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球长 > 第873章 精神关怀

明末球长 第873章 精神关怀

作者:一脸坏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21:38:01 来源:免费小说

  当然了,哪怕允许出门购物,在他们就要被分配到各地之前,买点东西,或者那些在河北本地的兵,如果有家人的话,还可以想办法托人带信报平安的呢。

  而五人一组出门,也杜绝了出门做坏事,或者跑路的可能性。

  胡三七个子最小,走在最前,一行人出了小站新兵营,却是没有去传说中的滨海大港,而是去了附近的一个小镇子。

  镇子不大,甚至恰似于胡三七在家乡时候见过的各种集市,不过却是热闹的很,这里由于地方偏远,不是大港油田那样华北地区的战备油田,因此在建设上还是落后了一些。

  毕竟目前,长老们执行的策略下,先被建设起来的城市,是以帝都和天津这样的标杆型城市。

  不过,街头各种小生意的新花样不少,而到处跑着的小孩子不必去割草喂猪,也显示出这里的生活确实安逸一些。

  路边一个小摊子前,一群不大的孩子正在围观,一个男子对着一个圆形如铁锅的器具,不断摇着一个握柄,另一只手却是拿着一根竹签。

  只见那竹签在铁锅中央,不知道如何,却是不断有白色的东西环绕,飞快的增加,最后那些白色的丝状物渐渐越来越大,比胡三七见过最大的冬瓜都大,却是笑着递给了一个小孩子。

  胡三七其实不过是十四岁,虽然在这个时代,十四岁有儿子,顶门立户开始干活的已经大有人在,不过心性到底在那摆着,却是问道:“这是什么?”

  那汉子抬头看见几个新兵出现,却是毫不慌张,比起大明时代,军户要么如同农奴一样凄惨,要么就跋扈的想抢就抢,想杀就杀,这些帝都长老们的兵就是好,不但说话好听,出手还大方,当真是仁义之师啊。

  尤其是这附近就有兵营,虽然里面的大兵轻易不能出来消费,但带动附近的老百姓可以说是发大财了,无论是派工,采购,都是来钱的,也间接将这里带红火了,更别说那些长老在盐碱滩上开辟的什么小站米的稻田带来的好处了。

  “军爷,这是棉花糖,现做的,甜啊。”

  这手摇式棉花糖机效率却是不低的,自然也是长老出品,一个走街串巷卖糖汉子几乎是儿童杀手一般的存在。

  胡三七却是高兴的买了一份儿,他和其他的新兵敞开手脚,开始大吃特吃,虽然是个小镇,不过依靠着距离运河以及大海很近,因此倒也有不少好东西吃,当然了,长老的军队不是朝不保夕也许下一刻就要挂掉拿命换钱的军队,因此也不会导致士兵拿了军饷就直接花掉,都一个个打着攒钱当老婆本的主意呢。

  附近有什么大工程,连带那些工人也时不时来此消费,因此也制造了一种临时性的繁荣。

  他们用的是银元作为花销,购买力还是很强的,而一个银元的购买力是很强的,虽然有所浮动,但几个同班的大兵却是找到了一处烧鱼馆子,比起军营里的吃食,自然是不如,不过也算是新鲜,最关键的是,他们打算趁机喝点酒。

  喝着酒,就开始嘀咕起来:“你说,老哥,到时候会把咱们分到哪里去。”

  “这我怎么知道,现在哪里都缺人,不过,如果可以分到帝都去,哪怕是给长老站岗,那待遇,没的说。”

  “得了吧,长老们身边,都是志愿兵,就是当了三年以上,愿意继续当的精兵,咱们就想想吧,不过,我听咱们的教官,他们也不过是比咱们早来一年,最好的兵,其实是去越南的,他们真发女人啊!”

