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伏波 > 第12章

伏波 第12章

作者:捂脸大笑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8 14:53:11 来源:免费小说

  带队的汉子哈哈一笑:“寻常操练罢了,都是船主的手段。”

  还能这般操练?那里面可有艘双桅的大船,而且这么多兵,如此厉害,真是寻常商队,而不是海盗吗?

  被喊杀声弄的心神不宁,几人连走路都战战兢兢的,不敢随便乱看。等到了岸上,他们被安排在了一个大帐子前等候。没过多久,就有人过来招呼,让他们一个个挨着进帐。

  张老汉被安排在了第一个,还没做好准备就被人带了进去。这是要见船主吗?如此大的船队,怕不是个凶人,他吓得连头都不敢抬,生怕惹怒了对方。谁料座上传来的声音,出乎意料的年轻:“你就是沙口村的村长?”

  张老汉愣了下,抬头偷眼观瞧,这才发现坐在桌前的是个年轻小子,怕只有十五六岁,模样俊俏,一双眼黑亮有神,瞧看就是个有主意的。莫非是船主的儿子?也不敢多想,他赶忙道:“小老儿正是沙口村的,听闻可以借粮,这才前来……”

  “这是赊账,须得用你们来年的海货交换。往年冬日你们能收多少海货?”那年轻人直接问道。

  “冬日鱼多,海鳗、马鲛都要这时候才能捕到,肯定比这会儿收成要好。只是盐不太好弄,腌鱼会少些,鱼干则会多些。不过海贼太多,能捕多少鱼,小老儿也不敢作保……”张老汉小心翼翼道。他当然知道,说这些可能会影响借粮,但是世道如此,不说明白了,将来打不到那么多鱼怎么办?岂不坏了村里的名声。

  这老实巴交的回答,让伏波面上带出了点笑意:“既然如此,就比照这一季的渔获,赊给你们三十石粮。等到来年春种,吾等再去取货,若是货多,还能换成米粮或是银钱。”

  那可是三十石粮啊!折钱也要二三十两了,而且开春同样是缺粮的时节,能在那时候收海货,对他们也是好事啊!老村长赶忙点头哈腰:“多谢少东!吾等到时一定备好海货!”

  “少东”这词,让伏波挑了挑眉,却没有解释,直接提笔刷刷写了起来,写成后一吹墨迹,开口念道:“沙口村赊稻米三十石,来年开春以海货偿还,两者皆以春日价格为准。若有违约,船队可自行讨要。这样写可以吗?”

  “可以可以!小老儿记着了!”老村长赶忙点头,这写的没那么文邹邹的,他也能听懂。而且竟然还是按照明年的价格来算,就不用担心明年涨跌亏本了。

  “那来按个手印吧。”伏波把纸转了过来,点了点下面空白处。

  纸上的字又细又尖,跟寻常墨书有点不同,更显气势,张老汉一个字也看不懂,却还是飞快的蘸了印泥,在纸上按下了几个红彤彤的指头印。几十石的稻米对旁人可能不算什么,对他们而言却是能救命的。这家船队肯收他们的海货,还肯借给他们粮食,就是他们的救命恩人。再说了,只看那少年郎的神态模样,就让人心中安定,这样的人肯定不会骗他们的!

  有了签押,这张借条也就生效了。伏波收起了纸张,对身边人吩咐道:“带这位老丈取三十石稻米。”

  那护卫似的汉子立刻点头,带着张老汉出了帐篷。外面天光正是最亮的时候,被刺的眯了眯眼,张老汉才看到了眼巴巴等着的几人,一想到村里又能多三十石米,张老汉的腰杆都挺了起来,别的村子能不能过活他不知道,他们沙口村肯定能熬过这个冬天了!心头一片欢喜,他一路小跑跟着人去领粮食了。

  只看这小老儿的表情,就知道是赊来粮了!其他几个等在外面的,无不振奋起来,只盼着能早些进帐。唯有坐在最后的二王村族老转了转眼珠,打起了旁的主意。

  之前他们村遭了贼,只趁乱逃出来三十来户,青壮死了大半,女子也被抢走了不少,打鱼肯定是不成了,也不能坐等饿死啊。身为族老,王老五原本打算先卖几个小丫头,换点钱应应急。谁料被那群娘们死活拦着,差点没闹出乱子。死里逃生,倒让她们涨了脾气,村里又没几个汉子,也管教不住,可愁白了他的头发。

  若是请来人牙子,是能强把人拉走,但是给的钱必然也会少上一截。而且现在村里还要靠那几个婆娘打鱼糊口,也不好直接用强。正愁着要怎么办,商队就到了家门口。听说可以赊粮,他二话不说上了船。先赊点粮,回头若真还不上,拿那些女子抵账不就成了?这样一来,又有现成的粮食,又有劳力能再干一年,怎么都是赚的。等娃儿长大,村里的香火也就续上了。

  当然,来之前他是这么想的。现在坐在帐外,看着一个个欢天喜地走出来的人,又让他心思活络了起来。这商队看起来挺好说话的啊?不如直接把几个丫头片子卖给他们。这么多凶神恶煞的汉子,那些倒霉婆娘肯定不敢拦了,如此一来,不但能得一笔钱,还省了口舌之争,岂不划算?

