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回到明朝做千户 > 第186章 商路

回到明朝做千户 第186章 商路

作者:老白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1:50:43 来源:免费小说

  第186章商路

  那部落族长一怔,道:“啥,你说啥?……你这明国大官,怎么能如此无礼?”

  黄来福冷冷地看着他道:“你这夷人若敢再此喧嚷,就给我打将出去!”

  杨巡抚在旁低声道:“黄军门,这样做是不是有些不妥?我天朝以礼待人,这样传出去,会不会让塞外夷人笑话不安?”

  黄来福淡淡道:“杨公,我们山西镇能与虏人开市,己经是给他们天大的厚恩了。若还想做非分之念,那是枉然。”

  他道:“杨公,要知道,这抚赏的银子可是从市所的商税中出,如每个夷人都要抚赏,我们哪来的那么多银子赏出?”

  杨巡抚想想也有道理,他咳嗽了一声,说道:“那就依黄军门所说的办吧!”

  只有那太仆寺少卿在旁冷眼相看,听到黄来福的话,心想:“果是一个粗汉,连区区抚赏之银也不肯出,真是丢尽了我大明的脸面。”

  那部落族长还想说什么,黄来福一挥手,谢庆奎带着一群如狼似虎的军士,将他们驱赶走了。这人也将被市所列为不受欢迎人士,以后不得入关贸易。

  此时周旁己是挤满了看热闹的汉蒙商民,这时他们才知道原来是总兵大人及巡抚大人来了。对于这一切,汉人商民只是看热闹。

  蒙人商民虽说心中有些不是滋味,倒没人敢说些什么。原先一些蒙人商贾在交易完成后,也提过抚赏之事,不过被官市明将一口拒绝了,言道总兵大人有令,以后蒙人交易,没有抚赏。反正现在互市自由,又获利丰富,没有抚赏就没有抚赏吧。特别是今天的事后,他们更是断了想要抚赏的念头。

  起了一些小风波后,黄来福等人又继续察看了市所内的一些地方。虽是开市不久,这里己经颇具气象,不说各种民货,就是马匹,今日一天便交易官马五百余匹,每匹马的平均价格为白银7.07两,太仆寺只要将其中质量稍次的马二百余匹转卖给商民,转手之间,便可赚取丰厚的差价。

  看得黄来福暗暗嫉妒,这马匹的交易,真是一大财源啊,可惜归了太仆寺。而那太仆寺少卿看市所内繁盛热闹,想必一年下来可以征得不少商税,又不需要抚赏,这样归于黄来福腰包的银子更多,那太仆寺少卿惊讶之余,也是心下嫉妒,眼睛不停地转动。

  此后,黄来福等人在水泉营堡待了几日,在这里,每天看到的都是来往的商民不绝。山西镇开市的消息传出,又是自由贸易,不设时间限制。一时之间,不说俺答部诸部商民争先恐后地前来贸易,就是草原其余部落,还有大明内地的商民们,听闻消息,也是纷纷赶来。

  而黄来福关注的羊毛贸易,也是在稳定进行。开市后,每天从水泉营堡出关入关汉蒙商民增多,从塞外收购上来的羊毛车马,每天络绎不绝地通过关口,也为黄来福带来了大批的关税。

  由于五寨堡对于羊毛的需求,在往年时,一过了夏天,便有许多汉人商贾来到草原中,将一车车的羊毛运回五寨堡,不过这种贸易还是有些偷偷摸摸。山西镇开市后,双方可以公然贸易,没有了限制,经营塞外的汉人羊毛商贾更是急速增多。

  在塞外草原,蒙人给自己的羊群剪羊毛,一般是从初夏就开始。到了这个时节,草原上便出现了大规模的剪毛场景。各个部落支起大大的帐篷,一群群绵羊从草原各地往这里聚集,一批批被赶进石砌的圈栏里。剪毛手从羊圈里拖出一只羊进剪毛房放倒,两腿夹住羊头,从头部开始往下剪,羊毛很快被剪了下来。

