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球长 > 第853章 练兵

明末球长 第853章 练兵

作者:一脸坏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21:38:01 来源:免费小说

  将人口一一押出来,同时财产封上,等待专门人员点算,这个土围子将很快变成一个兵营,作为驻扎和训练之用。

  长老们的军队,往往是有一套专门的缴获制度的,既然两百年后的英国大兵,三百年后的美国大兵都是将所过之处刮底三尺,鬼哭神嚎的本事,那么在这个人渣遍地的时代,搞一个合理的缴获分配机制尤其重要。

  在这个教育中,长老们没有在缴获敌人物资方面的正当性做太多诠释,而是重点在利益上多研究一下,关于私分缴获有多么可恶上面,如果你是在和敌人打仗的时候,却有人跑路去抢劫商户,那么战线一乱,就完全的不好打了,很可能那个漏洞就会导致你完蛋!

  因此,打仗的时候其他人去劫掠强暴,会危害到自己的利益的观念开始传播,同时,你不可能是运气最好的人,万一你抢了个**丝,穷的就只有一身破棉袄,人家抢了个财主地主乡绅老爷,光那粉嫩娇滴滴的娇小姐就可以气死你不是。

  而如果一支军队完全只会抢劫,只顾自己,那么就会必败无疑,最后可笑的死去。

  达成共识很容易,但做起来就很难,逐渐让士兵们养成分配习惯,也就是你打城门我打城墙,但事后,按照军衔进行瓜分财产。

  当然了,按照长老们的计算,依照战斗烈度,俘获财富的不同,分配方式也就完全不同,如果是战斗激烈一些,那么士兵的分配额度就高一些,给死者的抚恤金也多,而如果是那种大炮响一下,然后就端着枪过去打扫战场的游戏,那么就相对政府的份额多一些,这是可以调整的。

  当然了,这里面遵循了一条原则:回报与付出成正比。

  李向前很满意,虽然这次出动,以消耗的钱粮,弹药,以及一些额外成本来说,是大大的吃亏的,但是治国理政可不是算术题,这里面的道道太多了,这里的投入在未来的回报是巨大的,比如土地,比如安庆当地上上下下的臣服,当然,最重要的是,建立“长老会治下的和平”制度,那么最重要的,其实就是建立一个秩序。

  秩序是什么?是乱世的反义词,最坏的秩序也胜过乱世。

  虽然常有人说什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好像正义永远能战胜邪恶,残暴的统治者永远没有好下场。但事实上,这世上哪有双手不沾鲜血的统治者?别忘了政治本身就是一门管理和惩罚人的技术,是一门生产与分配的敏感学问。

  按照历史书的记载,很多残暴的政权却能取得成功;另一些仁慈的政权反而遭到了毁灭。

  当年的蒙古铁骑屠城灭族、残暴无比,可照样是横扫欧亚,最后的没落也不是因为残暴,而是因为无能,近代的欧洲殖民者入侵美洲,前后杀了数千万印第安人,残暴到了极点,可照样没有受到惩罚……还有,按照传统的观点,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失败的原因,是因为搞革命恐怖,杀人太多;可是列宁却认为雅各宾派的失败是因为杀人太少了!于是,在后来十月革命时,数百万俄国人死于非命,超过了雅各宾派许多倍,十月革命却没有因此走向失败,反倒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残暴屠杀是镇压不服的最快捷手段,但毫无创造,几乎是一场零和博弈,相反,一味的宽容和放纵,却不可能得到人民的爱戴,只会让某些蠢蠢欲动的反动派觉得软弱,觉得无能,觉得你好欺负,开始对你得寸进尺,步步逼迫,最后逼得你无路可退。