  那红脸汉子只是喝了几口酒就上头,然后眉飞色舞的说起自己听过的黄段子。

  “打进村子,敢反抗大军的,男人杀光,女人平分,不过,得是敢玩命的人才能先挑,而且都是白花花的漂亮女人,嗨,如果可以分去越南,那就什么都不愁了。”

  “越南那地方也太远了。”

  作为新兵,最基本的地图虽然还不能做到辨识,但是在地图上找自己的家乡,找自己的位置,以及周围国家的情况,却是最基本的训练,长老们希望自己手下的人越精明越好。

  不过知道了到底距离家乡多远,也有人忐忑起来,他们在每天和教官聊天的过程中,也知道了目前帝都在山东等地有活动,因此山东的兵就梦想着被派回山东老家,到时候,穿着那身衣服,背后扛着长枪,那威风,全村哪还有敢于招惹自己家的?

  “其实去江南也好啊,听说那里富裕的很,可就不知道为什么,长老就是不肯打呢,如果需要,就咱们手里的火器,直接去打山东,没有挡得住的!”

  有山东人也在疯狂的思考着。

  当然了,他们也七嘴八舌的评论着,去朝鲜也是非常滋润,但去辽东的感觉可就难受了,至今那老林子里,还有八旗悍匪纠集几百人虎视眈眈,可不好对付。

  几个二十出头的汉子纷纷表示对越南可以分女人的谣言表示羡慕,越南前线的人辛苦了,但你们能不能等一等,等一等你们的弟兄,等我们过去了再继续打?

  胡三七对此不置可否,此时他对任何人都不敢吐露心迹,关键问题是,作为一支失地农民和破产破落户中有进取心的存在,对于地主们可没有什么好感,特别是自己是把那些围观群众,至今为止连面都没见过的长老当做灭门仇人啊。

  在老兵的说法里,下周他们的汇报演戏,还有阅兵式,是会有长老出现的,当然了,老兵说的重点,自然是跟随着长老的到来,兵营里会安排大席面,至于什么样的大席面就没人知道了。

  但胡三七也越来越多的知道了帝都的情况,知道了这些长老的情况。

  传说中这些长老来自于海外仙山,都是有大能力的人物,眼见前些年奸臣当道民不聊生,而那些来自辽东的八旗兵,其实是域外天魔作祟,打算杀光全天下的人,帮他们练九转魔功,好在长老们出手除魔,才有了他们现在的太平日子。

  他们似乎有着神奇的力量,搬山填海,建造伟大的城市,组建强大的军队。

  他们嫉恶如仇,对于任何一个犯法的人,无论是什么身份都是直接收拾。

  作为小民来说,是无法摆脱反贪官不反皇帝,希望有个青天大老爷或者明君微服私访拯救世人的。

  胡三七也禁不住紧张起来,他没想到过几天就可以见到仇人,想起自己的枪法,如果有机会,能不能开枪?

  他在三百米内几乎可以做到枪无虚发,如果真有机会,是不是杀死那位高权重的长老?

  反正自己一无所有,一命换一命,用自己的生命去换贵人的命,那可不是赚了?

  越想越是偏激,而逐渐沉默起来,吃了午饭后,有几人喝了点酒,这红星二锅头的味道还真不差,胡三七也稍微喝了一杯,不敢直接回去,因此就在镇上转了转。

  到底杀不杀?杀几个?

  胡三七对长老们的恨意反而在提升,他们有这么多粮食,却不肯给胡家的人吃,还撺掇泥腿子抢了他家,真是可恶啊。

  按照老一辈的说法,官府要安靖地方,首先就是要安抚好他们这些有实力的粮户,哪怕是县太爷到任,胡家也是头一波得到帖子,嘘寒问暖的,但是这些长老不问青红皂白,就打杀他们这样的良民,就为了杀几个屁民的事情啊,这种事,在大明的天下,不是常事吗。

  胡三七不服气啊。

  吃过午饭后,老兵们也没买什么东西,而是满足的四下走动,手里有钱,虽然也有人嘀咕着去找女人,但这里是个不大的小镇,哪里有什么妓院,都是外人,也找不到去的地方,而这种行为更是不被允许的。

  一直以来,消耗这些家伙的时间,就是长老们的计划标准。

  最开始,和平时期长大的长老们有一种错觉,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所有军队都是他们时代的那种标准。

  三大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

  八项注意: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偿,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

  这些军纪,在后世的人看来只是身为一个人类,基本的道德要求,但是认真想一下,为什么有规定?