  除了从手剪外,许多蒙人部落,还用一种特别的搔子搔毛,这种搔子是用数根一尺多长的粗铁丝制成,铁丝的前部弯着近寸半的钩,钩的前部是锋利的尖。蒙人牧民将羊卧倒捆绑好四肢,从羊的小腿开始搔,很快,搔子上积满了厚厚的羊毛,然后一把一把地捋进包内。有时会不小心搔破羊的皮肤,鲜血顿时溢出,牧民便随手抹上些土。

  往年时,各蒙人部落剪下的羊毛都是堆在那腐烂,不过从今年八月下,便不断有汉人商贾出塞收购羊毛,进入十月来山西镇开市后,羊毛的收购,更是大规模起来。不说许多汉人商贾来到各部落中,就是许多蒙人中,也出现了许多的羊毛贩子,每个部落每个部落地收购羊毛。

  往年不值钱的东西变成白花花的银子,俺答部各个部落,从族长到普通牧民,人人都是兴高采烈。拿到银子后,他们便来山西镇市所采购自己需要的东西,一下子,这种经济便流通起来。

  当然了,那些汉蒙羊毛商贾来收购羊毛时,是按羊毛的等级算钱的,按不同等级打包,然后汇集到某地,最后运往关内,形成了一个密集的收购网点及运输网点。

  归化城作为俺答部几十万蒙古人心中的圣地,自然是最好的羊毛集中之地。从八月黄来福与三娘子达成合作协议以来。就有大批的晋商,向黄来福领取了关照及执照,争先恐后来到归化城开店设铺。九月山西镇开市以来,涌入归化城的晋商就更多,大部分是经营货栈、驼运、粮食买卖与牲畜皮毛有关的商事。

  一时之间,归化城内商号林立,城内的大南街、大北街、大东街、大西街、大召前、小召前、北门、南茶坊等地,己经初步形成了商业街区,各样的的“幌子”、“招子”、“牌子”随风摆荡。

  这让城内的三娘子等人兴奋无比,这么多汉商前来,她们光是收税,就财源滚滚了。由于周边部落的羊毛收购后,大多汇集到归化城。归化城的南门,己经形成了“羊桥驼市”,这边兴建了诸多的货栈,很多羊毛汇集到这儿,经过一些简单的加工,然后运到五寨堡,这又相应地出现了好几只的驮队。

  进入十月后,塞外的天气就一天比一天冷,驮道两边的草,也变得枯黄起来。

  驼铃声响,一行驼队往这边而来。驼队不大,只有数十峰,每驼上都是载着庞大的皮包,不用说,里面装的都是羊毛了。领头是三个中年人,余者,是一些汉蒙伙计。这三个中年人,似乎都是习惯长年行走在外的人,每人都穿着旧的发油光的老羊皮外袄,皮风帽下,都是饱经风霜的脸。

  看着前面漫漫的长路,一个伙计叹了口气,一天下来,全身都似乎要散架似的,而几个东家还不知疲倦似的。他忍不住对一人道:“史东家,走了一天了,是不是到前面草坡上歇息一下?我们贱命不要紧,不过东家你们可不要累坏了身子骨!”

  那个叫史东家的中年人身材高大,手长脚长,一张古铜色的脸,是三个领头中最年长的。闻言他道:“不急,到前面的镇虏堡再休息,这样,我们可以多行一些路子,早日到五寨堡。”

  见众人的神情,他叹了口气道:“货主催得急啊,我们吉盛堂初办,本来就本小利微,如果又不能准时交货,到时没有货主上门托货,就不要想有生意了。”

  另一人道:“史大哥说得是,眼下从归化城到五寨堡,驼队己有数家,个个都是财势雄厚,双兴德有驼700峰,元德魁有五百峰,天聚德有四百峰,连天兴恒都有三百峰,我们吉盛堂不到一百峰,如果货主托下来的货都不时准时到达,到时只能等着关门了。”

  又一人道:“两位大哥说的是,眼下互市刚开始,只要挺过这一关,以后我们吉盛堂,只会越办越红火!”

