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如虹不落 > 第46章

如虹不落 第46章

作者:周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1 02:54:17 来源:88小说

南城的雨下了好几天,在纪筝走的这一天才放晴。阳光明媚,她拉着行李箱出门的时候抬手稍微遮了遮。

车窗外,飞逝而过的,一景一物都是她生活了十几年最熟悉的场景。人总是要学会长大的,不可能一直待在象牙塔。

直到车停在机场,她下了车,安检前,打开手机,微信空空荡荡,没有收到任何信息。

林清川在前面回头,喊她:“小筝,走了。”

纪筝望了一眼玻璃外熙熙攘攘的人流,垂下眼,将手机关机。

候机室的巨大玻璃外蓝天白云一望无际,看得人心里空空荡荡。

秋日天高气阔,一架飞机从碧空中划过。

人的每一段人生都有那一段的摆渡人,当不再合适之后,退场是必然的。

纪筝看向窗外,云层渐近,霞光入眼,南城越来越小,缩成沧海一粟。

她想起从前看书时读过的一句诗。

我的嗓音是一列被截停的火车,而你的名字是俄罗斯漫长的国境线。

再也说不出口的,未完的话,都止于这个秋日。

飞机抵达伦敦是在次日晚上。

伦敦的风很大,是不同于国内的秋凉,而是刺骨的,仿佛要将人的皮肤刮下来的细细的寒。

纪筝从机场中被人流裹挟着出来,随林清川坐上他朋友来接他们的车,上车之后一摸口袋,空空荡荡。

“等一下!”她一愣:“清川哥,我手机不见了。”

“不见了就不见了吧,”林清川从前座回头,毫不在意地说:“反正你也用不到了。”

他的友人——即将成为纪筝房东的年轻男人开着车,说起中文来也带着一股子伦敦英腔:“既然如此,先去办一张通信卡如何?”

纪筝沉默看向窗外,陌生的街道,高眉浓眼的人群来往,像是电影中的场景。

可生活却远不是像电影那般,有诸多的巧合,错过再多次也能遇见。

在伦敦的第一个月,纪筝并不太能适应。

本土的语言交流远不是她一个中国人能快速理解的,即便她学了那么多年的英语,但日常生活和教科书几乎是天差地别。

倒时差也让她很难受,她遵循了十几年的作息规律,一朝被打破,什么都要重头来过。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纪筝夜里常常失眠到很晚,辗转反侧睡不着,第二天困得直打哈欠,仍然要挺起精神来费力听课。

她的房东怀聿,在伦敦生活多年,虽然籍贯是中国人,但性格早已被潜移默化影响为一个英国绅士。

怀聿是她所念大学的老师,受林清川之托照顾她,会在伦敦下雪之日,从学校开车稍她一程回家,而后在饭桌上彬彬有礼地计算:“车费三英磅,你染脏的风衣一千五百英镑。纪,请问你想用什么方式支付?”

纪筝没反应过来,过后才后知后觉,怀聿说的那件被她“弄脏”的风衣,指的是在车里,他见她冷而从后座拿出贴心又礼貌地给她披上的外套。

风衣的一角被车门夹了一下,纪筝就要为此支付1500英镑的费用。

怀聿确实是个礼貌又优雅的绅士。

那件衣服,纪筝最后送去干洗店花了十英镑清洗熨烫,挂在二手网站以五折价格卖出。

从此之后,她学会了温文尔雅地拒绝怀聿绅士大部分不必要的体贴帮助。

不过好在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的,学校的同学都非常友善,他们对纪筝的长相和生活习俗都表示好奇和新奇,同时,因为注重**,不会让她感到被侵犯的不适。

来伦敦的第一年,因为学校课程原因,纪筝没有回家。一月的伦敦冷风肆虐,风过像冰刀,纪筝在南城没感受过这样的凌冽,不得不学着穿厚实的衣服,用羊绒围巾和毛线帽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和她同班同学习小组的有一位地道的伦敦青年叫弗兰克斯,浅棕色头发,眼睛是像蓝宝石一样的颜色,不同于怀聿的“绅士”,弗兰克斯是伦敦传统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待人温和有礼且不会斤斤计较。