  有人横穿马路闯红灯,才会宣传不要闯红灯。

  有人杀人,才会有规定杀人者死。

  解放军有如此简单明了但低要求的军纪,本身就是说明了那个时代的狂暴。

  这支军队在当时,被民国时期的人们称为“菩萨兵”,“新汉人”,王者之师”,为什么?

  因为其他同期的军队不拿平民当人,连这些标准都达不到,抢劫以后把人毒打一顿,或者抓壮丁已经是友善的了,直接屠村的大有人在,还乡团开回来,说你勾结日寇,就是勾结日寇,说你通八路,就是通八路,统统杀光了事。

  红军不叫“兵”,而称自己为“战士”,因为在中国这是一个很遭反感的字啊。

  自汉唐“良家子”从军的惯例荒废后,共军出现之前的千百年中,军队在中国平民甚至中下层官员、地主的眼中和强盗没什么区别,“丘八”、“贼配军”、“兵匪一家”、“杀良冒功”,“匪过如梳,兵过如篦”“赤佬”是历史评语。“攻下城,三天不封刀”、“大索三日”是对作战军队的惯用奖赏,是统治者减轻军费支出的惯用手段。军队做为一个男***团体,从来都是破坏性大于建设性,要不然军纪较好的岳家军和戚家军也不会被人广为传颂。

  作为一支从一开始就把军纪灌输好的军队,这些人倒也没有沾染上这个时空军队的暴虐,新式军队因为与那些顺军吴三桂军完全脱离接触,所有目前来看,非常干净。

  可以说,哪怕是以全世界范围内来说,长老治下,只要是穿制服的人,能力如何先不说了,第一要点就是要求纪律!

  每天24小时,除了紧张的个人洗漱时间,如果你动作快点,也有机会和同伴吹牛打屁的话,其余的时间,要么是训练,要么就学习处理军营内务,学习各种知识,提升识字率,从一开始,长老们就把识字率和战功一起作为升官的备选条件。

  当然了,里面有刺头,有觉得自己可以练练的人物。

  但是,在后世,高中辍学吃喝嫖赌坑蒙拐骗全沾的地痞混混,在大熔炉里锤炼几年后,就可以变成身材挺拔有精气神的汉子,这套模式的厉害之处可是不简单。

  本质上说,哪怕三个月过去了,他们也仅仅是从原本农村散漫的生活,变得开始讲究卫生,按时间生活,懂得纪律,真的和职业军人或者说精兵完全没有可比度。

  帝都当然不可能要求自己治下,非从小入读长老们的标准化学校长大的孩子,长大后就可以真的成为合格士兵,当然了,如果是那种乐于学习的,自然是乐于提拔。

  在平时,是哨岗与训练,在战时是行军、宿营、战备,随时紧绷精神,昼夜的担忧,对**和精神,都是高负担。

  老兵油子习惯了军营生活是一回事,普通士兵是另一回事啊。

  当然了,任何一种伙食吃久了,也会腻歪,最重要的还是精神世界。

  所谓军队文化建设,军民鱼水情之类,劳军抚军,说到最后,都会归到一种作用:让在军营里,过着相对异化生活的军人们,能感受到一点正常人的情感慰藉。他们需要与非军人接触,他们需要一点日常生活的感情,他们牺牲了很多,所以也需要感受到,自己的牺牲是值得的。

  重点是,你得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受到尊重的人。

  这种精神鼓舞,大体在汉唐还是很充分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