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球长 > 第974章 帕斯卡 惠更斯 弗朗哥

明末球长 第974章 帕斯卡 惠更斯 弗朗哥

作者:一脸坏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21:38:01 来源:免费小说

  虽然还有几天才开船,但是徐浩的大船在港口早已改造完毕,货仓不必装货物后,采购了食物和水源后,可以装过千人。

  也许荷兰本地,或者贵族出身的人,还能在因为中国人到来而产生的中国景气,逐渐高涨的房租和物价下,勉强找到住所生活,平民子弟也可以得到国王赐予的奖学金,鼓励他们好好到中国去,学习文化知识,早日回报祖国。

  但是国家穷一些,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却是住不起那么贵的阿姆斯特丹的话,却也给你条路子,直接住在船上啊。

  好在此时欧洲大航海时代来临,不会水或者晕船的人毕竟是少数了。

  当然了,居住环境自然不能和徐浩的船长室比较,那些精通中国文艺的中国人眼见自己成了中华文化的传播人,在本土一文不名的家伙,到了新的地方居然成了香馍馍,早已开始乐不思蜀,当然了,思乡之情还是有的,不过自己等人从的是皇命,也就留在欧洲没走,有的人甚至开始学习法语和荷兰语,几乎是想要扎根了。

  事实上,第一艘接应他们的船已经开拔,如果不是需要绕路非洲,早就到了。

  长老会不在乎欧陆的人打生打死,反而对于直布罗陀和苏伊士运河流出了自己贪婪的口水,掌握了苏伊士就意味着掌握了欧洲经济,可不是假话。

  想到日后埃及不必卖石油,靠这么一条运河,一条满载的船只过路,就要缴纳十万美刀,就让人怒不可遏啊。

  当然了,这条路很快因为太空航线的出现而直接没落,这是后话了。

  这个过程还算正常,大多数人都在自己的房间了待着,辽宁号上的电力只供应到12点,许多人都为此沉迷,当然了,按照徐浩的说法,他只是政府的人,哪懂修建电力的知识?

  辽宁号由于货仓装修,以及原本的中国人大量离开,还算宽裕,原本的活动室被改装成了图书室,有那么几百本藏书,当然了,中文,简体字。

  为了帮助这里的人学习中文,长老会提前印刷了中英、中法、中文希腊语翻译字典。

  虽然只是简单词汇,而且许多词意与后世也很不同,但对于一个有着初步教育的成人来说,上手还是很快的。

  帕斯卡打开一本《物理学基础》,本来已经在法国对于真空学已经有了些成就的他,在最后时刻,依靠在市政厅工作的平民父亲,弄到了一张进入留学考试的名额。

  没想到的是,对于数学很有天分,16岁就搞出帕斯卡定理这个坑害后世学生的后世定理的家伙,对于那些逻辑学很强的问题却很容易上手,一口气拿下了。

  虽然已经26,但帕斯卡却是未婚,满是对科学的追求,此时他对于真空学的研究已经到了一个瓶颈,后世为了纪念他,将他的名字作为计量单位,也就是压强单位“帕斯卡”,简称帕。

  他身子有些虚,本来不太适合远洋航行,不过辽宁号作为一艘巨大的战舰,日常还算平稳,而卫生学的传播也让他的体格健壮多了。

  “大气层分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外面就是外太空了,那里就是真空状态,而如果人类想进入太空,就必须装备隔绝真空的装备……”

  帕斯卡两眼放光,传说中中国的大学里,有着无数先进的实验室,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进入,去和那些睿智的教授多多学习?

