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水浒终结者 > 第40章 教育

水浒终结者 第40章 教育

作者:江湖无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06:19:43 来源:书海阁

睦州,寿昌县下白石村里。

吴飞坐在长条凳上,他的面前,是十余个五六岁的孩童。

这些孩子,都是村里的,五六岁到十一二岁,正当启蒙年龄。

村塾是原来山神庙改建,虽然村民们进行了修缮,条件还是颇为简陋。

因残离开军队后,吴飞便回到了村里,用自己的伤残抚慰金和积累的军饷赏钱,建起了这个学堂。

此时,吴飞是里正,又是教授,很受村民拥戴。

能够识字算数,可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们最大的渴望。

他们不能够就学,那是没有机会,现在孩子有了机会,如何能够不把握住。

于是,大家纷纷拿出家里的好东西送来,作为束修。

钱财是没有的,都是些粮食、肉干、鸡蛋等物。

吴飞推拒不得,只得受了。

合计一番后,这些东西都成了孩子们的肚中餐。

从退伍算起,这个学堂开了也有两个月了。

坐在讲台上,吴飞说道:“昨日,我教了大家乘法口诀表,今日都给我背一遍。”

听到此话,有的孩子跃跃欲试,也有的孩子提心吊胆。

吴飞也不管,直接点名道:“王胆!”

王胆原名狗蛋,进学后,吴飞给他改了名。

被点到后,王胆期期艾艾地站了起来,念到:“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一…”

“哎,坐下吧。”吴飞摆手。

二十余孩童,只有七八个能背出来,吴飞好不失望。

“尔等要知道,我们白石村地处荒僻,田地薄瘠。义军免了我们好多赋税,却还是吃不饱。大家要想出息,只能走出去。

但是,出去想要过得好,识字算数少不了。乘法口诀表乃是数学基础,须得牢记。”

说完,吴飞起身,用唯一一条胳膊在身后的黑板上写了乘法口诀表,教授孩子们背诵。

窗外,一老者目睹吴飞教授过程后,忍不住对随从说道:“义军端得不凡,以伤残老军充任乡村教授……”

想要赞叹,只是一时无合适的用语。

随行年轻人说道:“先生,沿途所见,此类私塾甚多,只是教授的简单,怕是难以科举。”

“便是我等学生无数,又有多少科举得中的,此等乡民,能以此谋生便足够了。”

“先生见的是,要不要去拜访这位教授?”

“不必了,径直前往杭州。我倒是迫不及待想见一见方天定了。”

“贼寇出身,能如此重视教育,可谓圣贤,也不枉先生前来。”

回到车队,已经有许多人等着了。

又一年轻人捧着一本书,迎接过来,说道:“先生,这是我等考察记录。”

老先生也不看,径直问道:“于路考察,结论如何?”

年轻人答道:“百姓贫苦依旧,然而心态良好,可谓安居乐业。

另外,对教育尤其重视,过半村庄皆有学舍。”

老者又问:“我拐骗你等投贼,可还有怨言?”

年轻人略略纠结,道:“若非亲眼所见,谁能想到贼军手段远超历朝历代贤良,便是想走,也舍不得了。”

众人皆笑。

杭州城外,方天定不断向着远方观望,显得心神不宁。

刘韐劝道:“大郎,家父午间才到,无须焦躁。”

方天定道:“老先生不远千里而来,晚辈不至越州迎接,已属不该,想到能见老先生,实在按捺不住心焦。”

见方天定如此心诚,刘韐也是老怀大慰。

不枉他写信把自家老爹搬了出来。

转着圈子中,日当正中,一只车队出现在了望远镜里。

方天定按捺不住,立刻打马迎了上去。

看到方天定,车队停了下来,一个老者从一辆牛车上走了下来。

头发花白,衣着朴素,精神却很好。

只是见面,便能闻到他身上浓厚的墨香味道。

正是出现在白石村的那位。

刘韐立刻行礼问安,道:“父亲大人安好。”

