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水浒终结者 > 第486章 粮草先动

水浒终结者 第486章 粮草先动

作者:江湖无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06:19:43 来源:书海阁

“今日朝会,乃是商议金辽夏并赵宋余孽蓄谋进攻我国的事宜,以及西凉羌人造反、吐蕃诸部联合来攻的事情。

余者琐事杂事,暂且放下不议,皆以战事为主。”方天定首先给朝会定下了基调。

“谨遵上谕。”众多臣公应下。

国家太大,事情太多,若不屏蔽无关事宜,怕是朝会非得拖到明天不可。

方天定道:“杜敬臣,枢密院可有定策?”

杜敬臣起身,道:“因为早预计到会有大战发生,因此我等一直在扩充兵力。

目下,我国有兵一百零二万……”

嘶~

听到这个数字,许多文臣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朝廷各部各司其职,平日里,这些文臣也不知道军方的各项数据。

此时听到,不免吃惊。

吃惊之余,乃是满满地自傲。

放眼天下,除了大明,还有谁能养的起百万大军?

就问还有谁!

随即,因为百万联军进攻的忧虑,立刻烟消云散。

众人想的明白,这一百万大军,远远不是大明的极限。

国家正常运转的极限状态下,军民比例大概是二十比一。

因为没了丁口税,同时福利分配按照人口分发,因此隐瞒人口的事情基本已经消失。

根据统计,大明国内有户两千万,人口六千三百万的样子,

也就是说,把兵力扩充到二百万还是可以得。

啧啧,兵力比西夏人口还多,就问李乾德怕不怕。

杜敬臣没在意文臣们的想法,继续说道“其中,海军数量十二万,陆军九十万。

根据情报,枢密院做如下安排。

辽东增兵至十万,幽州增兵至二十二万,云中增兵至十万,河套增兵至十五万,萧关增兵至三万,西凉增兵至六万,积石军增兵至三万,洮州增兵至两万。

如此,国内仅余九万大军。

其中,广南西路不稳,需留军弹压,同时要预备大理变乱,至少预留六万军。

为防止吐蕃突入蜀地,边境守军一万三千人并不能动。

门州心得,远离中原,一万驻军不能动。”

刘韐皱眉,道:“如此,国内可机动兵力,不过七千余?”

杜敬臣道:“其实不够,许多地方也要驻军,不能全部抽调空虚。”

便如应天府,最少也要万把军队驻守的吧。

否则变生祸乱,悔之晚矣。

这样一算,兵力远远不够啊,

刘韐道:“枢密院意思,是要扩充军队?”

杜敬臣点点头,道:“沿海地区已经海外领地,尽可以交给海军驻守,陆军全部抽调回来……”

沈寿打断道:“军种不同,可确保无碍?”

杜敬臣自信一笑,道:“虽然是海军,上了岸一样凶猛,升龙府的消失,便是明证。”

这话一说,各位大佬便没意见了。

突袭升龙府,除了张卫国的五百人,都是海军的人。

虽然,海军全程打酱油,却不影响众人对海军的信赖。

方天定问道:“枢密院可有计算,当征召多少人?”

“禀奏陛下。”杜敬臣道:“枢密院上下连夜核算,至少征募十五万人,为保证万全,最好是二十万。”

嘶~刘韐觉得牙疼。

如此多人,又是大把的钱粮洒出去了。

思忖片刻,刘韐道:“陛下,扩军事宜非同小可,臣需要户部确定钱粮是否足够。”

他是宰相,当然有权说这话。

桓逸出列,道:“户部积蓄,大多已经调集往边境存储。

以目前边军消耗,各项物资支持一年不难,中枢并内地各处储量,可扩招军兵十二万。

再多,钱粮不足。

钱可以适当加印,亦可以发行战争债券,然而粮食,需要时间筹措购买。

同时,还要看武器甲胄储量是否足够。”

典型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若非明国一直在整军备战,一直不停地往边境运送粮草物资,恐怕也不敢把大军派出去。

以粮食说话,每个士兵每天消耗不会少于六斤,一百万大军,每天消耗六万石。

按照战争持续六个月计算,至少需要千万石。

大明田税一减再减,加之百姓多用钱代替实物,每年收取的粮食也就这么多。

最低价收购的粮食,能有两千万石。

备灾救灾,抚恤贫困,国家工程实施,都需要粮食,一年结余,大概在三百万石左右。

这还未计算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损耗。

也就是说,这场战争,至少要掏空大明三年的粮食积蓄。

方天定道:“民间储粮数量,各部可有估计?”

桓逸道:“此时秋收过去不久,民间每户存粮不会少于五石,商户储粮不会少于两万万石。”

嘶~众人再次倒吸一口凉气。

也就大明如此富庶,民间才能有如此多粮食吧。

方天定却不甚满意。

粮食虽然多,人口也不少啊。

按照估计的数据,平均每个人每天不过两斤半口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个年代,也就刚刚保证不饿,吃饱都有困难。

当然,现在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

方天定又问道:“若保证民间粮价涨幅不超过五文钱,可能满足军队需求?”

桓逸道:“可。”

看他回答的痛快,明显是提前做过预案的。

这也不奇怪。

方天定这个皇帝,习惯听取数据,那些华而不实大多屏弃。

若想稳稳当当地做官,数学不好可不行。

方天定道:“即如此,户部会同转运司,保证军粮以及各项物资不缺。”

除了粮食,油盐酱醋茶糖酒,煤铁布药材,豆子干草车辆牛马……需要的物资太多太多了。

桓逸应下。

方天定看向陈胜祖,问道:“军备司储备的军械甲胄可足够扩军用?”

陈胜祖道:“秉陛下,供应前线后,军备司尚有三十万套军械。”

满满地自豪感。

“目下,刀枪甲胄等大多是新近赶制,质量十分优越。

弓弩有一部分乃是赵宋的大黄弩等良品军械,质量同样不差,另外,弩炮、火药也是足够。”

“善!”众人微微颌首。

这么多兵器储量,就问其它国家怕不怕!

要知道,大明可是一直在出口武器啊。

特别是大理,高段两家已经打疯了,已经各自进口了二十万套军械。

如此情况还有大量存货,不得不服啊。

其实也不奇怪。

看看各个矿场堆积的奴隶尸骨,便能估计到铁矿产量。

要是四国皇帝把河边锻造厂的水车数一遍,估计也不敢来打了。

说到底,战争打的是钱粮。

只要有足够的钱粮,随便爆兵。

喜欢水浒终结者请大家收藏:(wuxia.one)水浒终结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