  此时图书室就两个人,他旁边是年轻的惠更斯,不过19岁的年纪,当真是年纪轻轻,比起为了节约奖学金,到中国去购买自己心仪的图书的帕斯卡,惠更斯是真正的高富帅,这次其父拿出了大把金银作为盘缠,能在大晚上不去寻欢作乐,而是在此读书,就真的是爱好了。

  惠更斯与帕斯卡两人的经历实在是相像,出身于大航海时代,国家的财富来源及多,可以安心进行研究工作,在各自的领域都有创建,这个时代,一个文学家同时在建筑学、医学等方面有研究,多学科发展是很正常的事情,一方面是贵族闲着没事,一方面却是学科发展还没有那么精深,没有好像一个博士要学习某个方向,十几年都钻研不完。

  当然了,两人身体虚弱,都没有结婚,也是让人叹息了。

  历史上两人没有太深的交集,而在这个时代却是到了一起,而且还彼此帮助,阅读奥义难懂的中文啊。

  长老们倒是没有多少愤青,有些长老叫嚣着,现在咱中国强大了,全叫老外考中文四六级!文言文太简单,全用毛笔答题,这是便宜他们。惹急了一人一把刀一个龟壳,刻甲骨文!

  阅读理解就考:打南边来个喇嘛,手里提拉着五斤鳎目。打北边来个哑巴,腰里别着个喇叭……必须深刻理解其思想内涵,满含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论文题目就叫:论三个代表!到了考听力的时候全用周杰伦的歌,《双截棍》听两遍,《菊花台》只能听一遍。告诉他们这是中国人说话最正常的语速!阅读理解全是政府工作报告,口试要求唱京剧,实验就考包粽子,考死你!

  长老会当然不至于如此,后世的汉语对外教育,太过迂腐,平均3000小时的课时,不是闲的没事的有钱人,谁跟你学这个啊。

  长老们当然就洒脱多了,诗词不学,各种难懂的词语不学,基本词汇学会了,可以慢慢增长。

  惠更斯赞叹的看了看这些图画,有不懂的汉字马上查书,连蒙带猜的,他在看一本《太空漫游》,里面描写人类第一次进入太空,那位中国的宇航员,名叫杨利伟的人,进入太空,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当那句“个人一小步,人类一大步”的名句真正读懂后,惠更斯当真是热血沸腾。

  天大地大,原来东方人已经进步到这种程度,已经可以利用自己的力量,飞到那种真空存在的地方吗。

  “中国宇航局?我要去那样的地方工作。”

  而帕斯卡却对气象研究很有兴趣。

  在长老会版本的记录上,是这样说的:“一场叛乱在中国打起来,而在一次海战中,风暴突然降临,海上掀起了万丈狂澜,使舰队险些全军覆没,而帝国的皇家科学院沈括被要求仔细研究这次风暴的来龙去脉,院长写信给许多朋友,那些朋友回信后,根据这些资料,经过认真分析、推理和判断,判明在风暴降临两天前,事实上许多海岸城市已经有了消息。”

  “院长沈括这次风暴从表面上看来得突然,实际上它有一个发展移动的过程,如果当时帝国沿海一带设有气象站,及时把风暴的情况电告军队,不就可避免惨重的损失吗?于是沈括向大皇帝进言,组织气象站网,把观测资料集中到一个地方,分析绘制成天气图,就有可能推断出未来风暴的运行路径。”

  帕斯卡是欧陆关于气压研究的领导人物,但是他确实想不到,对气压的研究,可以提前判断天气!

  这几乎是去窥视上帝的威能了。

  “中国气象局,我要去这样的地方工作!”

  一直到10点熄灯,两人恋恋不舍的回到自己的船舱,12人一间的船舱,四张床铺分为上铺中铺和下铺,为了不让自己被颠簸下去,还是睡袋式的被窝。

  这对两个在陆地上养尊处优的年轻人都是没怎么吃过苦,惠更斯更是真正的有钱少爷,不过两人都有点不爱荣华富贵,更有兴趣去追寻世界的本源,反倒是刻苦的很,当然了,论环境,欧洲还真没有多少船能和辽宁号相提并论,仅仅徐浩所言的那些设备,王国就买不起。

  “帕斯卡,你说,我去了中国,能考进宇航局吗,我听那位大使先生说的,中国人已经有能力把脚步走向太空了。”

  “是啊,不过他们提出的许多东西,由于那位大使不是这个专业的,很多数据只有结果,没有过程,只能一点点推算,但是之前我们不是去看了那个在中国技术和资金支持下,制作出来的热气球了吗,我们的能力虽然造不出来更好的飞机,但是热气球是没有问题的,接下来不过是慢慢学习而已,难道这个我们没有信心吗。”

  “也就是说,我们是有机会登上月亮上去,想想看吧,这如何不让人激动呢!”

