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球长 > 第905章 孔子孟子锤子

明末球长 第905章 孔子孟子锤子

作者:一脸坏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21:38:01 来源:免费小说

  帝都就是这样的操蛋的地方,可以说,长老们没有留给罗永锤这样的人生存的机会。

  目前来说,群众简单的文化娱乐生活,都交给了后世的文化产品,毕竟大家都很忙啊,长老们目前还没有推行双休日的计划,这是有点难度的。

  罗永锤四处打秋风,却是处处碰壁,他可以发现,帝都打着和他一样心思的所谓读书人,成山成海,平心而论,努力通过了公务员考试,完成培训,走上各个岗位的人,在严密的制度下,工作还算勤勤恳恳,而且也没有多少他们贪污的机会,在生活上,其实非常滋润,起码可以让这些人羡慕一把。

  但是公务员考试还得等着呢,而且据说又要出新规矩,不再是认可什么秀才身份,而是在考试之前,要通过什么劳什子的文凭考试,以后什么贩夫走卒,只要拿到这个东西,就可以进行考试。

  以罗永锤的智力和见识,自然不足以理解这样的政策导致的政策的偏离,这就意味着从此,地主与佃户家的孩子站在了一条起跑线上,毕竟这不是四书五经,地主家的孩子可以提前约会考官,暗中约定记号,以及提前看各种的文章,更有甚者提前内定。

  而新式公务员考试,虽然看似是选择题,但舞弊可能性几乎不可能,毕竟真题是掌握在长老手中,目前来说,如果长老想提拔什么人,直接说句话就是了,何必耽误时间呢。

  当然了,哪怕是长老内部也是按照后世严格的流程,提前随机选择一支武警部队进行押运,保证了考试的纯净性。

  在这样的前后夹击下,新兴的城市市民对长老们极其拥护,旧式的大明贵族也默默接受了自己退出历史舞台的境地,起码住房和生命保住了比什么都强不是,地主们没有被土改的唯一原因只不过是长老们觉得费效比不足而已。

  在这种出卖与反出卖,剥削的战斗中,唯一和最大的失败者可能就是这样儒生了,他们逐渐发现,新的体制下,读圣贤书不能获得他们梦想中的黄金屋,颜如玉,在历史书上得不到对这种情况的解释,于是就只能将其解释为是满族入侵,五胡乱华,少数民族南下了。

  但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他们本身不掌握生产资料,或者说这个身份不能直接得到生产资料,真正的问题上,在长老会的统治区,地主们的日子越来越差了。

  当年,孙传庭为筹兵饷请当地乡绅地主吃饭,看着那些人哭穷不给钱,怒了,质问,指着一大堆礼物:这是给我孙传庭的!又指着一小堆礼物:这是给大明朝的!大概是影射官员们互相贪污的钱比上交国家的税收还高,孙传庭跟他们翻脸了。乡绅地主一看老孙不和光同尘啊,你一点也不儒家!赶紧买通朝廷官员上奏,说孙传庭光躲着不打仗,朝廷下旨逼着孙传庭仓促出军,然后败北。

  在长老会整理的资料里,孙传庭面对的是无解的难题,他到了西北要维持军需就必须向地主阶级伸手,引起其他人都被地主变成穷鬼了,但地主阶级为了不给钱就在朝廷活动搬皇帝压孙传庭,地主阶级是国家真正的主人,所有的资源都在他们手中,皇帝不敢逼反他们就只能要求孙传庭速战,胜了最好,败了也少了一支军队跟朝廷要钱也跟地方要钱的压力了,这个时候国运就成了赌博了。

  西北发生大饥荒,拨十万石粮食赈灾,还没出北京就被官员贪污了五万石,然后层层盘剥,到了地方就剩五千石,这五千石还不是直接发到饥民手中,而是要有乡绅代领,领了发不发就不知道了。