他在纪筝上第一堂课,忘记带教材时,友善地将教材分她一半共看,并在课后带她走遍大学各处,介绍食堂和娱乐场所。

春节时,纪筝坐在房子大厅里,蹲坐在壁炉旁烤火,尽量和善地同怀聿讨论除夕夜的事情。

她不会包饺子,这位绅士表示他可以代劳,当然不是免费的。

纪筝微笑看他:“我想面粉和猪肉的市价并不是特别贵。”

怀聿优雅地喝着一杯热锡兰红茶:“可是我的劳动并不是廉价的。”

纪筝差点没忍住把手里的马克杯砸他脸上,告诉他再值钱的饺子也不能收五英镑一个,包的馅是金子也不能这么离谱。

就是她想认真地跟怀聿探讨他和劫匪有什么区别时,门铃响起,两下之后安静地等待主人来开门,没有再催促。

纪筝去开门,门外是弗兰克斯英俊的脸庞,他穿着材质上佳的大衣,围着一条同色围巾,邀请她共进晚餐。

“纪,”他说:“新年快乐,我发现了一家味道很不错的中餐店,你有兴趣尝试一下吗?”

纪筝回头,用一种无比真诚的语气对怀聿说:“怀先生,祝你和你的金饺子一起度过一个美好的除夕夜。”

弗兰克斯的绅士不会让人觉得有任何冒犯,雪天难行,下车时,他虚扶了纪筝一下,也只堪堪隔着衣服握住手腕,待他站稳又立马松开。

他撑起一把很宽阔的黑伞,微微向她偏。

纪筝注意到这个细节,一怔,脚步停住。

弗兰克斯回眸注视她:“哪里不舒服吗?”

“没有。”纪筝摇摇头,笑了笑。

那家中餐馆的确十分正宗,猪肉饺子配醋味道很正,糖醋排骨和清蒸鱼都是熟悉的家乡风味。

纪筝不知弗兰克斯从哪里找来这样一家店,十分感谢他。

弗兰克斯用一种宽容又温柔的目光看着她,说:“你开心就好。”

那目光让纪筝想到一个人,只不过他的眸,不是这样纯净的蓝,反而是不见底的黑,所有情绪深埋其中。

这是她在伦敦度过的第一个新年,吃完饭走出店,外面大雪依旧,夜色宁静,街头有流浪艺术家拉着一支古典的曲子。

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她上一次听到这首曲子,还在为电影中的爱情故事流泪。如今未隔多久,她已经身处异国街头,身边朋友也换了一茬。

弗兰克斯轻轻拨了一下她的头发,拂去上面飘落的几片雪花。

“纪,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她回以一笑。

时间流动如水,叫人不得不唏嘘。

第二年春,纪筝已经逐渐适应了学校的课程和老师的授课方法。也认识了一些国内来的留学生,时常和她们出去玩。

租一条船,沿泰晤士河慢慢浏览,近看伦敦塔桥升起又落下。

伦敦的电影节很多,纪筝亲眼见到了很多之前活在荧幕上的明星。大部分的空闲时候,她会去哥伦比亚的花市买一束早春的郁金香,然后点一杯咖啡,坐在街边小店翻阅杂志。

伦敦慢节奏的生活,很容易叫人心静下来,也很容易让人遗忘。

可总有些记忆,会在临界点主动跳出来,唤醒你。

那时已到夏天,国内的毕业季,纪筝下课抱着书往外走时,在学校门边看到了一个熟悉又不可思议的身影。

“程醒!”她惊愕,确认自己没认错人:“你怎么会在这?”

程醒笑起来:“来留学啊。好久不见。”

纪筝确认不是自己疯了,而是程醒真的申请了和她同校的学位念书。

她恍恍惚惚觉得不可思议,但程醒日日跟在她身边,每一次见面,都要提醒她在脑海里回忆一边在国内的生活。

一次下课前,弗兰克斯问她:“纪,那个中国男孩是你的男友吗?”

