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回到明朝做千户 > 第258章 火铳兵与长矛手

回到明朝做千户 第258章 火铳兵与长矛手

作者:老白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1:50:43 来源:免费小说

  第258章火铳兵与长矛手

  演习后,依黄来福与众将的总结,这种隧发火铳加刺刀阵威力巨大,在眼下的大明中应该是所向无敌了。不过也不是没有毛病。

  首先是便是隧发火铳的低命中率。由于战斗时燃烧的是黑火药,射击后会在枪管内留下残留物。在激烈的战斗中这种残留物是没时间清除的。

  为了不妨碍射击,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使用较小的弹丸。这使弹丸与枪管之间的缝隙加大,保证了射击顺畅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命中率。

  虽说五寨堡隧发火铳手们在平时的练习中,在射击八十步远的人形木牌时,很多人都可以达到三弹一中的精锐程度,但在实际的战斗中,考虑到战场环境,还有烟雾,恐惧,噪音等因素对士兵心里的影响,命中率要比这种理想的平时训练时低得多。

  而且在激烈的战斗时,火铳手们在装填开火时同样会出现很多问题,如击发火门内的火药没有引燃主装药,火石用旧忘记更换,枪口的残留物淤积过多等,如经过长时间的交战,军士们手中的隧发火铳不能击发率估计会达到五分之一左右。

  由于隧发火铳的低命中率,其单发射击时的威力可以忽视,所以作战时,必须依赖密集严整的队形来提高射击的火力效果,这样就对作战的环境有很大的要求。

  平时防御时还好,可以从容不迫地组成三列横队迎战,如果在进攻时,要保证有效的队形就比较困难了,毕竟再整齐的队形,就算经过一些坑洼地,一些石子泥土阻拦后,也足以打乱整齐的队形,让队形变得混乱起来。

  没有严整密集的队形,隧发火铳阵,就形不成威力。

  这就要求平时的队形训练更为的严酷了。

  最后,在作战时,战事一激烈起来,将官们能不能有效地控制军士们依三列阵形从容不迫地射击,这也是个问题。

  这些只能靠平时非常严格的训练,加上多多实战来完善了。

  不管怎么说,隧发火铳加刺刀阵虽然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不可否认的,他的横空出世,在这个时代,他还是非常先进,具有极为强大的威力的。

  ……

  隧发火铳阵演习后,众将官们震惊的同时,都对来福营将士非常羡慕,特别是带领来福营的杨小驴,更是眉欢眼笑。看得众人暗暗嫉妒不己。

  不过来福营是自己总督大人的标兵营,内中全是黄来福的家丁,主将给自己亲卫营以最好的待遇及装备,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众人都不会说什么。各人只得期盼五寨堡的隧发火铳快快生产了。

  接下来便是江大忠领的五寨营的演习,黄来福的嫡系营有三营,来福营,五寨营,镇虏营!来福营己经全部装备了隧发火铳,花了库存的三千只。余者两营,只能每营分到一千五百只隧发火铳了。

  至于在宁武关的宁武营,只能算是半嫡系了,他们的营中,现在还装备不了隧发火铳,只能看将来五寨堡军工厂的隧发火铳生产进度了。

  隧发火铳的生产进度跟不上,就算黄来福嫡系的五寨营及镇虏营都只能装备一半的隧发火铳,而现在黄来福总督两镇,两镇中的各堡各营军将都是归他管理。不过可以预见的,在很远的将来,就算黄来福较为亲近的山西镇各军中,最后只能装备一半的隧发火铳。

  眼下山西大同两镇全部兵马加起来有近十五万人左右,黄来福的盘算是,在十年之内,为两镇兵马中的一半军士们配上隧发火铳。

  这样与来福营全隧发鸟嘴铳加刺刀阵不同,如果一营的军马中,有一半的军士们配上隧发火铳,这样的作战阵形,自然便需要另一套的作战训练方法了。

  此时便是以装备了一半隧发火铳的五寨营为例子,又举行了另一次演习!

  原先各军中训练作战多是使用戚家军传下来的鸳鸯战阵,鸟铳,弓箭,长矛,长刀,藤牌,狼筅等,层层而立。

  由于现在火器手的规模扩大,物别是五寨堡隧发火铳的质量好,威力大,射速快,而且又有了刺刀,所以相关的训练战阵,相关的兵种,可以经过一些适当的调整了。

  首先的,战阵中的弓箭手己经没了,五寨堡隧发火铳加上纸壳弹筒威力巨大,装填快,射得远,特别是五寨堡生产的火器质量完全没有问题,不会存在炸膛的危险。所以费力,训练难,而且昂贵的弓箭手己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其次的,狼筅手也撤了,狼筅实在是太笨重了,而且与长矛手有重叠的样子。况且狼筅以前主要是在江南对付倭寇,现在对付草原上的游骑,狼筅实在不方便了些。

