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球长 > 第860章 内斗之王

明末球长 第860章 内斗之王

作者:一脸坏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21:38:01 来源:免费小说

  这些儒生搞外战个个无能,但是内斗却是天才!

  他们把中国帝国的战争机器改进成为了所谓的督师制度:监军文官负责大地总体战略,兵力部署、还有在什么时刻、什么地点和什么敌人打仗,也都是文臣决定的,监军太监负责全军地粮草供应、军饷的发放、以及各种辎重和武器的运输和分配,而具体的攻城、防守、排兵布阵、野战克敌这些工作都是武官的。

  从文官的角度来说,这实在是一套绝妙的军事体制,如果能打胜仗的话,首功自然是负责战略的文臣,中国自古就高度强调战略的决定性作用,尤其以文官为甚,还美其名曰,妙算。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胜利后监军太监的功劳自然也少不了,而武将的功劳只根据人头来算。而如果打败了的话,那这个时候文臣就不承认战略的巨大指导意义了,战败的罪责肯定要由武将来背,因为武将是具体指挥战斗过程地,肯定是这帮丘八把好好的计划搞砸了,如果武将战死了,那文官一般也能把责任推给监军太监,肯定是这帮阉竖贪污了盔甲、军饷,要不就是他们出于本能的害人习性而没有发给军队足够的粮草,才导致了失败。

  总之,无论战争是赢是输,文官都只有赏而没有罚,武官却连军饷都经常领不到,只能依靠打家劫舍来过日子,从而揽上一身污名。文官就可以打着正义的旗号弹劾攻讦,把立了功的武官重新打下去。

  自从明末年以来,边事频繁,朝廷不得不对武将越来越倚重,在朝中君子们的眼里,各路武将就好像是那被镇在五指山下的孙猴子,眼看就要跳出来了,所以越是能打的将领,诸位君子就越是要往他们的头上贴封条,镇压在下面磨上五百年的性子,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这么搞的话,外战能赢才有鬼了!

  且不说发下来的武器还尽是些打三枪就炸膛的火铳,砍两刀就卷刃的刀…根本就是让你送死啊。

  所以,作为一名文人,张岱本能的要求,就是一个他什么都不付出,而是有无数不要钱不要粮,不需要任何补给和装备,就赴死与敌人作战,事后也不会聚集起来变成骄兵悍将,如同五代时候的武将那样专横跋扈,而那些领兵的武将也是个个听话,打仗的时候英勇赴死,但是却把大部分功劳交给上面,有过错自己背着,哪怕事后,也甘于将大权交给他们文官。

  当然了,张岱也许可以和后世那位号称共和国第一位后勤部、交通运输部部长凯申物流创始人好好沟通下。

  我们都知道,在明末的时代,只有苟且的混蛋,赴死的英雄,那是少数的点缀。

  但是,长老的到来,无论是带来什么样的社会变革,都势必会引起既得利益者的垂死挣扎,以及各种哀鸣狂吠。

  一个人,从小经历的习惯往往可以带到死,正如后世的后代很可能都以为大米和蔬菜都是在一种叫做超市的工厂里制造出来的,没有这方面的认知,就很难有正确的选择。

  正如那个印度留学生愤怒于那个中国女人居然不自动到他那个赶走中国学生腾出来的最高级的宿舍脱光衣服任由他玩弄一样,杀掉她和她的男朋友自然是高种姓学生最正确的选择,人家还奇怪,他只是杀一个低贱的中国人,你们为什么抓我?

  因为在印度人的认知里,你对我好,是印度神的命令,那么我就可以对你做任何事情,你不许反抗,反抗就是违背神的意志。

  同样的道理,对于张岱来说,指望他拼命向前几乎不可能,他从小的认知,所谓的做官,做文人,就是什么正式的事情都不做,欧阳修一句“此非待遇儒臣之法”就拒绝掉了治河任务,先天下之忧而忧说的漂亮,真实的事情责任是不会负担的。

  什么叫儒臣?其实就是只要有一张嘴,剩下的都可以不要。可以说水利,说军事,说治政,说教育,说农业,说锻炼身体,说户外运动,说天下和谐,说万邦来朝,上谏君王,下督百官,但等到要他们去做实事,那就是摇头!

