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水浒终结者 > 第368章 夏去秋来

水浒终结者 第368章 夏去秋来

作者:江湖无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06:19:43 来源:书海阁

七月末,八月初,暑热去,秋凉至。

膘肥马壮,粮食入库,正是用兵的好季节。

皇宫内,方天定一手一个孩儿,玩的不亦乐乎。

到底是天下第一好汉,适应了,一手一个孩子抱的稳妥妥的。

“来,小宝贝,亲一个!”

方天定伸出脸去,果断被糊了他一脸口水。

“嘿嘿,你这个坏蛋!”方天定嘿嘿笑道。

“陛下,把孩子给我吧,你当以国事为重。”洛樱劝道。

方天定笑道:“国事天天有,甚时候是个头,陪娃玩耍才是重事。”

闻言,洛樱也不再劝。

想她不争不抢,然而诞下的皇子方安,与皇位无缘,心里不免失落。

好在方天定待她不薄,不但封了她爹侯爵,还封了儿子燕王。

这封号可不得了。

方天定当太子时,封号便是这个,其中的宠爱,可见一斑。

不过,方天定也明确了态度,只要方捷不夭折,那么储君不会换人。

玩了半晌,梁红玉道:“陛下,妾身居住宫中,久未外出,今日天气甚好,何不带两个孩子出去转转。”

方天定立刻同意下来,让叶贵备车。

明日即将御驾亲征,方天定实在舍不得这一对儿子,索性抛下国政,嬉戏一日。

不一刻,车马备好。

梁红玉、洛樱并两个孩子,乘坐亮瞎眼的御车,方天定骑马。

又有奶娘、侍女、护卫随行。

百十人浩浩荡荡地出了宫,沿着秦淮河慢慢走着。

都不需要禁卫清道,远远地看到金光闪闪的马车,百姓便知道是皇帝出行了,主动让开道路。

出了城,道路两侧农田多了起来。

此时,大多已经收割完毕,只剩下一截稻茬露在外面。

许多农人正在耕田,准备播下麦子。

当然,也有许多轮休的田地,只是荒弃着。

“若是可以增加肥力,这许多土地便可以一直耕种了。”洛樱叹道。

梁红玉笑道:“农人也知其中道理,草木灰、粪便尽皆肥田,只是不够罢了。”

闻言,方天定陷入了沉思。

轮休,是迫不得已的办法,要是有化肥,定然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不过,目前想要化肥,实在遥遥无期。

“叶贵!”方天定叫道。

叶贵立刻策马跟上,取出小本本等待吩咐。

方天定道:“着有司研究,以鱼骨粉肥田的效果,再试验轮休土地种植豆类,取其根茎肥田。”

叶贵应下,一一记好。

懂不懂的不重要,只要把皇帝的意见传达下去就好了,这就是叶侍中的态度。

在沿途黄色野菊的摇曳中,一行人来到一个村庄。

这村庄百余户,家家红砖,户户黑瓦,看着就是小康村庄。

庄子外,有一片梨树林,上面白梨累累,有许多百姓正在攀登摘果。

“看这果子,很不错的样子的。”方天定笑道。

叶贵立刻让两个侍卫,去买些来让皇帝皇后尝尝。

侍卫尚未离开,便见一老者提着一篮果子过来,拜道:“小老儿拜见陛下。”

这是有见识的,见车识人,知道皇帝来了。

方天定跳下马扶起,道:“老丈如何称呼?”

老者道:“小老儿姓孙名权,原为孙庄里正,因年纪太大,便卸了,由本村退伍后生孙午接任。”

退伍后生,定然残废了。

方天定道:“既然有军中同袍在,不可不见,且请来叙话。”

“好教陛下知晓,孙午带人进城卖梨去了。”孙权把梨递过来,又道:“本村白梨,皮薄肉厚,甘甜多汁,十分美味,孝敬陛下与娘娘。”

叶贵接过,略微检查了一下,递给方天定。

咔嚓,一口下去。

“甜,好吃!”方天定赞道。

孙权立刻眉开眼笑。

把一篮梨子收下,递给梁红玉等人后,方天定问道:“未知这梨价格几何?”

孙权道:“进城散卖,一文钱一个,大量的话,半文钱一个。”

“年产几何?销售如何?”方天定又问。

孙权道:“本村有树百棵,大年挂果千余,小年余一半,每年收入六七百贯。

因是全村共有,每户也能分得六七贯钱,也算是不无小补。”

六七贯钱,只是小补,这老头儿口气不小。

方天定问道:“未知村中人家,年入几何?”

孙权道:“本地水田颇多,每户三十亩,今年风调雨顺,亩收四石。

刨除农税,能有百贯收入。

闲时,男人进城务工,一年三四十贯贯好挣,女人亦在纺织厂接些散活,一二十贯不在话下。

再养些鸡鸭猪羊,捕捞鱼虾蛇蛙,也能挣个七八贯。”

嚯~一年收入一百五十贯,果真富裕啊!

即如此,方天定道:“未知可搅扰一顿便饭?”

孙权欣喜若狂,道:“陛下亲至,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啊。”

说完,立刻招呼村人准备饭食。

听到招呼,只敢远远围观的村民,立刻轰动了起来,各自分工,忙碌开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皇帝进村吃饭,人人与有荣焉。

一行百余人的饭食,还要准备的丰盛,没有一定的实力可搞不定。

看百姓只有欢喜,毫无忧虑,方天定便可以确认,此村的确富裕。

进了村,孙权先引着去看了村中学堂。

尚未接近,便能听到朗朗书声,其中不免有“一一得一”的背诵。

科举方略已定,数学必考,村中当然要教。

“平日里,六岁以下孩童由老弱看管,六岁之上,十二岁之下,不分男女,须得进学,亦有学堂管饭食。”孙权道。

方天定微微颌首,赞道:“此乃长远之计,大善!”

看学堂操场便竖着木棒木刀木盾,方天定又问道:“学文之余,还要学武?”

孙权道:“有钱,当为儿孙计,若有能军功封侯者,岂非幸事?”

不愧是叫孙权的,见识果然不错。

一顿吃吃喝喝,宾主尽欢。

讲真,方天定十分想把这里作为典型,全国宣传。

然而不可能。

孙庄富裕,首在土地多,其次近京城,再次才是村民同心协力。

这样的村中,应天府或许不少,其它地方,百中有一就不错了。

若是村村如此……好吧,不可能的,后世的脱贫攻坚仗还在打呢。

临行前,方天定留下墨宝一幅:“佳地立佳村,佳村产佳果。白梨吃一口,幸福全都有。”

狗屁不通的打油诗,然而孙权视若珍宝,连连拜谢。

皇帝真迹不说,便是村中白梨,立刻身价增长十倍。

这可是皇帝夸奖的,若不卖十几二十文一个,岂非亵渎皇威?

那不能行!必须涨价啊。

喜欢水浒终结者请大家收藏:(wuxia.one)水浒终结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