  “王老五,到你了。”有个汉子走出了帐子,冲他叫道。

  王老五一个激灵站了起来,快步向帐内走去。原本还有些忐忑的心,在瞧见屋中人时,立刻松了一半。竟然是这样眉清目秀的小郎,瞧着就是个和善的,难怪各家都能欢天喜地的出门。他若是哭上两声,是不是也能把那些赔钱货卖个高价?

  一想到此处,王老五的脸就皱成了一团,连连作揖:“这位公子,二王村前些日遭了劫,村里都没几个人活口了,求求公子给吾等一条活路吧!”

  他的声音悲戚,模样惶恐,到真让人有些同情,伏波却连眉梢都未曾动一下:“赊账是需要还的,你们打算如何偿还?”

  “还!吾等肯定能还上!若是还不上,公子大可拿人来抵!”王老五答得斩钉截铁,又小心瞅了眼座上人,“就是如今太穷,养不活那么多人了。村里有几个丫头,小的五六岁,大的都有**岁了,全是勤快能伺候人的。若是公子能买来使唤,也算救她们一命了。”

  这话说的低眉顺眼,小心翼翼,然而神态中的试探却是遮掩不住的。伏波的面色冷了下来,往椅背上一靠:“哦,多钱一个?”

  听这公子哥的口风松动,王老五喜上眉梢:“小的三两银,大的只要八两就行。公子也别嫌贵,都是皮实的丫头,随便给口饭吃就能活,大的都能暖床了!”

  **岁的小姑娘,是能暖床的吗?伏波的手指压在了腰侧刀柄上,轻轻摩挲:“这些丫头都没娘了吗?”

  这话让王老五暗道不妙,赶紧解释道:“不过是几个蠢婆娘,打两顿就好了,不妨事的。村里遭难,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都是为了挣条活路……”

  说着,他竟又呜呜的嚎了两声,摆出一副不忍模样。

  “既然你村里没人,这粮就不能赊了。”回答他的,是道冷冰冰的声音。

  王老五震惊的抬起了头,怎么回事,连粮都不赊了?之前几个村子不都拿到了粮吗,那南头村的也糟了劫,船都被烧了呢,不也欢天喜地的出来了?凭什么他们赊不到粮!

  然而他对上的,是一双泛着寒光的黑眸,居高临下,透着杀意。王老五只觉背上一凉,心头顿时慌了。难不成他方才看错了?这哪是个和善之辈,只这神色,就跟海上大豪相差无几啊!

  见那老汉喃喃说不出话,伏波也不愿再听他废话了:“你村里的妇人,五石米一个,有多少要多少。若是带上孩童,每个再加一石。”

  “这,这未免也太少了!”王老五叫了出来。就算一石米一两银,一个妇人才卖五两?人牙子都不会给这么少啊!

  “哦?那你可要听听不花钱的法子?”伏波单手扶刀,缓缓站起身来。随着她的动作,两边侍立的汉子也怒目望了过来,一个个长刀出鞘,杀气腾腾。

  王老五腿一软,直接跪了下来,豆大的汗珠哗哗滚落。他,他竟然忘了,这群人是海商,不是寻常的商人。能在这种时候出海的,会是什么样的角色?连罗陵岛的贼子都不惧,屠了他们的村子又算什么?有船又有人,还有他这个族老握在掌中,是杀是剐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小的糊涂!少爷仁善,给的粮足够了,小的没有怨言……不,小的感恩戴德!谢少爷恩赏!”王老五边磕头边哭,这次哭的可情真意切多了。

  看着那匍匐在地,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老汉,伏波眉峰紧蹙,说不出的厌恶。这老货从头到尾都没提村中青壮,更没提如何打鱼,如何做工,只想着拿人抵债,卖女娃赚钱。若是让那些妇孺待在村里,还不知要遭多大的罪。既然不想要,就统统给她吧,至少让那些女人、孩子有一条活路。

  “拖下去,报了人数就给他备粮。”伏波冷冷道。

  帐中护卫立刻抓了人往外拖,这时王老五也不敢挣扎求饶了。五石就五石吧,大不了多卖几个,也是一大笔钱,熬过去不就好了?少几张吃饭的嘴,村里人才能活下去啊……

  没再瞧那老货,伏波重新坐回位上,继续翻看起账本。林家人动作不慢,沿着海岸走了一趟,一船米都卖出去了,还带回了几家有条件赊粮的村子。其中用来年海货做抵押的占大多数,也有两家愿意提供劳力。一人两石米,来这边白干一年的杂活,包吃住,若是上船还有分红赏钱。似南口村那种原本有船的村子,能上船的青壮就有十来个,稍加训练,就是可用的船员了。

  李家那边暂时还没消息,李牛这人有点好大喜功,不会是想多卖些粮再回来吧?得派人去看看,别闹出乱子。

  正想着,外面帘子一掀,就见林猛急匆匆走了进来:“恩公,大事不好了!李家那边……”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见一人跌跌撞撞冲进了屋,哭着道:“伏公子,我家船长被抓了!”