  残暴本身并不是绝对的错误,没有原则的残暴才会带来灾祸,但这已经不是残暴,而是无能了。

  攻打土围子,但不杀人,让苦主过来哭诉,公审,大会,公开处刑,民心所得。

  这套程序不复杂,但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

  “最关键的还是士兵识字率要提高,短期内,没什么大战,但识字率是必须提升上去的,这个,就拜托夫人想办法了,我会帮你搞点预算,至于其他的部分,就在缴获费用里出,而我们停了本地秀才的月例银子,让他们很伤心,请愿闹事也正常,对此,我把他们当狗啊,愿意教会士兵识字的,给点饭钱,不愿意的,又不肯去死,让我很为难呢。”

  邢夫人一笑,她最怕的其实就是投靠了帝都后,因为从贼等因素被歧视,尤其是那些文人,但是现在,帝都方面可以说彻彻底底是站在她一边,甚至乐于让自己一个女子掌兵权,这种日子可以说畅快至极,哪怕有人传各种谣言,也就可以忍耐了。

  “就是怕有人议论。”

  “在背后议论人是最无能的做法,这些书生也该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弱小无能,可是他们始终不肯承认啊。”

  清歌于漏舟之中,痛饮于焚屋之下,而不知覆溺之将及也,可哀也哉!

  这就是这个时代文人的最真实写照。

  他们热爱大清国,大清国给了他们特权,金钱,女人,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就是在不断的让这个体制完蛋,最终,一起死。

  1953年,上海实行工资改革,对待收入最高的大学教授和银行工作人员,取消原来待遇的80%,100元改为20元,200元改为40元,300元改为60元。注意,在这里的钱可是很值钱,理发每次一毛,进澡堂洗一次澡一毛,菠菜4分6,土豆9分1,西红柿1角1分,圆白菜4分4,萝卜3分9,可以说,是一笔巨款收入。

  可是这些人依然不满足,这里就是一个问题,凭什么了。

  就因为你写八股文写的好,我就要给你好处,让你写一些酸词歌颂我?

  未来几十年,长老们基本上都会坚持工程师治国,也就是他们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求,教育界将秉承“重理轻文”的基本方针,要求大家“学好数理化”,工程师内阁,教育资源和经费必然会都向理科倾斜。

  这是中华民族想要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不如此,指望那些儒生能干什么?

  但这必然会引起包括而不限于的秀才等阶级的不满,让这些心气甚高但真本事完全没有的文人感到愤愤不平,人家给自己的定位那可是“士”,至少必须要比农工商高出半截啊。

  偏偏这些人又是最会挥笔写文发表观点的,所以在未来,随着教育的延伸和放松,社会上必然会出现奇怪的言论,例如说我大明时代是被这些可恶的髡发贼妖魔化的,其实是多么多么的美好,知书达理的贤淑伯母、出身东林的文雅少爷、主仆情深的狡黠丫鬟、善良宽厚的豪门太太、持重仁爱的乡下老爷、爱国爱民的江南老板……总之思想是传统文化的,秦淮八艳的爱情是忠贞的,生活是悠闲的,情调是张岱式的,求爱是浪漫的,官府还算是勉强过得去的,儒生老爷是风度翩翩的。

  而长老会又是何等的罪恶滔天,把全部有骨气的中国人杀光,从精神上阉割,让君子们欲做隐士而不可得……最后甚至说什么:“半个多世纪过去。大明朝的种种善,大明朝的礼义廉耻信,早被大规模玷污,大规模失传了……”

  安庆全境在几个手上血债过多的地主被挂路灯后,立刻变得宛如天堂,路不拾遗,而仿佛被吓坏的地主们将无数推车运送各种好东西进城,也是让忙碌多日的士兵好好的打了个牙祭。

  李向前倒是不在乎地主们是否心服,在他看来,即使现在心服,后面你露出了破绽,也会反咬一口,唯有始终维持着强大,才是根本。

  这世上最可怕的敌人,还是时间,时间久久了,人民会忘记儒生的穷凶极恶,忘记他们的何不安安做饿殍,只记得他们的风花雪月诗词歌赋,完全忘记了,如果是自己在古代,可能只是乱葬岗里的枯骨。

  过去这些天,李向前住的房门口,颇有几个或老或小的文人,举着个名帖,自称是何年中的什么举人秀才,前来拜访问安,李向前全都回答一声谢谢,就让他们滚走,但这些人全都极其惊诧,对人家来说,多少年来,还不是想见知县就可以见知县?