  此非待遇儒臣之法!

  张岱和侯方域自然都是标准儒臣,当然了,侯方域此时一无所有,自然激进,张岱的庄子里,还养着几十个瘦马,都是不到十岁就买了过来,还等着养大了享受呢,这怎么一样?

  对张岱来说,这几乎是最明智的选择,在他看来,拼命的事情,自然是那些武夫和蛮人在做,他只需要继续自己儒雅的风度,在幽静的庄园里吟诗作对,玩弄那些农夫家买来的女儿,同时嘲笑着那些无知肮脏的穷人如何如何的不知礼仪,如何的不识字。

  只索取不回报,只按照自己的利益说辞,而不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已经违背了天理人性,反正什么事都有圣人背锅,圣人说了,要长幼尊卑,那么既然我是尊,就可以用尽无数手段去欺凌屠虐老百姓,甚至屠杀普通百姓也无所谓而已。

  在明末,中国的人口锐减三分之二,但那些东林君子,依然是高官做着,福气享受着,全然不顾那些原本挣扎求生的老百姓已经活不下去。

  这样的惨剧不仅仅只会发生在某某一地,而是整个神州大地都会陷入血泊,无论是中原的农夫,江南水乡的勤劳渔民,都会被文官们出卖,被屠杀。

  为什么我们的民族要遭受这样的灾难?为什么我们手无寸铁的人民会被杀戮?为什么我们的文明要承受这样的逆转?

  是谁在姑息养奸,以致养虎为患?又是哪些人在出卖我们的国家,还把我们人民推向苦难?

  那些道貌岸然的东林君子,自然会舌灿莲花地将一切归咎于流贼和天命。

  但张岱和侯方域都不是傻子,但他们的认知里,农民就该不能反抗,不能有任何怨言,任由他们剥削,不然就是刁民。

  正如后世那些逃亡去海外的民国大师,全都用最恶毒的文字书写自己的委屈与惊悚,那些无知的泥腿子,居然敢如此对待他们这些文人,简直是该诅咒一万年。

  不过,只要有起码的保障,张岱现在只想回到家里的庄子,关闭对外交流的道路,只求在那家里组建的红袖班里,让班里的女子全都脱光了,任由他玩弄,不想再掺和这些可怕的世事了。

  “贤侄,你就速速离开吧,这江南,到处都挂着你的悬赏令,那些武昌来的兵虽然跑了,但是就怕有人把消息传出去,贪心的人到处都有啊。”

  侯方域笑道:“只怕如果我放了叔父,第一个将我出卖的就是你吧。”

  张岱急道:“怎么能如此,这点信义我还是有的,况且……”他虽然缺乏应变,但下面的话还是知道不能说的,准确的来说,作为一个读书人,和侯方域这样的造反派掺和在一起,虽然他自己可以喊冤是被挟持的,但谁相信?

  那就是裤裆里的黄泥,不是屎也是屎了啊。

  侯方域也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他侯方域此时可以说人人喊打,但是张岱还是什么都有,自然是光脚的和穿鞋的区别啊。

  到了明末,在官场上,任何拥有人性这种东西的人都已经无法生存,这个斗兽场也许对下层的态度穷凶极恶,但是对待彼此也说不上友善,毕竟天下的财富是有数的,无论是徽商还是晋商圈养的儒生走狗彼此之间自然说不上和谐。

  在出卖与反出卖的游戏中,虽然可以多上几分文人的温情脉脉,但比起大老粗们的直来直去,明显就多了几分阴毒。

  大明王朝的上层,包括宗室,贵族,地主和地主出身的官僚集团,这些既得利益者利用权力不断的侵蚀着大明王朝的根基,即使在面对农民起义和外族入侵的情况下,也仍然丝毫不会考虑国家的整体利益,只会继续肆无忌惮的疯狂掠夺,几乎到了心理和生理双重变态的程度。

