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那人并不急于冲前,挥手间数十条丈许暗蓝冰梭已然生成,然后扑天盖地向参星御天大阵击来!这些冰梭声势又自不同,每一道击落,都会引发参星阵法一阵波动,看上去不过比极妙老祖弱了一点而已。可是这人挥手间就是数十道冰梭,这份道行可就不是极妙老祖比得上的了。眼见大阵越来越有风雨飘摇之势,这一方的太微真人叱喝一声,真元提聚,先稳住阵势,然后冷笑道:“王天师,难道归元洞府也要_4460.htm来凑一次热闹吗?”
归元洞位于琅琊寺。
琅琊寺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5公里处被称为“陆上蓬莱”的琅琊山。琅琊寺建于大历年间(766-779年),由滁州刺史李幼卿与僧人法深创建,唐朝代宗李豫赐名“宝应寺”。后周寺毁,刺史王著予以重修。宋朝时几次重修扩建,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宋太宗赐额“开化禅寺”,亦称“琅琊寺”。《募修滁县琅琊山开化律寺大雄宝殿缘起》载:“自唐大历中李幼卿为刺史,搜奇探胜,于深山处建开化禅院,是为有寺之始;又于罅中疏泉凿石池曰庶子泉,李阳冰篆铭。又有吴道子画观音及须菩提像。寺前后复有明月池、观音泉、琅琊溪;山顶有日观亭,寺后有雪鸿洞、归元洞诸胜迹,皆于此者相浑映。宋仁宗时,且在山中建御书阁,藏四朝御书,以艺祖立功发迹之所故也。……环寺多摩崖书,皆自宋皇淳熙、乾道以来皆有之。”
寺庙始建于盛唐,是一座千年古刹,比琅琊山最闻名的醉翁亭还要早近三百年。寺内有大雄宝殿、韦驮殿、上客堂、悟经堂、藏经楼、三友亭、翠微亭、环翠亭、蔚然亭、无梁殿、拜经台、明月桥等建筑。大雄宝殿是琅琊寺的主要建筑,庙檐飞翘,绿树掩映,佛像各异。无梁殿面迎三天门,内供玉皇大帝铜像,并有古钟一架,传说是东晋的遗物。它座落于山的一隅,外面的纷杂和战乱,好象没有影响到它的宁静。
这里环境优美、幽静,显得古朴而又肃穆。置身其中,我们的灵魂仿佛脱离了我们的身体,变得沉静而又超脱。不由得我们变得心胸开阔,感觉原来我们生命一切都并不重要。
真的好羡慕在这里谈经论道的和尚们,他们将世俗的一切全部抛弃,将自己的身心置于如此宁静、如此美妙的境界里。这真的是另一种很完美的生活方式,我有些留恋了。我曾经读过一些佛教的书籍,虽然它宣扬的是一种世间皆空的思想,但细细品味真的有一些道理。如果我在哪一天完全厌倦了世间的生活,说不定我也会选择在这里过他们这种超凡脱欲的生活,在云海山顶泉边读那千古永恒的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