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球长 > 第892章 胡三七的新室友

明末球长 第892章 胡三七的新室友

作者:一脸坏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21:38:01 来源:免费小说

  地主问题的核心是落后的生产力造成的生产关系无法升级。

  他们的很多行为,比如贪婪而积攒许多用不了的生活资料让粮食坏掉都不给人吃,比如娶很多姨太太,都并非是人性问题,而是选择问题。

  作为一个地主,必须得有权威,地租了出去,倘若遇到了不太好的年景,有人交不上租,这个时候,所有的佃户可都看着您呢,若是王老六不交租,大家怕也不会肯交。

  地主若还想维持自己的家业,你得把人捆来,打,打个半死,怎么这人没有同情心,可是你又错了,他的行为在当时,并非是苛刻,依旧,他还是可敬的,为什么?

  因为他是个大家长,是一个好地主,是修身齐家的典范。他可以杀人,他可以打人,他在自己的土地和家族里,是决不容质疑的权威,这....就是地主。

  当然,他也可以选择仁慈,比如说,别的地主,为了逼债,都把人往死里整,而你,却在灾年放粮,别的地主,在灾年的时候囤货居奇,而你,却发放钱粮给穷苦人,或者说,你不挣这个不义之财。

  那么恭喜你,仁慈的地主,你成了一个败家子,因为当别的地主财富滚雪球一般壮大,而你的财富却没有增长,别的地主可以抵御几次灾害,因为他们有更多的存粮,可是你却只能抵御一次灾难,在那个灾害频发的时代,一次灾难,你所面临的就是家道中落,你将对不起你的列祖列宗,成为家族中的罪人,接着,会有人兼并掉你的田地,而你,光荣的成为了贫下中农的一员。好吧,这就是地主和宗族的世界,这个世界的好坏,和我们现代人的好坏是全然不同的。

  这里只有坏与更坏的选项,任何企图践行所谓的良心的行为都意味着灭顶之灾。

  而农业问题的关键点,由于始终都是这样的小农经济,一个小佃户只能种植2、3亩的土地,其抗风险能力极差。

  草原上的牧民,抗风险的能力极差,基本上一次天灾就会走向吃不下饭的地步,而小农经济的计算下,能够抵御的天灾也未必多强。

  小农经济生产单位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即使是1、2亩耕地的减产绝收都可能是灭顶之灾。太小的种植规模和薄弱的经济基础让农户承担不起任何失败的代价,所以通常对新技术、新品种是一看二等三尝试,我大清的土豆盛世玉米盛世之所以被吹嘘成为了康乾盛世,就是因为相对于小麦和水稻,土豆对土地的要求不高,在那些以前的荒地上,勉强可以种植收获,而那种无主荒地,基本上地主不会强占。

  这就是为什么,越是到了后期,古代农业表现得极为保守,不愿冒险。

  还有成本问题,同样所谓的进入农业现代化,各种成本是不同的,比如农机使用成本、产业化成本、水利建设维护成本等等,但因为个体种植的规模太少,无法象规模种植一样分摊降低成本,因而在经济上不可行。

  本来可以由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就可以完成的收割任务,小农经济必须由数十台小型收割机来完成,本来可以由一个合作社100万元建立的农机系统或喷灌系统,现在数十家农户花费200、300万元也不一定能建成,在土地分割细碎的小农经济下,人力和资源的极大浪费导致了生产效率的低下成为必然结果。

  同样的,对于长老们来说,一个县有几百个大小不一的村子,一个一个进行化肥使用,种子使用的培训,几乎可以逼疯任何希望进行教育工作的长老。

  大明朝有千万级别的农民,这就使得每推广一个新技术、新品种都涉及到要对这些农民进行培训,具体到乡镇就是每个农技推广工作者要面对成千上万不识字不懂技术的老农民,这就使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成了不可能较快完成的任务,严重地迟滞了新技术、新品种的更新速度。

  这也导致了一部分的原因,长老们不可能进行激烈的土改,因为人手不足,委任其他人的话,必不可少的会有各种过火行为,而最后,投入产出比最佳的选择是,依靠辽东的土地以及化肥的魔力,依托新式运输手段,将大量廉价粮食进行武装倾销,最后把囤积土地变成一件无利可图的事情。

  小农经济是非常保守的,因为没钱修路,那么运输成本高昂至极,路上遇见什么豪绅直接杀了你都没处伸冤,因此大多数时候都是熟人经济,后世的时候,美军在青岛的基地,旁边几公里外,就是非常落后的农村,那些美军飞行员保持着每天飞行练习的时候,射杀耕地农夫的习惯,而他们对外界突然出现的可以飞在天上的大铁柜子有着惊人的忍耐力,学会了晚上借着月光耕田努力求生的能力。

  额,当时的我果军,没有帮助美国大爷虐杀中国人取乐,已经是积德了。

  在政治上,地主被排斥和打击是很正常的,原因很简单,以往王朝里面,王师到处,恢复秩序,杀掉闹事刁民,承认地主的经济地位,那么那些地主也会投桃报李,让地方上承认某人是真命天子,机灵点的家伙,从那三国演义里面得到灵感,来个献祥瑞上劝进表的把戏,捞取好处也不外如是。

  现在的情况,长老们完全对这些地主没有需求,也许某些人幻想着地主家里的漂亮妹子,但大部分人对他们的反感很正常。

  很简单,武力上没有力量,软实力上,没有让长老杀人时候的顾忌,如果真有唐伯虎那样的人物,哪怕是个地主,长老们也是会扑上去善待的不是?

