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水浒终结者 > 第464章 天下之大

水浒终结者 第464章 天下之大

作者:江湖无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06:19:43 来源:书海阁

“臣无能,请陛下降罪!”

披头散发,衣衫褴褛,这就是宋江。

脸上许多树枝挂出来的血印,特别是手腕,被晁天养拖得脱了臼,肿的厉害。

加之两天两夜未曾合眼,整个人特别憔悴。

跑回萧关的第一时间,他就跪在赵佶面前请罪。

赵佶看着宋江狼狈的模样,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再次大败亏输,一多半军队没了,防线更是被明军打了个稀巴烂。

讲真,赵佶恨不得立刻让人把宋江拖下去,大卸八块好泄其怒。

然而不可能。

剩余的宋军,虽然主将都是赵佶任命的,然而中低层军官与士卒都是宋江拉扯出来的。

他要是敢把宋江剁了,恐怕马上就会被乱军给剁了。

呼哧呼哧喘了两口气,赵佶克制住怒气,道:“我军缺粮,方有明军机会,实非战之罪,与爱卿无尤,且起来说话。”

“多谢陛下关爱。”宋江抹着眼睛站了起来。

他倒不是为了赵佶的宽宏大量落泪,而是真的伤心欲绝。

卢俊义、燕青失陷,即便能够留的性命,十有**也降了。

宋江可是知道,卢俊义的同门小师弟岳飞是多得看中,更兼周侗投了明国,颇得重用,卢俊义保命不难。

不过,这样的玉麒麟,和宋江还有什么关系呢?

吴用阵亡当场,不止是没了心腹,更是没了智囊。

孙立叛变,好吧,宋江其实一直提防孙立叛变,只是安插的诸多眼线,一点作用都没有。

宋江哪里知道,他的麾下,有许多明国暗探,他安插在孙立身边的,也有许多。

如此,他的诸般手段怎么可能起作用呢。

最后,花荣未曾突围,十有**凶多吉少。

想当年,宋江被清风寨知寨刘高捉拿,花荣二话不说就反了。

从上了梁山起,花荣就是宋江最忠心的小弟,几乎和影子无异。

李逵确实也忠心耿耿,然而脑子里全都是肌肉,其实不如花荣贴心。

花荣没了,宋江真是比死了亲爹还难过。

现如今,他的身边,只剩下杨志,阮小七,张横三个兄弟,还有一个晁天养。

杨志这人吧,满心思都是光宗耀祖,忠的是赵宋,可不是他宋江。

阮小七虽然讲义气,可性格也直,不但对赵宋的各种作为不满,对他宋江的变化也是很不满。

张横嘛,本来就不是在乎情义的人,还能指望一直追随宋江到死?

至于晁天养,智勇兼备,确实是没得说。

然而,宋江总是不定当,觉得晁天养怪怪的,尽管他能平安归来,全赖晁天养搭救。

默默地自怨自艾的宋江,并未注意到大殿内安静的可怕。

他们所在,确实一个大殿。

赵佶龙椅所在的位置,本来是三清道像所在。

因为这个道观,已经是萧关内最大的地方,建筑也相对完善,因此被征作赵佶行宫。

条件当然不能与开封城比,便是和长安比,也差了十万八千里。

可是现在,如何讲究那么多呢。

终于,驸马都尉王铣打破了沉默,道:“陛下,明军不日即到,还请早做应对。”

秦桧出列,拜道:“我军人数不足四万,又因却缺粮少饷,士气低落,怕是难以抵挡明军进攻。”

赵佶淡漠地说道:“天下之大,可有朕容身之处?”

一步错,步步错。

当初错信王黻,坐失良机,放任明军做大,后又错信童贯,所托非人,导致进剿失败。

明军兴起,再不可遏制。

因怯懦,赵佶弃国都于不顾,从开封退守洛阳,复又退守长安,种师中投明,关中丢失,退至萧关。

“天下之大,朕只剩弹丸之地,再退,便是关外蛮夷之地。

朕往西夏,不过寄人篱下,只能看人眼色,帝王之威何在?”赵佶又道。

张邦昌道:“陛下圣鉴,西夏之土,本为我国所有,西夏之主,亦曾称臣。

陛下此去,不过是临幸故地,教化万民罢了。”

把逃跑说的如此清新脱俗,也就张邦昌了。

不然,他为何能在短短两年里,成了秦桧的最大的竞争对手呢。

此时的赵佶听了,却不觉得有什么欣慰的。

说到底,他还是逃跑。

跑到西夏,固然可以苟且,然而亡国之君,还能指望别人高看一眼?

沉默片刻,终究是浓烈的求生欲占据了上风,赵佶道:“冰天雪地,不良于行,为之奈何?”

秦桧道:“陛下,我等行路艰难,明军亦不容易。

且大军就食当地,无需转运,亦可多养军兵。”

赵佶又问道:“若明军衔尾追击,又当如何?”

秦桧道:“萧关本为北方屏障,此时亦可作为防御明军之要塞,不可轻弃,当留兵驻守。”

说着,秦桧把目光投向了宋江。

连续损兵折将,宋江早让众臣不满,加之其手握兵权,使满朝上下十分忌惮,因此,正好推出去断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罗戬出列,拜道:“陛下,出行他国,不可没有良将随行。

如今国朝军将凋落,若无可战之人,必为党项所轻。

宋江麾下杨志、弓马娴熟,武艺出众,乃是太祖时功臣杨业之后,可当大用。

阮小七、张横,水性精熟,于守卫黄河大有裨益。

晁天养其人虽未出仕,然智谋出众,武艺出色,万人难敌。

陛下带在身边,即可震慑党项人,使其不敢小觑,亦可护卫安全,以防不测。”

这话说的不能更加有道理了,赵佶立刻收起了让宋江断后的心思。

就算宋江真的篡位,也不会比如今的形势更坏了。

计较定当,赵佶问道:“何人愿意留守萧关?”

罗戬接道:“臣不才,愿为国家驻守藩篱。”

赵佶大感欣慰,不由问道:“卿可有把握?”

罗戬道:“并无十分把握,只把残躯报效君恩罢了。”

“拟诏,加封罗戬武穆王,太子太保,全领萧关事。”赵佶道。

罗戬拜谢了。

他已经下定决心,武穆,既是王号,也是谥号。

赵佶看向下方三十多臣公,道:“另,加封驸马都尉王诜为金吾卫上将军,协助武穆王守卫萧关。”

王诜无辜躺枪,只惊的目瞪口呆。

留守萧关,可不是一件好差事。

赵佶此去,必然带走大部军兵与所有良将,说不得火药也要全部带走。

没兵没将的,萧关便是天险,又如何能够守住?

留下,可不就是炮灰了?

喜欢水浒终结者请大家收藏:(wuxia.one)水浒终结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