  这是李牛的人,伏波豁然起身:“被谁抓了?”

  那人一头一脸的沙土,也不知是摔的还是被打的,此刻已忍不住哭了出来:“是,是官府的衙役!”

  伏波心头咯噔一声:“为何要抓他?可是跟税官起了冲突?”

  就算赚了钱,赋税也不是个小数目,李牛别是头脑发热带人抗税了吧?

  那人哭着摇头:“原本族老也以为是来收税的,谁料进了村就一通打砸,说我们藏匿逃犯。祠堂被人毁了,族长都被打的吐血,船长也是受不住才带人还了手的,就被一群衙役按住,一口气拖走了六个!”

  伏波和林猛齐齐脸上变色,如果是抗税,乃至走私都情有可原,藏匿逃犯可就是另一码事了,那可是要杀头的大罪!

  林猛急急道:“恩公,此事招惹不得啊!那毕竟是官府……”

  他话没说完,那传信的李家人“咕咚”一声就跪在了伏波面前:“吾等是被冤枉的啊!船长可是我东沟村的顶梁柱,族长说了,这边的村人都听伏公子差遣,只要能救出船长,多少钱吾等都能出!”

  这世道,没了可靠的船长,对于一个靠跑海吃饭的村子可是灭顶之灾。林家村那是碰上了伏波这样的救命恩人,才有了转机,而现在,东沟村遇上的是比贼人更可怕的官府,这要是没人搭救,可就真枉死在牢里!也正因此,李氏族老才派人来求救,只盼能得援手。

  伏波眉头紧皱,还未开口,门外哗啦啦又冲来了一群人,个个拳头紧攥,满脸青筋。其中领头的,正是李家船上的舵手李来,就见那汉子踏前一步,大声道:“伏公子,吾等得救救阿牛哥,若是没了他,李家就垮了!”

  这话就像炸了药桶,七八个李氏族人齐齐喊了起来。

  “伏公子,我这条命就放在这了,听你差遣!”

  “吾等可以攻打县城!”

  “对!杀了那狗官!救出牛叔!”

  眼看众人的口号越来越激烈,伏波面色一沉,低声喝道:“都给我闭嘴!你们知道县城有多少官兵吗?情况不明就喊打喊杀,是想救人还是想害人!”

  这番呵斥,终于压下了义愤,让那群李家人抿紧了双唇。然而一双双眼里,仍旧透着凶狠和不甘,还有浓烈无比的杀意。这些可都是见过血的海上男儿,连海盗都杀过,遇上不平岂肯善罢甘休?

  瞧着眼前众人,林猛已经满头大汗,脊背发凉了。虽然为了贩粮,李牛带走了不少人,但是还有十来个青壮留在这边操练,连船都停在岸边呢。这要是闹起来,怕不是所有姓李的都要冲去跟县官拼命。这要是处理不好,可是会出大乱子的啊!

  伏波却神色不变,扭头对林猛道:“去请你们村老过来,还有孙二郎和孙家主事人,我有事相商。”

  第二十一章

  林猛不敢耽搁,立刻出门找人。如今正是修建舂米坊的紧要关头,孙二郎和三村族老都守在那边,因而没花多长时间,几人就匆匆赶来。

  林家来的是林猛的四叔,最是老成持重。孙家来的则是孙二郎的亲伯父,也是孙家族老之一。至于李家,来的直接就是李木匠。他辈分足够,又是李牛的叔爷,如今听到消息哪还能坐的住!

  一进门,李木匠抢先道:“阿牛可是得罪谁了?怎么被套了个藏匿逃犯的罪名?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吗?!”

  这是大实话,李牛一个私船船长,最大的罪名难道不该是出海走私,违反了禁海令吗?逮着这么大的漏洞不抓,反倒说他藏匿逃犯,听起来就觉得不对。

  被族叔这么一骂,传信的李家人赶忙辩解道:“没有得罪谁啊?船长这两月都在海上漂呢,能惹到什么人?”

  一旁林四叔皱眉道:“你们不是回乡贩粮了吗?可碰到过麻烦?”