  如果你不懂这个画面,可以去网上看看,在中东,那张著名的,一个身体强壮穿着袍子的男子,从一个饿得饥肠辘辘的孩子,刚刚从联合国粮食署得到赈灾粮就被抢走的照片。

  但目前,帝都附近,这些本身就遭遇了历次危机的地主们却是在不断失血之中,附近的同行经常性的有全家始终的情况,这可不是好事,而他们基本上都要把精神用来应付粮价被长期打压,而佣工成本不断上升,许多地主老爷甚至只能全家上阵干活了,但收支不平衡的问题始终无法解决。

  罗永锤面对的就是这种情况,他缺乏的金钱其实很好解决,大小伙子真去市场上扛包卖力气,完全可以赚到不低的收入,虽然眼红,但是帝都的文人不得不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从小十年寒窗苦,最后赚到的钱居然比不上那些卖力气的穷汉多。

  这在旧社会,可是惊世骇俗的丑闻,但世道就是这么不公平,最后,罗永锤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在帝都无人欣赏他的才华。

  在他看来,这个天下除了他自己,根本都是庸俗之辈,所谓曲高和寡,才华太过于高明,却是没有人可以看到他的闪光点,都理解不了啊,而帝都这地方,想打入人家的圈子比上天还难,这一点,文人相轻的毛病是无法改变的。

  原本也无所谓,但是家是回不去了,之前人家给他的风险投资,是让他想办法走走门路,能不能买下几个会做那化肥的工匠,为奴仆给自家做化肥,或者偷到配方也好啊。

  但罗永锤怎么会在乎那么点小事,在他原本看来,只要自己随随便便按照小说上,走在街上,自然有机会将才华显露一番,到时候直接被接到那一方大豪的豪宅里,有着装饰一新的马车接送,温柔可人的侍女,干净奢华的卧室,随意挑选的职位。

  在他的计算中,这都不是事,他胸中自有千言万策,只要有大军在手,到时候随意一条计策,就可以让南方连个秀才都不给自己的东林党诸人血流成河,他制定了一个认为了千古未有的子弹策,只要规定,某地投诚的官军,可以随意屠城,夺取该城内的金银美女,那么到时候,还不是随意发财啊。

  想起那金山银山,罗永锤就颤抖不已,这么简单聪明的计划,偌大的帝都居然没人察觉,这也是罗永锤觉得帝都无人,自己到了这里绝对可以鹤立鸡群吧,已经占了帝都四年,却是尸位素餐,毫无进取,分明就是学那蛮夷做派,罗永锤相信,只要自己到了真正的人物面前,肯定可以说服,让其用自己。

  就好像之前,自得于自己是所谓的理想主义者,居然可以忽悠到当地的地主给他风险投资,自然那一张嘴巴极其厉害,口蜜腹剑就不说了,撒谎的人首要一条就是,要先连自己都可以欺骗啊!

  但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残酷,罗永锤到了帝都后,先是按照书生才子名妓的小说,去大妓院里,想着总有那名妓看中自己,同时还要出现个与自己争风吃醋的富家公子,自己装逼打脸,但是被那公子暗害,但却引起了大人物的注意,同时自己隐忍一番,发现了那公子哥通敌卖国的证据,同时被提拔起来,而那名妓嘛,自己好心的话,还是可以给她一个妾室的身份的,不过,正妻的位置给谁的,还是得思量思量。

  但是帝都就是这么一个烂地方,没有任何理想主义者的活路,不能干干净净的装逼打脸,帝都没有所谓的高级会所青楼,原因固然是长老们不喜欢这种赤果果将下层人家的女孩子当做货物从小被买走培养成男人玩物的制度,但经济层面,那些附庸风雅的士人已经在帝都被一扫而空,事务官制度出现后,那些人可不懂什么吟诗抚琴对对,而是直接脱裤就上了……

  当然了,针对高级人士会所还是有的,就是得花钱,这可不是一穷二白的罗永锤可以买得起的,同时更加精准的营销下,想要在欢乐的时候看到其他人,是基本上不可能的,顾客不见顾客可是一种非常高明的营销手段啊。