  两人兴奋的聊天起来,不过在另外的船舱,一位来自西班牙的年轻留学生,却是将一本书拿在手里,借着窗口外的月光,一点点的阅读着手中的书,《论平等》。

  他抬头看了看窗外的月亮,月亮啊,中国的月亮,是不是比欧洲还圆呢。

  曾经有一本书,名曰三体,被无数小白奉为经典。

  那上面假定一群人发现了外星人存在,在外星人还没有接近地球的情况下,他们就已经被外星人的传说弄得思想大乱起来。

  欧洲也被中国弄乱了。

  年轻留学生慢慢阅读着:“人的知觉在生命的每时每刻都存在;这就是说,人是一个处于表现状态的生命体,人存在多久,这生命体就表现多久……即使人只在思想,他也在行动。那么,用什么词来表达人的表现的权利,因而也是他生存的权利呢?……就是自由。自由,就是有权行动。所以政治的目的首先就是在人类中实现自由。”

  “国家从事农业、工业、商业,但又是什么原则支配着这些不同的劳动呢……因为只有一小撮人占有劳动工具,其他人不得不在悲惨的情况下沦为工业奴隶。一些人是土地、机器和一切生产资料的主人,而这些生产资料是全体人民的才智在以往各个世纪中创造的,或者是一天一天不断地发现的。生产是为了这些人,并根据他们的消费来安排的,这样的生产,跟它应有的目的相比,是非常渺小而可怜的。”

  “要使司法在穷富之间一律平等,首先当初就不应该区分穷人的孩子和富人的孩子;换句话说,应该使人人受公共教育,正如社会契约早已颁布的那样;孩子们应该不分出身,人人得到同样的道德教育,然后从同一个起点上共同前进,孩子们就会真正地以高尚的道德进行斗争。如果他们做了什么坏事,这时归咎于他们就是合理的了……对于一个富翁的偷窃行为,和一个穷人的偷窃行为,你们却科以同样的刑罚,有一个社会,那里的人只要一犯罪就会落入法网或宪兵手中,那就是穷苦阶级。还有另一个社会,那里有些人几乎犯有种种的罪行,但他们可以不受刑法处分,或者至少不必害怕它:那就是富人阶级。”

  弗朗哥忽然痛哭不断,他记起自己的父亲,那个下午,自己因为饥饿,哭号不已,任性的叫喊,父亲哀叹的看了他一眼,扭头就走了。

  当晚,他得知了,父亲出门是跑去给自己偷面包,其实是那面包店里已经放了好久的东西,然后掉头就跑,却不料因为跑的太急,被路过的贵族的马车撞死!

  而父亲临死之前,手上还死死抓着那个面包,沾血的面包,脸上还带着笑意,似乎看到了自己吃上了面包,不再饥饿的样子。

  此后的一生,弗朗哥去做学徒,打扫卫生,做苦力,机缘巧合下识字,为了生存不断挣扎,但他一生都不会去吃面包了。

  能进入考试资格,事实上也非常的机缘巧合,弗朗哥在一家商社做事,那商社传印了许多留学考试的题目,弗朗哥对此很有心得,几位想要参加考试的富家子弟去的花钱请他去做那些真题,顺便讲解一下。

  一来二去,小有名气的弗朗哥,反而就这么进来了,而那些富家子却是白白给自己钱而已。

  “人类的不平等,首先是教育的不平等……中华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