  他们的罪恶让国家倾覆、让文明湮灭、让百姓遭受苦难对于这些败坏中华气运的民族罪人,无论是最后落得哪种下场,对他们都是过分的仁慈。

  而张岱和侯方域正是如此扭曲的人,他们同时间想到了其中的关节,现在侯方域身败名裂,几乎在江南很难待下去,不但帝都的人不会饶恕他,南京城里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的文人也不会放过侯方域这个坏了规矩的家伙。

  什么规矩?千百年来,文人的互相倾轧,可是从来很少将武夫牵扯进来,而侯方域的做法,却是将左梦庚这么一个父死子继的军阀引入都城,下面到底是安禄山还是赵匡胤就可以发挥大家的想象力了。

  侯方域这样的人如果不杀,那么下一个动心思打开城门引军头入城的是谁?

  而对于张岱来说,此时他还没有暴露,起码没有牵扯进来,他最佳的选择就是回到自家庄园,继续玩女人,置身事外,但最怕的就是,侯方域被擒住的话,随口乱说,攀附张岱也有关系,或者干脆就说张岱才是自己的主子和指挥者!

  当然了,张岱也可以想办法让侯方域在监牢里“被自杀”就是,不过那样花费巨大,还会有很大的后遗症,这就不是张岱喜欢的了。

  张岱咬咬牙,说道:“贤侄,不如你去广东筹措军队,我赞助你一笔使费,江南民风柔弱,怎么可用呢。”

  侯方域笑道:“一笔钱就想打发了我,叔父真是想的美哦。”

  张岱焦虑道:“那你让我如何,我庄子里不过几百人,都给你,你能打下哪里?”

  侯方域大声道:“也罢,侄儿我就不再麻烦世叔,咱们好聚好散,不过,临走前麻烦世叔帮我几件事。”

  张岱赶紧说道:“你说。”

  “我爹的坟墓,只怕我是没机会孝敬了,就请你帮忙把他送回老家,找个地方脏了,别让他没个着落。”

  “好,我和候兄也是……”

  侯方域自然不搭理这些,说道:“你给我弄十万两银子来,我去广东想办法招兵买马,到时候集齐百万大军,哼。”

  张岱的心都碎了,他知道此时侯方域已经开始疯癫了,刚刚死了爹的人,你和他说什么理智的事情?

  “好,我尽力给你凑。”

  张岱无奈,不敢回家,找到了一些认识他的富户,声称借用现银,侯方域自然是带不走那么多,因此凑给侯方域的是一船丝绸和金银,大概其能有一万两白银以上,当然了,能卖多少钱就看侯方域的本事了。

  侯方域自然不懂得成本价和销售价的区别,张岱也没有坑他,想办法借到的这一万两也是张岱家族伤筋动骨的财产,当然了,与历史上同期被我大清没收的财富相比,这点损失真心不大啊。

  侯方域虽然心灵已经扭曲,但也不傻,知道点进退的道理,知道张岱再逼一下,就要直接去告自己了,他杀了张岱,也无非是泄愤而已。

  混在商船内,带着自己剩下的两三个贴身仆人,拜别了老父的愤怒,侯方域发出了内心最恶毒怨毒的诅咒,这片土地上的人居然对他们家族如此的薄待,他们这样的饱学之士也得不到优待,那么等待日后,等我带着大军打回来的时候,你们等着吧。

  侯方域手中有一座地球仪,本着越了解敌人越好的心思买的,原来外面的世界并不小,外面的洋兵,什么日本倭兵,还是南方的红毛人兵,西边的印度兵,全都可以借!只要能保证他读书人的富贵体面,侯方域愿意许诺,打下的城池,财帛和美女全都归属那个国家所有!

  想到日后,那些臭烘烘,浑身各色杂毛的士兵,冲进中国的土地进行屠杀,他就兴奋和欢呼的止不住血液的流动,他指着那些文字,慢慢的说着,“印尼……印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