  双手长刀也没了,原先是鸟铳手配双手长刀,在他们的鸟铳射击后拨刀迎战。不过现在他们有刺刀,就没必要配双手长刀了。

  短刀手也没了。经过这些年的实战,黄来福与众将发现,短兵相接时,在作战中用长枪反而比短刀更有威力,更为实用。

  最后考虑到九边军队大多面对的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来去如风,擅长射箭。火铳弹丸射来的路线大家看不到,但利箭射来时,将士们可是眼睁睁地看得着的,没个东西遮一下,将士们的心理压力还是非常巨大的。

  所以每队中的藤牌手还是保留着,他们仍是装备锋利腰刀一把,锐利的标枪几根。作火铳手或是长矛手的掩护,还可以作为短兵相接时的战斗手。

  如此下来,现在的五寨营的步队中,就只有隧发火铳手,长矛手,藤牌手三个兵种了。当然了,旁边同样有炮兵及骑兵的配合。

  此时在杨小驴领着来福营扮演“蒙古骑兵”进攻,江大忠领着五寨营防御演习时,他们阵中的布置便是,每局112人中,长矛兵与隧发火铳兵,还有藤牌兵混合编成一局,每局除了军官外,便有五十六个隧发火铳兵,余者便是长矛兵与藤牌兵。

  同时间,在每一局中,长矛兵与藤牌兵都是居于中央,火枪兵居于两侧。如此下来,隧发火铳手们在这个位置上,两侧有长矛兵与与藤牌的保护,即使在近战中,仍能进行有效射击,从容不迫地杀伤敌人。

  在战阵中,纵深行列不多,但是战线宽度很大,最大达到两百步,同时间,营中的骑兵布置在两翼,火炮战车则是配置在正面横队中间,此外还有一些重量级些的火炮配置在两翼。

  如此的战阵布置,可以有效发挥五寨营中火器数量多的优势,最大发挥隧发火铳配纸壳弹筒及火炮的威力。当然,在黄来福等人的商议中,这样的战阵也不是没有毛病,主要是因为纵深较浅,所以较容易被突破,而且如果侧翼受到攻击时不易相互救助。

  不过黄来福等人认为,这样的战阵,能最大效果地发挥隧发火铳的威力,而且自己的对手是游牧民族,没有几人能击破这个阵形,还是利大于弊的。

  当然了,黄来福还有了一些新思路,他除了将一部分骑兵置于步兵两翼外,还将一部分骑兵摆在步兵阵线的后面,与火枪兵们混杂在一起。

  在炮兵及隧发火铳轰击时卷起的烟尘作为掩护下,骑兵便可以借着硝烟掩护冲向敌阵。如此数次冲击,给敌军的中央及两翼造成混乱。

  ……

  演习开始后,杨小驴领着来福营扮演的“蒙古骑兵”进攻,江大忠领着五寨营防守,与来福营不同,他们仍是全体披甲。

  双方“战事”激烈,虽然没有拒马与车阵,但“敌方”还是对五寨营无可奈何。最后激战后,“蒙古骑兵”败逃,己方胜利追击,与来福营一样,五寨营也是全体配马的,这样的追击更是无情。

  演习结束后,黄来福与杨小驴,江大忠等众军官们总结。

  总体下来,这样的武器兵种战阵配置,比原先的战阵兵种犀利了许多,虽然威力比不上来福营的全隧发火铳兵,但己经是非常强悍了。

  最后黄来福决定下来,以后隧发火铳产量出来后,除了黄来福的嫡系来福营,五寨营,镇虏营,宁武营外,余者的山西大同两镇的军队们,都采用这样的兵种与战阵。

  当然了,隧发火铳的生产不是一时半会就会上去的,在很长的一些时间内,五寨营与镇虏营将士们都要采用隧发火铳兵与长矛手的联合作战方法。

  ……

  此次演习后,众将见识了隧发火铳配纸壳弹筒配刺刀的威力后,个个都是兴高采烈,他们除了催促刘天禄加大隧发火铳与刺刀等的生产外,就是盘算着如何训练自己的部下了。

  眼下各营中步队的装备及训练都有条规文册,只需依其严格训练就行,至于各营中的骑兵,他们的装备及战术队形相对简单,没有步兵那么多的变化。骑兵冲锋时,基本上就是两列横队,或许只有行军或是等待作战时,排成数排的小纵队。

  至于骑兵的装备,由于九边的对手,各游牧骑兵们没有重骑兵,他们也不会列什么重步兵方阵,所以没必要使用重骑兵,平时的轻骑便行了。

  所以各营中骑兵的装备,他们除了一些轻甲外——少量的马装甲,骑士半身甲等。不过依后世的骑兵趋势,黄来福决定都给他们配上隧发火铳,还有两只手铳,此外就是一些冷兵器,如马刀与长矛等。

  不过由于将来要经营塞外,要将来的草原攻略中,对于相关的战术,黄来福决定学习一些后世的哥萨克及苏军骑兵的战法。

  特别是哥萨克骑兵,剽悍,野蛮,灵活,当年纵横欧亚草原,横扫千军如卷席,以区区数百人征服了整个西伯利亚,特别是经常数百人追得数万的蒙古人狼狈而逃,他们的战术战力,很值得自己学习。

  关于现在嫡系各营中的步兵与骑兵,都不用自己怎么操心,就是火炮的威力及使用,拖了自己军队的后退,这是需要改进的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