“不是。”纪筝皱眉。

但弗兰克斯的话给她提了个醒,程醒对她实在太过于亲密热情了,每天跟着嘘寒问暖,即使她不收,也坚持不懈地送礼物。在留学生圈子里,所有人都心照不宣默认他在追求她,而她迟早会答应。

仿佛他来伦敦,学业反而是次一等的一般。

纪筝开始有意无意的同程醒拉开距离,然而九月份,中国传统七夕节的时候,纪筝被留学生圈子里的朋友骗到学校操场,在看到围着的一圈人时,心底有了不妙的猜测。

程醒用了很俗气的求爱方式,摆满蜡烛,抱着一束巨大的玫瑰花,深情款款对她表白。

周围人都在起哄,嚷嚷着“在一起在一起”。

纪筝蹙眉,拒绝的话还没张口,程醒拉着她的胳膊凑近,附在她耳边,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音量说:“不要让我在这么多人面前丢脸,求你。”

说完,他退出,用一种深情且蕴含恳求的目光看着她。

纪筝愣了一下,哑然,垂眸接下了那束花。

待到人群散开,二人独自走到桥边时,纪筝停步,认真看着他说:“很抱歉——”

她的话没说完,被程醒打断:“为什么?”

“为什么?”他说:“纪筝,周司惟没有追过来的勇气,我有,我到底哪里不如他。”

那时纪筝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这个名字了,猝不及防心口一痛,神色也冷下来,淡淡道:“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没有为什么。”

“那弗兰克斯呢?”程醒的声音微讽:“你喜欢他?他也不见得比得上周司惟吧。”

纪筝转身的脚步一顿,微微有些喘不过气来。

回到房子里,纪筝发觉自己的生理期不幸而至,她到半夜腹中绞痛,睡不着坐起来拉开窗帘。

一轮明黄的月亮挂在空中,好似很近。明明是夏天,她却手脚冰凉,疼得冷汗直流。

忽然想起初次和周司惟有交集的那个元旦,她也是痛经,靠在轰趴馆外,然后,收到了他点来的蜂蜜柚子茶。

可是伦敦深夜叫不了外送,也没人会像他那样注意到细枝末节,注意到她白天时就有些不适。

如果周司惟在,他是见不得她受任何苦的。曾经在一起不久后的某天,因为换季温差大她又贪凉,不幸发烧了几天,上课都是昏昏沉沉的。

那几天,每一节课周司惟都陪着她上,让她靠在他肩上,指腹心疼地摩挲她因为发烧微红的眼角。

她食欲不振,周司惟去排了几个小时的队,买她最爱喝的椰子味奶茶。

纪筝在校医务室里打点滴,被抱在温暖的怀抱里,她在半梦半醒间睁眼,看见周司惟的目光落在她身上。

那目光里有心疼,和另一种隐忍的,难言的情绪,盯着她手背上的细细针头,唇抿成一条直线。

仿佛,想换他自己,来承受这份折磨一般。

纪筝忍着刀绞般的疼痛把脖子上一直戴着的,周司惟从前送她的那条项链摘下来,拆下戒指,戴到食指上。

而后披上外套,独自出门去买止痛药。

从前她看奇葩说,里面有一段发言叫人印象深刻,年轻稳重的女生说:“生活教会了你一些曾经以为做不到的事情。可是有一天,从超市提着塑料袋出来,看到漫天飘下的落叶,终于忍不住想,为什么要在最好的年纪离开那个人。”

是啊,为什么呢,纪筝在这一刻,忽然失神地想,如果她再勇敢一点,再简直一下,不那么懦弱逃避,情况会不会没有这么遭。

可是成嘉嘉和男友的撕破脸又如此血淋淋摆在眼前,她不想和周司惟走到那一步,走到互相怨恨的时候。

与其走向注定悲哀的结局,不如放手,互相成全。

回忆是凌迟人的钝刀,叫人无法控制地一遍遍自虐。

人生这条路,怎么选,都会有遗憾。

在伦敦生活的第三个新年,纪筝仍旧没有回国,纪城誉和叶梅带着纪辰飞过来,陪她在伦敦过了一个新年。

手机丢了之后,她几乎丧失了所有朋友的联系方式,互联网一日比一日发达,人们抱怨朋友之间再没有那种想念的距离感,可她却找不回任何一个。

纪城誉和叶梅走的那天伦敦大雨,弗兰克斯开车帮她把家人送到机场,在她望着玻璃失神时,在身后轻声说:“不要太难过,你还有我。”