  胡三七感受到的,对于地主的恶意满满,实际上已经是非常的克制了,目前来说,农业的生活方式逐渐被摒弃,要么进工厂,要么胆子大的可以承包长老转移的产业,比如养鸡场之类的,实在不行了,只要报名去海外垦荒,就可以得到各种培训和鼓励。

  胡三七感觉到这种恶意满满,但他无法反抗,只能跟随着这样的情绪被鼓动,但内心中的惶恐不断在体内蔓延。

  想象着自己的未来,要被派去某地进行所谓的“剿匪”活动,其实就是杀死各种地主,然后将那里的农民迁移走,就好像毁灭自家一样,他就越发的痛恨长老们,他也多多少少知道一些,那些长老的人数大概有几百人,个个都有通天一般的本领,但他们神龙见首不见尾,真是难见。

  当然了,胡三七也问过,长老们身边的护卫都是什么人,但得到的结果都不太好。

  一直以来,长老们的内卫,一直遵循的原则就是家人随军,也就是起码老爸老妈妻儿齐全,再不济也是有老婆孩子的,比如霍满囤那样一家子跟定了长老的人。

  这倒也不是不信任那些孤儿,而纯粹是害怕因为女人问题被渗透进来,真是被某个敌对势力或者单纯某个女人搭上某个大内侍卫,那就坏事了。

  群体行刑后,放假两天,只是每天吃饭,然后聚在一起,互相讲话,调节内心,而每天晚上,电影院对他们轮换播映,当然,内容都属于各种励志类,或者介绍海外名山大川,土地阡陌,牛羊成群的宣教片,目前来说,土地对于中国人的吸引力是巨大的,问题是,哪里的土地?

  总体来说,士官学校的精气神还算是向上,博取军功得一个大富贵成为了主流,而他们武器方面的先进使得长老的军队不会成为一支拿命换钱的部队。

  野心也在不断扩张,好在他们有足够的目标和土地承载这种野心不是。

  每过两周,可以有一天出门的假期,除了家在附近的人,其他人都是结伴到帝都去看看繁华的景致,有班车接送,速度足够快,胡三七换上作训服,跟着其他人一起行动,必须按时回返,他只觉得眼前花了,只有各种灯红酒绿,至今都念念不忘。

  回到部队,史更新却是兴奋的先跑去洗澡,回来后喋喋不休的说着街上的漂亮女子,以及自己该如何勾搭一个的计划。

  而胡三七只能一点点应付着史更新对于未来人生的各种规划,一边在被窝里独自缅怀人生,说到伤心处,也只能默默流泪了。

  接下来心态调整好了,他们的训练也开始有针对性和实战性,主要进行的却是丛林战和巷战的训练,针对的就是可能的江南扫荡作战,以及中南半岛作战。

  丛林战这玩意,可是连美帝都扼腕崩掉门牙的存在,原因就是其天象多变,道路泥泞难以维护,以及丛林之中,难以辨别,走近了以后,谁知道哪里会窜出某个手持利刃的敌人?

  可以说,极端的地形给了弱国与强国拼命的机会,虽然起码要死伤十几个人才能伤到一个美国兵,还得是运气好。

  而且让美军最难受的却是那种花费很少,效果狠毒的陷坑,无非是挖个深坑,坑里是提前做好的各种倒刺,人掉下去基本上当场死去那种,有美军大兵甚至被直接从丁丁的位置捅出嘴巴&……

  为了给这种情况提前做好预备,长老们的选择很简单,民兵加重点防御,将愿意重新回归中国的广南省百姓迁移到海边的各种工厂做工,但他们的目标可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越南,还有广大的土地需要去征服,而部队长官就需要慢慢调教。

  正如长老们不可能让一个警察随时来报告,有个随地大小便的混混,他是该揍一顿还是抓起来?

  “大军进顺化啦。”

  正在拆解枪械,希望有一天报仇的胡三七,却见到史更新好像得了什么好大的好事儿一样,跑了进来,他说着最新的军报,同时打开了话匣子,憧憬着传说中的白皙貌美的越南美人,他们来这里也有几个月了,想报名去所谓的实习也是需要酝酿,但对于一个大小伙子来说,这种急切可以说是止息不住了。

  胡三七被拉了出来,一间大的厅堂内,许多人兴奋的聚集着,有的人举高了手,为长老们又一次的军事胜利欢呼,而胡三七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一个学生走到墙边的地图上,指点着位置:“顺化一旦拿下,整个广南省就太平了,无论是郑家还是阮家都不可能将我军舰队赶走,而他们获取白人火器的渠道被切断,只能被我们慢慢一点点放血。”

  他们人人都会看图,对于当地的地理有些了解,七嘴八舌道:“那问题不仅仅如此,有了这个集散地,下面就是整个中南半岛!”

  “暹逻、高棉……全都可以一点点攻略了!”

  在后世,这些地方虽然谈不上多么富裕,但却是有着各种产出,虽然位置在全球产业链的位置很差,但却由于开发程度不高,矿产资源存量很高,日子还是不错的。

  顺化被拿下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阮氏内乱的情况,加上顺化作为一个良港,都是长老们志在必得的地方,目前天津到上海的航路基本上都是由市场运作,民间主持,长老们占据最上游的核心产业链,而在这里,情况就复杂至极,广东商人作为与西方通商千年的势力,在广南省不是没关系,而西方人已经开始将他们的爪子伸到这里。

  历史上,中国从1840年挺到1949,一百年的岁月,一点点的坚持,但同样的,也是缓冲国殖民地一点点从骨子里变成外国人的过程,依靠缓冲国拖延的时间,中国获取了独立,这可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

  主要问题还是开发能力,对许多地方,历史上的前辈不是没有开发的念头,但疫病和水土足以让这种想法变成泡影。

  虽然是前辈立下的功劳,但对这些学员来说也意味着自己也有机会立下功勋,这意味着:改变阶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