  他们本以为新来的人物,既然是不兴屠城,善待百姓,本身早就是素了不知道多久的穷**丝,自然做着面见大人物,痛说厉害,然后主公一下子高薪聘用,一下子得用起来。

  但是却是被决绝,之后鼓噪于门口,到了最后,他们惊怒的发现,李向前宁可去看望那些孩子死光的孤寡老人,或者是屠城后的孤儿,也不肯搭理他们一下!

  什么时候得到过这待遇,要知道,虽然说穷秀才穷秀才,但事实上,秀才是有自己的政治地位的,你一下子就给人家无视了,人家不急才怪呢!

  原本还是贪婪又没用的知府被弄死的大快人心,但现在,许多不满的人可是全跳出来了。

  当然了,枪杆子在手,内部齐心,**问题收拾的也好,制度制衡,而周边也不存在可以威胁到安庆的存在。

  “安庆搞不了太大的工厂,这些小工厂陆陆续续会运来,至于利润,就暂时调拨给夫人你使用就好,记得不要杀鸡取卵啊。”

  安庆既然暂时还不可能开办电厂,那么所谓的机器也就是各种手工机器,缝纫机就是其中的榜样,当然了,也麻烦的很,好在按照了解,这种培训并不需要太大的投入,一个会了,就等于一村子都会了。

  这种简单而实用,可以一瞬间极大提升生产力的好东西绝对是最愿意出售的,进口打破小农经济,然后把人往外引导,这一点比起占据土地和政权要重要的多。

  李向前要上船离开,邢夫人自然是殷勤相送,各种食材自然是不花钱一样的送上,这倒也耽误了时间,不过李向前不过带着十几人说走就走,也不差这么一会,至于邢夫人趁机想送女人的事情自然也是敬谢不敏了。

  “真是怪了,那柳姑娘好像听闻长老要走后,也悄悄坐轿出门,可为什么还不到呢。”

  “没到也没什么,她这几天做的不错,还革除了不少旧日的弊端,那些老吏员,没必要可惜他们,该扔的就扔。”

  李向前并不在意所谓的农业税,对于安庆士绅无所求,对安庆官场的吏员无所惧,因此大刀阔斧的改革也很容易见效。

  李向前很快上船后,发动机很快启动,嘟嘟嘟的朝着下游挺近,却是在消失之前,远处的巷子里,一个小丫鬟跑到一顶轿子外,说道:“小姐,他走啦,也不等等,真是的。”

  沉默一会,里面传出声音:“本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何必强求。”

  安庆不比北方,缺乏马匹,同时劳动力工作还不充分,因此还是保持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也就是这些轿夫了。

  回到自家的县衙,这里被整理的很好,虽然院落不大,倒是安静多了,此时这里已经是安庆的政务中心,府内的地主认怂后,送来的大量钱粮,都是在这里报备,然后由柳岩将各种东西分配,再由真正接收物资的邢夫人送到该送的人手中,当然了,大把的资源是被储存起来准备过冬的。

  当然了,她却是没什么贪污的心思,自然是按照规矩,把东西分配给该分的人。

  此时其父还是在丧期,却是穿一身白衣,在自己的小屋里惆怅。

  “柳姑娘,门外有个大婶儿说要见你,还说是有什么好事呢。”

  “好事,我还能有什么好事啊,让她进来吧。”

  她自嘲了一下,做这这么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女知县,但在她的感知下,当然还是把大明朝当做正统,当然了,现在不过是勉强度日而已。

  “姑娘,恭喜啦。”这中年女子进屋就先是一跪,倒让柳岩别扭的很。

  “我能有什么喜事,你有什么事就快说吧。”

  “那马家的大少爷,正新近丧妻,正好打算续弦,给您下聘,这不是好事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