方天定跟随行礼,道:“小子方天定,见过圣任先生。”

老先生正是刘韐的父亲刘民生,字圣任。

因为赵佶昏暗,奸臣当道,朝纲紊乱,刘民生瞧不上当今朝廷,一直没有出仕,只以教书育人为己任。

时至今日,刘民生桃李遍布天下,但凡出身福州的文人官员,都和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也因此,老先生的名望可不是一般的高。

从车队随行人员就看出端倪。

同行百余人,出了刘家家眷外,另有五十多个书生同行。

不管质量怎么样,这数量就让方天定喜出望外了。

刘民生上下打量了一番方天定,说道:“好一员骁将,若非亲眼所见,谁能相信你居然发明了标点符号,写了百家姓此等启蒙书籍,又让义军属地遍布学社。”

方天定回道:“前辈过奖,路途劳顿,还请入城休息。”

“无妨。”刘民生阻止了方天定扶他上车的打算,道:“这车中坐的头晕,且陪我走一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方天定自然不会拂兴,只是说道:“我看老先生随行,皆是英姿不凡之辈,还请老先生为小子引介。”

刘民生亲自一一介绍,方天定暗暗记在心中。

除了刘韐妻子子女,余者皆为刘民生的学生,其中胡铨引起了方天定的关注。

在后来,胡铨会被称为南宋四名臣。

至此一条,便可以看出他的能力之出色。

当然,现在他落进了方天定的夹袋里,休想再有什么南宋四名臣了。

只是还年轻,需要历练。

一一认识后,方天定道:“义军武盛文弱,治理地方颇为吃力,能的诸位相助,实乃地方百姓之福。”

众人回礼,道:“义军仁义,首领又有武功韬略,全取天下会有日,我等也算攀了高枝。”

沿途所见,一切都是生机勃勃,处处领先沉疴难治的赵宋,大家判断,义军全取天下毫无问题。

能够全取天下,才是这群人留下来的根本原因。

否则,哪怕有刘老先生顶雷,这群人也不可能留下来。

毕竟,谁愿意自己的清白身子沾上污垢呢。

慢走中,刘民生说道:“听闻首领立誓,何故少了‘为往圣继绝学’?”

方天定道:“啊,有这句么?”

他却不知道,这四句乃是百年前大儒张横渠的名言,那日随口用了。

幸好,大家被沁园春震撼,没有多加评述,不然要是说顺口了,把这当成原创,那可就丢大脸了。

刘民生笑笑,转了话题,道:“我带的这些学生,首领如何安排。”

这是专业对口的,方天定不假思索地回道:“经过培训后,派遣各地担任地方官。”

俘虏投靠如刘韐等人,主动投效如沈寿等人,加上刘民生带来的人,基本可以满足治理地方的需要。

当然,只是目前。

等到地盘扩大,地方官依旧会有缺口。

说了一阵安排,方天定又说道:“我军中央高官紧缺,可以任凭老先生挑选职位职责。”

刘民生笑道:“野惯了,也就能教教书,我当个学正吧。”

方天定道:“学正的话,那就麻烦老先生担任义军教育大使,负责我军所属地盘的教育教化工作。”

刘民生欣然接受。

老先生就好这一口。

方天定又道:“根据我的总结,所有汉字可以用拼音归纳……”

把拼音的概念的说了一遍,方天定继续说道:“我想麻烦老先生代为主持,编一本拼音字典出来,以方便蒙童学习。”

刘民生听了,呆立原地许久。

“哈哈哈~拼音,~”回过神来的刘民生畅快大笑,道:“这可比切音方便实用了许多,真乃天下第一的想法,有此,为往圣继绝学自成矣!”

老先生的夸赞,让方天定有些心虚。

随即,方天定挺起了胸膛。

穿越者的剽窃,哪能叫剽窃呢,这叫推动历史进程!

喜欢水浒终结者请大家收藏:(wuxia.one)水浒终结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