  罗永锤去帝都几家所谓的会所过去,却是只能在一个稍微有些皮肤粗糙的朝鲜女人身上发泄了一通后,就过了一个钟,被礼貌请走,还没有见到传说中的贵人,兜里的钱就少了一份儿。

  当然了,对长老们来说,会所这种地方,还真没什么必要去不是。

  之后,罗永锤使出了所有可以使用的手段,包括而不限于去传说中长老们的住宅区外玩偶遇,唱着什么“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厦将崩兮,一木难扶。山谷有贤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贤兮,确不知吾……”的老歌,可惜始终无人搭理。

  至于什么衙门口或者机关大院门口,更是不可能很容易混进去,其实如果罗永锤有心,可以发现,各处工厂和小学,是长老们出没最多的地方,但是此人眼高于顶,目中无人,怎么可能在意几个工匠之辈的人物?

  这也是长老会与新时空土著思想意识上最大的不同,对新时空的文人来说,统治阶级就是他们这些读书人,平时说三道四,说出各种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政策,真去执行政策的人,成功了,是他们献策有功,失败了是武夫无能,这一套把戏,贯穿了几千年,认真做事的人死无葬身之地,只在一边说说闲话的人升官发财。

  但是在事务官才有资格升任官员的制度下,想靠着某种考试制度就升迁的可能性变低,唯有立功有政绩,才能有上进的可能性。

  这种思考无法转变,使得他们明知道有长老去那些工匠所在的工厂,也对此毫不在意。

  兜兜转转的,罗永浩发现,自己兜里的钱越来越少,身边的“锤粉儿”只会在那下一次支持,一分钱都拿不出来。

  最可恨的可能是会馆里那些老乡,现在所谓的老乡们全都一个个眼里只有钱,不再好像往常一样,捐资给士子以求在朝廷里面的庇护,在过去,无论是山西晋商养狗一样的那些官员,还是安徽徽商在扬州的那批,都开始跟随着长老们定期召开的招商会,进行投资和招标,那可都是真正的真金白银啊。

  在用事实证明,任何企图贿赂收买的行为都只能变成反效果,而企图偷窃机密资料交给日本三井企业或者江南大族的行为基本上都被灭门后,基本上都老老实实的了,而过去,如同那些地主,一看孙传庭丝毫不念士绅感情,阶级感情,不肯努力屠杀泥腿子,一点也不儒家!于是赶紧买通朝廷官员上奏,说孙传庭光躲着不打仗,朝廷下旨逼着孙传庭仓促出军,然后败北。

  长老们用堪称残酷的警察制度以及钓鱼执法的无节操底线,开始一点点将原本污秽不堪的大明社会风气进行净化,他们在社会上并无那些恶心的社会关系,自然下的起刀子。

  原有大明官绅在屠刀面前惊人的服帖,按照历史记录,大明亡国后,殉国自尽或者抵抗至死的,与数量庞大的士绅阶层的数量比较,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如果真是对这个国家稍微珍惜一些的,也不可能做出那些违逆人心的兽性,当然了,对于他们来说,大明是一棵任由他们啃食攫取的大树,他们自然是热爱大树的,但啃树与爱树不矛盾啊,只不过他们也没有想象力,大明这棵树被啃倒后,他们的命运如何。

  传统时间太久了,在大明朝灭亡后,他们想不到,我大清可没有什么和光同尘对读书人的怜悯之心,不肯纳税就要去死。

  而对于长老们来说,不喜欢纳税就不必纳啊,我们直接将你们的环境搞死就好。

  这可能是过去几百年没有见过的奇景,在新朝廷鼎立后,通常由于大规模的屠杀,以及集成了前朝保存下来的生产力,以及人少地多的情况,一个所谓的盛世也就出现了,更别说那什么土豆盛世玉米盛世了,但长老会治下的奇景却是,原本的统治阶级士绅,成了最受损的群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