相识一年半载,这是弗兰克斯第一次对她说出这样逾矩的话。

一开始也不是没有怀疑过,但他的温和克制有礼很快就打消了她的念头,让她误以为那是英国人对待朋友的绅士风度。

纪筝回头,对上弗兰克斯海蓝色的眸,迟疑了一下:“抱歉……”

“你不必说抱歉,”他仍然是温雅的口气:“纪,我知道你心里有一个人,不要完全的拒绝我,给我一个陪着你的机会。等你能放下他的时候,我们再谈别的事好吗?”

这样的谦逊退让,让纪筝找不出任何拒绝的理由。

她在很多时候,也会有片刻的恍惚。弗兰克斯的为人性格,几乎是完美符合她年少对男友幻想。温和有礼,从容体贴,让人如沐春风一般。

连大衣上喷洒的香水,都是温暖的木质香,醇厚悠长,在冬天和他并排行走也不会觉得冷。

可她还是在很多个时刻,怀念另一种气息,清冷的味道,像积雨的云,不化的雪,夜间沉凉的露水。

第三年末的时候,纪筝从学校毕业,一同毕业的还有好几个结交的留学生朋友,他们在房子里开了庆祝的party,彻夜通宵的狂欢。

纪筝在这种迷醉的氛围里,眉眼也染上笑意,跟着喝一些葡萄酒。

其中与她最要好的一个帝都女孩子,叫叶璃,比她晚半年来伦敦,也租住在怀聿的房子里,喝得醉醺醺的靠到她肩上,阖着眼一言不发。

客厅的音乐开到最大声,灯火通明一整晚,直到壁炉的火光将尽。

后半夜,纪筝和叶璃窝在沙发上,共同在吵闹声中安静看完了一部电影,结尾分别许久的恋人在纽约的帝国大夏重逢。

电影播完,天色已明,纪筝揉着眼,邀请叶璃一起出去吃早餐,呼吸新鲜的空气。

她们在街边随便寻了一家brunch店,点了焦香的手工面包配shakshuka,一些培根,咖啡的热气在清晨氤氲。

这家店店面并不大,客人不多,老板也很随意,将食物端上来之后就在柜台后面看早间经济新闻。

“新一代互联网神话已经出现,风行科技第一轮估值即将揭露,预测将近千亿……”

纪筝端着杯子的手一滞,侧头看过去,不大的电视机上,主持人旁边放着新闻相关的图片。

熟悉的,又陌生的,记忆深处的面容,在一个普通的清晨,冷不丁出现在她面前。

她呆呆地盯了半天,最后在叶璃的声音回过神来。

叶璃是一个漂亮得叫人心惊的女孩子,纤美精致,不大像帝都长大的,眉宇间仿佛拢着江南的烟雨蒙蒙。

“你怎么了?”

纪筝摇摇头。

叶璃笑,宿醉之后神色仍然清明:“你是想起什么人了吗?”

和她实在不需要太多遮掩,纪筝喝了一口咖啡:“是。”

吃完早餐和叶璃分别后,纪筝从报刊亭买了一份经济报纸。

日光逐渐升起,街上车水马龙,她仔仔细细读完报纸,又打开手机登录国内的社交媒体。

小道媒体们比起经济,更热衷于编造绯闻逸事,发出的照片里一男一女,男人身姿清峻,旁边和他共同接受采访的女子漂亮得体,众家标题皆称:【相互扶持起家的金童玉女】

各种偷拍的照片里,他身边总有她的身影。

合上手机,纪筝缓缓呼出一口气。

生活从来都不是电影,日子在推着人往前走,没人会一直停在原地。

她坐在路边长椅,一辆车停在她面前,弗兰克斯下来,吃惊道:“纪,你怎么会自己在这儿?”

他半蹲下来,用手背碰碰她的额头:“你是发烧了吗?”

