过村民们全部被突然出现的粮种吸引了,没有发现有两个人躲在里面。儿发完粮种后,众村民一心想着粮种的事情,高兴地离开祠堂,给了机会让两人从祠堂中溜出来,不被发现。

李周乐笑道:“温大哥,你把你家的稻种给我吧,我帮你们育苗。”

喜欢我家垃圾桶通古代请大家收藏:(wuxia.one)我家垃圾桶通古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