  这三个中年人,分别是太谷县的王相卿,还有祁县的史大学、张杰。三人中,以史大学年最长。因为黄来福与三娘子合作,各商贾大量收购羊毛,从塞外将羊毛运回五寨堡,需要大量的驼队运输。看到这个商机,从归化城到五寨堡之间,只两个月之内,己经出现了数几家的驼队,史大学、王相卿、张杰三人看到这一切,也是动心,三人便出资,建了这个吉盛堂驼队。不过他们本不大,至今为止,不过有驼数十峰。

  不过托互市的福,出塞收购羊毛的商贾众多,他们虽然资本少,但他们驼队的生意还是不错的。他们也自己知道驼队本小量微,不能与别的驼队竟争,只能以勤快来弥补,就是史大学、王相卿、张杰三人身为东家,也是每次运货必随行。

  而且史大学这个人也有头脑,就算每次易货量不大,也尽量买卖公道,服务周到,所以很得货主欢心。很多羊毛商人都将货托给他们来运。在史大学的盘算中,以后他的店员伙计,将常住归化城,等他们学会蒙语以后,就组成若干小队到草原各部落去售货。夏天卖了货,可换成羊马。冬天卖了货,可换成皮张。如此下去,想必吉盛堂越发展越来越大。对于史大学的计划,王相卿、张杰二人也是非常支持。

  此时众人相互打气后,史大学道:“诸位,我们加把紧,再行一个时辰,就可以到镇虏堡了,那时我们就可以好好休息了。”

  王相卿、张杰二人也是道:“走走走,加把劲,大家都加把劲!”

  驼铃声响,驼队又往前而去。

  史大学仍是走在最前,虽是疲倦无比,仍是眼神坚定。

  他当然不知道,“吉盛堂”后来改名,就是鼎鼎大名的“大盛魁”。

  在原来的历史中,大盛魁商号极盛时有员工六七千人,商队骆驼近二万头,几乎垄断了蒙古牧区市场,蒙古的王公贵族及牧民大多都是它的债务人。该商号三年分红一次,盛时每股分红可达一万余银两。

  极盛时,它在京、津、沪、杭、晋、陕、冀、鲁、豫、湘、鄂、浙、广、赣、闽等省市设立了分支、分号和坐庄人员,素有“集二十二省之奇货”之称。它还开辟了驮道茶路,活动地区包括喀尔喀四大部、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库伦、恰克图、内蒙各盟旗、库车、伊犁和俄国莫斯科等地,除此,还与法、德、英等国际商人有业务来往。其资本十分雄厚,号称可用五十两重的银元宝,铺一条从库伦到北京的道路。

  原来历史中,大盛魁兴于清中期,不过由于黄来福的到来,历史发生了变化,大盛魁的前身吉盛堂提前出现,而且它将比原来的历史更辉煌。它不但将插足整个亚洲地区,甚至把触角伸向欧洲市场,他们中的店员可以用蒙古语、哈萨克语、维吾尔语、俄语、拉丁语同各色人种对答如流。

  当然了,现在的史大学等人,当然不明白自己的“吉盛堂”以后会取得如此成就,他们终于在交货日期将羊毛运送到五寨堡后,各人就松了口气,又忙于自己的事情去了。

  而一包包的羊毛在被货主接收后,先被送进了五寨堡洗毛厂,伴随着一股浓重的羊骚味,原毛被处理油脂,再被送进五寨堡毛条厂制成毛条,接着,毛条又被送进纺纱坊。然后无数的女工又将他们织成各种呢绒面料产品。当然了,有些羊毛不能织衣,只做一些地毯毛毯之类的。

  各样羊毛衣衫,羊毛产品成形后,最后,包装坊间贴上 “五寨堡”的牌子,就可以发货了。在五寨堡毛纺厂的隔壁,是一排排门市门店,各地云集的采购商在这里挑选验货。不久,这些商品便会运往各地,成为五寨堡商品畅销大军中的一员。

  经过几年的发展,五寨堡毛纺厂己经形成了购、运、销等一条龙的连锁服务,在五寨堡周边军堡州县,甚至很远的地方,都有自己的原料及产品网点。大明各地的官员富商,也以使用五寨堡毛纺厂出产的各样产品为荣,也这为黄来福带来了滚滚的财源。

  而山西镇与塞外俺答部的羊毛互贸,也使两方的联系更紧密,双方可说都是互利互惠,形成双赢。从万历二十二年八月下开始,从归化城到五寨堡,每天的驼铃声日夜不绝,盛况空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