纪筝抬起黑漆漆的睫毛,看着他,半晌,眼眶开始发红。

弗兰克斯愣了一下,一时慌神,连忙驱车带她去了医院。

纪筝初到英国时水土不服,每日食欲不振,吃了又吐,但也远没有这回的病来得严重。

她连日高烧不退,一直昏昏沉沉躺着,除了水什么都吃不下。

迷迷糊糊中,好像有人用水拂开她的额发,想吻她的额头。

她抓住那人的手,眼角掉下一滴泪,张口差点呓语出那个名字,却在看到眼前人时戛然而止。

“纪,”弗兰克斯看到她醒来一副怔怔的样子,隔着被子抱住她。喜悦道:“你终于醒了。”

这场病缠缠绵绵,拖了大半个月才好,纪筝整个人瘦了一圈,称量体重的时候发现掉了十斤。

弗兰克斯严肃告诉她:“你这是营养不良。”

她纠正:“我这是纤细苗条。”

“英国并不以瘦为美,”他说:“你务必得好好吃饭。”

病好后,纪筝在伦敦一家翻译司工作,她早在毕业之前,就收到了offer,念及一时半会儿无法回国,便应答了下来。

那段时间,弗兰克斯抽空常常带她去吃各种美食,寻遍伦敦的中餐馆。

她常去的家对面一家咖啡店的老板在她再次踏足后,关心询问了几句。

纪筝几乎每日早晨路经都会从这买一杯咖啡,老板人很好,经常在咖啡之外附赠几块小曲奇。

因此,她笑着解释说是生病了这段时间才没来。

那两年全球大流感来势汹汹,纪筝从前因为学业无法回国,如今却是想回也回不去了。

夏天到来的时候,流感稍有缓解,弗兰克斯带她去剧院看戏放松心情,原本订的是歌剧魅影的票,然而纪筝在剧院见到了意料之外的人。

当年上学时候笔译课的老师,她曾把自己写的话剧在课堂上放出来,纪筝很喜欢里面的一首诗,还摘抄在了手机里,只是后来也找不到了。

再见才得知,老师前两年就辞职了,专心研究话剧剧本,和自己的伙伴们全世界各地巡演。

纪筝很敬佩她,和弗兰克斯坐进剧场,完整看完了那一场话剧。

“如果有一天,你对我的爱渐渐逝去,

如果接着,你将我遗忘,

如果某一刻,你的记忆深处,再也没有我的碎片存在,

我仍然会爱着你,我亲爱的爱人,

我的爱不会消失,即便掩埋,也将破土而生。

即便我再度看到黑暗的降临,你仍然是天边不落的虹,

明亮的光与我今生相拥。”

台上演员译制腔满满的英音和另一道清淡温柔的嗓音慢慢重合,纪筝在黑暗的剧场中,怔忡失神。

音乐响起,弗兰克斯覆上她的手,偏头深情凝视着她,徐徐靠近。

吻落下的前一秒,纪筝忽然侧头,他的气息停在她耳边一厘之隔的地方。

无边无际的海水漫上她的心底,她觉得喘不过气来。

“对不起……”

弗兰克斯沉默,抬手抹去她眼角的湿润,轻声说:“如果有机会,我想见一见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让你惦念这么久。”

话剧结束,满场灯光亮起的同时,她在弗兰克斯眼里看到落寞又释然的神色。

“纪,”他说;“回去找他吧,既然舍不得,就不要错过。”

回去,她哪里还回得去?她在回忆里固步不前,而他早都往前走了。

齿轮转动,不会往反方向走的。

这一年到秋的时候,纪筝所在的翻译司要搬公司,新地址离原来的地方很远,纪筝也不得不搬家。

虽然怀聿讨人厌,但住了这么久,还是有感情了,纪筝同他说这件事时,多少也希望他脸上出现一些不舍的神情。

怀聿却露出了一个叫人毛骨悚然的笑,抬了抬眼镜说:“你找好新房子了吗?没找好的话我有一家推荐给你。”

纪筝后退几步,觉得他怎么会有这么好心,半信半疑看他传来的照片。

“如何?”

房子确实是不错,位置装修都很合适,纪筝警惕道:“房主人是谁?出价多少?”

