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战辽东 > 第四百三十七章 鼎革大计(中)

战辽东 第四百三十七章 鼎革大计(中)

作者:白河蟹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27 17:37:15 来源:书海阁

相比起朝廷体制的小敲小打来,耽罗国的地方体制可谓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大的变化是在郡、县之下增设了镇一级,而且这镇长虽是从九品,却也是个流内官,这让宋献策感觉到了楚凡加强乡间控制的决心;不仅如此,镇长之下尚有督教专员、税务所长、县警察局的派出所长、兵役所长四个经制吏员,换句话说,这四人和镇长一样,都是从户曹直接领薪俸的!

督教专员负责督办全镇小学堂建设,有权征发镇上的民伕修建学堂;税务所长负责全镇夏秋两税的征收,而派出所长则负责全镇治安;最牛的是这兵役所长,他可以征调若干青壮,组建本镇的民兵队,忙时耕作,闲时操练,关键时刻还得协助征税和治安。

宋献策不用算都知道,若是按照这样的构架,耽罗朝廷的开支将增加多大的负担——每个镇除了一官四吏的薪俸之外,他们的手下比如税丁、警察、民兵教官等等,这些人的薪俸同样是由镇上从税收的提留中支付,而镇一级的提留为税收总额的二成;换句话说,仍然是由朝廷在养活他们。

不仅镇一级如此,郡县两级官员和经制吏员的数量也大大增加了。

以县为例,原来从户曹领薪俸的只有四个人,即知县、县丞、主薄、典史,其下的各房书办都只能算吏员,是从县征税收入给付薪俸的;现在可好,各房书办经过调整后全都变成了流内官:礼房书办升为正九品,专司县内教化;户房书办同样正九品,其下还多了税务、商务、转运三科,其科长为从九品;刑房书办改称警察局长,也是正九品;其他三房的书办均为从九品,职责大体不变。

经制吏员的范围更是扩大了数倍:各房吏员再不加区别,全部归入经制吏范围,根据等级从县提留中领取薪俸;同样从县提留中领取薪俸的,还有所有学堂的校长和教师,而且这些人的薪俸还得优先安排,如果一县之力无法满足,就从户曹拨给;还有一块大的开支是县里的内卫部队——内卫部队人员主要来自因伤退役的复辽军战士,以及各镇训练中表现优异的民兵——这些人都是全脱产的,其日常给养和薪俸同样需要从县提留中支出。

同镇一样,县提留也是税收的两成,而郡一级则是一成,剩下的五成全部归入户曹;但宋献策觉得,户曹估计从一开张就只能收到一堆借条——以他对济州岛一府两县历年赋税征收的情况看,只怕两年的收入还满足不了新朝廷一年的支出。

更何况楚凡对他初步拟定的各品级的薪俸标准很不满意,要求必须达到这样一个让他抓狂的标准:最低等级的经制吏员,收入足以养活一个四口之家,而流内官就更夸张了,一个七品知县的收入能养活十来口人,到了从三品以上,如果家里只有十几二十口人的话,就能过上极为体面阔气的生活了。

这样算下来,可以肯定耽罗朝廷一年的收入连官吏们薪俸的零头都够不上,但楚凡仍然坚持。

宋献策当然知道东印度公司是棵财源滚滚的摇钱树,耽罗朝廷的亏空自然会从中贴补,但他却想不通楚凡为什么要这么坚持,直到楚凡说出了四个字——********——才让他恍然大悟!

楚凡告诫他,作为一个朝廷的奠基者,切不可像明太祖那般鼠目寸光——指望那些每年几万几十万两银子过手的官吏只拿仅可糊口的薪俸帮朝廷办事,那是愚不可及!大明立国两百余年,任用的官吏数以百万计,真正靠薪俸过日子的,唯海瑞海刚峰一人而已!

为了防止各种“陋规”、“积习”、“潜规则”,********是必须的前提——踏踏实实为朝廷做事,就能过上富足体面的生活;如果拿了这么多钱还要贪*腐,那时的“剥皮萱草”才真正有了震慑力,这就叫理儿!

宋献策当然不知道楚凡这些理论,都是后世总结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却让他听得如醉如痴——什么叫经世济国?这才叫经世济国的宏论!

震惊归震惊,宋献策粗略算了一下之后,还是为这笔庞大的开销惊掉了下巴,更为日后户曹的银库捏了把汗——一个朝廷草创之后,其官吏的数量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增多,更别说耽罗国目前只有这小小的济州岛,日后真要扩张到朝鲜去,官吏数量更是会暴涨,薪俸会不会成为一个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洞?

当他把这个疑问向楚凡提出来后,后者并没有回答,只是让他好好研读一下《宋史》的“食货志”,并好好想想靖康之乱后,南宋在土地丁口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为何还能豢养比北宋更庞大的官吏集团?

宋献策将信将疑的把《宋史》“食货志”反复看了几遍,却没看出太多端倪,唯一有点印象的就是南宋的税收似乎一直在增加,可为什么增加他却一无所知了。

“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东印度公司不会补贴户曹!”当他带着更大的迷惑再次出现在楚凡面前时,后者微笑着回答道,脸上带着无比的自信和从容不迫,“但是东印度公司会纳税!……不仅是东印度公司,耽罗国国土上所有的商铺、矿山、作坊等等,都要纳税!……南宋之所以能支撑那么庞大的官僚集团,就是因为他们遵循了一个基本的经济规律——流动的钱才是钱,窖藏起来的银子就跟石头一样毫无价值!”

这第一句话便听得宋献策云里雾里——什么叫“流动”?藏起来的银子怎么就跟石头一样,难道不能买东西吗?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楚凡不厌其烦的给他解释了一大堆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名词,什么“价值”、“价格”、什么“生产”、“消费”、什么“流动”、“货币”……

这三天宋献策听得头昏脑涨,却还是无法完全领会楚凡的意图,到最后他就记住了一句话。

给官吏们发多少钱不是关键,关键是要想办法让这些钱流动起来;只要钱一直在流动,户曹的银库就绝不会空空如也!(未完待续。)

喜欢战辽东请大家收藏:(wuxia.one)战辽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