  “没有!”那人斩钉截铁道,“粮都卖出四百石了,还有几家想要赊账呢,怎会得罪人?”

  林猛听到这话眉头大皱:“我这边才卖了二百多石,你们怎会卖的如此快?真没碰上什么事儿吗?”

  两家一人分了五百石,至少要走两趟才能全都卖出去。林家这边是连赊账的都一起算上,才买到了二百多石,李家还没带回赊账的人,直接就卖出了四百石,这动作可够快了。

  那李家人有些不忿:“卖得快自然是我家船长的本事!啊,前两日倒是有个粮商想要从我们这边卖粮,价钱压的太低,没卖给他……”

  听到这话,李木匠睁大了眼睛:“粮商知道是咱们村卖粮了?不是说打伏恩公的旗号吗,他怎么找上你们的?”

  那李家人一怔,面上露出了些尴尬:“我,我也不知……”

  这下众人都明白过来,多半是李牛贪功,卖粮卖的有些大手大脚,下面人口风也不严,这才被人摸上了门。

  李木匠恨铁不成钢的跺了跺脚:“你们怎么这么糊涂!粮商是好惹的吗?这么大的事儿也不来跟众人说说!”

  孙二郎面色也不大好看:“若是如此,诬告之人多半跟那粮商有关。县城里的大粮商往往也是乡绅豪富,买通官吏并不算难。”

  这就是最让人头痛的局面了,之所以选择沿海的村子卖粮,为的就是避开和粮商的正面冲突。只要不把稻谷卖进城,两者就能暂时相安无事。而等他们的糙米产出来,不论是找人代销还是自己贩售,都不会有太直接的利益冲突。毕竟糙米的市场和售价摆在那儿,哪怕运去番禺都是不亏的。

  现在可好,第一步没迈出去就被人盯上了,如果不解决,才真是要命的麻烦。

  孙家二伯长叹一声:“若真如此,恐怕就是求财了。没个几百两疏通,哪能从衙门里捞人?这是要伤筋动骨啊!”

  林四叔则摇头道:“未必只是求财,从中作梗的粮商才是关键。他怕是想胁迫李家为自己运粮。”

  如果只是求财,什么罪名不好,偏偏避开海禁,选一个藏匿逃犯的名头。恐怕也是那粮商眼馋低价的粮食,想打折了李家的腿,让他们为自己效力。然而问题是,面对这样的情形,要如何处理?

  “此事不好办啊……”孙二伯叹道,“若是阿牛熬不过,说不定连咱们两家都要被牵连进去。我就说卖粮不靠谱,现在弄成这样,还不如随便拉点什么运到番禺卖呢。”

  林四叔却摇了摇头:“说这些已经没用了,现在救不救李家才是关键。这要是不救,船队还能不能支应起来?”

  “咱们不是还有艘大船嘛?”孙二伯这话的意思可是相当明显了,就算没了李家,他们如今也有三条船了,也能组成船队嘛。

  听到这话,李木匠还没发火,孙二郎先皱眉道:“二伯,话不是如此说的。若是咱家遇上了事儿,难不成别家也可以弃之不顾?再说船队还有李家十来号人呢,若是不救阿牛,恐怕人心要散。”

  李木匠眼眶都红了:“还是贤侄明白事理。若是个个都跟你们一样,还跑个屁的海!”

  林猛也道:“孙二说的是,怎么说也是并肩在海上走过一遭的,这忙该帮啊!况且林家也买米了,难不成也等人打上门来吗?”

  他们这些人,终归都是跑海的,若细究起来个个都能下狱。今天是李牛,明日就不会是他们吗?

  既然都这么说,也不好再推脱。孙二伯发愁的敲了敲腿:“那要咋办呢?凑钱去赎人?跑去找那粮商,给他运粮?咱们这舂米坊都建起来了,岂不是白费了……”

  没人能回答这问题,孙二郎和林猛同时转头,看向了那未发一言的身影。

  面对着众人的目光,伏波沉思片刻才道:“一旦服软,就要被人任意拿捏,绝不能简简单单给钱了事。”

  他们面对的是什么?是狠辣的豪绅,是钱权勾结的贪官污吏,这可比海盗可怕多了。至少海盗还有避开的几率,还有击败的可能,而只要三个村子都在岸上,那村里的老弱妇孺就逃不过这些人的魔爪。

  之前决定卖粮,伏波就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也小心谨慎的想出了避开麻烦的办法。但是她心里也明白,再充足的准备都有失效的可能,毕竟这里是古代社会,还是不顾沿海人民死活,大肆搞海禁的朝代。想要壮大自身,免不了会遇到阻碍。

  那要如何应对呢?

  沉思片刻,伏波道:“先去查查那粮商的来历、背景,以及他在官府中的门路。县衙里有多少兵,县令姓甚名谁,资历如何,也要弄个清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