怀聿优雅摘下眼镜,双手交叠:“自然是我,至于出价,我想你应当明白。”

纪筝就知道,自己又掉进了这老狐狸的坑里。

无奈没有比那更合适的房子,她只能忍痛入坑。

搬家之后一直很忙碌,纪筝在很久之后的一个周末收到叶璃的信息,才知道她要回国了。

那时流感已经好转,她休了假期,和叶璃去纽约玩几天,当是给她践行。

帝国大厦上人头攒头,小孩子吵吵闹闹,完全没有电影里的浪漫。

可叶璃身上自带一种气质,往那搭手一靠,就像文艺片里的场景。

“怎么突然要回去了?”纪筝问她。

高楼风大,吹得叶璃白色风衣猎猎作响,她背靠着墙,黑发飞扬,眉宇间有轻松之意。

“不想为难自己了,”她说:“人不能一辈子畏畏缩缩,死也要死个明白。”

纪筝和叶璃一起靠着,仰头望天,沉默。

她失神地想,是从什么时候起,自己失去了这种勇敢呢?

或许这就是别人常说的成长,学会瞻前顾后,学会谨慎行事。

旁边有年轻的美国女孩子在放音乐,是纪筝初高中时最喜欢的乐队,放的是那一首《anything4u》。

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曲调与慵懒的男声,听起来像加州。

纪筝一开始想去的地方。

可一晃眼,她已经独自在伦敦生活了这么多年,伴随着日趋褪色的记忆,将自己活成谨慎刻板、优雅又冷漠的模样。

“走吧,”叶璃直起身:“我们要赶不上飞机了。”

“好。”纪筝笑起来,转身和她一起离开。

哪里有那么多的心心相印和巧合,她在帝国大厦磨蹭了那么久,也没能像文佳佳一样等到奇迹。

电影只是电影,纪筝初来伦敦时,曾兴致勃勃跑到片中神奇的査令十字街八十四号时,发现早已变成了一家快餐店。

也不算白跑,她进去坐下吃了吉士汉堡和一杯冰可乐。

两道长发飞扬的身影消失在旋梯之中,另一转角处,年轻的男人忽然皱了皱眉。

“周先生?”纽约合作公司的接待人见他神情不虞,止声:“是我方才说的有哪里不对吗?”

“抱歉,”周司惟回神,收回自己落到转角处的目光:“您继续。”

同一时刻,纪筝在坐上出租时,接到从国内打来的电话。

“姐。”

是纪辰打来的,要她回国。

车窗外各色人种穿梭而过,纪筝听着电话里的声音,心头忽然重重一松。

好像,她终于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回去的理由。

交接完所有的工作,退租,和朋友一一道别,做完这一切后,已经是九月底。

这是她在伦敦的第六年,她熟悉并喜爱这座城市,在离开的这一天,不舍又轻松。

弗兰克斯来机场送她,给了她一个拥抱,声音压着浓浓的眷恋:“纪,你还会回来吗?”

纪筝给不出答案。

“希望你不会想念我,”弗兰克斯松开她:“如果有机会,我会去中国看你。”

和他最后一次挥手,纪筝同这个城市彻底告别。

飞机凌空,一如当年,她从南城离开的样子。

车窗倒映出她的样子,当年略有婴儿肥的脸庞完全褪去,变得下颌尖尖又瘦削。从前灵动的双眸在时光中沉淀出从容与沉静,细眉红唇,举手投足间都染上英国人一板一眼的优雅。

纪筝从包中掏出一张发黄的照片,手机丢了之后,她留下的照片,只有当初洗出来的这一张。

照片里,年轻的女孩子穿着浅粉色的运动套装,头发绑成高高的马尾,碎花发圈,杏眼圆圆,活泼又美好。

身姿清越的青年垂眸阖眼,虔诚轻吻。

耳机里,杨千嬅意重深情的声线在唱着一首歌:“原来全是你,令我的思忆漫长。”

忘了是哪一年的晚上,纪筝下班回家时,路遇两个算命的吉普赛女郎,听到她们在用音调古老的英语和一个年轻女孩子交谈。

她从旁边走过,一两句飘到耳边。

说的是,喜欢要叠加思念,才会变成爱。

原来全是你,令我的思忆漫长。

徐徐回望,曾属于彼此的晚上。

——上卷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